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们排练了一次又一次。他们一块儿散了一会儿步,一块吸了一支烟,又交谈了一会儿,这一切都是为了建立一种情感。但当他们再一次排演这场戏时,“嘉宝仍和以前一样,马上变得冰冷”。 马摩里安知道嘉宝的态度依然“冷淡”,于是把脚本一掷,叫声停拍,恼怒地大声喊道:“我的老天爷啊,这个女人能对哪一个男人热情温存呢?”据说,当时一名技术人员开玩笑地嚷道:“约翰·吉尔伯特。”马摩里安把吉尔伯特请了过来。 当所有的人看到穿着奥立弗戏装的吉尔伯特在嘉宝身上所起的效果时,本来仅仅是一次排练,结果却成了撤换演员的重头戏。影片开拍后的第12天,即1933年8月15日,嘉宝给公司法律部门送去了一份这样的备忘录:“特此证明,我同意由约翰·吉尔伯特代替劳伦斯·奥立弗。”奥立弗经这样一次挫折后,有6年之久不再去好莱坞。 以这种方式确定与好莱坞最著名的女演员配戏的男演员,是影片摄制史上绝无仅有的稀罕事。嘉宝是否和吉尔伯特串通好了这么干的呢?可能性最大的说法,就是嘉宝可能为了报答吉尔伯特在《肉与魔》里让她当女主角之恩,给这位旧情人和已陨落的明星送来重登青天的云梯。 嘉宝此时是整个好莱坞酬金最高的大明星。她每次合同的每一个步骤都组成开拍前的复杂程序,一旦开始拍片,她就可以得到全部的巨额酬金。当嘉宝出自对阿德里安的好感,主动提出前往他的工作室“不要报酬”地试她在《茶花女》中的戏装时,这就出现危险性!米高梅公司的一份备忘录写道:“我们和乔治·柯汉(法律顾问)讨论了这一问题,他劝我们不要让嘉宝小姐去试装,除非她签订一项协议,其中规定‘两周期限’并非就此开始。”因为按合同,米高梅公司在开拍前两周,每周得付给嘉宝10000美元工资。他们打算在真正开拍前的两个星期开始这“两周期限”。 从她来到好莱坞的时刻起,嘉宝就只为一家公司(米高梅公司)工作,她是她那时代制片制度所遗留下来的最纯正的艺术品。事实上;嘉宝和米高梅公司之间不仅互有裨益,而且相互依赖。 嘉宝不像卓别林,她从来没有能够,也从来不喜欢对一部影片的各个方面(包括票房)进行全面彻底的企业家式的控制。但是,嘉宝却和卓别林一样驾驭了一种企业制度,并驱使它为她的独特性服务。
第四部分:她的脸上放射着诗的光芒她和观众之间产生了一种默契的关系(图)
她的眼神、嘴形、指法、步态等等都是别样的语言,能让你“听”得到更多。沉默的力量是隐性、含蓄却又坚定地、暗暗地攫取人心……“默片皇后”的魔力卓尔不群,她的个人魅力和表现力能够超越故事本身;她所扮演的是人类社会中的一个人,而不仅仅是某个故事、某个角色。她在找寻自我的每一个分支,也在帮助大众找寻…… 米高梅公司感到又惊又喜,广大影迷也兴高采烈——嘉宝被人们誉为“安详的女神”、“梦幻中的公主”、“爱的象征”。观众在向她欢呼,新闻界在向她赞美,嘉宝征服了好莱坞,从此一举登上了好莱坞明星宝座。在她的表情中隐蔽着一种原始的自然风韵,像经过琢磨的宝石。她那神秘的气质、独特的性格和非凡的演技是美、忧伤与孤独的象征——并以此注释那个时代。她的形象已经成为人类凝固的记忆。 她和观众之间产生了一种默契的关系 当嘉宝在1925年冬来到好莱坞时,她已开始减肥。但根据好莱坞的标准,她还有不少地方亟需“修整”。米高梅公司的制片部首脑索尔伯格一见她就大摇其头,认为根本没有上镜希望。她的牙齿太不整齐,体型像个运动员:胸脯扁平,没有腰,阔肩膀,下身无曲线,一双大脚。不过,听说过她在《科斯塔·柏林故事》中的出色演技,便同意给她试一次镜头。试镜结果证实了索尔伯格的看法,决定淘汰。但在梅耶的坚持下,由斯蒂勒亲临指导,再次试镜,才算通过。 米高梅派给嘉宝的第一个角色是在《激流》一片中扮演一个著名的歌剧演员。影片是根据一个末流小说家的一部言情小说改编的,描写这个女演员和她童年时代的一个恋人的一段疯狂的爱情。嘉宝根本不喜欢这个剧本,使她更失望的是影片的导演并不是斯蒂勒。斯蒂勒也十分懊丧,但他命令嘉宝接受这个角色,并暗中担任她的私人辅导员,帮助她演完影片。 尽管当时嘉宝不懂英文,却仍然将人物刻画得惟妙惟肖。《激流》本身是一部可悲的毫无激情的影片,讲述了一个农村姑娘如何变成了一名女歌唱家,她一会儿引诱人,一会儿假装贞节——一般来说,像这样的影片根本成不了艺术珍品。实际上,这部影片的作用只是在展览和显示嘉宝的美貌和出众的演技,使她能够随着影片中女主人公命运的变化而改变自己的个性与外表。嘉宝在影片中的形象变化多端:一会儿是感情脆弱的情人;一会儿是看破一切的荡妇;一会儿又是妒火中烧的情妇;继而又成为一名大歌唱家,俯就一个酒吧歌舞表演者; 然后又变成一个周旋于王公贵族之间的、玩世不恭、老于世故的女人,直至结局中的听天由命、孤独寂寞的美人。每当她变成另一种人物形象时,影片的摄影技巧也随之微妙地加以变化,仿佛摄影师也在一张张地翻阅她的身份证。摄影师威廉·丹尼尔斯展示了他非同一般的才华。嘉宝和他14年的交情和19部影片的合作,就是从这部影片开始的。丹尼尔斯通过自己的想像力使人感到影片中人物表演的新颖独到。多年后,他和嘉宝建立起一种亲密的关系,比任何一个曾和她一起工作过的导演的关系都要亲密与持久。她成了他感情和事业的一个组成部分。 《激流》一上映,就打破了票房记录,嘉宝给美国电影带来了一股异国情调。《剧艺报》周刊写道:“简而言之,这位姑娘具备了一名杰出演员的所有条件——容貌、仪表、风度和表演天才。”“一位来自斯堪的纳维亚的姑娘,竟能如此令人信服地成功地塑造一位南美洲妇女的形象,难道还能对她的表演才能有所怀疑吗?” 对嘉宝的情况异常关注的梅耶和索尔伯格每天晚上要亲自审查她的样片。他们为嘉宝的卓越表演所倾倒,对她的好感与日俱增。影片上映后,评论界也一致称赞,而且完全原谅了编导上的粗劣。米高梅紧接着又让嘉宝主演《荡妇》,扮演一个出身高贵的荡妇,一连毁掉了一大批色迷心窍的壮汉。 影片《荡妇》曾经轰动一时,引起轩然大波。斯蒂勒也因为他的宠儿被人们所糟踏而感到恼怒,向米高梅电影公司提出控告。斯蒂勒明白,《荡妇》这部影片极大地伤害了嘉宝;通过这部电影的拍摄,嘉宝已被看作是扮演荡妇的最佳人选,从此直到她影坛生涯的结束,她都有可能摆脱不掉扮演谋害男子的妇女角色。为了这部影片,嘉宝曾经请求她的朋友们宽恕她:“这部影片的故事可怕极了,影片里的嘉宝堕落败坏。毫不夸张地说,我已不再是一个值得受人们评论的人了。” 然而当这部影片初次在纽约首都电影院上映时,嘉宝受到了文艺评论家的一致好评。他们对影片的内容并不怎么感兴趣,他们极力关注的是嘉宝——她的体态举止、绝色的容颜以及她的表演天才。《纽约时报》、《纽约先驱论坛报》都异口同声地表示赞赏:“嘉宝是梦幻中的公主,她有无穷的魅力,人们都赞叹她的容姿。至于她干些什么,她与电影故事有什么关系,对此似乎没人有多大的兴趣。人们只要细细地端详她一番,欣赏一下她的美貌就足够了。”
第四部分:她的脸上放射着诗的光芒好像躲在一片彩云的背后(1)…(图)
嘉宝刚刚拍完《荡妇》没几天;紧接着又投入到影片《肉与魔》的拍摄中去。这部影片的男主角约翰·吉尔伯特是当时好莱坞最受欢迎的风流人物,可能也是工资最高的男星。对于刚刚在好莱坞立足的嘉宝来讲,再也没有比和这位“大情人”相遇更具有诱惑力的事了。如果说斯蒂勒是她在电影表演艺术上的恩师的话;那么吉尔伯特则是教导她如何赢得好莱坞明星地位的教练。 嘉宝从《肉与魔》开始才真正显露出她的惊人魅力,这得力于导演克拉伦斯·布朗。布朗一开始对嘉宝的表演感到大惑不解:“她总是好像什么也没有演,我让她加点劲时,她总是毫无反应。……我以为这下演砸了,但等到看样片时,发现完美极了。她具有这种貌似无所作为却充分表达了思想感情的惊人能力。你在拍摄现场什么也没见到,但在银幕上却展露无遗。我无法对此做出解释,事情就是这样。那是嘉宝之谜。” 大批观众对这部影片表示出了浓厚兴趣,他们的关注焦点是嘉宝和吉尔伯特的“爱情场面”。当时29岁的吉尔伯特和嘉宝真像是天生的一对情人。从米高梅公司的谣言厨房里不断供应新的谣言“布丁”,以便满足观众的好奇心。 克拉伦斯·布朗说,他还从来没有这样轻而易举地拍过一部影片,因为两个主要演员深深地陷入情网。“这是我拍摄的最精彩的爱情场面,”他说,“因为这是原始材料。他们是那样情意缠绵,好像躲在一片彩云的背后。他们既藏身于那里,又消失在那里。” 从这部电影中我们可以看出嘉宝戏路的宽广。在有些场合她显得十分尊贵,在另外场合下她又显得美貌非凡,例如她站在淌着雨水的窗户后边和电影开头描写爱情的场面就是这样。 曾经拍过《激流》的威廉·丹尼尔斯越来越了解嘉宝了,他独立创造了一套拍摄嘉宝面部的照明技术,使她的脸看起来好像从里面闪光。描写爱情的场面他拍得非常成功,影片的其他部分粗制滥造,但他懂得如何把嘉宝的精湛表演表现出来。在《肉与魔》中,有时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