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目标设定既不是领导也不是员工自己的事情,是二者共同分享的结果,而且一定是领导与员工分享的结果。任何一方的单方面决定,都将对目标的执行造成困难和障碍。因为没有共同的理解和认识,在目标执行的时候,就无法协调一致,就会出现各种分歧和误解,最终导致目标流于形式。
分享目标是领导进行绩效管理的第一步,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2.分享信息
目标制定之后,领导需要与员工充分分享达成目标所需要的信息。
信息是实现目标的媒介,离开了信息的沟通,无异于是在领导和员工之间形成了一种屏障,人为地给绩效管理制造障碍。
著名管理学家、畅销书作家肯·布兰查德说:“一个员工掌握的信息量的多少决定了他的责任感的强弱,因为你不可能让一个什么都不知道的员工对什么事情负责。”
所以,在执行目标的过程中,领导需要与员工就企业的有关信息进行充分的沟通,把企业有关的政策、方针、决策等信息告诉员工,让员工适时地了解进行工作所必要的信息,一方面增强他们工作的责任感,一方面为员工顺利开展工作提供必要帮助。
3.分享方法和经验
管理者作为过来人,对一些困难问题的处理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处理方法,为了使员工持续做正确的事情,领导需要将自己所掌握的知识、经验和技能分享给员工,使他们尽快掌握获取更高目标的本领与技巧,用正确的方法做正确的事情。
分享经验不是灌输和代替,而是辅导和帮助。领导应在适当的时机,通过适当的方法,将自己的方法和经验讲给员工听,或者与员工一起分析问题应该如何解决。
至于事情怎么做那是员工自己的事情,领导代替不了,也不应该去代替,让员工学会自己走路,员工才能走的更好,绩效管理才能更加有成效。
4.分享权力
做任何的工作都需要一定的权限,只有方法和经验,没有权限,方法和经验也仅仅止于理论的层面,无法得到有效的实践。
因此授权也是领导辅导员工提高业绩的一个重要的途径。
领导应该与员工分享手中的权力,赋予员工从事那份工作的权限,鼓励员工放手工作,去掉繁杂的请示汇报的程序,转变原先那种绝对的上下级关系,形成新的绩效合作伙伴的关系,让员工学会自己对自己负责。
分享权力是个敏感的事情,如何授权是个技巧,领导应在管理工作中不断地摸索,寻求最佳的授权方法,将合适的权力授给合适的人。
5.分享成果
当员工的工作取得进展或成功的时候,领导应及时与员工分享工作的成果,与员工一起总结和提高,给员工一个认可优秀的机会,以扩大积极行为所带来的正面影响,激励员工继续进步。
威廉·詹姆斯说:人的本性都是喜欢被人欣赏的。同样,在绩效管理中,员工都是喜欢看到自己的工作得到认可,得到欣赏。
第76节:成功做事需讲求细节
实践证明,及时的工作反馈的确有利于提高员工士气,激发员工潜力,鼓励员工持续追求进步。
所以,领导应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员工积极的反馈,与员工一起分享工作的成果。
绩效管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是管理者的随意行为,而是管理者用心的结果,要想绩效管理真正出成效,真正帮助员工提高业绩,管理者必须学会分享,将分享融入到管理过程的始终,以此帮助自己和员工共同成长和进步。
第十一章成功做事需讲求细节
没有条理、做事没有秩序的人,无论做哪一种事业都没有功效可言。而有条理、有秩序的人即使才能平庸,他的事业也往往有相当的成就。
——做事要有条理有秩序
不要为失败找借口
在职场上工作,有人经常为自己的失败找借口,时间长了,他会把“失败找借口”当成一种本能习惯,他不会承认自己有能力问题,也许很多失败是由客观因素造成的,无法避免,但他的大部分失败应是他主观原因造成的。
当你在工作中面对失败之时,不要寻找借口,而应找出失败的原因。
一个人做事不可能一辈子一帆风顺,就算没有大失败,也会有小失败。而每个人面对失败的态度也都不一样,有些人不把失败当一回事,他们认为“胜败乃兵家之常事”;也有人拼命为自己的失败找借口,告诉自己,也告诉别人:他的失败是因为别人扯了后腿、家人不帮忙,或是身体不好、运气不佳等。总之,他们可以找出一大堆理由。
在现实的工作中,不把失败当一回事的人实在不多,而这种人也不一定会成功,因为如果他不能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尽管有过人的意志也没用。不敢面对失败,老是为失败寻找借口,不能使自己获得成功。
也许你认为失败是因为部属侵占公款,但那也是因为你用人不当,管理不善。
也许你认为失败是因为全球性的经济不景气,但那也是因为你对全球经济走向疏于了解、研究、判断,无法预测。
也许你认为失败是因为投资过大,但那也是因为你的判断有问题。
总而言之,你完全可以从自身的角度去研究失败,如你的判断能力、执行能力、管理能力等,因为事情是你做的,决策是你做的,失败当然也就是你造成的。因此,你大可不必去找很多借口。即使找到了借口,那也不能挽回你的失败。
前面说过,有些失败是来自于客观因素,逃都逃不过,但你还是不要找这种借口的好,因为找借口会成为一种习惯,让你错过探讨真正失败原因的机会,这对你日后的成功是毫无帮助的。
面对失败是件痛苦的事,因为这就仿佛自己拿着刀割伤自己一样,但不这样做又要如何?人不是要追求成功吗?因此碰到失败,要找出原因来,就好比找出身上的病因一样,以便对症医治。
要找出失败的原因并不很容易,因为人常会下意识地逃避,因此应双管齐下,自己检讨,也请别人检讨。自己检讨是主观的,有正确的,也有不正确的,别人检讨是客观的,当然也有正确的和不正确的,互相对照比较,差不多就可找出失败的真正原因了,这些原因一定和你的个性、智慧、能力有关。你不必辩白,应该好好看待这些分析,诚实地加以面对,并自我修正。如果能这么做,那你就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并且成功得比较快,如果一碰上失败就找借口,那很可能你这辈子失败的机会会多于成功的机会。因为你并未从根本上解决“病因”,当然也就要时常发病了!
老是为失败找借口的人除了无助于自己的成长之外,也会造成别人对你能力的不信任,这一点也是必须加以注意的。
在工作中,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纵容失败,为失败找借口,甚至自以为胜,这才是一种人生的悲哀!
平庸与杰出,差别在细节
曾有一家电器公司的区域经理,擅长和经销商喝酒拉关系,对各种营销理论也耳熟能详,可业绩却不是很好。在他心里,始终觉得自己对负责的市场已经付出了无比的心血,也一直觉得自己是一名杰出的销售人员,是公司的业务明星。他总认为是总公司的支持政策迟迟不能到位,才是他举步维艰的罪魁祸首。
但事实的情况和他说的完全不一样,他完全是在一个混沌的状态下工作:每天业务员出门干了什么他根本不知道,工作中只听业务员的汇报而很少直接去了解市场,也有所谓的“工作汇报系统”,但是那上面连最基本的访问记录都是空白的——原因是业务员觉得那都是多余的,于是他也放弃了这项工作。
最有意思的是在当地最大的一家家电卖场,他们品牌的展台上居然有其他知名企业的产品。当别人指出他的这些错误时,他居然一副“虽然有点小错但是也不需要大惊小怪”的样子。
虽然这家企业不断吹嘘自己的营销队伍是“最优秀的,过硬的”,但一个不关注细节的企业必然是平庸的,后来该企业销量的不断下滑恰好说明了这一点。
平庸和杰出企业的最大的差距便是对“细节的关注”。以销售队伍而言,平庸企业的营销人员在细节上都非常的“偷懒”,上司逼得不紧,也就得过且过,开了订货会,有了订单,算是交差。而杰出企业的营销人员绝对不会像上面这家企业一样,只会泛泛而谈,他们的营销人员整天挂在嘴上的往往是一些很细节的问题,如分销、陈列、销售、收款等等。
在某跨国公司的杭州分公司,有一支很优秀的销售队伍,他们的团队成员每天讨论的是如何把商店的陈列达到最佳,竞争对手最近有什么动态,如何去阻击其他产品的竞争等等。当集团公司的市场和销售总监来做市场检查的时候,不是穿着西装对销售人员指手画脚,而是和业务员一起动手理货。
第77节:好细节源自周密的计划
所以该公司的巧克力多年来一直稳居市场占有率第一位,这并非是因为跨国企业的背景或者是广告做得好,其实这个品牌的大部分巧克力是在国内销售的,在国外销量极其有限。这家公司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它有着一群对每个销售环节都抠得很细的销售人员,他们对竞争对手的打击是从消灭他们的每一个细胞开始的。以这家公司的订货会为例,他们拿到的业绩是其他公司订货会的4~5倍!
是他们有什么特别诱人的促销方案吗?是他们请大牌明星到会捧场吗?
都没有,惟一可圈可点的是他们对细节的关注和坚持。
为了这样的订货会,他们一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