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品贤文谈人生-第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刘老师的指教下,任建新不仅技术进步快,而且学完了高中的全部课程,更重要的是学到了解决困难和矛盾的思路和方法。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1979年,任建新如愿以偿,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兰州首届电大机械专业,圆了他孜孜以求的大学梦。

  1982年电大毕业后,任建新分到了院档案室。从此,他对信息管理情有独钟。

  他宛若一名考古者,从那高架厚卷中寻觅着化机院的昨天;

  他犹如一位淘金者,从那浩瀚的海洋中淘取真金;

  他好比一架雷达,探索着国内外信息的风云。

  正当他沉湎于默默无闻的兰台之时,党委书记刘忠海将他召到了办公室,告诉他,院团委书记的重担要他去担当。

  这是一个重要的岗位,不仅级别为科级,而且前途无量。任建新尽管没有想过要当官,但他是一名共青团员,理所当然地服从了组织上的安排,走上了院团委书记的岗位。

  三

  善于思索、勇于开拓的任建新,在团委书记的岗位上策划了知识服务、少年夏令营等一系列活动,不仅受到全院青少年的欢迎和拥护,而且受到团市委、团省委的表彰。

  任建新无疑是一位出色的青年领袖。

  对他来说,这条路上洒满了阳光和鲜花。

  然而这时改革大潮惊涛拍岸,古老的玉门关也挡不住改革春风。“机构改革”、“精简人员”、“开拓市场”、“提高效益”等议题在化机院里犹如春风拂面,春潮入怀。然而最敏感、最激动、最担忧的莫过于这些青年们。他们纷纷叩响了任建新办公室的大门,怨言、牢骚、困惑、谋略一股恼儿地向任建新发泄和提出。

  我们不能等大水倾泻而来时再修堤,不能让别人组阁后成为多余!我们要顺应时代潮流,做时代的弄潮儿!

  一颗颗年轻的心灵在碰撞,一团团智慧的火花在闪烁。

  任建新一次次控制激动的情绪,理顺纷乱的思路,一个大胆、冒险、极富挑战和诱惑的方案逐渐在他脑海中酝酿形成。

  四

  任建新打开思维的宝藏,筛选出在档案室觅取的“真金”。本院研制的荣获国家科技发明奖、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Lna—5硝酸酸洗缓蚀剂技术成果,至今仍锁在档案室里。犹如“宝剑”埋入泥土,不能不令人遗憾。

  同时他在北京的一个培训班上了解到,我国仅锅炉水垢这只“猛虎”每年就要吞噬掉煤炭工人两年增产的1750万吨煤炭。

  一方面“宝剑”闲置,一方面“猛虎”横行,我们何不操起“宝剑”斩除“猛虎”,为民除害,为国造福呢?

  在北京期间,任建新与已是北京化工学院副教授的刘宪秋老师再次相聚,他们彻夜长谈,坚定了任建新创办全国第一家化学清洗公司的决心,形成了公司性质、机构设置及发展战略的雏形。

  任建新将他的设想告诉了他的同伴们。

  犹如干柴遇上了烈火。

  这些青年点燃了青春,燃烧了岁月。他们懂得,人生难得几回搏,不趁此风华正茂,搏击一番,更待何时。他们铁了心,跟着任建新干!

  任建新做了最坏的打算,假如失败了,砸锅卖铁偿还债务;接受降级以谢全院职工,也为院里改革总结一份教训。

  于是,任建新向院党委递交了成立化学清洗公司的报告及运作方案。

  尽管议论纷纷,莫衷一是,但得到了具有慧眼的刘忠海书记和陆震院长的大力支持,并且批准借款2万元(实际到位1万元)。

  1984年9月1日,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中国第一家化学清洗公司在兰州化机院的防空洞里正式挂牌成立。

  公司在高速运作,经过短暂的硬件和软件完善,9月中旬他们坐着大篷车一路欢歌出征了。

  他们的目的地不是兰州,而是西宁。

  为何舍近求远?个中缘由只有他们明白。清洗对他们来说,在理论上可以说得一清二楚,但实际操作还毕竟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他们舍近求远为的是不把锅砸在家门口。

  一路上五颜六色的大篷车引来了不少看热闹的人,然而知音难觅。在他们口干舌燥的鼓动下,只有一位老太太拿来家里的一把茶壶让他们试一试。小伙子们牛刀杀鸡,一丝不苟。老太太见洗得不错,临走时扔给他们2角钱。这就是全国第一家化学清洗公司的第一笔收入。

  钱确实太难挣了!为了节省开支,他们将大篷车开到郊外,大篷车就成了他们的临时旅店。早起的警察看见这五颜六色的大篷车,好像发现了新大陆,便急匆匆敲醒了大篷车里的人,进行了认真的盘问,没想到却来了一群看热闹的市民。看着他们的一身打扮,人群里有人称他们是“日本人”。他们不得不做出解释:“我们既不是什么日本人,也不是干坏事的,而是搞清洗的,什么都可以洗,并且价格优惠,实行三包。”于是,早就炼好的一套,又重复了几遍。

  这时青海防疫站的一位同志问,我们有一台报废的锅炉,不知能不能洗 ?

  小伙子们异口同声地说:“能,我们就是洗锅炉的。”

  大篷车就这样开进了青海防疫站,开始了第一台锅炉的清洗。

  他们顾不上喝水吃饭,马上投入了战斗,经过一晚上通宵达旦的工作,神奇的魔水将这台结满厚厚水垢的锅炉的“五脏六腑”洗得一干二净。防疫站的领导看后十分高兴而慷慨地说:“想不到你们这些小青年为我们解决了大问题,你们要多少报酬?”

  任建新略加思索:“给1900元吧。”价格低得出乎防疫站领导的意料,“可以再加点,凑个2000整数吧!”

  任建新说:“我说了1900就收1900。”

  其实当初任建新并不完全理解“尾数定价法”,但他懂得比1000多比2000便宜,价格低,有利于今后拓展业务。

  从此,清洗公司以其高质、低价、快速和优良的服务在西北走红跑火。

  业务不断,收入大增。到年底一算账,三个月创利24万,人均每天创利300多元。

  如按照合同分配,他们每人都可成为“万元户”。但他们没有这样做,他们除了上交院里的利润、国家的税收及少量的业务提成外,剩下的钱全留作了发展基金。“先发展后分配的分配观”已在创业者心中形成。

  五

  清洗公司像一块磁石,许多弄潮儿向他聚拢。

  公司的人员在不断增加,业务在不断拓展,效益在不断提高。小日子越过越红火。

  可有一种忧虑却围绕在任建新的心头。如仅靠一家清洗公司,就是夜以继日、马不停蹄地清洗又能清洗多少呢?只有将这种先进的技术推向全国,才有可能斩除“猛虎”,“虎口”夺煤。

  一花独放红一点,万紫千红春满园。

  一个孵化工程在任建新胸中成熟,他说服了质疑者,和他们一起树立了更高层次的观念和境界。我们不是为了百万英镑,而是要为国家挽回那1750万吨煤炭。

  他们成立了化学清洗技术推广中心,下设18个技术推广部,面向全国推广清洗技术。他们赴北京、武汉等地举办培训班,无偿地为部队培养军地两用人才,甚至将技术和市场一起转让,对新成立的公司进行技术指导,扶上马,送一程。

  一星如豆的蓝星清洗技术很快燎原大江南北,长城内外。

  任建新却带领精兵强将向高新科技领域攀登。他们先后开发了Lan—826多用缓蚀剂和LX系列工业清洗剂、不冻液和靓靓系列民用清洗剂。研究和引进了PIC清洗、空气爆破清洗、气动弹清洗、空洞清洗、微生物清洗、废弃物处理、水处理等先进的化学和物理清洗技术。

  10多年来,蓝星旋风吹遍了神州大地,冲击着海外五洲。

  任建新犹如一只辛勤的蜜蜂,采撷全球清洗技术之花,酿成蓝星清洗之蜜,使蓝星清洗技术在国内外清洗领域独占鳌头,长领风骚。

  在山西化肥厂拾起了德国清洗公司啃不烂的骨头,仅以其十分之一的价格和超人的速度完成了清洗任务。狂傲的德国清洗专家汉克用真丝手帕检验清洗的管道后,情不自禁地连续在管道上写下了三个“OK”。

  在南京30万吨乙烯装置清洗中令日本专家折服。日本人发出了“中国有这么高的清洗技术,真了不起”的感慨。

  任建新是一位永不知足的人,既然你老外能在我们中国开办公司,挣钱发财,我们为什么不能将公司办到你们国土上去?你老外不也是两个肩膀扛着个脑袋?

  他想得到做得到。

  果不其然,他先后让中国和蓝星的旗帜在日本、乌克兰、澳大利亚和美国的国土上飘扬。

  1993年,任建新出现在美国洛杉矶机场时,从洛城向全球掀起了一阵蓝星飓风。美西环境集团公司总裁将他奉为上宾,当地新闻媒体做了很多报道,美西公司的股票也因此上扬两倍。

  1995年,美西蓝星公司成功地清洗了美国北加州某大型空军基地地下输油管网,受到美军专家高度好评。美国三大清洗公司总裁隆重宣布:蓝星公司的清洗技术至少要比欧美领先20年,蓝星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清洗公司,任建新是“世界清洗大王”。

  蓝星在任建新12年的运筹帷幄下,到1996年已创造了举世瞩目的辉煌。

  她的业务领域包括清洗工程、水处理、新材料、化工、酒业、保健饮品、报业、贸易、金融证券。拥有国内公司430多家,海外公司4家,正式职工1800多人,其中70%为大中专毕业生。从业人员2万多人,固定资产15亿多元,并将总部由兰州搬进了首都北京。蓝星清洗股票也在深圳上市,指数扶摇直上。

  任建新可以说是功成名就,可以高枕无忧地享享清福了。

  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