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面跪着的六部九卿,各路大员心惊肉跳,揣测不已。这时候,大家都不眼红吕端上朝不参的待遇了,只盼的那个老不死的糊涂胖子赶紧见驾,说上几句吉利话,早早打发大家回家去。几位平日和李至走的稍近的大员心中暗自琢磨,看来这李大人还是个靠不住哇,当时怎么就鬼迷了心窍,想什么一朝天子一朝臣的惯例,跑去抱这个新朝显贵的大腿呢?现在想回头,唉,晚了,那吕胖子平日连朝都不上了,别说接见自己了。悔不当初啊。伴君如伴虎,古人诚不欺我呀……
几个小黄门抬着一顶暖轿匆匆而来,小顺子快步上前示意他们不要停下,一直将轿子抬到了殿中这才放下,小顺子轻轻撩开轿帘说道:“吕相公,见驾啦~!”
吕端吃力的从轿中起身,小顺子连忙上前扶着他下了轿。吕端一打量,好家伙,怎么一下轿就到了皇帝面前了。心中一阵感慨,面上平静如水,整了整衣冠,拿起手中的笏板,刚要迈前几步参拜,就觉得一双手扶住了自己:“劳烦先生,如此天气还要奔波,朕之过也~!”
吕端闻言大吃一惊,举起已经昏花的老眼一打量,皇帝正满欣喜的站在自己面前扶着自己。饶是吕端素有涵养,此时也手忙脚乱了起来,还没来得及说话,真宗已扶着他向前走去,几个小黄门连忙在御案前摆上那张宽大的椅子。路过跪在地上的一大群人时,真宗连看也没看一眼。
真宗边走边道:“先生身体有恙,当静心调理才是,为何冒此风雪前来见朕,若是因此加重了病情,刚朕于心何安呐?先生是国之柱石,以后万不可如此,有事递个折子来也就是了。“
吕端喘吁吁的坐下,从怀里掏出一份奏折来,带着病音开口道:“臣启陛下,范大人给微臣来了信,信中所言抚民安民之策,颇有见地,当可为陛下分忧,如此大事,臣实不敢延误,如今我大宋貌似一片和气,实则处处危机,稍有不慎,则有泼天之祸……臣心忧如焚,不敢懈怠,月前以安邦抚民三策问于范大人,范大人已于今日回信。臣恐奏折中有不尽不详之处,需臣面君答对,这才匆忙来见驾,恭请陛下圣阅此折。”
真宗拿过老头递过来的折子,回到龙椅上坐下翻看了起来,几个小黄门连忙上前为吕端送上热茶,又轻轻的给他捶着后背,吕端手里的笏板无声无息的滑落到了地面,跪在不远处的李至影影绰绰的看到笏板上写着“……安民策……寇准……楚王……”等字样,心下不由大安,这老胖子果然是为了安民而来的,只盼得吕胖子能平息了这滔天的怒火。
*********************
P:感谢朋友们的关心,虽然那个关于FFICE的帖子被和谐了,这情分老白还是领了。请大家放心,这个技术问题已经解决了。另:本周还有十个精华,如果有人需要请在书评区发帖。十点左右我就要散掉了。!~!
..
040 败家子(五)
真宗翻看着奏折,皱着的眉头渐渐松了开来,看到妙处,情不自禁的想喝一声好,打眼一看,吕端竟已睡了过去,连忙扯过放在身后的一门大氅,轻轻的披在他身上。跪着的几个臣子看到大氅上的九爪金龙,便欲出声阻止,真宗一个冷冰冰的眼神递了下来,忙又低头思过去了。
不知过了多久,吕端悠悠醒转,眼也不睁,开口问道:“陛下,此折诸策,可能为陛下分解一二?”
真宗笑道:“先生,你可真的解决了朕的心腹之患呐,这范卿所上几策,简直让朕欣喜若狂啊。朕这就发明旨,准了范卿所求诸事。并将这抚民安民之策颁行天下。劳烦先生走这一趟了,先生不愧是国之柱石。朕有先生和范卿这样的臣子,实乃朕之大幸,大宋之大幸啊。”
吕端闭着眼,费力的挤出个笑容道:“陛下,臣还有一事启奏。”
真宗道:“先生说来。”
吕端努力了一番,依然没能睁开眼,只得闭着眼睛说道:“陛下欲行抚民安民之策,督办钦差,不知陛下有无人选?”
真宗想也没想,直接开口问道:“先生何以教朕?”
吕端急促的喘了起来,咳嗽几下,想抬手抚一下胸口,似乎已经无力了,两个小黄门连忙上前帮他顺了几下,平复之后,吕端开口道:“邓州寇准,性情刚直……可当此大任……”话未说完,竟昏了过去。
真宗正满脸期待听他说话,见他没了下文,脸色一变,几步上前,却见老头已经昏过去了,厉声呼道:“先生,先生!快传御医~!”
吕端却在这声厉呼中恢复了理智,费力的将真宗拉到自己嘴边,低声道:“寇准本有贤名……经此一事,名声更甚……然刚直甚过……切不可任其为相……否则,朝堂空矣……臣去后……请以李沆为相,陛下……勿忘……收……复燕云……”头一偏,再也发不出声音了。
真宗两眼珠泪滚滚而落,声含哭腔大呼:“先生醒来!先生醒来!御医~!”
…………
大宋至道三年,荆湖南路、北路四十余县两百余日未雨,颗粒无收,民多为苦,纷纷北上逃难。各州府衙以保京师平稳故,封流民北上之途,流民四散,多有逃逸至大理、吐蕃、夏州者。九月,流民与蜀地王波余孽呼应起事,杀官造反者比比皆是,各道处处烽烟,京师为之震荡。十月初八,葬太宗于永熙陵。十月初十,京师大雪。十月十六,帝召群臣问对于银安殿,自辰过午,久时无果,帝发雷霆之怒。未时许,宰相吕端抱病冒雪转奏平海节度使范贻所上抚民安民策,帝心大悦,吕端于殿前答对中发病昏迷,当夜,薨于相府,帝恸,辍朝五日。十月廿二,准范贻所奏抚民安民策二十条,以李沆接相位,寇准为抚民钦差,统殿前司骁武军一部,南下安民,代天巡守。
******************
在京城为宰相去世,官场震动,乱成一团的时候,几千里外的福建沿海诸州依然十分平静,人们从开始灾民涌入引起的种种不适,到如今的风平浪静中,已经找回了平安度日的感觉,没有了利益的冲突,自然相安无事,许多多年前被迫从这一带迁往内陆的人家,听说如今故乡大变样了,纷纷托人打听或者派子弟回乡打探,试图落叶归根。
十月十八日午时许,长乐县通往云霄县的官道上,十几骑快马从长乐县城一路直奔高家庄而来。打头的一骑上,一位长相威严的汉子面色严峻,花白的两鬓和略显沧桑的面容都显示了主人的年纪已经不轻了。风尘仆仆的行装也显示出了他远道而来的痕迹。即便如此,紧随在后面的十几个精装小伙子尽全力也无法超过他的马头。只得一边小心的警惕着,一边咬牙紧紧跟在他的身后。
距离高家庄还有三里左右时,只听得高家庄远远的传来了几声锣响。打头的骑士恍若未闻,浑不在意,依然打马如飞。三里的距离在快马的蹄下,眨眼即到。到了高家庄箭楼前半里左右时,一群骑士将马勒信,缓缓向前走去。
箭楼上,一个高家家丁举着千里望警惕的看着一群骑士,旁边一个家丁举着个简易大喇叭喊道:“来者何人?!”
打头的骑士尚未开口,身后一个精壮小伙子,打马出队喊道:“武威镖局总镖头赵威,请你家庄主出来答话~!”
那家丁接道:“请赵总镖头见谅,进我高家庄,请先下马,解兵刃~!”随着他的话音,几个高家家丁走了出来,向众人拱了拱手,示意大家下马。
那答话的小伙子怒道:“我们总镖头进县衙也没人敢说解兵刃这话,你这小小的高家庄,好大的口气~!”
赵威闻言回头喝道:“青山~~!不得无礼,入乡随俗,客随主便,休得呱噪。大家下马~!”
等众人都下了马,赵威上前将马缰交给前来的家丁,低声问道:“敢问小哥,庄主可在家么?”
那家丁答道:“回赵镖头的话,少爷昨日出去陪吴大人巡查了,赵镖头要见少爷,可得等上一两天了。”
赵威呆了呆,又问道:“那,再问小哥,冯管家可在么?”
家丁道:“冯管家正巧在家,已经有人去请了,赵镖头请进庄。”
赵威点点头,举步向庄内走去,身后跟着的十几名随从愕然的看着总镖头那似乎失魂落魄的样子有点不敢相信。纷纷交头接耳的议论,总镖头这是怎么了,苦于那几个和总镖头一起赶回长乐的镖头并没有跟来,自己一伙只得默默跟在总镖头身后。
赵威看也不看身后众人一眼,只是默默的四下打量着高家庄的城墙、箭楼、门房,虎目含泪,久久不语。看到他用手爱惜的抚摸着门前的石狮子,不光是他带来的年轻镖师不明究里,连高家的一群家丁也莫名其妙。但是看到他那种发自己内心,毫无做作的举动,大家都不敢上前打扰。
匆匆而来的冯有年看到两鬓发白的赵威,两眼一红,竟是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两双大手紧紧的握在一起,这一刻,两人相对无言。
…………
P:明天中午有点事,趁现在没睡,先发一章。
新的一周开始了,这是本书在新书榜上的最后一周了,各位兄弟姐妹,请多多支持啊。!~!
..
040 败家子(六)
高琮墓前桃林外围,十几个武威的年轻镖手和十几个高家家丁分散在四周小心的警戒着。目送着赵威和冯有年提着香烛火纸进了墓地。不一会,几个守墓人也匆匆走了出来,显然是两人不愿有人打搅。
“哎,青山哥,总镖头认识这高家的老庄主?”一个显得有些愣头愣脑的小伙子问那似乎有些领导气质的赵青山。
赵青山摇摇头:“不知道啊,虽说咱们镖局的总号在长乐,可这些年咱们总镖头就没怎么回来过。我也不知道他认不认识这高老庄主,不过看总镖头的样子,肯定是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