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知堂书话-第14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至于可以供人民文艺工作者与研究者的参考,那又是另外一种用处。我只可
惜这里关于天桥的货物即是摊贩的事情没有说及,但我知道次溪在这一方面
搜集的材料也不少,曾说过想整理出来,那么将来会得有增订的机会,使《天
桥志》更是完全,也正是天桥爱好者的所共同希望的吧。


一九五一年五月七日,周遐寿。

□1951 年5 月7 日作,署名周遐寿
□未收入自编文集

土卫生法讲话

曾经有人说过,将来医学的任务治病第二,第一乃是保健,就是卫生防
病。——这卫生事业的重要是不成问题的,卫生知识的传播自然也很要紧,
现在也正在着手那么做了。

但是我想在这同时候,应该来对于土卫生法加以整理,把这清理好了之
后,才能灌输得进新的知识去,否则混杂不清,不能有什么效力。

社会上相传的谚语,有些关于卫生的很是错误。例如说“千钱难买三伏
泻”,以为夏天腹泻能“败火”,反是好的,这害处便很不小。又如说猪肉
上的毛吃在肚里,夏天吞下几个杨梅核去(虽然北方没有这果子),可以带
了出去;又说桃子的虫是补的吧,所以最好暗中去吃,让它一总吃下。我们
小时候手上稍为受伤出血,就去找“门档灰”来贴,王绍兰的文集里说他也
贴过,那大概是清朝乾隆初年了。有些地方小孩脐带剪后,贴上烂泥,结果
多患破伤风而死,如河北定县一带称作四六风,因为它四天或六天就发出来
了。

各处有志者似应把这些调查搜集起来,细细的来加以辨别,有些可用的
保留下来,无理以至有害的详加说明,教人勿再信用,印成小本,可以供给
宣传人员的资料,就是我也一定要买一套,虽然我没有对人讲演的能力。

戊戌前后中国各处办白话报,也出些小册子,我见过一本《俗语指谬》,
抄了好些谚语,一一加以批评纠正,现在假如有人照样来编一册《土卫生法
讲话》,那一定也是很有意思的。

□1951 年12 月29 日刊《亦报》,署名祝由
□未收入自编文集

农具图解

勤盂先生在近时的一篇文章里说起,他希望有一本农具图解来看看。我
听了非常欢喜,因为我多年有此愿望,至今还未能满足,但至少总已经得到
一位同志了。

我说农具,只是把它当作代表,其实百工的器具都同样的重要,下至我
们自己所用的笔墨和纸,也同样的值得知道。我以前见过一本西文的书,名
叫《木匠的家伙箱》,他把木工用的各种器具绘图列说的讲述出来,从古代
到现代,一种工具有各样大同小异的形状,中间也有些地方的差异,看了很
有意思。

现在还从农具说起,古代煞费考证,姑且不谈,单把现今各地所用的东
西调查记录下来,从原始的耒耜直至进步的拖拉机,对于不在田间的居民,
很可以有些教育的作用。

我们平常搬弄书本,可是孤陋寡闻,找不出古书上的材料,只在明末徐
光启的《农政全书》和宋应星的《天工开物》上看到了一点,这却都是以元
王祯的《农书》为根据的。清代乾隆时曾有焦秉贞的《耕织图》,画的很好,
但所画是事不是物,不能当作农具图去看。

徐宋两书到了民国以后始有翻印本,《耕织图》有过点石斋石印本,但
在现今恐怕都已找不到,而且也无多大用处,不完全又太古老了。

现在从新调查,自然不是容易的事,因为需要对于农事不是外行的人和
画家合作,还得要包括南北两方的情形才好,不过这事是值得做的,因为这
虽是一册小书,但其价值却是颇大而且是长远的。

□1952 年1 月4 日刊《亦报》,署名祝由
□未收入自编文集

读庚辛

《庚辛》这回读的是第三遍了。寄来的时候通读了一遍,以后又翻阅了
一回是只挑重点读的,这回也是如此。因为我答应作者给写一篇读后感,前
后两次的翻阅便是想要缴卷的准备。

《庚辛》如题目所标示,是写自庚子至辛亥这十二年间中国一部分情形
的,但是我用了有点近于“不见舆薪”的看法,却轻朝市而重家庭,所谓重
点因此差不多也就集中在“太史第”了。庚子时的白健卿和辛亥时的林凤声
都是豪杰之士,但是不知怎地去与一群妇孺相比,因为他们活也值得死也值
得,令人没有什么惋惜,不引起一种怃然之感,因此如对作者说,第八章写
得不大成功,头两章刚够成功,也还是因了美晴的关系,我想作者不会见怪,
他自己也是同意庄子的寓言,赞成尧所说的“嘉孺子而哀妇人”的话,所以
对于我重点的挑法当然也可以同意的了。

书中有好些描写风土的地方,这在小说上或者不很重要,但是由我偏爱
的缘故觉得很是可喜。从大南门双门底起,直到西门口的叙述,特别是金银
巷,那一条屋瓦墙壁都现出凋敝的样子,长块青石铺地,平时也是湿漉漉的,
摆着好些鱼肉鸡鸭菜蔬的散摊的巷子,岂不是在谁的南方故乡都是有的么?
其次是那城隍庙,判官小鬼,茶店命铺,也都是熟识的,可惜在一般书本上
却是那么的少见。但是最叫人感动的乃是太史第本身。关于这大宅门(夹注:
我们乡下称大台门)作者不曾怎么着力叙述,可是进门去时“一见如故”,
那里边的构造组织,人物脚色,纠纷斗争,哪里只是广州旗下人家,其实是
中国普通的现象。

美晴与阿虾本来占着主要地位,但因为比较开明幸福,所以虽然同样是
孤儿寡妇,读者对于她们的关心恐怕有点比不上“七房”,老实说作者写那
谢氏母女或者是最成功的。像“十一姑”那种做前妻孤女的女孩子,的确很
可同情,书中将她对继母的心理也写得很好,但是更生动的我想还是那谢氏
夫人,第六章这一篇以她为中心,配上丫头阿骚和梳头婆阿青,这大幅漫画
实在很是不差。八房的苹姐和白秀娟那是另一幅,但是节省掉了。说也奇怪,
读者的关心对于美晴不及谢氏对于阿虾也不及白玉英,一面嘉孺子的成分又
转入于哀妇人,而哀悯的心情也多集中于不大高明的人身上了。

三房的前途是有光明的,只要等时光过去,阿虾有了出路,美晴虽是牺
牲了她的一生也是满意,在谢氏则是阴暗继续着的。文学中这些部分我想该
是最有力量,它激动人的情感,叫他心里哀叫道“怎么办?”(古人闻歌呼
奈何,恐亦即是此意?)再进一步如想有办法,即是由感情转为实行,不是
文艺领域而属于革命行动了。

一九五四年五月十四日,知堂。

□1954 年作,1989 年6 月刊香港《明报月刊》,署名周作人
□未收入自编文集

农业管窥

近来读了程鹤西著的《农业管窥》。这是一本专门的书,但于学理与数

字之间,仍多有文学兴味存在,有科学小品之趣。略举数例,如第十四章《品

种与遗传》中云:
这些品种的名字有些是很有意思的,比起什么‘中农二八’来虽然没有那么科学化,
却比较生动而实际得多。提起躲叶粘来,你就可想像出是一种穗子垂在叶下的稻子;而叶
上飘则相反的是穗子抽在叶上的。紫金箍表示稻节旁边有一道紫箍;红脚粘说秧苗的叶鞘
是紫红的。百日早指这种水稻只要一百天左右就可成熟;野猪哼却又是一种有芒的粳稻,
为野猪所不喜欢的。齐头黄表示成熟时上下都一齐变黄的一种芝麻;而霸王鞭则是一种一
节结六个英儿,很少分枝,如像一条粗的鞭子的品种。棉花里的小白花是开一朵朵小小的
白花;桠里果也真在枝桠里乡长出一个棉桃。我们甚至觉得以后作物的命名,实不必一定
要起什么二九○五或四八三这类的名字。一些农家的命名,像火燎芒代表红壳有芒的麦
子,白和尚头代表白壳无芒的,草鞋板代表上大下小而有些扁平的,这不也是很科学的么?
第十七章《杂草与害虫病》中,很有些可取的材料,现在只能分别抄下

两节来:
杂草的种类虽然很多,普通大概都将它分为三类,即是一年生,二年生和多年生的。
一年生的例如稗子,二年生的例如南方一些毛莨科的杂草,多年生的如同莎草和茅草之
类。这是作物学或植物学上的分法,农人们对于没有宿根或地下茎的杂草,虽然年年由种
子传播的并不少见,他们还是认为这要比多年生的容易对付,北方的农人对于蓟草,南方
的农人对于旱地的回头青,水田里的野荸荠,认为是极讨厌的。荒地的草和熟地的草,肥
地里的和瘦地里的也都有不同,这些都是很有趣味的,并且对于选择农场很有用处,像“鹅
儿肠”“婆婆纳”长得很茂盛的田,一定种起作物来也会长得很好的,‘肥田长猛草,猛
草又肥田’的话,一点不错。
肉食的昆虫据我们看来,好像都要灵活一点,虽然也不无例外。瓢虫好像就不十分
活当,这也许因为它们专吃不大会动的蚜虫的缘故。瓢虫确是一种好看的昆虫,花样也很
多,走起路来很像一位胖太太,所以英文叫它太太甲虫,幼虫和成虫,都吃蚜虫。有一次
在柳州羊角山柑橘上生满了白花花的吹绵介壳虫,正是我们没有办法时,忽然一种瓢虫繁
殖起来,不多几天就把介壳虫都吃完了。
第十八章论“农业研究”,说到关于天时的农谚,与上墟场买米吃的习

惯相关,也很有意思,但解放后这种习惯当已改变,所以现在不抄录在这里

了。

□1957 年12 月19 日刊《新民报晚刊》,署名十堂
□未收入自编文集

郑子瑜选集序

郑子瑜先生从新加坡路远迢迢的写信给我,叫我给他的文集写一篇序
文,集子的名字叫做《挑灯集》,当时我贸然的答应下来了。但是我自己正
在忙于翻译日本十世纪时随笔《枕草子》,总共有二十几万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