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丰臣家的人们 作者:司马辽太郎-第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六之宫亲王目睹了这番光景。他也受到了不小的冲击。自从源赖朝在镰仓开设幕府以来,
政权就转到军人手中。
  在由武将执政的以往各个朝代里,恐怕不曾有过象秀吉这样崇敬天皇的人吧。此情此景,
他六之宫真是终生难忘啊。
  这一年一直到仲夏,秀吉都在九州前线。而六之宫在这一年里跟中院通胜学习了《新古
今集》。养父秀吉公务繁忙,六之宫则是在钻研学业中度过光阴的。
  天正十六年(1588),六之宫十二岁了。
  这一年春天,秀吉筹办了一次游宴,其规模之大,是这个国家的宫廷有史以来从未见过
的。
  这便是一般人所说的天皇行幸聚乐第。秀吉的目的,是想请皇上和宫廷中人到他在京都
的邸宅聚乐第,跟武臣们一起尽兴游乐。
  六之宫不用说也受到了邀请。他早就希望看一看秀吉的聚乐第了,因而从听到这一计划
的那天起,就一直在数着日子巴望那一天快点到来。六之宫听人说,聚乐第坐落在京城的内
野地方,它既是城郭,又是殿舍,建筑十分壮丽,是去年秋天竣工的。结束了征讨九州的战
争,凯旋归来的秀吉已经住进聚乐第,并在那里过了年。这聚乐第的壮丽情景,恰如在京师
之内又建造了一座皇宫一般,是任何善长丹青的名画家之笔都无法加以描绘的。
  五月十四日是宴游开始的日子。
  当天早晨,秀吉亲自到皇宫里接驾。当天子从南殿出来的时候,秀吉赶紧绕到他的身后,
帮他提着曳地锦袍的下摆,紧跟在身后,一直步行到凤辇之前。
  从御所到聚乐第共有一千六百多米,沿路担任警卫的士兵共有六千人。道路两旁,排满
了五彩缤纷的欢迎者的行列,看去就如一条长长的织锦一般。六之宫也坐在彩轿里,他的彩
轿紧挨在天子之后。
  当天子一行人的队伍走过护城河上的朱桥,进入聚乐第的城门的时候,六之宫发现自己
来到了一个全新的天地。映入他眼帘的是怎样一派雄伟、壮丽的美景啊!在宏大的气势之中,
又带有辉煌。全无寺院的那种抑郁、低沉的情调,而寺院乃是以往的大建筑物的代表。处处
洋溢着秀吉想要享尽人间荣华富贵的气派。这种辉煌壮丽的建筑,一不小心是很容易失之于
浮华的,秀吉凭着他对茶道的爱好所获得的美感,在各紧要之处加以控制,从而避免了浮华。
  “这只有丰关白才做得到啊!”
  直到过了多少年之后,六之宫亲王仍然没有忘记当时的这句感叹之言。亲王思忖,正如
信奉禅宗的僧侣想以书画来表现自己的胸襟和风韵那样,看来,秀吉是企图通过建筑来做到
这一点。
  皇上在预定的位子上入坐了。秀吉跪行着向前,举行入坐仪式,不久,酒宴便开始了。
  宴会大厅的西首完全敞开着,大厅外面是一座占地宽广的庭园。院子里满目新绿。迟开
的樱花、提前开放的杜鹃,以及盛开的棠棣花和燕子花等等花草,给庭园增添了缤纷的色彩。
在从庭园吹来的带着花草香气的阵阵薰风中,酒宴按原定的程序一步步进行着。当宴会进行
到中途的时候,秀吉向皇上呈献了大批贡物。夜宴则以管弦乐的演奏为主。天子大概感到极
其愉快吧,他亲自把一架古筝横在面前,以高超的技艺,弹奏了一曲。
  宴游连续进行了三天。原定第三天结束。但是天子的游兴未尽,说是:“还想在这里再
呆两天。”这是从未有过的事,群臣们都为之感到意外。
  亲王心里想:“原来天子也很喜欢秀吉哪!”
  他为自己的爱跟当天子的哥哥相一致,而快活得真想乱蹦乱跳。亲王对这位很可能是有
史以来文化修养最高的天皇——后阳成帝,终生都是很尊敬的。天子还是六之宫的师长,使
六之宫领悟了唐诗的兴趣的,是这位天子,而当他初读《白氏文集》的时候,为他作启蒙性
讲解的,也正是这位天子。
  亲王担心道:“也不知秀吉有何想法?”
  然而这担心是多余的。对天子要求延期一事感到高兴的,不用说是秀吉自己。秀吉欣喜
之余,把自己属下的大名都叫到天子面前。这乃是原定的计划中没有的节目。被召集的都是
丰臣家具有三位以上级别的诸侯。他们是织田信雄、德川家康、丰臣秀长、丰臣秀次、宇喜
多秀家、以及前田利家。比他们级别低的人则聚集在另一间大厅里。
  秀吉向前移动了几步,向天子奏道:“真是感奋之至啊!”
  接着他对自己手下的诸侯们作了训示。这训示的大意是说,承蒙皇上不弃,行幸到此。
今天,象现在这样,我们这些武人,有幸被恩准朝见皇上,这是永生难忘的光荣。这无比的
欢乐真正叫我们不知如何置身是好。但是,我们的子孙会怎么样呢?我很担心,我们的子孙
中会出现乱臣逆子,他们也许会遗忘掉浩荡的皇恩,甚至玩弄武力企图对圣上做出大逆不道
的勾当。为了这个缘故,让我们大家,给皇上写一封效忠信,发誓世世代代忠于天子,永不
违背天子的旨意。
  在场的各位诸侯都递交了效忠信。
  亲王目睹了这一历史性场面的部分情景。他看着看着,不由地为秀吉的这一举动感动万
分,以至于裹着锦袍的身子颤抖不止。回想从前,他的祖父,即前代天皇正亲町帝年轻的时
候,武人们甚至连皇室的存在都不知道,皇宫里的人们十分贫困,有时甚至连饭都吃不饱。
而如今却出现秀吉这样对皇室体贴入微的人。这难道不象是一个奇迹吗?
  不过,秀吉自有秀吉的打算。秀吉手下的大名,许多人从前与他是同级,或者如织田信
雄、德川家康那样,比他地位还高,而丰臣家现在得统辖他们,并且在秀吉死后,也还要把
这种局面永远保持下去。为此,秀吉想借用天皇的神圣性,把这种神圣的观念彻底地灌输到
各个大名的头脑里去,通过这一办法,教育他们:居于人臣之首的关白家,是何等尊贵!告
诉他们,应该象顺随天皇那样,顺随丰臣关白家。但是,六之宫亲王没有成熟到这一地步,
能够如此居心不良地来观察这一事态。何况,更重要的是,亲王喜欢秀吉,他丝毫也没有怀
疑秀吉的一片至诚。
  在这次宴席上,亲王见到了大纳言德川家康这个人物。家康直到不久以前,还是与秀吉
相对抗的东海地方的霸主。亲王早就听说过,就连秀吉也对他很是敬畏,虽说是属下的大名,
然而秀吉待之若宾。
  这是一个脖子粗大的人。鬓发稀疏,脸颊丰满,身子肥胖得甚至有点影响了动作的敏捷。
这是一位甚至击败过秀吉的军队的武将,然而丝毫也看不出倨傲的神情,彬彬有礼,谦而恭
之,此人的举止风度,活象一位年老退隐了的富商。家康也递交了效忠信。
  宴席上,还有即席赋诗的活动。
  参加赋诗的,皇家方面有二十四人;武将方面,包括秀吉在内四人;共二十八人。从席
次看,秀吉坐在最上席,其次是六之宫亲王,从最下座起倒数第二席是德川家康。各人的膝
边都放着誊写自作的诗歌的砚台和稿纸。还选定了进行诗会所必要的人选,分别担任诗会的
司令、命题、评选和朗诵等职务。
  天子所作的那首诗,格调非常清纯,诗如其人,它正好表现了皇上那种正人君子的崇高
人品。
  久盼今日会,果不负朕心。
  从此结良缘,代代松柏情。
  亲王和了一首。接着,秀吉也和了一首,秀吉那首是:
  万岁行幸处,群臣乐融融。
  草木俯大地,擎天一青松。
  亲王心里想道:“家康怎么样呢?”
  他看了一下靠近末座的家康。自从听人传说,这家康是足以与秀吉相匹敌的英雄之后,
亲王就对他无法漠然置之了。听太傅劝修寺晴丰讲,这个人物全然没有秀吉那种对艺术的爱
好。他既不喜欢精致而华美的衣着,也不喜欢富丽堂皇的建筑。就连他所居住的滨松城里也
只有一些极其实用而朴素的房屋。城内连茶室都没有。也有人传说家康不喜欢茶道,还说他
连一首和歌、俳句都不曾吟咏过。
  可就是这么个人物,今天却滥竽充数、忝列在吟诗作词的人们之中。这倒叫人想看看这
位胖大汉究竟如何写出他根本就一窍不通的和歌来。
  自从诗会开始以来,亲王一直对此事十分关心。少顷,只见家康将手伸进怀里,掏出一
张小纸片,逐字抄起来。
  亲王心里想道:“在抄啊!”
  他感到意外。他想,这恐怕是别人代写的吧。准是请细川幽斋写的。因为这位家康,前
年十月和秀吉讲和之后,曾上大坂来向秀吉叩头称臣。那一次,就是这位通晓礼仪的幽斋,
负责接待家康,并安排他们两位会见的。这些情况是幽斋亲口对亲王讲的。听说从那以后,
幽斋和家康过往甚密。如果是请人代笔的话,那恐怕就是幽斋了。
  不过,既然是抄袭,最好还是多少避一避别人的眼睛为好,可家康却堂堂正正地在面前
铺开纸张,毫无顾忌地在抄着。这情景给了亲王以一种异样的感觉。这是一种肆无忌惮、目
中无人的态度,与刚才那种文质彬彬、谦而恭之迥然不同。夸大一点儿说,使人觉得,此人
即便在皇上的面前,也是连半点畏惧都没有的。一会儿,读师吟诵了家康所抄写的那首诗:
  苍翠的松树,千枝万叶数不清。
  皇上的恩泽,千代万代暖人心。
  这诗的意思大概是说,松树有数不清的叶子,而这每一片松叶都祝皇上万世荣华。如果
说诗歌是诗作者的内心的明证,那么,似乎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通过这首诗,家康也对
皇室的繁昌作出了保证。
  时间进入了天正十八年(1590)。
  六之宫已经举行了成人仪式,改名为智仁亲王了。时年十四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