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20世纪中国纪实文学文库-第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什么摩擦的话,那主要是在中国餐馆里——打工的大陆学生和餐馆的台湾老板之间的矛盾。 
  不过,长期生活在不同政治文化里,来自海峡两岸的中国留学生毕竟形成了不同的气质。一些台湾留学生常说大陆留学生身上有一股“霸气”;一些大陆留学生则反唇相讥,说台湾留学生身上有一种“岛气”。这“霸气”和“岛气”,其内涵虽不好界定,却是极为传神的形容。 

                同是中国人 

  也许是几经磨练的结果,大陆留学生的口才普遍较好,能言好辩,即使信口开河起来也头头是道,总是气势就先把人家压倒。一位三十三岁的访问学者给我讲过他如何“舌战群儒”的故事。他说,他在美国几个大学约见美国教授,一上来就跟人家说,你只给我30分钟,那就听我先说。然后,他一人一口气不喘地讲了半个小时。“他们一个个地全被我侃倒了。”他后来得意地说。而台湾留学生,大概锻炼的机会不够多,在和人争辩或讨论问题时,有时会显得有些笨嘴拙舌的。不过,一个美国研究生说,她发现有些大陆留学生太爱说了,总是执着于自己的想法,不大听别人讲话。 
  大陆留学生到了美国之后大都喜欢独往独来。刚来的时候,不止一个人语重心长地告诫我,千万不要一出来就扎进中国人的堆里,那里是非多,将来想出来都出不来。台湾留学生似乎没有那么多顾忌,而更需要同胞的照顾似的,在校园里总是学弟学妹地一大群相互拉扯着。有一次,我和一个美国学生约好一起吃饭,她也请上了她的室友,一个在美国长大的华裔女孩子。这位室友说,她的表兄从台湾来,也约上一起去。不想,到时来的可不是她表兄一个人,而是一下子来了七八个台湾学生。一问,他们都是台湾台南市同一所大学一个系的毕业生,只是年级不同。先后出来留学后,又凑到了一起,如今住在一个大房子里,同吃同睡同行动。 
  大陆留学生在为人处世方面多了敢想敢于的精神,上至美国国会,下至大学校园,没有地方不敢去折腾一下的。相比之下,台湾留学生要“乖”得多,一派老实天真,不管实际如何,表面上大都有几分温良恭俭让。 
  大陆留学生身上的“闯劲”固然令人敬佩,但有时往往缺乏起码的教养和礼貌,台湾留学生则不能不说要好一些。最显教养和礼貌的,应该说是香港留学生会。比如他们每次组织电影晚会时,门口总有香港学生服务,彬彬有礼地向来宾们致意,并为大家准备好电影简介——当然,放映的大多是功夫片。 

              第八章 仅留之间 

               不仅仅是悲剧 

  目前中国经济的发展正向留学生展示出归国发展的前景。 
  不过,那将可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就留学本来的意义来说,留学生的使命是为中国的建设做点事,而不是等待。不然,他们的青春、才华和所学到的专业知识可能会在海外以另一种方式浪费掉。 
  让我们看看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留学生容闳,他回国后的经历或许能给人一些启示。 
  1854年11月13日,从美国耶鲁大学刚刚毕业的二十六岁的容闳,带着一个梦想从纽约乘船回到了阔别近八年的祖国。他的梦想是让下一代中国青年能有机会受到他所受到过的西方教育,因为他感到那将是中国再次能有机会强大起来的希望所在。 
  但是,那时中国社会的现实残酷得可以让所有梦想破灭。 
  1855年夏天,容闳在广东登岸,其后在那里居住了六个月。就在这期间,他目睹了一场血淋淋的大屠杀。当时正值太平天国起义,广东亦有人起而响应,但立即遭到两广总督叶名深的血腥镇压。仅在那一年夏天,就有七万多人惨遭屠杀,其中包括许多无辜之人。容闳的住所离刑场不远,他后来在回忆录里记述了自己在那里亲眼看到的惨象:“场内血流成河。路两旁到处都是无头之尸,高高堆积,等着被运走去掩埋……因一时无处掩埋那么多的尸体,尸体就一直暴露在烈日曝晒之下。盛夏温度高达华氏90度,有时更高。半径有两千英尺之长的刑场内,充满了有毒的气味……” 
  面对这触目惊心的景象,容闳内心深受刺激。清政府暴行使他感到革命所具有的合理性。他的同情之心完全转向了太平天国,并说自己几乎想立即起而响应,投身于起义。 
  1859年秋天,容闳利用机会进入了江南一带太平天国控制区。他想亲自接触一下太平军,看看他们是否代表着中国的新希望。 
  在南京,容闳见到了洪秀全的胞弟洪仁环——当时太平天国阵营中最具现代知识和对外部世界最有了解的人物。容闳向他献上了有关军事、政治、经济、教育的七条建议,并表示如果太平天国对这些建议有兴趣的话,他愿为太平天国效力。几天后,在被告知他的建议一时还无法实行的同时,容闳收到了一个小布包,打开一看,里面是一个刻有他名字和一个“义”字的长方形木印。原来他已被封了一个四品爵位。这一切使容闳有些哭笑不得,也使得他怀疑起太平天国最终能否成功。 
  南京之行后,容闳开始经营茶叶生意。他的想法是先积累下财富,然后凭着个人的力量,来实现自己的教育计划。1863年,就在他的茶叶生意开始有起色之时,容闳突然受到了当时因镇压太平天国有功而权倾一时的曾国藩的召见。 
  在和曾国藩谈话时,曾国藩问容闳,什么是现在所能做的而又对中国未来最有益的事情?容闳知道曾国藩当时正在考虑筹建工厂之事,便利用那机会建议设立一个机器制造厂。曾国藩于是便授予容闳全权,去国外购买机器。这就是后来中国最早工厂之——江南制造局的由来。 
  容闳心中念念不忘的仍然是那留学教育的梦想。他知道,对中国来说,那才是当时所能做的而又对中国未来最有益的事情。 
  从国外购买回机器之后,容闳便开始不断向曾国藩提出自己的留学生派遣计划。但是,事情几经周折,一拖就是几年。 
  1870年,以曾国藩领衔签署的奏请派遣子弟出洋学习的奏折终于呈递到朝廷。在得知这一消息时,容闳兴奋异常,以致夜不能寐。不久,这个留学生派遣计划得到了清廷的批准。 
  多年的梦想就这样变成了现实。 
  自1872年起,共有四批120名中国幼童陆续远渡重洋去美国留学。但是,一场政治风暴又使容闳毕生的努力在一夜之间都付之东流。1881年,清廷一声令下,召回所有留美幼童。幼童们被迫中断学业,全部被“遣送回国”。 
  在留学事业完全失败之后,容闳又先后有过银行计划和铁路计划,却都因种种原因而无法实现。容闳后来感慨地说:“我所有的努力最终都告无效……而我的救助中国之心也就此而止了。” 
  那时已是1898年了,变法维新运动正方兴未艾。处于失望中的容闳再一次被政治运动所吸引。他在北京的寓所一度成为维新派领袖聚会的场所。为此,“百日维新”失败后,容闳被清朝政府通缉,不得不经上海逃到香港。后转至美国,最后终老在那里。 
  从个人角度来说,容闳的一生可以说是一个悲剧。他带着梦想回国,并为这些梦想的实现百折不挠地奋斗了一生,最后却看着自己所有的梦想一个个破灭。当然,这充满悲剧色彩的人生显然与容闳回国后为自己选择了一条特别艰难的道路有关。 
  但是,从历史角度来看,容闳并不是一个失败者,因为他毕竟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中国的历史。他凭借个人的努力,推动并完成了中国近代史上两件大事:一是为中国引进了现代制造工业,即江南制造局的创办;一是为中国人打开了通向外部世界的大门,即留学生的派遣。特别是后者,对中国近代历史的发展方向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 

             追求梦想的现实主义者 

  容闳说过,一个人要想做成一些事,必须是一个梦想者。但作为一个梦想者,在实现自己的梦想的过程中,容闳同时又是一个现实主义者。 
  容闳是带着改变中国的梦想回国的,但并没幻想着在一夜之间奇迹般地改变中国。西方的教育使客阎具有强烈的务实精神,在他的梦想背后,是一项项具体的计划:工厂设立、留学生派遣、银行创办、铁路建设。他知道自己的梦想也许难以完全实现,但这些具体计划的实施,会从根本上推动中国一点点地进步。而且,容闳深知梦想并不可能仍以梦想的方式来实现。他身上没有中国传统士大夫的“清流”习气。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他尝试了种种方法,从经商一直到游说。结识曾国藩可以说为他提供了一个历史性机会。容闳一生作出的两大业绩,都是在这位当时最有权势而死后饱受争议的历史人物的大力支持下完成的。 
  容闳回国之初在广东所目睹清政府残酷屠杀太平天国将士的场面,曾使他一度倾向革命,相信靠激烈的政治手段可以迅速改革中国社会的现状。为此,他对当时的太平天国寄予厚望。但是,在探访太平军的南京之行后,容闳对太平军感到失望。容闳更加坚信自己的留学教育计划才是中国日后复兴的希望。他为自己在革命之外选择了另一条道路。 
  在当年120名留美幼童中,他们大部分成为专业人才,其中在铁路、电信、矿业任工程师的有39人,在海军中服役的有18人,外交部和其他政府部门任职的有15人,在教育、卫生界服务的有10人,在新闻界的有2人,在海关工作的有2人,另有7人经商。 
  日后,在人数最多的留美学生中,他们也大都成为了科学家、工程师、学者、教授。这些留学生作出的贡献可以说为今日中国的科技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