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为人家一出身就打上了标准的十四党了,根本无法翻身。
其实宁华一直相中的人家是十二福晋的娘家。
虽然目前看来,弘历是不可能上位,哪怕上位了,也不可能娶人家马齐的侄女儿。
不过,这并不妨碍马齐这不倒翁的仕途。
光凭人家曾经是八爷党,后来到了雍正上台,人家照样能把侄女嫁进皇家,成了储君的元后,就知道人家是多么一个八面玲珑的人物了。
宁华一直觉得,像八爷这种的不是真聪明,也不是真玲珑,所谓的八贤王,只不过是别人的吹捧,只有像马齐这种的,屹立三朝不倒的人,那才是真正厉害的人物。
因此,宁华是觉得,最好能嫁给十二福晋家的侄子。
可惜,宁华勾搭了十二福晋好些年头,愣是没勾搭上。
人家那时候来上香求子,好吧,确实怀上了,不过,怀上也挺艰难的,和八福晋有得一比。
然后倒霉催的事儿发生了,到了怀胎六月的时候居然掉了。
再接着,便是大家都明白的了。
人家的身子伤了,以后再也无法怀上了,她也病倒了。
一直到人家开府,宁华能找借口上门的机会也不多。
每次去探望人家,不是睡在炕上,就是病恹恹的,宁华也不好意思多打扰。
而在宫里见面,和人家搭讪,那也是自己说二十句,人家只回答一个“哦”,“嗯”。
你说这种聊天,能聊得下去吗?
自然不能了,本来宁华也不是那种擅长聊天的。
因此,和十二福晋的关系,可真的平平淡淡的。
不过,在外人看来,七福晋和十二福晋的关系已经算是很融洽了。
“额娘,你看,皇阿玛有没有说过,或者大方向有没有指过?”宁华见成嫔也很是满意舒舒觉罗氏家的,便也不好说什么,便用康熙来做借口。
“你是怕皇上另有打算?”成嫔也不是笨的,自然明白宁华的意思了。
理论上讲,应该是不会的,康熙给了恩典,让知微自由婚配,而且这几年,也没把知微往热河那边带,每年去热河,都会把适龄婚嫁的孙女,让宜妃或者荣妃给带上的。
就是不想让知微引起蒙古贵族们注意。
康熙能做到这点,成嫔是真的很感恩了。
“额娘,我的意思是皇阿玛有没有说过,要把知微指给哪方面的,是从文的还是从武的?”
“自然是从武的了,你是认为,你皇阿玛会给知微指一个文官?或者是汉人?”成嫔有点明白宁华的意思了。
“之前也有公主是这样的不是?而且皇阿玛这么宠知微,这事儿可得麻烦额娘探探皇阿玛口风,万一皇阿玛已经有人选呢?”
成嫔一想,也是,公主都可以,更何况是孙女了,虽然皇上是比较疼知微,不过,孙女毕竟隔了一层不是?
“那行,我改天探探你皇阿玛的口风,到时候,再和你说,你让老七也先别轻举妄动。”成嫔拍了拍宁华的手道,自己能帮上知微的,也就是探康熙的口风了。
虽然知微和康熙更近些,不过,知微毕竟还是大姑娘呢,哪能说得出口不是?
而另外那些孙女的事儿,成嫔是帮不上忙,最多孙女们出嫁的时候,她多补贴些。
虽然有限,不过,也是自己的一些心意。
谁让自己在宫里,还得靠着儿媳还有德妃帮衬呢。
也幸好宁华是个乖巧懂事的,每次进宫来,都会帮衬着些自己。
而这几年知微在宫里得康熙的宠,再加上有德妃的帮衬,一些宫例什么的,也没人敢克扣自己了。
“老九家的歌舞倒也确实不错。”成嫔和宁华说完知微的事儿,便兴致勃勃的说起台下的歌舞来。
“是啊,额娘。”
虽然那些是不错,特别是那些舞蹈演员,可全部是万众挑一,打小开始就苦练基本功的。
可架不住在化妆灯光方面比不得后世啊,因此,在宁华看来,其实这些歌舞倘若能在白天表演,有可能效果还会好些。
不过,除了宁华,别人都看得很是满意,特别是宫里的娘娘们,因此,宁华倒也没说什么。
倘若群舞还是独舞都是让宁华还挑不出话来的话,那现在台上的个人自弹自唱简直让宁华有些无语了。
这年头,大清也没有吉他,所以,九爷家的穿越女,别出心裁的用柳琴来代替,柳琴和琵琶的样子还长得差不多,可和吉他还是有很远距离的好不。
最重要的是,你干嘛用抱吉他的样子抱着柳琴?这太特么滴怪异了。
虽说用柳琴来弹琴得意的笑这种歌,曲调和音调来说好像还算合适,不过,你确定这歌适合在这儿唱?
当着康熙的面唱得意的笑,你有这得意的资格?
也幸好像康熙也没把这注意力放在看台上,要不然,那唱歌的人,绝对可以拖出去,砍一百次头。
虽然宁华用挑剔的眼光挑着刺,不过,在宫里众多娘娘眼里看来,都是挺满意,至少新奇,谁也没看过。
因此,康熙赏了之后,那些人也是纷纷有赏。
而宴席散的时候,九爷还朝简王得意的挑了挑眉。
过了元宵节,西边那位终于去了,应该说,七爷府的闹剧,也随着那位的离去,而渐渐过去了。
丧事过后,宁华便把那两格格的管教之权给接手了过来。
主要是这两位格格在那位的丧礼上可是丢了些脸面。
宁华倒是无所谓,反正和知微无关,知微在康熙身边这么多年,没人会怀疑她的教养。
因此,宁华打心里不急。
可那些庶福晋姨娘们急啊。
虽然也知道自己的女儿以后嫁的是蒙古,不过,蒙古的部落,那也是有好有坏的。
倘若那两个格格如此这般下去,到时候,害了整个七爷府的名声,岂不是害了她们的女儿。
因此,她们便求到了宁华面前。
宁华自然不愿意管了,哪怕自己愿意管,那也得看七爷愿不愿意的,便把球踢给了七爷。
谁不知道那两个格格最爱撒娇哭诉的,宁华才不愿意被这两庶女摆一道呢。
不过,两格格爱撒娇哭诉,架不住别的庶福晋姨娘们也爱哭,因此,七爷众妾氏们轮番上阵。
再加上弘曙也觉得两位妹妹倘若有嫡福晋的教养会更加好,因此,七爷很快便把两个女儿的管教大权下放给了宁华。
宁华虽然接受了,不过,也得让七爷约法三章后,自己才愿意接手。(未完待续。。)
ps: 推荐好友行芜宅斗文《嫡嫁》,简介:易嫁?和亲?重生嫡女表示萌宠忠犬掠阵,宅斗无压力。
第三百五十二章 好嫡母
第一,七爷不许在宁华管教的时候出言,也不许探视,当然,弘曙可以。
这一条,七爷接受了,在他看来,弘曙和他一样。
第二,七爷不许反对宁华对那二位的教养提出异议,倘若有,立即把那两位带回去。
第三,上述两条建议,七爷没有反驳的权利。
七爷反复看了这两条,又和弘曙商量了下,感觉,还是能够接受的,便同意了。
因此,那两位庶女很快就进入了宁华指定的院落去受训。
她们二人也不是傻的,自然不愿意了,百般的哀求七爷。
什么宁华心肠歹毒,想趁机谋害二人的性命,什么宁华一定不会好好教导二人,什么宁华一定会公报私仇诸如此类的全向七爷倾述了。
七爷被两个女儿哭得头大,决定要放弃,倒是弘曙觉得两位妹妹真的需要被教导番了。
倘若以后去了蒙古,也是如此,那是绝对会吃大亏的。
虽然嫡母未必像对知微那样对两个妹妹,不过,肯定不会缺衣少食就是了。
毕竟府里的庶弟庶妹们,可是一个个往外蹦得欢,也没见嫡母做些什么事的。
有这样的嫡母,也算不错了,怎么着也比一些堂兄弟强,每年总有那么几个小弟弟小妹妹死的,姨娘们也有不是疯就是死的。
七爷见弘曙强烈反对两个女儿的意见,觉得。儿子的建议还是要听的,毕竟,以后女儿还要出门嫁人,便狠了狠心,让奴才们把两个女儿的东西收拾了一番,便把二人带去了宁华准备的小院。
宁华找的教养嬷嬷还是特地去成嫔哪儿求来的,这点七爷也是同意的。
原本宁华是觉得,让张姑姑推荐几个,她的老朋友什么的,毕竟。这些年来。张姑姑在宁华眼里,挺满分的。
不过,架不住七爷不放心。
宁华见状,也觉得。自己没必要枉做小人。便如了七爷的意。让成嫔介绍了。
成嫔的速度很快,没几天时间,那两位嬷嬷便迅速到位了。
虽然说说是让宁华来教养。不过,宁华是全权把责任交到了两位嬷嬷身上,只有饮食是要按照她的来,别的,两位嬷嬷想如何教养便如何教养。
毕竟,如何教养格格,人家才是专家,宁华自认是外行的。
两位嬷嬷是觉得,宁华的话也有道理,毕竟两位格格守着孝呢,虽然是假的,不过,怎么着也得装的像真的不是?
更何况,宁华也答应了,她们二人的伙食,绝对是按照她们的要求来的,二人能从宫里得到这一份差事,自然不是笨的,立即明白宁华最终的含意了。
再加上宁华有说过,她们二人以后不用陪嫁去蒙古,倘若愿意,可以永远留在府里教养府里的小格格们,因此,二人很快的便按照宁华表达的意思去做了。
两位格格平时虽然吃得也不多,特别是肉类鱼类,蛋类,可现在是强制没得吃了,自然受不了了。
更何况,现在是守孝期,像甜点水果,糕点什么的,那两位嬷嬷自然也是禁止二人禁食的。
二人虽然平时吃得不多,不过,那是少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