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环呢Recycle,三R,三个R,所以就叫三R这个生产工艺。这是我们最理想的,肯定它是有效地支撑了绿色GDP这样一个经济循环体系。这就是我要谈的,刚才谈的是循环经济在可持续发展和绿色GDP这样一个想法发挥的作用。
我想我们谈最后一个问题,就是树立绿色GDP的全民意识,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全面发展观。也就是说,我们迎接绿色GDP时代到来,在技术上、观念上做好工作,建立这么一套运行机制,在生产上走清洁的道路,我们在整个经济运转中,工业生产中走循环经济的,社会消费上都走循环经济的道路。我想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就是,我们要树立这个意识,全民的意识,我想这很重要。实施绿色GDP要进行意识的创新、理论的创新、政策的创新、技术的创新,所以说提高工矿企业家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建立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协调观念,健全生态资源价值化和生态补偿机制的新理论,开展低能耗、无污染、清洁生产技术与工艺的研究,做好技术支撑。这样的话我想我们在绿色GDP时代的到来中,我们就有备无患,一定能在绿色GDP的时代中,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科学发展观。我想我今天跟大家讲的就到这里。谢谢。
王鲁湘:非常感谢尹教授的精彩演讲,我想这里我一边听着演讲、一边做记录,也一边产生了几个问题想请教一下尹教授。
尹伟伦:好。
我们应该摆脱低效的经济增长方式
王鲁湘:有一个数字,就是去年的一个数字。我国GDP的增长是9。1%,但是消耗的石油达到了世界总量的7。3%。消耗的原煤,达到了世界的总量的27%。消耗的钢铁,达到世界总量的25%。消耗的水泥,达到世界总量的40%。但是它们创造的GDP仅相当于全球的4%。虽然中间有一些不可比因素,但总的来说,不可否认的就是我国的单位产量的能耗、物耗,大大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甚至那就不用说大大高于世界先进水平了。
尹伟伦:是这样。
王鲁湘:那么也就是说我们的经济的发展,我们GDP这种高速的增长,引起了全世界的惊叹,但是它仍然没有摆脱掉这样一个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然后是不协调、低效率、难循环的这么一个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那么像这样一种经济增长方式,加上我们这么高的经济发展的这样一种速度,你觉得我们国家的这个生态体系,包括整个世界的这样一种能源体系能支撑得了吗?
尹伟伦:好,我想刚才王主持,主持人王先生谈到这个问题,确确实实是一个值得我们很深思的问题,也值得我们考虑和认真地思考的一个问题。整个的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现在的能源和资源的投入是比较高的。也就是说整个的生产的效益相对是比较低的,这个与我们整个处于发展中国家,技术水平还没有发展到这么高的水平有密切关系。那么作为这样一个生态环境,在已经在恶化的这么一个环境下,再这样维持,再以这样一个增长方式发展下去,肯定来说是支撑不下去的。也正是支撑不下去,所以说我们的政府才认真地审视和反思我们过去发展的一些思路。因此我们本届政府提出科学发展观。我想那就显然看出本届政府确确实实高瞻远瞩,很好地审视了过去的一些工作,并且明确了今后的科学发展工作。因此我想这就说明刚才我谈到呼唤绿色GDP经济运行体系的实行,是我们广大的民意,也是我们政府的决心,我想将来肯定是这样的。
绿色GDP应形成一个可量化的标准
王鲁湘:我们凤凰还有另外一档节目,就是我策划参加另外一档节目叫做《纵横中国》,那么我们《中横中国》是中国每一个、每一个省地走,那么其中既有发展的地区,也有欠发达的地区,还有不发达的地区。那么所谓的不发达地区,那么我们过去走过的地方,像江西、贵州、云南、广西还有包括海南这样一些地方。但是很奇怪的就是我们到这些所谓欠发达的地区一看,其实它们的绿色资源都非常地丰富。它们的绿色资源远远地高出于我们所谓的发达的这些地区。因此我们在海南的时候,当时我们的市长,北京的市长王歧山先生当时在海南主政,当时是海南的省委书记,他到那边去主政以后,他就鲜明地提出一个概念,就是海南的经济发展模式不能走GDP这种霸权主义的道路,应该从绿色GDP的角度来考虑我们海南,来衡量我们海南人,包括海南官员各级政府的政绩。所以他提出要把海南建成中华民族的后花园。因此这个观念在海南讨论的时候,引起了海南人的一种自豪。因为经过讨论,海南人发现他们是中国最幸福的人。因为他们拥有的绿色资源的比例,远远高出我们中国的其它地区,然后这些绿色资源如果能够加以核算、计算的时候,他们发现他们海南人,人人都是富翁。他们生活在一个非常好的,别人要花很多的代价和金钱去购买的这样一个绿色环境之中
,而且这些绿色环境已经在产生经济效益。
因此比如说我们打个比方,博鳌论坛,如果没有万泉河的很好的生态保护,博鳌论坛会址会选在那个地方吗?三亚,去年国际世界的选美赛事选择在三亚。如果没有三亚非常美丽漂亮的海湾的这样一种绿色的景色,和椰林的绿色的景色,这样一种国际的赛事会安排在那里吗?不可能。因此实际上它已经开始带来了一些经济效益,它就是这样一个东西。那么我想问的是,我觉得就是要想把绿色GDP作为一个可以操作的,像GDP一样可以对政府官员,每一级政府形成一种制约的这样一个东西,我觉得关键就是在技术上要解决一个核算问题,就是量化问题,然后就是在惩罚制度上头,要真正地把这样一个代偿的这样一个制度引到这样一个中间来。
尹伟伦:对,我想整个的生态环境在建设过程中,需要付出很多的成本。因此在林业的发展持续战略中,维护这个环境,我们在研究中特别强调它是一个环境建设的一个公益事业,但是它本身也是产业。刚才就像主持人王先生所讲。由于你的环境的改善,会开发出很多新的行业同样使你的经济能够发展而且保护环境。绿色旅游、绿色食品,很多这些工作都是这样,这样的话就真正做到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起来。过去因为一个是整个对生态环境的功能和环境的作用,对经济的关系,认识得由于还不够清楚,随着学术发展,随着科学研究以及历史的进展,人类的文明的进步,那么逐渐认识到,所以说我想,过去在那个时候执行的一个经济的发展,实际上没有使社会和人得到全面发展,或者某一方面得到了社会上的协调发展。但是更大的是不协调,或者甚至于是损伤,所以说现在我们国家、政府,党和政府提出了科学发展观,那就是全面协调。我想这个最根本目的还是为了发展,绿色GDP也是为了发展。因此绿色GDP是使发展得更加持久,更加协调,所以说我想绿色GDP必定要执行。必定执行这个政策的话,国家用它这样一个绿色GDP运行核算,经济核算体系执行的话,那么所有的人都在这个绿色GDP的约束之中,也享受绿色GDP给大家带来的愉快。因此我想在那个时候,真正执行起来,我想各级政府,每一个人都要在绿色GDP中执行自己;应该在绿色GDP中应尽的责任与义务。我想自然就会对大家,价值观、人生观、道德观都有一个。
王鲁湘:行为方式。
尹伟伦:行为方式都有一个更加大幅度的前进。那么社会自然就会更加文明更加进步。
发展经济和环保不可偏废
提问:尹老师,您好,我想问个问题,就是您说那个中国林业发展战略调整,它对就是给咱们国家长期出口木材那些国外的市场有什么影响?据我所知,因为咱们国家这些年,木材需求量特别大,又保护咱们国家的林业发展,所以就是从外国大量进口木材,造成国外的生态被破坏,现在这个战略调整对国外的生态有什么影响,谢谢!
尹伟伦:好,你谈这个问题,在我们中国可持续发展林业战略中,确确实实也研究到这个问题。也就是刚才我谈到,我们现在的整个国家的森林资源,整个来说比较匮乏,而且这个质量不很高,因此对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在木材需求上,纸浆、木浆需求上确实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因此我们花一些外汇,从国外进口一些木材。当然那个国家也是愿意卖给我们的,是相互之间这个,贸易嘛是平等的。当然砍掉的森林,自然就是要对生态环境减少了它的功能。但是林业本身就是最早提出“永蓄利用”的这个理论的一个行业。早在几十年上百年前林业就提出。所以说“永蓄利用”,也就是说林业木材它有生态功能,有提供木材的两个物质功能,两个功能。你就必须协调,让它在栽培生长过程中,发挥很高的生态效益,使它有旺盛的生长这样一个生理代谢的功能。但是一旦到生长到成熟或者过熟的时候抓紧采伐,利用它,以新的林地代替原有的林地,我想这就是我们可持续发展或者是我们过去叫做“永蓄利用”的这样的一个观念。所以说木材的生态效益,是在它栽培过程中,一生中发挥的。但是砍伐是它最终结束的时候的利用,两者不可偏废。我们在现在因为忽视生态的功能较强、较多,因此现在不得不强调生态功能。因此我们对林地进行分类经营,也是我们国家林业局,在林业现在执行的一个方式。尤其是生态林,就要让它大量发挥生态链,给它培育成生态功能强、生理代谢旺盛,那么有些是用材林,我们就必须是使用它,那么我们因此在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林业战略中,就对整个全国的森林做了这么几个字的描述。就是说“北休南用,西治东扩”。这八个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北部的是我们国家解放以来几十年给提供大量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