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原则问题 [美]罗纳德·德沃金-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理论难题》中……波斯纳把时下人们对于道德和宪法理论的迷恋看作是法律神秘
化的最新形式,这是对美国法律之实际需要的一种逃遵。”参阅张国清:“波斯纳
立场:法律根基的失落及其后果”,载于《公法研究》(第一辑)第309 页,商务印
书馆,2002。

二、法学家应当无保留地阐明自己的见解

      德沃金是一位认真的法学家,但绝不是一个谦虚的法学
家。他对自己认为是真理的意见是坚决维护的,没有任何妥
协的余地。①这一点在他与哈特、波斯纳、罗蒂(Richard   Ror
ty)、斯坦莱·菲什(Stanley           Fish)等人的争论中得到了最清晰
的表现。在《原则问题》中,德沃金表示赞赏的惟一作者是
沃尔泽。在评论沃尔泽的《正义诸领域》一书时,德沃金写
道:“沃尔泽向我们表明,不同的、更具体的政治分析会是个
什么样子。他列举的历史事例往往颇为动人,与其清晰行文
相得益彰。这使得阅读他的著作成为一件快事……沃尔泽涉
及的范围是令人赞叹的”。但是接下来德沃金又给了沃尔泽一
个根本否定:“尽管如此,他的核心论点仍然是失败的。他阐
述的复合平等理念是无法实现的,甚至是前后矛盾的,并且
这本书没有涉及有助于人们思考实际正义问题的东西。”②
①德沃金在学术上推祟某种家长式作风或精英论论调。他认为任何一个真理拥有
者理所当然地有资格教训别人。所以在他的言语中总是有一种得理不饶人、居高
临下或盛气凌人的感觉。这种感觉在德沃金叙述自己的见解时得到了充分体现,
尤其在他对论敌的批评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②参阅Dworkin。Ronald。A   Matter   of  Principle;p。215;p。216。德沃金在该书第 214
页提到的沃尔泽著作的原文是“Spheres     of   Influence”也许是其《正义诸领城》(S
pheres   of   justice)一书书名的笔误。

                                                      …   4   –   网罗论坛'txtnovel。bbs。topzj'制作:寒寒

… 页面 7…

原则问题 '美'罗纳德·德沃金

      正因为德沃金如此得理不饶人或直言不讳,人们对德沃
金理论总是毫不客气地表示异议或批评。结果,德沃金每有
新论或新著,几乎都会激起强烈的反响。对这一情形,罗纳
德,H ·里根 (Ronald         H  。  Regan)的以下评论也许具有一定代
表性:“大量的人试图说明罗纳德·德沃金的观点在什么地方
出了差错。因此,真正令只读过批评家论文的大量读者纳闷
的是,受到如此广泛拒绝的观点为什么引起如此多的关注。
其中一个原因是,不管德沃金理论有什么错误,其中肯定存
在着许多正确之处。而德沃金理论哪些地方正确并不总是清
晰的。不过,德沃金的一些重要段落可能是令人苦恼地荒谬
的,或者是令人可笑地片面的。”①
①Regan;Ronald   H。Glosses   on  Dworkin;Rights;Principles;and  Policies;原载于《密执
安法律评论》(1979);转引自 Ronald   Dworkin&Contemporary    Jurisprudence;edited
by   Marshall   Cohen(Duckworth;1984)。p。119。

      无论如何,德沃金在几十年学术生涯中一直我行我素,
其批评的锋芒并不因别人的批评而有丝毫收敛。而且当他批
评别人或回应别人批评的时候,他从来都摆出一副居高临下
的姿态。在《原则问题》中,德沃金的这种居高临下的语气
或姿态可以说是贯穿始终的。比如,当他批评逻辑实证主义
者把审美判断、道德判断甚至法律判断说成是一种“情绪反
应”的时候,德沃金说道:“当人们作出解释判断、道德判断
或法律判断的时候,他们便正在玩一种制造信念的游戏,他
们问自己,假如真的可以有一个比较好的解释,那么它是什
么,或者,假如有些事情在道德上是真正正确的,那么它究
竟是什么,如此等等。不存在怀疑论哲学家自己不应当‘玩
这种游戏’的理由,尽管他们知道客观地讲那个游戏其实尽
是胡闹。”②
      因此,在德沃金那里,所谓“以诚相见”,就是毫无保留
地阐明自己的见解,毫无保留地提出不同的批评意见。在法
学家的思维活动中,容不得半点私心杂念,也容不得半点隐
晦难明之处。德沃金自己一直“毫无保留地”言说和思想。

                                                      …   5   –   网罗论坛'txtnovel。bbs。topzj'制作:寒寒

… 页面 8…

原则问题 '美'罗纳德·德沃金

他希望所有的法律人士都应当如此。法律领域是一个公共领
域,这里最需要正大光明、大公无私,也最需要“以诚相见”。
②Dworkin。Ronald。A   Matter  of  Principle;p。174。

三、法学家应当追求法律真理和客观价值

      幽默往往与智慧联结在一起。德沃金缺乏幽默,给人的
第一印象是他缺乏智慧。但这个印象是大错特错的。这个错
误正是缘于在我们学风中早已存在、而今已成病疾的轻薄与
浮躁,有的甚至已经严重到了轻狂得不知羞愧的地步。因为
我们的阅读审美或学术审美在近20 年受到了“文人化”或“人
文化”的过多污染,我们已经习惯于那些没根没底的“主观
表达方式”,我们错把许多毫无来由的东西当作“有思想品位”
的东西。①中国学者20 年以前不敢说“我以为”和“我认为”,
而只会说“我们以为”和“我们认为”。现在中国学者一开口
便“我以为”、“我认为”。但是,中国学者没有认真地对待“我
以为”和“我认为”,因为这种“我以为”或“我认为”仅仅
是主观的、感性的、随意的、属于个人趣味的。他们的思想
过于随意,过于多变,且大多缺乏“科学的”或“实证的”
根据。许多中国学者满足于这种主观的“我以为”和“我认
为”状态,所以,他们的思想仅仅是“因人而异的”“思想”
或“联想”,还没有提升到“科学的”思想的水平。中国思想
界存在着严重的“思想过剩”,但又存在着严重的“学术匿乏”。
有人称之为“学术泡沫”。这个比喻不是很恰当。确切地说,
这是“思想泡沫”,而非“学术泡沫”。
①文学可以游戏且允许游戏,而法律和法律研究坚决拒绝游戏。也许这是德沃金
如此一本正经的深层心理原因。而中国许多法理学家可能没有真正区分法律和文
学或法律和人文学科之间的差异。由忽视差异而导致的诸多模糊性也许是中国近
20 年法学教育过于人文化或文人化的不幸消极后果。这是我们应当蝎力克服的。
就此而言,德沃金法理学对中国法理学的启示还具有一种超越内容之外的形式意
义。

      德沃金学术以追求“客观性”为目的。德沃金批评了法
律解释中存在的主观主义、怀疑主义、个人主义倾向。在“论
                                                     …   6   –   网罗论坛'txtnovel。bbs。topzj'制作:寒寒

… 页面 9…

原则问题 '美'罗纳德·德沃金

解释和客观性”一章的结尾,通过批评文学批评家斯坦莱。
菲什对法律研究或法律批评的无理“侵蚀”,德沃金向法律人
士尤其是法律理论家发出了坦诚而有力的呼声:“本人较早的
一些说法拒绝考虑的惟一一种怀疑论是从外面注人到探索活
动之中的怀疑论,是不作探索活动所必需的论证的怀疑论,
是只在我们抵达各种解释信念和政治信念终点之时才来凑热
闹,却莫名其妙地坦然而又大方地抛弃所有这些信念的怀疑
论。这种怀疑论与我们自己为理解和推进解释、艺术和法律
所作的努力毫不相干。所以,纵使我们扔了它,又会有什么
损失呢?”①
①Dworkin。Ronald。A   Matter  of  Principle;p。177。

      应当承认,中国法学的确存在着“从外面注人到探索活
动之中的”、“不作探索活动所必需的论证的”、看起来很热闹
的但是“与我们自己为理解和推进解释、艺术和法律所作的
努力毫不相干”的“思想成果”。而其中最典型的表现便是法
律研究中的“文学批评”倾向。中国式斯坦莱·菲什并不在
少数。波斯纳对斯坦莱·菲什在法律文献中的“在场”表示
了深刻关切,比如他曾经说过:“我们生活在一个像经济学家
罗纳德·科斯(Ronald   Hase)和加里.贝克尔(Gary                  Becker)、
哲学家约翰·罗尔斯(John   Rawls)和理查德·罗蒂、文学批评
家斯坦莱·菲什在法学界成为真正在场的时代。”②而德沃金
明确地认为,那个“在场”可以忽略不计,也应当忽略不计。
②。Posner;Richard  A。;Overing  Law;  “Prefac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Vii。(另
参阅波斯纳著、苏力译:《超越法律》原序,第1 页,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

四、法学家应当注重法律论证的细节

      德沃金法学研究的另一大特点是注重细节。因为他太认
真,有时会给人留下有所拘束、不够灵活、过于迂腐甚至死
板的印象。比如,他指出:“我不打算考虑不是针对本人作出
论证的细节而是针对本人提出的主题的各种反驳:法律中的
解释从本质上讲是政治的。”①比如,他对平等的新理解:“赋
                                                      …   7   –   网罗论坛'txtnovel。bbs。topzj'制作:寒寒

… 页面 10…

原则问题 '美'罗纳德·德沃金

予平等以重要地位的任何一个政治理论也要求假定人的边
界,因为它必须在平等地对待人和把他们改造成为不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