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台独"究竟能走多远-第2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直升机。AH…lW的主要武器系统包含3管20毫米机炮、70毫米火箭、“海尔法”反坦克导弹、“陶”式反坦克导弹、AIM…9S空对空导弹等。主要任务为战术护航、火力搜索、制压、反装甲作战及反直升机作战,而对来自对方固定翼飞机的威胁亦有一定的反制能力。    
    空骑旅内编制有2个突击直升机营,每个突击直升机营包含营部连,3个突击直升连,共配属有22架UH…1H通用直升机,是旅中特战步兵营的主要机动工具。UH…1H的机身两侧可以装设2挺7。62毫米机枪或70毫米火箭吊舱;主要任务为突击运兵、勤务运输、伤患救护及空中布雷等。特战步兵营是空中骑兵旅最主要的地面作战兵力。特战步兵营包含有营部连、兵器连及3个特战步兵连,配有轻重型迫击炮及“陶”式反坦克导弹,在突击直升机营与空中运输营的支援下,可迅速机动到各作战地区作战,并可随时获得旅中OH…58D及AH…1W直升机的火力支援。    
    据悉,待最新采购的一批AH…1W及OH…58D直升机服役后,台湾陆军将拥有63架AH…1W攻击直升机及39架OH…58D直升机,再加上未来采购的新型通用直升机及中型运输直升机,台湾陆军可望编成3个空中骑兵旅,分别部署在北、中、南3个地区,成为台湾陆军的快速打击主力。    
    6。特种作战旅    
    为以特战步兵为主体的、担任特种作战任务的轻装化战斗部队。编有5个特战步兵营及搜索连、勤务连、工兵排、通信连、旅部连等各1个。编制员额平时2894人,战时3410人。


附录第41节 台湾陆军纵览(3)

    (八)台湾陆军的主战装备    
    1.M41D轻型坦克    
    台湾地区地形狭窄破碎,多为河川分割,所以轻型坦克被认为是最适合战场条件的装备。台湾陆军现装备的M24和M41轻型坦克均为美国在二战前后研制的老式装备,目前在世界各国军队中已极为少见。    
    80年代以来,台湾军方在现有M41轻型坦克的基础上,进行全面的改造提高,改进后的型号编为M41D。    
    M41D轻型坦克重点改进了原车火力和动力系统,装备了改进的76毫米火炮,尽管火炮口径仍然保持原状,但由于采用了新的炮管,可以使用高膛压的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炮弹出口初速达到1400米/秒,可以在2000米距离上穿透倾斜45度的250毫米钢板。以此能力,M41D可以有效地击穿T…54/55坦克的正面装甲,但对付使用复合装甲的新一代主战坦克,仍将力不从心。M41D的火控系统采用了数字式弹道计算机和激光瞄准仪,命中率大幅提高,其夜视观瞄系统可以保证在1000米距离上瞄准目标。但由于未采用火炮稳定系统,仍不具备行进间射击能力。    
    M41D的动力系统换用了405马力的两冲程柴油发动机,尽管输出功率较原来的500马力汽油机有所下降,但由于采用了新型的悬挂系统,越野机动能力仍有提高。新型柴油机油耗较低,加上油箱容量由530升扩至760升,所以M41D的最大行程由原来的160公里提高到450公里。换装柴油机后,M41D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也将有所提高。    
    长期以来,台湾陆军一直装备老式美制坦克,尽管近年来台湾研制了M48H“勇虎”式主战坦克,并购买了部分美制M60A3坦克,但其陆军坦克的装备水平也只能达到国际60年代末的水准。    
    2。CM31轮式装甲输送车    
    1997年8月在台北举行的“国际航空科技及“国防”工业展”中,由台湾军方研制的CM31六轮装甲人员输送车首次曝光。多年来,台湾发展轮式装甲输送车时有所闻,但始终保持神秘色彩。此次展览终于将该车推向前台。据称,台湾陆军早在1992年和1993年就分别建造了2辆轮式装甲车,编号为CM31,在此期间经过不断的测试改良。    
    从外形来看,展出的CM31具有低矮的流线型车身,类似于国际流行的瑞士“剪刀鱼”装甲车。车身采用匀质钢板焊接结构,正面装甲可以承受14。5毫米穿甲弹射击。车内是宽敞的载员舱,可以搭载10名全副武装的土兵,乘员每边5人面对面乘坐,步兵舱与驾驶座椅之间还可额外容纳3名士兵或1名携带通讯装备的人员。    
    CM31采用350马力柴油发动机,配合16吨的战斗重量,单位重量功率达21。87马力/吨,最大公路速度100公里/时,持续作战时间长达18个小时。CM31配备有独立的6轮悬挂装置,单轮垂直行程400毫米,可以在恶劣地形上保持平稳行驶。轮胎胎压由中央电脑自动控制,即使在车轮中弹的情况下,仍可继续行驶一段距离。车尾部配有两具水上推进螺旋桨,具有两栖作战能力。    
    3。雷霆2000火箭炮    
    雷霆2000多管火箭发射系统由台湾“中科院”研制,据称在90年代初期即完成了样车研制。它采用M977轮式载重车装载,全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可装填3种弹箱,发射MKl5、MK30及MK45共3种不同口径的火箭弹。雷霆2000系统类似于美国在1993年发展的高机动性炮兵火箭系统,重量比美军现装备的M270火箭炮轻,造价也相对较低,但同M270一样使用模块化设计的一次性弹箱,再次装填速度很快。    
    在雷霆2000使用的3种火箭弹中,MKl5最小。弹径117毫米,长2。2米,重42。6公斤,是改良现装备的工蜂六型火箭,但原来的碰炸引信改为定时或空炸引信,弹头也改为钢珠高爆弹,最大射程15公里。MKl5的发射箱为20联装,每辆发射车可带3个弹箱,共60枚火箭弹,MK30型火箭的弹径比MKl5大,射程增至30公里,引信与MKl5相同,但除钢珠弹外,还配备了双用途杀伤弹头,既可用于杀伤人员,也能用来打击轻装甲目标。MK30的发射箱为9联装,每车可载3具,共27枚火箭弹。最大的MK45型火箭弹,射程达45公里,引信也与MKl5相同,但配有更大的弹头。MK45的发射箱为6联装,每车可载2具,共12枚火箭弹。    
    雷霆2000型火箭发射系统可左、右旋转120度,发射车装有高精度定位定向系统,数据、语音无线电通信装备和火控计算机。可进行全天候射击指挥、控制,并配备电动发射架微调装置,能自动调整发射架方位,使设计圆概率命中误差达到1%。该火箭系统同时还拥有自主进行补给和检查维修能力。    
    雷霆2000多管火箭发射系统;应该说是近年来台湾自行研制装备中性能较高的一型大型装备,但至今尚未批量生产并装备部队。    
    4。新型155毫米榴炮    
    155毫米榴炮是台湾炮兵的火力骨干。台军现装备主要是美制M109型155毫米自行火炮和编号为65式的155毫米牵引榴炮。其新型的155毫米榴炮编号为XT86和XT86A1。XT86就是65式的改进型,将炮管长度由原来的23倍口径换为6米长的39倍口径,并加大了发射药室容量,可容纳更多的发射药以增大射程。XT86型155毫米榴炮全长10米,火炮全重7300公斤,发射普通榴弹时最大射程18。1公里,使用增程弹时最大射程30公里。仅从射程来看,尚未达到顶级水平。XT86榴炮的另一项改进是缩短了反应时间,火炮尾架上加装了液压助力装置和辅助轮,火炮发射时间减为3分钟,炮班人数也由11人减为7人。    
    XT86A1型155毫米榴炮则是XT86的改进型。火炮加装了国际流行的液压辅助动力系统,使火炮可作360度旋转,炮班人数也减为4人。火炮长度则减为7米,全重10400公斤,最大射程与XT86相同。    
    另一项与155毫米榴炮相关的装备是“铜斑蛇”激光制导炮弹。该弹是美国在80年代初研制成功的激光半主动制导炮弹,主要用于打击运动或静止的坦克和其他点状硬目标。台湾于1994年少量引进,此次是首度公开实弹射击。实弹射击由M109自行榴炮实施,共发射4发,其中2发由地面前进观察员使用激光照射器制导,另2发由OH…58D侦察直升机制导,4弹准确命中,但均为静止目标。由于“铜斑蛇”炮弹的制导部分较为“娇气”,无法承受全装药发射的巨大加速度,因此其最大射程只有16公里。此次台军发射距离为9公里。为了避免战场烟雾对激光制导产生不利影响,“铜斑蛇”炮弹的发射是在地面炮火准备之前进行的。    
    5。野战防空系统    
    80年代以前,台湾陆军野战防空装备一直以双管40毫米高炮为主,近年来,台湾自行研制了“天兵”防空系统并从美国购买了“复仇者”车载“毒刺”防空导弹,实现了弹炮结合的野战防空体系。除“天兵”防空系统外,台湾野战防空系统中还出现了其他几型新的野战防空装备。    
    “天兵”系统包括双管35毫米高炮,4联装“麻雀”地空导弹发射装置及“天兵”火控雷达车等全套系统。和“天兵”雷达几乎完全相同的是台湾“中科院”研制的MPQ78型火控雷达,它与“天兵”雷达一样,由搜索雷达、跟踪雷达及光电跟踪系统组成,可搜索、跟踪中或低空飞机,距离精度为10米,具有多种抗干扰能力,能够结合35毫米或40毫米高炮及“天剑”I型导弹形成野战防空系统。该系统实际上早在1991年即已问世,一直苦苦等待台湾军方的订货。首次亮相的新型野战防空系统是“精兵”系统,包括:辆厢式操纵车和雷达拖车。其中的警戒雷达采用了大功率的三坐标相控阵雷达,此外还配备了射击管理系统、敌我识别系统、通信数据链和全球卫星定位系统,整套系统具有中或低空搜索,多目标跟踪以及预警和火力分配等功能,具备了一定的先进性能。    
    另一套新型防空装备是由“天剑”I型空空导弹发展而来的防空导弹系统。整套4联装导弹发射装置装在美制“悍马”越野车上,长5。8米,宽2。2米,高3。2米,重4600公斤,外形与美国的小槲树导弹系统类似,但发射塔上没有射手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