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伍子胥--从城父到吴市-第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太婆的口中知道,这个“人的憎恨者”叫做专诸。他想,这人最初一定是与世无侮,
在郊外盖下这座茅屋,和他的母亲过着平静的生活。他并不寻找纷扰,但是纷扰找
到他的门前,当年的郊变成今日的郭了。那些卖鱼卖虾的,呼卢喝雉的,唱外国歌
的……从早到晚在搅扰他,使他不能清静地生活,如今他不能不愤怒了,这愤怒,
谁能平息呢?只有那四围是和平围绕着的老母,因为他多少年平静的生活都是和他
的母亲一同度过的,所以平静也永久凝集在他母亲的身上。——子胥想到这里,林
泽里的茅屋仿佛又呈现在他的面前,他想,那个楚狂一定还和他年青的妻过着平静
的岁月,但宇宙间没有不变的事,一旦那林泽开辟为楚王的猎场,楚国的贵族在他
的四围建筑起一座一座的别墅,也有些女人不三不四地唱些外国歌,也有呼卢喝雉
的声音搅得他不能安眠……他会不会摇身一变,变为今日的专诸呢?他觉得,楚狂
变为专诸的日子一定也不远了。
    

    子胥立在街头沉思时,那群人早已散开了。街上越来越寂静,他也越想越远。
看着专诸门前的鱼鳞虾皮忽而化为林泽中的麋鹿雉鸡,楚狂的藜实袋里也忽然会露
出明亮的匕首,而楚狂的妻与专诸的老母忽然融合为一个人了,——宁静而朴实的
女性。
    有人在拍子胥的肩,使子胥吓了一跳,这对于他是多么生疏,他久已不曾经验
过这肩上的一拍了。他悚惧地回转头来,面前是一个久已忘却的面貌,他端详一些
时,才认识出是少年时太学里的一个同学,以研究各国的国风见称,后来各自分散,
彼此都已忘记,不知什么样的运命把他送到吴国来了。那人望着子胥,半惊半喜地
说:
    “我看你有些面熟,我不敢认,你莫非是精于射术的子胥吗?你怎样也会到这
里来呢?”子胥还没有回答,那人接着说,“我在这里已经很久了,这里的同乡并
不少;我在这里教音乐,你知道,一个新兴的国家是怎样向往礼乐……”
    子胥不愿意遇见熟人,他听了这话,面前好像又看见有一片污泥,同时他想起
方才专诸所骂的外国歌,必定是这类的人给传来的。那人不管子胥在想什么,却兴
高采烈地说下去。
    “你来了真好,这里也有同乡会,自从申公巫臣以来,我们楚人在这里都很被
人欢迎,不管是文的,或是武的。你知道吗,一个新兴的国家是多么向往礼乐!我
还记得,你的射术和剑术都很好,你不愁没有饭吃。我除却教授音乐,还常常作几
章诗刻在竹板上,卖给当地的富商们,他们很愿意出重价呢……
    “前些天还来了一位同乡,据说他研究过许多年的梼杌,他在这里一座广场上
讲齐桓,晋文,秦穆,楚庄称霸的故事,说得有声有色,招来了许多听众。每个听
者都要缴纳一个贝壳,坐在前排的一个大贝壳,坐在后排的一个小贝壳,讲了几天,
他背走了好几口袋贵重的贝壳……
    “你知道吗,在吴越的边境上还有许多野人,他们是断发纹身的,发断了的确
不好看,但是身上的雕纹有些的确很美丽呢。我们可以把这些雕纹描下来,还收集
一些他们的用具,带到城里来给大家看看,从这上面也可以赚不少的钱……
    “谁说时代乱不容易找金银呢?金银到处都是。”
    子胥听着这些话,真是闻所未闻,好像另外一个世界的事,他无法回答,只是
由于那人夸奖他的射术,他忽然想起一个精于射术的朋友,这人在许久以前就离开
了楚国,听说到东方去了,他倒想趁这机会打听打听这人的下落。他说,“我的射
术和剑术早已荒疏了,这时我却想起一个精于射道的朋友,不知他是不是在这里?”
    那人愣了一下,立即说道:“你说的是不是陈音?”
    “是的,——是陈音。”
    “陈音几乎和我是同时来的,现在到越国去了。从他那里我得到不少关于射道
的材料,你知道,我是研究诗的,由他的口里我听到了那首最古的诗——

    断竹,续竹,
    飞土,逐害。”

    子胥早已忘记了这个名字,如今忽然想起,好像一个宝贵的发现,但是到越国
去了,他立即感到无限的失望;这正如在人丛中出乎意外地露出一个久未见面的朋
友,可是一转眼,他又在人丛中消逝了。子胥的神情很不自然。不住地发呆,那人
也觉得两人中间好像有些话不大通似的,又看了看子胥,把同乡会的地址告诉他,
说一句:“我看你这样子,也很匆忙,我们明天再见,我还要赶忙去教某某小姐鼓
瑟。”说完便匆匆地走去了。
    子胥望着那人走远,他想,假如陈音也在这里,他一定立即去找到他,向他说
一说他的遭遇和他的计划,——因为这人深深地知道了弓弩的作用是“逐害”。可
是这人到越国去了,他心中感到无限的苍凉。在林泽,在田野,复仇的事无从开始;
一到人间,就又难免遇到些拖泥带水的事,听到许多离奇古怪的话。他一路的遭逢,
有的很美,有的很丑,但他真正的目的,还在一切事物的后面隐藏着。他意想不到,
这里也有这样多的楚人,他为了避免无谓的纠纷,他不得不隐蔽他的面目;但他为
了早一日达到目的,又急切地需要表露他的面目。在这又要隐蔽,又要表露的心情
里他一步步地进入吴市。
    不久,吴市里便出现了一个畸人:披着头发,面貌黧黑,赤裸着脚,高高的身
体立在来来往往的人们中间。他双手捧着一个十六管编成的排箫,吹一段,止住了,
止住一些时,又重新吹起:这样从早晨吹到中午,从中午又吹到傍晚。这吹箫人好
像在尽最大的努力要从这十六枝长长短短的竹管里吹出悲壮的感人的声音。这声音
在听者的耳中时而呈现出一条日夜不息的江水,多少只战船在江中逆流而上,在这
艰难的航行里要显出无数人的撑持;时而在一望无边的原野,有万马奔驰,中间掺
杂着轧轧的车声,有人在弯着弓,有人在勒着马,在最紧张的时刻,忽然万箭齐发,
向远远的天空射去。
    水上也好,陆地也好,使听者都引领西望,望着西方的丰富的楚国……
    再吹下去,吹出一座周围八九百里的湖泽,这比吴市之南的广大的震泽要神秘
得多,那里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水产,灵龟时时从水中出现,如果千百只战船
从江水驶入大泽,每只船都会在其中得到适宜停泊的处所;还有浓郁的森林,下面
走着勇猛的野兽,上边飞着珍奇的禽鸟,如果那些战车开到森林的旁边,战士的每
枝箭都可能射中一个美丽的生物。湖泽也好,森林也好,使听者都引领西望,望着
西方丰富的楚国……
    再吹下去,是些奇兀的山峰,这在吴人是怎么也想像不到的,每一步都会遇到
阻碍,每一望都会感到艰难,岩石峭壁对于人拒绝的力量比吸引的力量要大得多,
但是谁若克制了那拒绝的力量,便会发现它更大的吸引力;在山的深处有铜脉,有
钦脉,都血脉似的在里面分布,还有红色的,蓝色的,绿色的宝石,在里面隐埋…
…吴人听到这里耳朵要用很大的努力才能听下去,好像登山一样艰难。
    但是谁也舍不开这雄壮的箫声了,日当中天,箫声也达最高峰,人人仰望着这
座高峰,像是中了魔一般,脚再也离不开他们蹲着的地面。
    午后,这畸人又走到市中心,四围的情调和上午的又迥然不同,他用哀婉的低
音引导着听者越过那些山峰,人们走着黄昏时崎岖的窄路,箫声婉婉转转地随着游
离的鬼火去寻索死者的灵魂,人人的心里都感到几分懔懔。但箫声一转,仿佛有平
静的明月悬在天空,银光照映着一条江水穿过平畴,一个白发的渔夫在船上打桨,
桨声缓缓地,缓缓地在箫声里延续了许久。人们艰苦的恐惧的心情都化为光风霁月,
箫声温柔地抚弄着听众,整个的吴市都在这声音里入睡了……
    忽然又是百鸟齐鸣,大家醒过来,箫声里是一个早晨,一个人类的早晨,像一
个女性的心,花一般地慢慢展开,它对着一个陌生的男子领悟了许多事物。——箫
声渐渐化为平凡,平凡中含有隽永的意味,有如一对夫妇,在他们的炉灶旁升火煮
饭。
    听者在上午感到极度的兴奋,神经无法松弛,到这时却都融解在一种平凡圣洁
的空气里了:人人都抱着得了安慰的心情转回家去。
    第二天这畸人又出现了,人们都潮水似地向他涌来,把他围在市中心。箫声与
昨天有些不同,可是依然使人兴奋,使人沉醉。这事传入司市的耳中,司市想,前
些天那个研究梼杌的人,在这里讲演,为的是贝壳;今天又有人在这里吹箫,听说
他既不要贝壳,也不要金银,可是为什么呢?他必定是另有作用,要在这里盅惑人
民,作什么不法的事。但当他也混在听众中,一段一段地听下去时,他也不能摆脱
箫声的魔力了,一直听到傍晚。他本来计划着要把这吹箫人执入圜土里定罪,但他
被箫声感化了,他不能这样做。
    他没有旁的方法,只有把这事禀告给吴王。

    (原载《世界文艺季刊》第1卷第1、2期,1945年8月、11月出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