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布列斯特要塞 作者:[苏联] 谢·谢·斯米尔诺夫-第5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德国人在列斯纳亚火车站附近把这支队伍赶进了沼泽地,并包围了他们。展开了一场激战。后来天上又出先了德国飞机。罗马诺夫看到的最后景况就是一颗德国炸弹象一滴黑雨点似的飞快地落下来,一直落向他卧倒的地方。
  看来,直到几天以后他才苏醒过来,这时他已躺在比亚拉波德利亚斯卡集中营的一个由铁丝网圈起的地块上。他的军上衣前胸已被烧烂,身体被烧伤。脑袋疼得要裂成两半—一他得了严重的脑震荡。中士恢复得很慢,过了好久他才又会走路。
  一九四一年秋罗马诺夫同一群俘虏一道被送往德国,一九四二年春他到了一个很大的菲德尔国际集中营,它位于德国最大的海港汉堡郊区。他在这里同原来的政工干部伊万·梅尔尼科夫、波兰人杨·霍姆卡等人组织了一个地下反法西斯小组。他们搜集飞机上撒下来的传单,撰写对俘虏的号召书,消灭变节分子,进行破坏活动。但集中营的秘密警察并没有睡大觉,几个地下工作者被捕后遭到杀害。他这个‘二九五六三号”战俘也受到了怀疑。秘密警察把他抓去审讯,把他关进单人囚室,但希特勒分子一直没有掌握任何对罗马诺夫不利的直接证据。
  在这整个期间,逃跑的念头在他的头脑里始终没有谈纪过。但位于这样一个重要港口附近的集中营,防卫特别严密,看来任何逃跑计划都将注定非失败不可。可是这样一个计划终于还是产生了,而且是一个大胆得不可思议的计划。也是一个实现起来难度非同小可的计划。
  那正是一九四三年的十二月。几乎每天晚上汉堡都要遭到空袭——英美空军从英国机场起飞前来轰炸。城市和港口已经遭到很大的破坏,一到天黑就吓得马上沉静下来。它陷入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之中,人心惶惶地等待着响起令人心惊胆战的警报声。白天,菲德尔集中营的战俘们被赶到港口去干活——卸船。港口的装卸工人手不够:东部战线象个填不满的无底洞,希特勒的部队减员的越来越多,德国人也动不动就来一个全国“总动员”。如今实在没法子,好多过去根本不许俘虏干的工作,如今也只好交给他们去做了。
  罗马诺夫同他的战友们早已摸熟了海港的地理状况,弄清了它的所有泊位和码头。他们甚至对许多货船的情况也了如指掌,在这些船上他们都干过活。在这些常在汉堡码头卸货的轮船当中,有一些瑞典船。瑞典是一个中立国,它同反希特勒的同盟国进行贸易,也向法西斯德国供应后者所迫切需要的铁矿石。
  罗马诺夫和梅利尼克想出来的计划,粗看之下似乎觉得很简单——从集中营跑出来,夜里钻进港口,藏到瑞典船上,然后航行到一个瑞典港口。从那里可以乘一艘英国轮船去英国,然后再跟同盟国船队回摩尔曼斯克或阿尔汉格尔斯克。然后就可以重新拿起自动步枪或机关枪,走上战场去同希特勒匪帮算帐,让他们偿还这些年在俘虏营里所遭受的一切。这几年来,这些战俘们心里积满了数不清的仇和恨,只要能找到一个手握钢枪同敌人决一死战的机会,即使是须要绕地球游一周,他们也在所不惜。
  然而,在设想与把设想变成现实之间,还隔着一条深不可测的鸿沟。怎样才能躲过为数众多而警惕性又极高的集中营警卫队的眼睛呢?即使这一点侥幸得以成功,又怎样能躲过追捕呢?至少在两三天之内,党卫军一定会带着警犬到处搜寻他俩的踪迹。还有,怎样才能游过易北河呢?在入海口一带,这条河是那样的宽,而进入与世隔绝、防守严密的港区又是那样的困难。不仅港区本身有人把守,而且每一艘外国船都有党卫军哨兵昼夜不停地把守。用什么办法能骗过他们,混上船去呢?最后还有,怎么才能隐藏起来,使船员和党卫军都无法发现你呢?战俘们都知道,党卫军的执勤队带着警大,他们要把每一艘离开德国的轮船从上到下仔仔细细搜查两遍,一次是在汉堡出发之前,还有一次是在由基尔市直接开赴瑞典之前。
  他们把事先凡能预见到的一切都考虑研究过,其余就只好听天由命了。他们知道这次冒险意味着什么,——仅在一个月之前,集中营里就有两个人因逃跑失败被抓住处了绞刑。
  他们决定只能两个人一道逃跑。这样比较容易隐蔽。他们甚至还准备了武器:两把自制的小刀,是趁在港区干活的时候用两块铁偷偷磨成的。他们互相明誓:如果谁要是不敢逃跑,成了胆小鬼,那另一个人就应该用这把刀去把他干掉。这阴沉沉的誓言根本不是由于对浪漫主义偏爱才提出的,因为他们几乎已是准死无疑,他们已经用无法解脱的绳索双双绑在了一起,这个人要是一胆小,那个人就会跟着遭殃。军事正义的严峻法则说明,这样的措施是完全必要的。
  一九四三年十二月二十五日,这是一个风雨如晦的坏天气。天早就黑了,俘虏们下班被带出港区时,到处已是一片漆黑。队伍在回集中营的路上,要穿过一个不甚宽阔的伸手不见五指的隧道。逃跑正是从这里开始的。
  队伍刚一进入黑漆漆的隧道,罗马诺夫和梅利尼克立刻跳出队伍,一动不动地贴在一个突出的石头墙垛后面。卫兵从身旁走了过去,没有发现这两个战俘突然闪到一旁的身影。木头鞋跟踏出的震耳的脚步声在远处沉寂了,他们单独留了下来。
  他们拔腿拼命往回跑,跑到易北河畔。那里紧靠水边矗立着几座过去的仓库,已被空袭时投下的炸弹炸成了砖壳。他们要在这样一座仓库的灌满了水的地下室里呆上两天两夜,这样警犬就会迷失他们的踪迹,党卫军也将停止搜查。
  对于这两个浑身筋疲力竭的人来说,十二月在冰凉的水里泡上两天两夜,简直是一种无法忍受的酷刑。最令人难以忍受的就是海里涨潮的那几个钟点。易北河口的水位这时开始上涨,地下室的水平面于是也跟着升高。梅利尼克身体比较虚弱,有时甚至会失去知觉,于是罗马诺夫便扶持着他,等到水一退去,便开始给同伴按摩。
  他们咬牙挺到了预定的时间。第二天夜间,他们心存侥幸,希望对他们的搜捕已经停止,于是这两个逃亡者便从隐身之处爬了出来,进到仓库,马马虎虎烘干了衣服,走了出来。
  港口在易北河对岸,黑暗中隐隐约约,根本看不清楚。但他俩明白,这地方河道非常宽阔。他们更明白,要想游过去那是根本没门儿:在冰水里泡了两天两夜,一口东西没吃,消耗的体力太大了。那边不远是一座长桥,一直通向海港大门。但他们也知道,桥上有哨兵看守,要想神不知鬼不觉地溜过桥,绝对办不到。只有出现某种机会,才可能对他们有所帮助。他们在内心深处虽然不相信会有什么奇迹,但还是朝桥的方向慢慢走去。
  他俩在距岗亭几百米之外的路旁隐蔽起来,岗亭里的哨兵守卫着通向桥头的入口。远处城郊某处,探照灯正在天上搜索,传来了高射炮声,天空有英国和美国飞机。
  忽然;远处响起隆隆的马达声和履带轧在石头路面上的金铁交鸣之声,逃亡者看见了一窄条一窄条蓝色的灯光。那是一队小坦克开进港去装货,受到控制的灯光极暗。
  罗马诺夫早就看到过这些轻便坦克,他还记得它们的后装甲板上焊着两只钩子,看来是为牵引用的。行动计划在刹那间就延生了。他用一两句话对梅利尼克作了说明。这真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也许是他们进港的唯一机会了。
  要做的事情是在坦克开动之中追上它,挂在它屁股后头的钩子上。坦克之间的距离有五十至一百米远,那道蓝光却只允许驾驶员看到两三米之内的地方,他们是不会发现这两个俘虏的。危险又在于桥上的哨兵有可能用手电筒把每辆车照上一照.那时就会发现逃亡者。不过,这工夫哪顾得考虑那么多:其实他们的逃亡本身岂不就是一种彻头彻尾的冒险,或者是一系列偶然的巧合吗?
  罗马诺夫第一个朝马路上冲了过去。他一边跑一边摸到了那只钩子,吊了上去,脚底下还找到了一个放脚的地方——钢板上有一道没有多宽的平台。梅利尼克也吊到了下一辆轻便坦克上。
  万幸,哨兵的手电只亮了一下,便把打头的坦克放了过去。天上机声隆隆,卫兵不敢再亮灯了。罗马诺夫和梅利尼克简直不敢相信自己能交上这样的好运,巴望着好赶快把这履带下石砌的马路一米一米地走完。他们终于驶入了港区大门,罗马诺夫看好了两座货栈之间的一条黑  的小巷,便朝那里跳了过去。一分钟后,梅利尼克也到了他身边。
  是啊,在他们这绝望的行动中,幸运之神一直在守护着他们。他们闯过了大桥,甚至一下子竟闯进了港区,顺利地过了岗哨。如今前头只剩下最后一关,也是最难的一关了。
  他们非常熟悉瑞典轮“阿丽耶尔”号的泊位,菲德尔集中营的战俘们在船上干过活,据他们说,这艘船装货还得停三、四天。“阿丽耶尔”号装的是焦炭,罗马诺夫和梅利尼克准备钻进货舱,藏入焦炭堆中,一直躲到轮船驶出基尔运河。
  要想混上船谈何容易!当两个逃亡者沿着货栈墙根冲过开阔地,最后终于偷偷摸到“阿丽耶尔”号停泊的地方时,他们这才明白,这件事办起来有多难!
  从船上通到码头的舷梯只有一道,而在这舷梯的中部还站着一名党卫军哨兵,端着冲锋枪。他竖起大衣领,缩着脖子,放下皮帽耳,背对寒风而立。阵阵寒风夹带着一团团湿乎乎的浓密的雪花;急劲地从海上刮来,呜呜地厉叫着,扑打在码头上。然而要想神不知鬼不觉地逼近哨兵,那可是妄想:如果逃亡者想要接近舷梯,哨兵一定会发现。其实他们根本不想杀死哨兵,因为如果发现哨兵失踪,党卫军准会找到逃亡者的踪迹。
  他们摸到码头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