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桃源-第3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家有母凭子贵的。这老头如今是师凭徒贵了。寇准心里打定了主意,明天就找找路子。等皇子一到开蒙之时,自己就去做几天老师,将来也享享这份福气。

    这些人心中大为不解的时候,半天没反应的昌蒙正突然点了点头道:“李相公所言甚是!科举之本意。乃是为国选才。既已有才。只需要论个高下,自然无须再在这旁枝末节上纠缠了。相公一席话,如黄钟大吕,蒙正受教了

    李沉面色平静的点了点头,将三份试卷轻轻向前推了推,微笑着看向赵恒。

    赵恒笑着道:”文章不分高下,文章却是不同之人做的。这做文的结果各有千秋,可这过程总有高下吧。呵呵。吕爱卿,将此三人的草稿纸呈上来

    寇准脑子里轰的一声响,久久不能平静。什么是差距?这就是差距!三个人作出的文章没有高下小可三人在作文的过程中所费的心思却各有不同,从草稿上自然就能一目了然了。谁的草稿和文章差别小一些,修改的少一些,谁自然就技高一筹了。这么简单的道理,为什么自己就没想到呢?可笑还把人家李相公的说法当成了笑话,原来是自己高度没达到人家那叮,程度,看不到这个过程。人家李相公就能一下子想到这一点,而官家在李相公一提示之下就能回过神来,甚至吕大人也很快就想明白了这一点。自己却还心中胡思乱想。以为是官家在给大家演戏,真是有如井底之蛙般好笑。

    当吕蒙正吩咐将三份试卷对应的试题袋呈上来时,寇准心中更是震惊的无以复加。为了避免作弊,也为了复查时有据可询。秋闱结束收卷之时。是要连草稿纸一同收回来的。方便出了问题之后可以追查。虽说是个补救措施。可这些草稿纸和试题袋一般在取出试卷之后就被束之高阁了。就算是发现了试卷中有什么问题。一般也很少有人再去那些废纸堆中去翻东翻西了。可是今天吕蒙正带了三份试卷来面圣,竟然连这三袋废纸也带来了,这说明什么?自然是人家早就想到了此事会用到这些东西了。能想到这一点,只有两种可能,一是他做事滴水不漏已成了习惯,二是他也想到了这个法子。

    不管这两条哪一条。都够寇准学一阵子的了。总之,他自己心中很是明白。当初这事情摆到面前之后,他自己压根就一筹莫展了,当吕老头四两拨千斤的把事情推到官家手中之时。他心里还有些沾沾自喜的感觉,自己终于可以不用去考虑这么头疼的事情了。而且当时他还觉得吕蒙正无非就是会些取巧的法子而已,自己只要能学会这番左右逢源的本事。将来也能混的风生水起,恐怕成就不见得就会低于他吕蒙正。

    可是事情发展到这一步。他才发觉自己错了,或许还错的很离谱。先不说李沉一转眼就想到了解决之道。就连吕蒙正这老家伙,恐怕也是早就想到了用这法子来解决问题了。而他之所以将这事一直拖着不说。非要把问题推到官家面前来。恐怕不是他不想担风险。而是要把这个看起来让人头大,实际上却唾手可得的功劳送给官家。至于官家那一副样子,恐怕多少也有些作戏的意思在里面。否则,但凭着李浇那一句云山雾罩的机锋就能领悟到其中的奥妙,那也太悬乎了。只怕人家当时也已经想明白了其中的道理,这一番作做是为了让大家明白李沉这老家伙在他心目中的地位而已。

    难怪人家的官会越做越大。原来是会做人啊,把功劳无声无息的给上司送上一份,想不发达都难!难为自己还在想方设法的琢磨日后怎么和下属套关系,又想法子日后拍上司的马屁。相比之下。尽是些下等招式。看看人家这马屁拍的。简直没有丝毫痕迹。让人不服都不行。

    这就是所谓的上善若水吗?  看着在龙案上摊开的三份草稿纸。寇准心中长叹一声。这为官之道。果然非同一般啊。D!~!

    ..

093 高升三英

    这是怎么回事。一。赵恒和李饶望着桌上三沓草稿纸全空白的一沓,有些不明白。

    草稿纸空白,这种事情太少见了,一般来讲,如果不是作弊  就是其人根本就没在草稿纸上落墨。相比之下,作弊的可能性就要小的多了,毕竟能做出如此花团锦簇的文章之辈,就算真的要玩花样,起码也会搞出些掩盖的样子来,而涂改草稿纸无疑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就算那抄文章之人想不到这一点,那执笔之人肯定是会想到这一点的。这么说来的话,也就只有后一种可能了。至于说到出现差错之事,在今年这么大规模的交叉监督机制之下,根本就不可能发生。

    昌蒙正和寇准对视了一眼,同时长呼了一口气,眼中露出一副果然如此的表情。

    自从高文举提前交卷之后,两人心中都对他本科成绩极有兴趣。有了之前的名声在外,两人自然不会认为高文举之所以提前交卷是因为黔驴技穷了。至于他究竟能达到什么程度,两人虽然好奇,却也一点小都不认为他不会中榜。这次抄录二甲三甲名单之时,并未发现有高文举的名讳在其中,两人却也一点都不担心。因为他们知道,以高文举的能力,中个头甲应当不在话下。如今看到那一沓空白的草稿纸,两人心中都是雪亮。因为他们俩眼睁睁的看着高文举一气呵成的将三道试题答完,然后从容的交卷离去了。  昌蒙正自然免不了将此事向皇帝和宰相两位上司说明了一番,很肯定的说,如果果真有空白草稿之人,那必是高文举。当听说高文举在整个考试过程中都被吕蒙正和王贻永全程监控之时,赵恒并没有多少意外的表情,倒是李沉对此举深感兴趣。便顺着吕蒙正的话头问了一句,是不是吕大人和高鹏相识,还是有别的原故。

    昌蒙正便解释了一下关于高文举入场时和范士元的冲突。听的赵恒直乐。学下的其他考官面面相觑,暗自庆幸,自己没有招惹这个灾星。

    李坑听完之后点了点头:“说起来,还是这高鹏手下留了情。否则,以他一个六品堂官,就敢招惹一等太平伸士,只这不敬上官一条,就够流放三千里之罪了。若是高鹏再加羔话语,把范士元流放到他那泉州一带去,以高鹏在当地的名声,只是当地百姓的唾沫,就能把那范士元淹死八回的了。”

    听到素以刻板出名的李沉说出这等玩笑话来,赵恒不由的笑出了声:“难得听到先生如此开怀。这小子,可真是会惹事,走到哪都要弄出一声响动来。入场如此,出场竟然也是如此。想不到,连试卷也都是如此。不过,以他醉酒斗败耶律文的经验来看,他倒是有这份才情的。”

    此话一出,举室皆惊。谁听不出来皇帝这话里那股浓浓的欣赏之意?听皇帝这意思,分明就是对高文举很感兴趣,走到哪都要弄一声响动,这是随口那么一说的吗?面上听是说的考试的入场、出场和试卷这三件事,可这话要看是谁说的了。要是李沉或者吕蒙正如此一说,也不过就局限于此了,可那说话的是皇帝!这里面多少有些值得让人回味的意思了。试想一下,身为九五之尊,什么怪事,奇事。大事没听过,为何会对一个小小的举子如此感兴趣。而且仔细想一想,那个很不多见的称呼和轻松的口气,竟然会从皇帝嘴里说出来。这说明什么?再想一想,本次的三道试题都是官家亲自出的,而他非常欣赏的人居然连草稿都不打就挥笔直书了,难道这里面有什么内情不成?不过,皇帝都说了人家有那份才情,那话里已经给这事定了性了,谁再敢出声质疑。那就是自己找不自在了。

    李沈眼中的惊讶一闪而过,却很快接过了话头:“以吕大人和寇大人对高鹏的了解,两位大人觉得,这三份试卷中,哪份更像是高文举之作?”

    现在看来,分明就是高文举技高一筹了,连草稿都不打就一气呵成的作完了三篇文章,这得有多大的才气?再看其他两人的草稿,多少都有推敲的痕迹,甚至其中还有一份的草稿之上落着蒙帖的内容,虽说没有修改的地方,可只凭这一点,就能说明其人对自己的能力还是不太肯定。另一人虽然只有策论的修改过程和诗作的修改过程,可这怎么也没法和完全打腹稿的水平相提并论了。

    在名次未定之前,三份试卷的弥封并未开启,因此,吕蒙正和寇准也不知道哪份是高文举的,而且这草稿纸摆上龙案之后,两人并未得到皇帝的邀请,因此也没能目睹那两份草稿上的内容,否则只要轻轻一凑,两人就能想到哪个是高文举的卷子了。

    赵恒听到李沉突然提了这么一个问题,正在奇怪他这时候为何突然问起了这话,很快就意识到了自己的话中漏了痕迹,便顺势向吕蒙正和寇准投了个询问的眼先,

    寇准依然没发话,吕蒙正恭恭敬敬的回道:“下安觉得那篇《六国论》,极有可能便是高鹏之作。”

    赵恒微微一怔,正在下面观察的寇准马上就知道,老头这回猜对了。但他很奇怪,这老家伙是怎么猜到的呢。

    果然,李浇开口问道:“吕大人可有依据?”

    寇准心中闪过一丝灵光,突然意识到李浇此话或许又在暗示着什么,可自己又有些迷糊,不知道那点灵光究竟是什么东西,只好压着好奇心接着往下听了。

    吕蒙正拱了拱手:“说来也不值相公一笑。在阅卷之时,下官察觉到《六国论》那份试卷的背面有些许墨迹,故此推断,此卷当为高鹏所作。”

    寇准有些哑然,这是什么依据?

    三份试卷都摆在龙案上,赵恒一听,顺手就翻起了那张试卷。果然在其后发现了迹,便微笑着推到了李浇面前。

    李坑一见,也是一脸的恍然大悟,点了点头,不再说话。却很正经的站起身来,向着赵恒拱手施礼道:“微臣恭喜陛下,又得贤能!”

    赵恒呵呵一笑,亲自用龙案上的玉刀将试卷弥封之处挑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