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高层新智囊 作者:章晓明-第9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样。  
  ——李希光 
 
  天才的新闻敏感度,最神速的新闻出击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清华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的李希光教授被人封上一个十分吓人的“称号”——“中国新闻界第一号混混”。  
  且不说赐名者出于何种目的,光这个称号在因特网和清华园的不胫而走就足可令人心惊肉跳——真不知从何说起——但它似乎满足了赐名者冥冥中所祈望的轰动效应。  
  李希光1959年10月13日出生在江苏。l966年,他在家乡的一所煤矿子弟学校上小学一年级,当时正逢“文化大革命”爆发,在煤矿任总工程师的父亲作为这个煤矿的“头号反动技术权威”被遣送到贵州山沟里劳动,母亲由于“家庭出身不好”,被发到一个砖瓦厂烧窑,他只有靠70多岁的奶奶照顾。由于家庭背景的影响,李希光没有玩伴,不能参加少先队,受尽歧视。有一次,奶奶站在家门口,看见一群放学的孩子在校长和工宣队的怂恿下高呼口号侮辱李希光,顿时大怒,挥舞着拐杖,追打那群红小兵。因为这件事,奶奶一病不起,不久就病故了。从7岁到13岁,李希光都是在痛苦、孤独和恐惧中度过的。  
  1976年9月,16岁的李希光到丰沛煤矿当工人。他发誓要做一个有出息的人,便开始苦学英语。两年后,他以全国少见的高分考入南京大学外文系。  
  1982年李希光大学毕业后在北京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学习理论物理,1985年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所读硕士,获法学硕士学位。  
  这时他一边读书一边开始为《中国日报》撰稿。为了获得多的新闻线索,他一下课就骑着自行车满城采访,收获甚丰。常常有几篇稿同一天登上《中国日报》的不同版面。由于他的勤奋和报道的新闻独特,很快成为《中国日报》特约撰稿人。  
  1986年,安徽萧县孤山煤矿发生事故,有72个工人被大水淹在矿井里。李希光一听到消息马上背着他的那台老式打字机,坐了一夜硬座火车到孤山煤矿。第二天,他对被救的20多个工人逐一进行采访,又连夜写成7000字的长篇报道传真给《中国日报》,同时用快件把现场救援的照片寄出。《中国日报》很快把他的报道的照片刊登出来,美联社迅速转载,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  
  1988年7月李希光研究生毕业进入新华社中央新闻采编室任记者,一干就是12个年头。  
  《华盛顿邮报》每年要从全世界选10个青年级的国外记者,要求35岁以下。1995年李希光正好35岁,英文水平很高,被选中。他来到《华盛顿邮报》国内部,在华盛顿地区做记者,主要是报道环境新闻、科技新闻、医学新闻、人口、与科技密切相关的新闻。  
  李希光有一种天才的新闻敏感。在担任编辑室主任期间,他能从每天发生的各种信息中捕捉到有价值的新闻,然后组织大家采访。由他布置的采访报道,常常被路透社、美联社、法新社等世界大通讯社采用。  
  20世纪90年代中期,互联网刚刚在中国落地,北大有个学生因另外一个学生偷用他的电子邮箱,告到法院,海淀区法院决定开庭。这个信息被李希光获得后,立即派记者赴法庭采访,可这位记者踌蹰起来。因为当时中国人对互联网不太了解,不光是老百姓,就连媒体的老总都认为,互联网这东西太可怕,可怕得就像那是帝国主义主义颠覆中国的工具,所以这一块差不多成了中国新闻的禁区。李希光跟他的同事说:第一,互联网肯定是对中国有好处的工具;第二,对你个人来讲,我相信明天3家西方通讯社全部会采用。在李希光的劝说下,这位记者前往采访,并写成了一篇很生动的报道,经过种种努力,新华社播发了这篇稿件。稿子播发不到3小时,外国驻北京的记者全部采用了这条新闻。  
  李希光在新华社工作时最引人注目的有两件事。  
  1998年,有消息说,新修改的《婚姻法》将在人大表决通过。当时他是政治文化编辑室的主任,很快意识到国家如此重大的举动一定会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应该把这个消息发出去。结果,他和同事们经过努力用900字把这个消息报道了出去,在全国引起了一场大争论。  
  这件事使他第一次认识到媒体在中国修改法律或者立法方面能起到很大的作用,更感觉到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非常重要。  
  李希光强调新闻报道的视觉化,力求使用每一段文字都让读者看到一种画面。在他看来,如果读者通过你的文字看不到画面,那么报道就是失败的。  
  1998年美国总统克林顿来华访问,李希光作为新华社记者对克林顿的访问进行了跟踪报道。克林顿来华后,根据访问程序将登长城。当时按照有关部门的规定,这个新闻不能“炒”,发条消息就行了。可李希光认为,克林顿在长城的细节全世界都很关心,很有意思,他便把克林顿登长城的过程写了一篇特写,把克林顿登长城的场面详细报道出来了,特别是细节的描写非常成功,受到读者的好评。  
  在新华社工作期间,他先后获得了中国新闻奖、中国国际新闻奖以及全国“百佳新闻工作者”称号。他是新华社第一个以全票通过的高级记者。  
  1999年,已经名声大震的李希光突然从中国新闻界消失了。这一年,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新闻政治与公共政策中心邀请他任研究员。他是赴该中心做研究的第二位华人,第一位是美国著名电视女主持人宗毓华。  
  李希光在中国新闻界的动向一直引起各方关注。  
  光荣纪录:第一位走遍丝路的中国记者  
  1990年夏,李希光背着沉重的行囊,踏上了中国古老的丝绸之路。  
  这次丝路探险活动是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安排下进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丝绸之路远征队,需要一个记者做全程采访,担任新华社科学和文化记者的李希光被他们选中,他以青年学者的身份跟着远征队,带着3件宝物—— 一本《马可·波罗游记》、一本玄奘的《大唐西域记》和一册古老的地图,便穿过地中海、印度洋、阿拉伯沙漠、翻越帕米尔高原、天山、阿尔泰山、杭爱山,走完丝绸之路海上、草原、游牧及沙漠北道4条古代商道。  
  他们从威尼斯出发,乘着阿曼苏丹王赠送的船,在海上沿着马可·波罗的路线漂流了半年,当年郑和和马可·波罗停留的22个古港口都停留了。后来他又走遍了当年成吉思汗东征的路线。  
  无论是在沙漠里、草原上、海上,李希光走一路,写一路,几乎每天都把报道发回北京。  
  这次丝路探险活动持续了3年才画上句号。李希光认为这是非常丰厚的3年:  
  我想这是令今天很多记者非常嫉妒的。因为今天走这条路线,虽然我们的通讯设备、交通设备可能更好了,但今天由于战乱,从阿富汗到中亚,到车臣一直到今天要打的伊拉克战争,都不可能再有这场东西方对话的交流。因为当时远征的名称就叫“东西方对话之路”。今天东西方更多的是文明冲突,美国和伊拉克,基督教文明和伊斯兰文明的冲突。那时更讲究对话,而今天获得采访签证非常艰难。因为我们半年之内走了23个国家,基本上是入境落地签证,今天非常难,比如今天进阿富汗、伊拉克采访是非常困难的。  
  李希光为丝绸之路着迷,决定献身丝绸之路的探索与考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项目部主任迪安称李希光为“世界第一位走遍丝绸之路的记者”。  
  那次丝路之旅让李希光遗憾的是,丝绸之路有一段最重要的也是最为艰险的“南道”,因客观原因未能探访。没想到这个缺憾靠一个偶然的机缘得到了弥补。  
  1993年,唐玄奘的一个日本信徒小岛捐献200万美金,要在中国搞一个比楼兰更轰动的沙漠古城考察计划。小岛对座落在塔克拉玛干大漠腹地的比楼兰更难抵达的尼雅古城很感兴趣。他认为若探险考察成功,将轰动全世界。因此,他便决定组织一支中日尼雅考察队。  
  尼雅古城位于和田地区民丰县境内,与楼兰古城并称为姊妹城,距今2000多年,汉唐时较为兴盛。最早是由英国考古学家斯坦因发现的。1900年斯坦因在英印政府资助下来到中亚。1901年1月28日斯坦因到达尼雅。尼雅古城由佛庙、官署、住宅群、种植园等古代建筑组成,这些遗址分布于古代尼雅河终点处的沙丘、沙岭间。  
  这个尼雅考察队共有5名记者,包括李希光和新华社的另一名记者,1名中国《石油报》记者及中国中央电视台记者;另外还配有1名当向导的沙漠工程师及3名长期在沙漠开车的司机。  
  10月13日,李希光从北京辗转到新疆民丰县城,与考察队其他队员会合。在这之前,他搜集古今中外有关这条路线的记载资料,并探访有关科学家、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做了大量的知识准备。  
  考察队从民丰县城出发,进入塔里木盆地和大沙漠——塔克拉玛干。  
  塔克拉玛干沙漠在塔里木盆地中心,东西长约1000公里,南北宽约400公里,面积33。76万平方公里,仅次于非州的撒哈拉沙漠,是世界第二大沙漠。“塔克拉玛干”维吾尔语意为:进去出不来,又称“死亡之海”。因此古往今来有很多探险家藏身于此。  
  大沙漠的气候十分奇怪,白天气温约摄氏30度以上,晚上则可能零下20度。由于沙漠的地下水很咸,考察队带了很多塑胶瓶装的矿泉水去,但即使将矿泉水收入帐蓬内,第二天也都结了冰,饮用起来十分不方便。  
  在沙漠上由于缺水,李希光和队员们3个星期都没有刷牙、洗脸和冲凉,每个人身上的污垢都是厚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