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布列斯特要塞 作者:[苏联] 谢·谢·斯米尔诺夫-第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忽然,响起了这个电台的呼唤信号。接着,科尔沙科夫收到了一份电报,内容如下(以下所引与科尔沙科夫向我所述的电文一字不差):
  “悄况危急,要塞陷落在即,正在消灭败类,我们将自我爆炸。”
  接着是密码签字,但科尔沙科夫没有弄懂。于是他开始发出信号,请求重复电文。半小时后他听到:“我明白,我明白。我重复电文。”
  接下去又是那个电文:“情况危急,要塞陷落在即,正在消灭败类,我们将自我爆炸。”
  科尔沙科夫又没有弄懂签字。但这回无论他再怎么要求,布列斯特要塞的边防军电台已不再回答。
  这份电报立即转发到莫斯科,而在斯塔拉亚卢萨,则于当晚在二六二师党的会议上宣读了这份电报。据说,集结在战线这一地区的其他部队在进攻前也宣读了这份布列斯特边防军发来的电报,它鼓舞了战士们的士气,召唤他们去建立新的功勋。
  也许这份电报终有一天大将会在我们的军事文档里被人发现。这些在战幕揭开后已过一个多月才在布列斯特要塞中炸毁自己的人究竟是谁,还需要作一番考证。他们是拒敌于西岛永久火力点中的梅利尼科夫上尉的边防军小组呢,还是基热瓦托夫哨所中在要塞中战斗的余部呢?这一切目前还只能是谜。也许,只有在克服重重困难之后,我们才能了解把这建立功勋的消息送入以太的英雄们究竟是谁吧。
第九章 要塞周围
 
  战争象夏日的晴空霹雳落到国境一带的苏联土地上。这一完全突然的打击,为敌人创造了许多有利条件,使德方在战争最初几个月得到相当大的成功,而这正是敌人所期望的。
  然而,在使我国部队 不及防的同时,敌人在边境地区也遭到激烈的抵抗,这倒是他们始料所不及的。尽管这是突然袭击,但苏联领土的头几平方公里只是在给敌人带来惨重损失之后,才落入敌人的魔掌。敌人在前进途中遇到的何止是一个布列斯特要塞!敌人的头一批炮弹刚刚落地开花,仿佛整个国境沿线一下子就出现了几十个小堡垒。这并不是用岩石和混凝土构筑的堡垒。我之所以把它们称作堡垒,在这里用的是转义。苏联人民坚不可摧的精神力量使这些堡垒变得对敌人无比可怕。在战争第一天早晨,十七红旗边防支队的许多边境哨所就是这样一些小堡垒。它们在布利斯特要塞的南北两侧沿西布格河岸一字排开,形成一根长长的链条。
  突然袭击可以把整个军队搞得措手不及,但却难以使边防军 不及防。这些“戴绿制帽的人”,他们的整个一生,他们的日常生活,始终充满了毫不松懈的警惕,他们对可能的敌人对国境的任何侵犯一直严阵以待。他们时刻准备着一场战争,不是大打就是小打。充满火药味的事变逐渐接近的征兆是逃不过他们的眼睛的。
  我们知道,布勒斯特的边防军一直注视着德军在边境地带的准备工作。他们看到,也意识到,祖国的大门口正在发生着一些很不妙的情况,他们把这个心怀叵测的邻居的一举一动及时做了报告。这些警告之所以毫无效果,并不是他们的过错。如今他们面前只摆着一条路——奋力抵抗敌人的进攻,竭尽全力在国境线上哪怕能把它拖住一会儿也好,只要需要,他们可以牺牲在祖国最前沿的这几米土地上。他们尽到了自己的责任。他们的哨所成了阻遏敌人前进道路上的堡垒。
  第五哨所在距布列斯特十公里的切列耶沃村外草原上的几道壕堑,就成了这样一个堡垒。自动枪手的散兵线数次向这道国境线发起攻击:三、四百人对六十人。边防军的机枪一直把他们钉在草原上,好多人倒下之后就再没有爬起来。
  接着德军的一辆坦克冲了过来,但哨所的战士们用手榴弹炸毁了它。于德军把切列耶沃的和平居民赶到草原上,让哭哭啼啼的妇女、儿童、老人走在自己的前头:靠这道活的屏障掩护,四辆坦克、二百余名自动枪手冲了上来。
  边防军战士们熟悉村子里每一个居民、每一个孩子的面貌,他们停止了射击。
  这样,经过五小时的激战,在坦克的履带下,在自动枪手的弹雨下,整个哨所官兵英勇牺牲,几乎无一幸免。
  汉普里亚村边的一所普通板棚,也成了这样一座堡垒。在那里战斗的是以萨佐诺夫中尉为首的第七哨所的边防战士们。这里也进行了长时问的激烈斗争 。哨所的炊事员格里戈里耶夫被一颗开花弹击中右臂,于是他就用一只左臂举起手提讥枪射击。边防军战士萨布林受到致命重伤,拼出最后一点气力用单肘支起上身,把一颗颗手榴弹扔进蜂拥而上的敌群,每扔一次都要在刹那间失去知觉。德国人用燃烧弹烧着了木棚。边防军战士冒着一团团浓烟和熊熊烈火冲倒了木棚的墙壁,在烟幕的掩护下带着伤员撤退了。只有炊事员格里戈里耶夫自愿留下,用火力掩护战友撤退,直到敌人的子弹夺去他的生命。
  伊什科夫中尉的第十哨所,在彼尔奇采村高地上的石造仓房里坚持了四天。希特勒分子包围了他们,他们三次拒绝了敌人要他们投降做俘虏的建议。直到六月二十五日,当德军拖来了大炮,轰掉了仓房,才最终占据了高地。四十五具军衣上佩着绿领章的尸体留在了战场上,没有一个边防军肯当俘虏。
  在战争爆发的最初日子里,在原哨所被焚毁或被炸毁的房屋旁,出现了无数农民们筑起的阵亡官兵公墓。在希特勒分子行迹难至的幽僻角落,出现了一个个新堆成的土馒头,点缀着鲜花。坟前代替墓碑的是一顶顶边防战士的草绿色军帽。
  距离布列斯特三公里的地方有个叫杜布罗夫卡的村子,这里的居民对我讲了这样一座坟墓的故事。他们在坟里埋了他们牺牲的朋友——第八边防哨军犬训练员斯捷潘·马特维耶夫。他也是在战斗中牺牲的。在他死后整整一个星期,他那只牧羊犬马尔瓦每天夜里都要到坟上来,一到白天就窜进林子,不知跑到什么地方去了。牧羊犬坐在坟前,仔细嗅它主人的军帽,然后厉声长嗷。它一鸣就是一夜,直到天亮。人们躲在自家的茅舍中,听着这凄厉悲惨的号叫。不由得又会想起那已成逝影的和平时光和那眼下绝望无援的命运,想起他们面临的法西斯政权黑暗统治下灾难深重的日子。后来那只狗不知去向,也许是德国人枪杀了它……
  边防军官兵做了自己能做的一切。但整个军队的情况就要复杂得多。它被打得措手不及,它在开头的几个小时里就损失了大量技术装备,而且最重要的是,通讯联络和部队管理全都被敌人冷不防的强大打击破坏得难以恢复,完全解体了。
  当清晨人们正在做着美梦的时刻,德国炸弹突然朝边境机场、坦克基地、炮兵基地和燃料仓库狂泻而下。布列斯特要塞附近的一三一炮兵团大炮几乎损失殆尽,另一支部队的炮兵仅从北镇抢救出为数不多的几门大炮。
  在布列斯特的南镇,紧靠国境线有一个很大的坦克基地,内有坦克数十辆。
  在这个基地值岗的夜班哨兵所看到的第一件事,就是国境上空渐渐升起了一个雪茄形的怪物。这时正是凌晨三点半钟,东方曙光衰微,幽暗的光芒刚刚照亮了西方天际,把这时变得最黯淡的星辰一颗接一颗地吞没。这时布格河畔漆黑的林带上空,仿佛漂起了一条黑色的大鱼,它越升越高,而在这默然无声、越升越高的东西里头,似乎蕴藏了某种令人感到难以名状的不安和不祥的兆头。后来它停在离地面大约两三米的地方不动了。
  等到天亮之后,大家都看清了,在布列斯特要塞的南北两侧,沿国境线在空中挂满了一条条这样的大鱼,日光把它们照成了银白色。这是一些带着篮子的飞艇。德国观察哨已经各就各位,准备校正炮群对苏联国境地带开火的弹着情况。
  南镇基地的哨兵发现飞艇后,立刻向部队值班员作了报告。随后,坦克驾驶员闻警开始行动。然而,他们已来不及跳进战车,开动马达,西方地平线已闪起了火花,响起了第一阵炮击声,德军炮弹落到了基地上。坦克一辆接一辆起火燃烧,人们在火光中往来奔跑,倒伏于地。只有一小部分坦克得以冲出城镇。
  但坦克兵的命运依然是十分悲惨的。驻扎在布列斯特郊区的普加诺夫将军的坦克部队撤出小镇时受到的损失并不大。然而,当坦克纵队出现在公路上时,它们却成了德国飞机最好的目标。敌人在向我机场发动第一次袭击后,如今在边境地区取得了完全的制空权。普加诺夫的坦克兵遭到轰炸后损失惨重,后来汽油又用光了,无处补充燃料。这时,这支坦克部队的残部利用最后一点燃料向古德里安进攻的坦克奋力冲去,在这场战斗中与自己的指挥官一道同归于尽。
  我们的步兵在丧失了空中掩护,丧失了坦克和炮火的足够支持之后,陷入了非同寻常的困境。许多步兵部队当时正在露营或野外演习,同自己的军需仓库切断了联系,在几乎未带军火弹药的情况下同敌军劈面相逢。
  离南镇不远,第六步兵师的部分部队正在林中野营。早在五月他们就从要塞移驻到这里。星期六他们刚进行过演习,星期日拂晓准备继续进行。有几个连模拟进攻的敌人,并事先布置要用教练弹进行炮击。其他部队执行防卫任务,连夜进入了早已挖好的壕堑。
  炮击准备不知为什么早于预定的时间就开始了。近处几声爆炸过后,各连队已准备好打退假设敌的进攻。然而,突然壕堑一线升起了炮弹爆炸掀起的黑柱,死者倒路,伤者叫喊呻吟。这时人们才明白,这哪是什么他们等待的教练射击!敌人也根本不是假设的,而是货真价实的。
  一两个小时过后,这些人已经经受了第一次战斗洗礼,打退了冲锋枪手先头部队的进攻。他们射击得非常之少,尽可能地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