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通曼哈顿银行还把培训与奖惩政策结合起来。在银行规定表上有这么一条:“凡无正当理由巴多次拒绝参加培训者,银行予以解雇”,以此来推动全体员工参加培训的积极性。
培训工作需领导身体力行,在大通曼哈顿银行,这对每位领导来说已经是极为普通的事情。大通曼哈顿银行员工培训的成效与领导带头参加培训是分不开的。大通曼哈顿银行为了使高级主管了解新的信息,经常对他们进行快速培训;有时还要到有关大学专门培训。大通曼哈顿银行每年也要抽出一部分时间培训银行领导等各级官员,银行教育工作主管曾把培训工作的主攻方向放在银行领导上。
银行为使基层工作人员迅速掌握计算机知识及其操作技能,曾多次举办短期电脑培训班,为了使员工都能写出简明、准确、有用的报告及信件,银行还专门举办写作技能培训班,在写作技能培训班中,有些学员经过一段时间培训后,便能写出一篇文路清晰、语言准确和思想健康的好文章。这说明职工素质的提高使银行的形象也提高了一大步,这无疑是一种生动的广告技巧。
记得一个哲人说过,压力会使强者振奋,会使弱者消沉。大通曼哈顿银行的员工和领导无疑是属于前者。压力使银行的形象得到改变,赢得了储户的信任。压力也使他们的培训工作取得了突破。他们在干部教育上侧重经营能力的培训也是出于一种压力。
大通曼哈顿银行要求技术性较强的工作岗位人员要具备大学以上学历。为此,有些员工积极申请参加学历或学位培训。银行负责支付全部费用,学习人员的工资照发;但规定,只能业余时间学习。建立这种“资助自我开发”制度,企业自然增加了部分开支,但从长远看至少有两大好处:一是公司规模扩大时职工可以内部流动,尽快投入较大的工作空间;二是在公司进行技术调整时下岗职工可以增加谋职机会。银行要求职工加强道德修养,鼓励职工在离开银行后继续成为对社会有益的人,并把类似的培训看作是企业对社会的一种回馈,这些经验受到了有关组织的重视。
科技的更新,经济部门的不断调整,传统企业经营方式正在萎缩或消失,而另一种新的银行经营方式在不断地滋生,这就加大了人才的流动。有条件的企业为社会分担一部分职工再就业的预先培训,这就是大通曼哈顿银行之所以受到美国政府重视的原因之一吧。
大通曼哈顿银行的分支机构遍布世界各地,员工有8万多人。去年,他们把在国外招来的新雇员调回国内进行2年岗前培训,并在会计、信贷等四个主要业务部实习半年,然后再派到其所在国家工作。这种做法受到银行领导的赏识,也受到这些新雇员的欢迎。一个企业不能固步自封,必须学习他人的长处。吸收外国的新知识更为重要。所以,大通曼哈顿银行的本地员工工作期满6年者就可前往国外分支机构考察。大通曼哈顿银行的老总们非常相信“百闻不如一见”这句话,他们说:让员工在国外住上一段时间,获得宝贵经验,自然而然就产生了国际性构想。职工有这样的构想,对企业将大有裨益。除此之外,本部每年又选派业绩较好的七八个分支机构的老板,前往日本东京的三菱和住友银行实习两个月,这个制度也广受员工好评。
银行业务最初是在荷兰,但经过数百年已逐渐从英国、美国、日本,普及到全世界。美国银行界的繁荣与进一步向使他们傲视全球,因此,大通曼哈顿银行决定以最快的方式培养国际性的从业人员。每隔一两年,银行便派几名员工去日本实习。虽然志愿前往日本实习的员工很多,但银行培训部决不会批准一人独行,必须夫妻同行。银行培训部的理由是夫妻同行,一起学日文,以后回国内夫妻经常以日语交谈,那么所学的就不会忘记,反之只有丈夫一人学会日语,回国后找不到交谈对象,一番心血便白费了。银行进一步的计划是在荷兰以及世界各地普遍进行实际交流,这样一来可派员工到世界各地趁机学习一下法语、德语、西班牙语,那么无论哪一国的顾客,都能享受到大通曼哈顿银行的宾至如归的服务。
趣味性数学是大通曼哈顿银行专家们自编的一种现代化新型高科技产物,他们把枯燥无味的数学用动物画面或讲故事、说笑话的形式编入计算机中,然后反馈到学员的记忆库中。学员可以随意用计算机联动系统提出问题,师生注意双向交流,使得学习气氛活跃,学员主动参加,较好地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
通常使学员培训处的专家们最头痛的事情,莫过于如何提高员工的学习积极性,而在大通曼哈顿的银行培训处却认为这种事是很简单的。大通曼哈顿的银行培训专家们认为,只需让员工有使命感自然会充满干劲。办法是平常教导学员,怎么做才能对企业对国家有所贡献。培训处的学员有了前进的方向和目标,就会竭尽全力工作,企业也不愁培养不出人才了。翻开世界历史便可知道,一项工作如果对社会大众没有什么帮助,往往很难获得成功。另一方面,大通曼哈顿银行的培训组织让员工渴望通过自己的学习、工作,表达他们贡献社会的心愿,使单纯的为日后高薪收入而努力,更增加了一份责任感。
同时,银行如果发现所属员工做了好事,不管事情大小,一定要表扬。大家都听过赏罚分明这句话,不过要确实做到,并不简单。银行要求自己非做到不可,大通曼哈顿银行从不会吝啬对员工的鼓励。银行老总认为在众人面前表扬做好事的职工,非常重要,即使微不足道的小事,也要表扬,让对方产生成就感与价值感。表扬不一定要采取发给奖金的方式,例如除了表扬之外,再招待职工到国外旅行,从效果上来着,仍然很划算。一般人往往以金钱来衡量一切事物,其实金钱绝非万能,适当的赞扬反而有提高士气的效果。
在大通曼哈顿一系列的计划中,其实主要的是使录用、培训、选拔、管理实现了一体化,统一由人力资源开发部门负责。银行提拔或变动员工工作的主要依据就是看培训后的工作业绩。美国是一个金钱资本主义国家,而在这样的资本主义国家里,大通曼哈顿银行久盛不衰,其主要原因就是从最基层抓起,从员工的培训、选拔上抓起。
评点:
现代的企业管理很大程度上是对人的管理——人本管理。在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地飞速发展,一个企业要使自己的员工不断地适应新形势的发展要求,必须十分重视对企业员工的培训和人力资源的开发,这是关系到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一项根本性的战略任务。
大通曼哈顿银行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自己完善的员工培训体系,使员工在工作中不断汲取新的营养,去面对更为错综复杂的局面,效果很显著。这正应了一句古诗“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企业管理学博士:江禹·《管理案例博士评点》
麦当劳经理的成长
麦当劳餐馆1979年打入法国,在斯特拉斯堡开设了第一家餐馆。短短的12年之后,它就扩大成造及30多个城市的由100多家餐馆组成的庞大体系。如此的发展速度和规模,必然需要一个相当成熟的中级管理阶层。在麦当劳,这个阶层主要是由年轻人组成的。下面就是麦当劳如何把一个普通毕业生培养成为成熟的管理者的过程。
人才的多样化是麦当劳普通员工的一大特点,这也是刚晋升为该公司人事部主任的年轻的艾蒂安·雷蒙的招聘工作中的指导思想之一。正因为此,麦当劳不同于其他公司。真正毕业于饮食服务学校的只占员工的30%,而40%的员工来自商业学校,其余的则由大学生、工程师、农学家和中学毕业后进修了2-5年的人组成。
同时,麦当劳公司拥有一支庞大的年轻人才后备军。由3500名大学生组成,他们在校上课的同时定期利用部分时间到餐馆打工。这些后备人才将有50%的机会成为公司明天的高级管理人员。他们将可以根据麦当劳公司安排的培训计划担任各种职务,并有可能同已开始在公司工作的有文凭的年轻人一起担任餐馆经理。
多样化的人才组合与庞大的后备力量使人才的培养和提升有极大的选择性,他们一起成为麦当劳管理阶层的稳固基石,不断将新鲜血液注入到公司中去。
在麦当劳里取得成功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从零开始,脚踏实地。炸土豆条,做汉堡包,是在公司走向成功的必经之路。当然,这对于那些年轻的、取得了各式文凭、踌躇满志想要大展宏图的人来说,往往是不能接受的。
但是,他们必须懂得,脚踏实地从头做起才是在这一行业中成功的必要条件。如果你没有经历过各个阶段的尝试,没有在各个工作岗位上亲自实践过,那么你又如何以管理者的身份对他们进行监督和指导呢?在这里,从收款到炸土豆条直至制作各式冰淇淋,每个岗位上都会造就出未来的餐馆经理。
艾蒂安·雷蒙强调:“人们要求我们的合作者做许多事情,但人们也可开开玩笑,气氛是和谐友好的。那些在公司干了6个月以上的人后来都成了麦当劳公司的忠诚雇员。”
最艰难的时期是初入公司时期。饮食业是艰苦的,在最初的6个月中,人员流动率最高,离去的人中,有80%的人根本不了解这一行业。应该知道:要听从吩咐,不要计较工作时间。
能坚持下来的关键在于协调好家庭生活与餐馆工作的时间。那些更善于分配和利用时间的人,那些对工作投入最多的人是胜利者。
而且,他们的牺牲是有价值的,他们中那些有责任感的、有文凭的、独立自主的年轻人,在25岁以前,就可能得到许多企业不可能得到的好机会:真正成为一个中小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