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品贤文谈人生-第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质量的朋友,应该从孝敬自己的父母开始,由内而外提高自己的人脉质量,从而走向成功的人生。

  我们欣喜地看到,现在的社会越来越认识到“孝”之于人的重要意义,越来越强调对“孝”的崇尚和认可,不少企业更是公开把“孝”作为选人用人的重要条件。

  2005年7月,《兰州晚报》刊登了甘肃省一家民营企业的招聘广告,其中的内容是 “高薪诚聘集团公司副总经理1名,45岁以下,本科以上或相当于本科学历的自学成才者。品行端正,孝敬父母……”广告中“孝敬父母”的条件引发了社会的争论,我们暂且不论争论的结果如何,但社会在呼唤人们弘扬孝道是不争的事实。现在许多企业在招聘员工时,不仅希望员工懂外语、懂电脑,而且希望员工有责任感,有孝心。责任感和孝心将是员工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成就事业,孝的高层境界

  孔子曾说:“武王、周公,其达孝矣乎!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译成白话文的意思是:“武王、周公他们可以算达到了孝的最高标准了吧!所谓孝,就是善于继承先人的意志,善于完成先人的事业。”孔子对孝做过许多论述,与弟子们进行过不少的讨论。孔子与曾子讨论孝的问题时说:“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至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译成白话文的意思是:“孝道是德的根本,教育是由孝所产生的。一个人的身体,包括头发肌肤都是父母所给的,要十分珍惜,不能随意毁坏伤害,这是孝的最基本要求。一个人要有自己的事业和理想,做出成就,扬名于后世,为父母增光,为祖宗添彩,这是孝的最高境界。履行孝道开始于对父母的孝敬,然后为君王和国家做事情,最后要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干出一番事业。”

  我国有句古话叫“忠孝不能两全”,意思是要正确处理忠与孝之间的关系,如果在可能的情况下,忠于事业和孝敬长辈兼而顾之,如果两者之间出现难以协调的矛盾之时,年轻的时候应以忠于事业为主,如果没有自己的事业,就会违背长辈的意愿,就是不孝。因为没有哪个长辈不希望晚辈能够事业有成的。往大的方面说,是为国争光;往小的方面说,是光宗耀祖。晚辈如果有所成就,长辈的心灵会得到最大的安慰,如果晚辈不争气特别是违法犯罪,甚至被判刑枪毙,则是对长辈最大的打击,也是晚辈最大的不孝。媒体上就有过许多这方面的报道,例如某某高官东窗事发,获罪入狱,老父老母精神紧张,心脏病发作,抢救无效,撒手人寰。

  因此,孝心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具体的,不管能否天天在父母身边端茶送水、问寒问暖,如果能努力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出好的业绩,也是对父母尽孝的一种方式。

  为母捐肾,孝感中国

  古代的“二十四孝”流传千古,今天的田世国为母捐肾的事迹也感动了整个中国,这一举动比起历史上的“二十四孝”毫不逊色。

  田世国1965年生于山东枣庄,任职于广州一家律师事务所驻阿联酋事务处。父亲田家平在枣庄市矿务公安处工作,母亲刘玉环是市远大实业公司的一名职工,两位老人均已退休。田世国兄妹共三人,作为家中长子,田世国从懂事时起就事事处处为父母分忧。虽然身在广州,但他心里时常牵挂着父母。在平日里,尤其是逢年过节,他总少不了寄钱寄物,问候父母。

  2004年3月26日,田世国得知母亲被确诊为尿毒症,并且已经到了晚期的消息后,当天晚上就往枣庄赶。医生告诉田世国:尿毒症患者的治疗方法主要靠血液透析或换肾来维持生命。而肾移植不仅费用昂贵,而且肾源不好找。田世国留下一笔钱,将母亲托付给弟妹们照料后,重返广州,抓紧时间为母亲寻找肾源。

  田世国跑遍了广州的各大医院,都未能找到合适的肾源。对于年过花甲的母亲来说,手术每提早一分钟就多一分成功的希望,多一分生存的可能,但所有医院都是肾源告急。

  时间一天天过去了,仍然没有找到肾源,母亲的病情在不断恶化,全身皮肤乌黑,瘦得皮包骨头。由于肾功能衰竭,体内的水分排不出来,母亲滴水不能沾。备受痛苦折磨的母亲曾流露出跳楼轻生的念头。

  一天深夜,田世国沉默了好长一段时间后对妻子说:“肾源很难找了,但妈的病不能再拖了,我决定为妈捐肾。”妻子刘华当然知道丈夫捐肾意味着什么,但她理解丈夫的决定。

  2004年8月底,田世国选定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给母亲做手术。田世国的肾脏和母亲配型成功。国内知名泌尿外科主任朱同玉教授特别告诉田世国,正常人捐一个肾脏后的生活将会增加一些风险,所以他让田世国慎重抉择。田世国坚定地说:“我一定要救母亲。”

  病入膏肓的母亲终于得知自己患的是绝症,她把田世国召唤到病床前说:“听说孩子们要捐肾给我,你们千万不能做糊涂事,我一个将死之人,无论如何不能连累你们。如果你们要捐肾,那我活着比死了还要痛苦!”田世国谎称:“我们兄妹3人的肾都不能配型,即使想捐也捐不成。”见儿子这样说,刘玉环老人这才放下心来。

  最后,田世国谎称中山医院已经找到肾源,告诉母亲可以手术。田世国捐肾救母的举动令医院领导深受感动,当听说田世国捐肾必须瞒着母亲时,院方及时调整了床位,将田世国安排在6楼25床,将刘玉环安排在7楼32床。看到医生对田世国进行各项例行体检,同一个病房的病友看出了端倪。于是,田世国把实情告诉了那些病友,并让他们一起保密。田世国考虑到自己捐完肾后,就不能出现在母亲身边了,为了让母亲配合手术,他又谎称有急事要回广州。

  手术分两组在两个手术室进行,由朱同玉教授主刀,历时5小时的手术最终获得了圆满成功。田世国苏醒后,得知手术成功,说:“我有母亲了!”田母因这颗年轻健康的肾脏而快速恢复起来,当天与她同时手术的有四例,只有她的状况最好,还抢着要吃要喝,这都得益于亲属供体的作用。

  现在,田世国仍然沉浸在用自己的力量救活母亲的那种快乐中。他说,这件事还给他们全家带来了一股独特的凝聚力,而这种值得骄傲的体验,不但挽救了母亲的生命,还将照耀他自己的一生。

  读完这则捐肾救母的故事,我们能不为田世国的孝行感动吗?

  孝敬长辈,必尽义务

  这里主要想强调一个“敬”字。儒家把孝分解为“孝养”和“孝敬”,并对“孝养”和“孝敬”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孝养”主要对长辈在物质上的满足,“孝敬”主要是在精神层面的满足。现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父母提供物质上的满足已经不是主要问题,精神层面的要求倒显得更加紧迫了。

  曾有这样一则颇耐人寻味的公益广告:一个双休日,父母俩老做了许多好吃的,等着几个子女回家吃饭,结果子女们一个个打电话回家说工作忙、学习忙、应酬忙而没有一个回家来陪老人吃饭的,老母亲接完电话一脸茫然和失落,情不自禁地说道:“忙!忙!忙!”话外之声就是,你们的翅膀硬了,只顾忙你们自己的事,而把对父母的感情忙忘了。

  朱熹在《四书集注》中对孝敬的要求是:孝子如果深爱父母,必定有和气;如果有和气,必定有愉色;如果有愉色,必定有婉容。由内及表,层层显现,因此,只有做到了有婉容、有愉色、有和气、有深爱,才够得上“孝敬”。可见,真正要做到孝敬还是有较大难度的,读者朋友可以按此标准对照一下,看看您对父母的孝敬有没有差距,有多大的差距,如果有,那么赶紧改进。可以先易后难,按照《弟子规》的要求从简单的做起。“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出必告,返必面。”意思就是:父母叫你,要赶快答应;父母叫你干活,不要懒惰;父母教训你,要恭敬地聆听;父母责怪你,要顺从而不要顶撞;出门时要告诉父母,回来时要当面向父母问好。就是这些基本的要求,可能不少人都没有认识到或未能做到,因此可以说,孝敬就是从小事和细节做起的,逐渐养成习惯,将会终身受益。 






 
06。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 做人要节俭
  

  注重节俭,顺应自然

  率先垂范,形成风气

  竹头木屑,有大用场 

  晏子崇俭,誉载千古

  夸奢斗富,必遭败亡

  一粥一饭,来之不易

  节俭美德,始于习惯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这句贤文是指由俭朴节约的生活转变成奢华富裕的生活比较容易,而由过惯了奢华富裕的生活变成俭朴节约的日子会比较难。这是古人对治家的经验总结和教训警示。这句贤文旨在教育我们,做人要崇尚节俭的美德。

  与节俭相关的格言警句在《增广贤文》中还有一些。如:

  传家二字耕与读,防家二字盗与奸,倾家二字淫与赌,守家二字勤与俭。

  勤,懿行也,君子敏于德义,世人则借勤以济其贪;俭,美德也,君子节于货财,世人则假俭以饰其吝。

  祖宗富贵,自诗书中来,子孙享富贵而贱诗书;祖宗家业,自勤俭中来,子孙得家业而忘勤俭。

  厚积不如薄取,滥求不如减用。

  老子的《道德经》被世人称为仅次于《圣经》的奇书,老子也被世人尊为智者。《道德经》充满着辩证法,对于世人有洞悉世事人生、厘清乱世浮尘之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