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业是乘法而不是减法。
只有将最后的信息齿轮和其他的齿轮啮合起来,战略和战术才能成为车的两轮开始飞奔。如果前面探讨的所有要素都能相乘起来,那么绝对优势的事业模式就会成为有生命的东西,开始发动起来。
那么,怎么做才能以有魅力的语言来表达商品,从而让顾客毫不犹豫地掏钱出来呢?虽然这一向被认为是由专业撰稿人制造出来的职业的、直觉的世界,可是只要你想,你就能有效的、系统化地提升顾客的购买热情。下面我就来说明这个系统。
第七篇 成为害虫,还是成为天使?第2节 系统化提升购买欲求及必要性的3个图表
为了将顾客的热情引向购物,我们要从下面三点来考虑。
1。需求、欲求分析图表
顾客的需求和欲求现在处于什么位置。
2。问题焦点化、视觉化图表
如何做才能把需求提升为迫切的必需呢?
3。行动刺激分析图表
如何将欲求提升到不可抑制的程度?
首先我们利用第三章介绍的需求/欲求分析图对商品进行定位。为了保险起见,我们先复习一下:所谓有需求的商品是指“没有它就不行”的商品。与之相对应,所谓有欲求的商品是说“有了它该多好”的商品。
简而言之,能让顾客毫不犹豫买下的、有魅力的商品一定是那种需求值、欲求值都很高的商品。可惜的是,很少有人针对这个切入点开动脑筋认真思考,所以大多数的商品对顾客来说既无需求值又无欲求值。卖不出是很自然的事。
所以为了能变得畅销,必须提升需求值和欲求值。也就是说,要思考商品的切入点,使单纯的需求变为迫切的必需、使单纯的欲求变得不可抑制。
第七篇 成为害虫,还是成为天使?第3节 如何让顾客感到必要性迫在眉睫?
首先,怎么做才能把需求提升为迫切的必需呢?
你听过热水中的青蛙的故事吧。把青蛙放在锅里,然后慢慢地、缓缓地用火加温。本以为到了一定温度它就会跳出来的,可结果却不是这样。它就在热水中被煮死了。
不知道这是不是真实的故事,关键是在微热的水中青蛙很舒服,所以就一直一动不动,结果死掉了。
青蛙的故事同样也发生在顾客身上。顾客没有任何危机感,过着幸福的生活。所以无论你怎么提醒他们某某商品不可缺少,顾客也不会产生任何反应(行动)。
当然如果顾客的现状真的很幸福,那你的提议就是不折不扣的骚扰。可是顾客也认为改变现状是必要的。不过,尽管有这种想法,可现在又没有什么不方便,于是借着这个理由迟迟不行动,“终于在热水中死掉了”。谁都知道太胖了不好,吸烟太多了不好,可是肥也减不下去、烟也戒不掉。所以,让这些处于幸福状态的顾客感到迫切的必要性从而行动起来,这就是你努力的价值。
接下来,为了让这些幸福的“青蛙”在被开水煮死之前采取行动,我们怎么做才好呢?
对了,让附近出现蛇就行了。
这样一来,它就会动摇,内心的平衡就会被打破。为了回复心灵的平衡,它只有采取行动。并以此为契机,产生勇往直前的决心。
以上的活动在心理学上被称为“反面刺激”。简单地说,就是指通过提出疑问——“你这种状态还想维持到什么时候”——将问题焦点化(明确化)。
这样做能使顾客自觉地把握住自身的问题点。然后下一步就要把问题点当作真实的事物,让顾客运用五种感官使之形象化。这是第二个阶段。
为了在短时间内在纵横两个轴上找到正确的方向,需要进行下列的提问。
; 使问题焦点化的提问
什么样的情况会使顾客愤怒的想大吼大叫?什么事情会让顾客感到烦恼、不安,以至夜不能寐?
; 运用五种感觉使之形象化的提问
运用五种感觉将使顾客愤怒、烦恼、不安的场面描写出来的话……
采取这样的提问形式,将顾客所处的状况夸张地表现出来,并想像出其过去从未考虑过的极限状态。与紧迫必要性相关的现实中的不利因素就会浮现在你的脑海中。
实例:让我们想一想如何卖掉浴室暖气
让我举个例子吧。
假定我们必须要把浴室暖气卖出去。
如果是你,会运用什么样的语言、会怎么推销呢?
没有读过本书的人就会开始这么想。
“这是N社制造的浴室暖气。在短时间内使寒冷的浴室温暖如春。对孩子和老人特别体贴。”
将此放在需求/欲求分析图、问题焦点化/视觉化分析图进行定位的话,如图表8-3
从这张表上,你会发现需求/欲求的值都很低。所以卖不出去。
首先,让我们想一下如何改善需求值。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先将问题焦点化/视觉化图表的定位进行改善。
先试着提出前面所说的极端状态下的问题。
第七篇 成为害虫,还是成为天使?第4节 表达出来的话——
导致卧床不起的最大元凶就是浴室的“温差休克”。它在刹那间袭来,患者颓然倒地。之后就是救护车……以往的生活在一瞬间变得黑暗,必须长年累月地照顾瘫痪病人。
极端状态的例子听上去让人很不舒服,可是我觉得大家会明白这样可以提升定位。为什么要使用五种感官以达到形象化呢?因为人们在采取新行动时,最重要的就是“精神彩排”。
人们在采取行动之前,会在心里想像该行动,就像运动员们做精神训练以使身体活动顺畅一样。反过来说,在心里想像不出来的事情,也很难在行动上实现。引导顾客将情况形象化是我提供给您的一座通往购买行动的桥梁。
为了让顾客具有无法按捺的欲求,该怎么做?
正如需求(need)能够提升一样,欲求(want)也同样能够得到系统化的提升。对人们来说,最根本的欲求就是追求快乐,回避痛苦。
所以,如果行动伴随的快乐(优点)很多、不行动却带来很大的痛苦(不利)时,欲求就会很高。不仅如此,如果行动后的快乐只有少数的人能得到的话,这时顾客就会有紧迫感,很快开始行动。如果能制造出这种状态,广告宣传带来的反应就会高得不可思议。
接下来,让我们来思考刚才的浴室暖气的例子。
首先,第一个切入点是:“这是N社制造的浴室暖气。在短时间内使寒冷的浴室温暖如春。对孩子和老人特别体贴。”让我们思考一下它的定位。如图8-4。
看一下定位就会知道,就最初切入点而言,行动的益处有许多。可是如果不行动也没有什么损失。结果欲求就停留在低水平。
第二个构思的切入点,即“注意!6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冬天的浴室很危险”的定位和上一个相比有什么不同?
这一次强调的是不行动的坏处。这个定位将不行动的痛苦进行了浓墨重彩的描述,自然使人联想到如果行动了就会得到多么大的快乐。然后如果加上下面的表达……
“以后再说吧”“不想考虑它”。我们很理解您这种想法。可是在现实中,如果真的到了看护病人的时候,那些“以后再说吧“之类的念头就会让你一想起来就生自己的气。而且浴室暖气的价格只相当于平均每一天喝一杯咖啡价格。不光是可以享受到温暖带来的舒适,下雨时衣物不干的烦恼也不见了。现在是我们的新产品上市季节,所以旧机型以六折销售。性能却没有丝毫改变。先到的十名顾客还可以免费地得到毛巾烘干机。
如果精心写出这些语言,行动的益处、不行动的损失的定位都会向右上方偏移。这样的话,就可以让顾客们感受到一种用“不可抑制“来形容也不过分的欲求了。
接下来,有什么方法能让顾客感受到行动的益处、不行动的损失?
第七篇 成为害虫,还是成为天使?第5节 让人感受到购买行动有好处的方法
①打折
让顾客感受到行动带来的益处的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打折。不过因为打折对毛利有直接的影响,所以还是能免则免为好。我尽量尝试打折以外的强调益处的方法,可惜的是对于新客户来说,单纯的打折反馈率是最高的。理由是打折对潜在顾客来说是非常容易理解的优惠。
②加量
打折会使毛利率受损失,考虑到这种情况,下一个手段还算是比较有效,这就是加量。比如说“现在买三箱,其中一箱免费”诸如此类的方法。加量对顾客来说得到了相当价格的优惠,而对卖方来说却只损失了成本价部分,比起打折还是划算的。新顾客对此反应平淡,可是对于长期用户来说效果非常显著。
③赠品
仅次于打折的、有强劲效果的优惠是对购买的褒奖,也就是赠送赠品。类似于“每一位索取样品的顾客,赠送一个时髦的旅游背包”这种方法。
对于赠品,顾客的反应有好有坏,并不是送什么都无所谓的。虽然这听上去像是笑话,可是送日本松坂牛肉反应就不好,送螃蟹反应就很好。一般来说,如果赠品属于那种自己不会去主动买、却很想有人赠送的东西,反应就会非常好。因为这个缘故,也有的商家有意把一些赠品限定为非卖品,或是制造一些以其他的途径根本得不到的赠品。
④赠品的数量
虽然“质重于量”是常识,可是在实际中要引起顾客的反应,赠品的“量”却重于“质”。不断的赠送赠品,就会使顾客有一种东西买得太值了的感觉。比如说,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