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从那一天起,本杰明的名气开始稳步上升。1760年本杰明·韦斯特赴意大利进修,正值那里大兴新古典主义画风。他几乎走遍了意大利收藏美术珍品的城市,在罗马的艺术长廊里所见到的一切,都使他大开眼界。
1763年25岁的本杰明来到伦敦,开始以历史画家的身份跻身于英国画坛。1772年,他成为被英国宫廷聘用的历史画家,1792年接替著名的雷诺兹爵士,成为英国皇家学院第二任院长,他担任这个职务一直到1820年逝世。
韦斯特作为历史画家,一生中画过大量近代历史题材,在所有这一类题材的油画中,《沃尔夫将军之死》最有代表性,反响也最强烈。许多年以来他一直受到许多人的爱戴,不仅是因为他的作品出类拔萃,还因为他生前非常同情和鼓励那些积极进取、努力拼搏的年轻艺术家们。这也是他从母亲那里学来的。可以这样说,如果没有萨拉这样一位开明、善于发现并肯定优点的好母亲,本杰明的才华或许不会像今天一样被人们所赏识。
第二部分索妮娅·甘地:重造甘地风范
不经巨大的困难,不会有伟大的事业。──伏尔泰
在2004年的印度大选中,印度前总理拉吉夫·甘地与现任国大党主席索妮娅·甘地的女儿普里扬卡·甘地·维德拉被认为是将会迅速崛起的一颗灿烂夺目的政治明星。
几乎在所有的竞选集会中,普里扬卡都是众人关注的焦点。一些乡下人甚至经过漫长的
跋涉,专门来一睹甘地家族第五代传人的风采,人们早已将普里扬卡视为未来的总理。 一些时事评论员说,在沉寂多时后,甘地家族终于有了一个似曾相识的〃新面孔〃。但普里扬卡并不打算仅仅依靠甘地这个姓氏在印度政坛站稳脚跟。她说,她从小便被以〃特殊的方式〃养育成人,并不迷信甘地家族的特别魅力,她要走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和她的祖母英迪拉·甘地一样,普里扬卡身材修长,眼光中时常闪烁着智慧的火花。对不少人来说,普里扬卡正是祖母英迪拉·甘地的再生,也是母亲索妮娅·甘地风范的真正延续。 索妮娅于1946年出生在意大利北部小镇奥巴萨诺,父亲是个包工头。1965年,19岁的她背井离乡到英国剑桥学习,与从印度来的拉吉夫·甘地一见钟情。而拉吉夫的母亲正是当时印度的总理英迪拉·甘地。
英迪拉·甘地对索妮娅颇有介意,主要是她怕这个思想开放的意大利姑娘会给家族带来麻烦,甚至可能影响家族在印度的地位。然而1968年2月,22岁的索妮娅和24岁的拉吉夫还是回到印度结为伉俪。
回国后的拉吉夫在印度航空公司做飞机驾驶员,索妮娅婚后则深居简出,不几年就给拉吉夫添了一儿一女。索妮娅相夫教子,为丈夫能远离政治而欣慰。但从1980年开始,不幸笼罩住了甘地家族,也彻底粉碎了索妮娅的梦想。
1984年10月,婆婆英迪拉·甘地惨遭锡克教教徒刺杀。在这之前,拉吉夫的弟弟桑杰伊在一次飞行事故中遇难,拉吉夫成了家族惟一的接班人。为了能使丈夫远离政治,索妮娅甚至以离婚相要挟。然而情势所迫,索妮娅最后还是妥协了,拉吉夫担任了国大党主席和印度政府总理。
1991年5月21日,拉吉夫·甘地总理在泰尔米纳德邦的竞选集会上遇刺身亡。国大党一时群龙无首,凯斯里等党内元老恳请索妮娅出山。但深受打击的索妮娅心如死灰,婉言谢绝了延请,隐居在自己的寓所里,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两个孩子身上。她不想让还在上学的孩子们再受到干扰。
拉吉夫·甘地遇刺时,女儿普里扬卡还是一个不谙世事的花季少女,尽管在其他人看来她有着甘地家族的某种特质。比如英迪拉就曾对人说过:〃总有一天,她会让印度人民忘记我。〃数年后,前巴基斯坦总理贝布托在参加拉吉夫·甘地的葬礼时,也称赞普里扬卡〃有其祖母的尊仪,又有强烈的个性〃。而在这些方面,母亲索妮娅更是看得更清楚。当普里扬卡还是小孩时,索妮娅就看到女儿经常坐在父亲的身边,煞有介事地看着父亲接见要员及来访客人。在拉吉夫最失意的竞选旅程中,伴随其熬过最艰难日子的竟是少不更事的女儿普里扬卡。然而即便索妮娅早已发现女儿是一位天才的政治家,作为母亲,她似乎也不愿意女儿再步甘地家族的后尘。 女儿明白母亲的心愿,可残酷的政治斗争血淋淋地展现在她的眼前,让她悲愤、惊恐、心乱如麻。母亲索妮娅·甘地为了抚慰女儿伤痛的心,把她送入了德里大学心理学系学习。
卸去尼赫鲁家族光环的国大党却开始走下坡路。党内斗争和腐败丑闻不断曝光,却没有人能挽国大党于末路。1996年大选中,国大党痛失江山,沦落在野。这是印度政权五十年来首次从国大党旁落。
让索妮娅无法容忍的是,印度人民党自上台后,就向她和她的家族进行攻击。瓦杰帕伊政府一面推行核弹外交,一面又把印度的贫穷和落后归咎于尼赫鲁…甘地家族统治时期的过错;不仅如此,瓦杰帕伊政府还指责她和拉吉夫在一桩军火案中拿了1.55亿港元的回扣。索妮娅再也无法保持沉默了。她意识到,以一个受害妇女的面貌出现已无济于事,她需要用勇气和胆识去捍卫家族的名声。在〃从政国大党〃的急切呼声中,〃痛恨政治〃的索妮娅于1997年5月宣布加入国大党。
此时普里扬卡已完成了德里大学的学业,索妮娅开始有意识地培养女儿的政治素质。她让女儿饱读世界各大政治家的传记,尤其是仔细研究和分析甘地家族史。
为了使女儿能获得更多的政治经验,她出外总是把普里扬卡带在身边,并让她从事社会工作。她告诫女儿,作为社会工作者或政治家,除了要具有敏感性和政治魄力外,平易近人也十分重要。
1998年1月11日,索妮娅带着普里扬卡踏上了为国大党竞选的旅程。或是出于对尼赫鲁家族的怀念,或是民众认同了索妮娅的努力,母女俩在各地都受到热烈的欢迎。短短三十四天中,索妮娅走遍了一百三十八个选区。虽然没能扭转国大党失败的命运,但席卷全国的〃索妮娅旋风〃还是帮它保住了议会下院的一百四十五个席位。
大选后,国大党主席凯斯里宣布辞职,并再次敦请索妮娅出任主席。1998年3月14日,国大党工作委员会宣布了决议,任命索妮娅·甘地为国大党主席,决议立即生效。
索妮娅出山给这个有着一百一十二年历史的老党注入了新鲜空气,而她的政治家手腕也显露无遗。舆论认为,她胸有城府,办事果断,毫不留情,比起甘地夫人有过之而无不及。因此国大党内都很激动,似乎拯救国大党的〃救世主〃降临了。而她在党代会上告诫大家:〃我不是救世主。重振国大党将是长期的工作,需要大家的真诚与努力。〃她认为,国大党沦为在野党,是由自身的失误造成的,而要拯救国大党,不能把希望寄托在甘地家族的光环上,除了努力工作,只有团结。这时人们突然惊讶地发现,索妮娅已经不再是一个家庭妇女,而是一位魅力无穷的女政治家。她的背后隐约闪现着甘地夫人当年的身影。
索妮娅的风度气质以及出类拔萃的政治谋略给了儿女很多的启示,使得普里扬卡很快成熟起来。
虽然普里扬卡是一个初出茅庐的政坛新手,但在国大党与印度人民党激烈异常的选举战中,她站到前台,以平易近人的品德为她的母亲赢得了大量的选票,并用她一口流利的印地语征服了选民,让不大会讲印地语的〃外国人〃成功地在两个选区当选为议员。
她留给选民们最深的印象是,对普通百姓体恤关爱。她在偏僻地区的演讲,主要关注乡村的发展和教育。在陪同母亲在印度北部举行的一系列竞选拉票活动中,她再次吸引了众人的目光。支持者称她是印度圣雄甘地的化身;反对派则说她是一位机灵善变的投机分子,利用甘地的美名,大捞选票。而普里扬卡告诉他们,前两者,她都不是。她告诉人们:〃我就是我自己。〃母亲对她的这句话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人们在普里扬卡身上找到了其祖母英迪拉·甘地及母亲索妮娅那种魅力四射的风范。印度《展望》周刊以〃潇洒的公主〃为题,赞叹普里扬卡〃具有明星般的气质,那种魅力无处不在,而且是任何坚定不移的政治信念所无法取代的〃。其他的新闻杂志也拿她同戴安娜相提并论,认为她有一颗仁慈的善良之心。一次,她冒雨趟着很深的泥水,前去看望偏僻小山村的农民,硬是拒绝了人们为她提供的便利交通条件。又有一次,当她获悉新德里一家慈善机构的中心失火时,她立刻赶去探望,看是否有人受伤。
就像索尼娅丧夫七年后终于高举国大党大旗一样,有人认为,普里扬卡最终也会被迫加入政治行列中来,因为甘地家族的成员为了国大党的利益,从来不顾个人的安全及享乐。分析人士指出,今天的普里扬卡让人联想起处于上升时代的英迪拉·甘地,她也许正是沉寂已久的甘地家族热切盼望的明日之星。
第三部分孟母:居必择乡
摄之以良朋,教之以明师。王符
孟子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又一位杰出大师。后人习惯把他与孔子并列而称〃孔孟〃。
孟子自幼丧父,家境贫寒,但他的学术能在流派纷呈的战国时期独树一帜,与他有一位
杰出母亲是分不开的。
古人云: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