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每天进步一点点-第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玛莉在另一端坐下来,要了一杯咖啡。很快她感觉到,杰克转过身来在望着她,玛莉笔挺地坐着,昂着头,心里想着头上的那个绿色缎带。
  “嗨,玛莉!”
  “哟,是杰克呀!”玛莉装出惊讶的样子说,“你在这儿多久了?”
  “整个一生。”他说,“等待的正是你。”
  “奉承!”玛莉说。她为头上的绿色缎带而感到自负。
  不一会儿,杰克在她身边坐下,看起来似乎他刚刚注意到她的存在,问道:“你的发型改了还是怎么的?”
  “你通常都是这样注意我吗?”
  “不,我想的是你昂着头的样子——似乎你认为我应该注意到什么似的。”
  玛莉感到脸红起来:“这是有意挖苦吧?”
  “也许。”他笑着说,“但是,也许我有点喜欢看到你那昂着头的样子。”
  大约过了十分钟,真令人难以相信,杰克邀她去跳舞。当他们离开咖啡馆时,杰克主动要陪她回家。
  回到家里,玛莉想在镜子跟前欣赏一下自己戴着绿色缎带的样子,令她惊奇的是,头上什么都没有——后来她才知道,当时在撞到那人时,绿色缎带就被撞掉了……

  生命的智慧

  最大的决心会产生最高的智慧。
  ——雨果
  海伦刚出生的时候,是个正常的婴孩,能看、能听,也会咿呀学语。可是,一场疾病使她变成既盲又聋的小聋哑人,那时,小海伦刚刚一岁半。
  这样的打击,对于小海伦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每当遇到稍不顺心的事,她便会乱敲乱打,野蛮地用双手抓食物塞入口里。若试图去纠正她,她就会在地上打滚,乱嚷乱叫,简直是个十恶不赦的“小暴君”。父母在绝望之余,只好将她送至波士顿的一所盲人学校,特别聘请沙莉文老师照顾她。
  在老师的教导和关怀下,小海伦渐渐地变得坚强起来,在学习上十分努力。
  一次,老师对她说:“希腊诗人荷马也是一个盲人,但他没有对自己丧失信心,而是以刻苦努力的精神战胜了厄运,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诗人。如果你想实现自己的追求,就要在你的心中牢牢地记住‘努力’这个可以改变你一生的词,因为只要你选对了方向,而且努力地去拼搏,那么在这个世界上就没有比脚更高的山。”
  老师的话,犹如黑夜中的明灯,照亮了小海伦的心,她牢牢地记住了老师的话。
  从那以后,小海伦在所有的事情上都比别人多付出了十倍的努力。
  在她刚刚十岁的时候,名字就已传遍全美国,成为残疾人士的模范,一位真正的强者。
  1893年5月8日,是海伦最开心的一天,这也是电话发明者贝尔博士值得纪念的一日。贝尔在这一日建立了著名的国际聋人教育基金会,而为会址奠基的正是13岁的小海伦。
  若说小海伦没有自卑感,那是不确切的,也是不公平的。幸运的是她自小就在心底里树起了颠扑不灭的信心,完成了对自卑的超越。
  小海伦成名后,并未因此而自满,她继续孜孜不倦地努力学习。1900年,这个年仅20岁,学习了指语法、凸字及发声,并通过这些方法获得超过常人知识的姑娘,进入了哈佛大学拉德克利夫学院学习。
  她说出的第一句话是:“我已经不是哑巴了!”她发觉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兴奋异常,不断地重复说:“我已经不是哑巴了!”
  在她24岁的时候,作为世界上第一个受到大学教育的盲聋哑人,她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世界著名的哈佛大学。
  海伦不仅学会了说话,还学会了用打字机著书和写稿。她虽然是位盲人,但读过的书却比视力正常的人还多。而且,她著了七册书,她比正常人更会鉴赏音乐。
  海伦的触觉极为敏锐,只需用手指头轻轻地放在对方的嘴唇上,就能知道对方在说什么;她把手放在钢琴、小提琴的木质部分,就能“鉴赏”音乐。她能以收音机和音箱的振动来辨明声音,还能够利用手指轻轻地碰触对方的喉咙来“听歌”。
  如果你和海伦·凯勒握过手,五年后你们再见面握手时,她也能凭着握手认出你来,知道你是美丽的、强壮的、幽默的,或者是满腹牢骚的人。
  这个克服了常人“无法克服”的残疾的人,其事迹在全世界引起了震惊和赞赏。她大学毕业那年,人们在圣路易博览会上设立了“海伦·凯勒日”。
  她始终对生命充满了信心,充满了热爱。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海伦·凯勒以一颗爱心在欧洲、亚洲、非洲各地巡回演讲,唤起了社会大众对身体残疾者的注意,被《大英百科全书》称颂为有史以来残疾人士最有成就的由弱而强者。
  美国作家马克·吐温评价说:“19世纪中,最值得一提的人物是拿破仑和海伦·凯勒。”身受盲聋哑三重痛苦,却能克服残疾并向全世界投射出光明的海伦·凯勒,以及她的老师沙莉文女士的成功事迹,说明了什么问题呢?答案是很简单的:如果你在人生的道路上,选择信心与热爱以及努力作为支点,再高的山峰也会被踩在脚下,你就会攀登上生命之巅。

  认准自己的目标

  当你做着将来的梦或者为过去而后悔时,你唯一拥有的现在却从你手中溜走了。
  ——贝洛克
  稍有炒股经验的人大概都知道巴菲特,他是美国当代最著名的投资家,也是美国唯一靠股票投资成为亿万富翁的人。
  巴菲特终身信奉美国财务分析之父格莱姆的价值投资法,即成功投资的重要因素,取决于企业的实质价值和支付一个合理划算的交易价格,而不必在意最近或未来股市将会如何运行。巴菲特把企业分为两大类:一般商品型企业和特殊商品型企业。一般商品指消费者总是能买得到的商品,如果这类商品的价格提高,更多的商品就会雄产出来。商品的高价格会无限制地吸引竞争者制造商品,直到无利可图为止。特殊商品指独此一家生产这种产品,他人没有能力竞争。一个大城市的日报是最好的例子。又如名牌饮料像可口可乐也是。外来的竞争者很难与特殊商品型企业竞争。巴菲特喜欢的就是这类特殊商品型企业,他于1989年以10亿美元购买了可口可乐公司6。3%的股票,三年翻了三番。
  巴菲特在投资上奉行目标少而精的原则。他认为投资的公司一多,投资者对每家企业的了解就相对减少,所以他不主张投资过于分散。他认为,投资多元化说穿了是投资者对所投对象了解不足的一种保护性措施。在他40年的投资生涯里,只有12个投资目标,却使他拥有了现在的地位。
  巴菲特在作新的目标确认前,将达到目标的可能性都作非常精确的估计,有了绝对获利的把握,他才会实施。1993年,巴菲特购买了一家在内布拉斯加深受顾客欢迎的家具公司。这家公司的创办人是一位俄国移民,从未受过正式教育。巴菲特见到她的时候,她已经是90岁高龄,但仍精力充沛地每天上班,坐在打高尔夫球用的三轮车上在公司来回奔波。有一天,巴菲特到她店里问她愿不愿意把家具公司卖给他,她当即开价6000万美元。巴菲特没有还价,径直回到办公室开了一张6000万美元的支票给她。这位老太太问他怎么没有请律师和会计师,巴菲特说他相信她。
  在清点存货时,她才发现家具公司值8560万美元。不过一言既出,她不愿毁约,只是非常吃惊,因为巴菲特当时似乎想都没有多想一下。原来他早已认准家具公司值多少钱了。

  行动改变命运

  智慧只是理论而不付诸实践,犹如一朵重瓣的玫瑰,虽然花色艳丽,香味馥郁,凋谢了却没有种子。
  ——叔本华
  著名的松下电器创始人松下幸之助,就是一个认准了目标能果断选择的人。1910年10月,松下幸之助进入一家电灯股份有限公司,担任一名安装室内电线的练习工。他7年后辞职,自己开设工厂,制造电灯灯头,由此一发而不可收拾,终于发展成为日本乃至全世界第一流的家庭电器用品制造厂家。对于出身贫寒的松下幸之助来说,是怎样“白手起家”的呢?
  日本明治维新以后,欧美各国新的交通工具与先进技术逐渐输入日本。电车是其中令人注目的交通工具。松下喜好预测、推想和分析,他认为各线电车一旦完成通车,自行车的需要就会减少,将来这种行业不容乐观。相反,与电车相关的电气事业因为能满足人们的迫切需要,日后一定能兴盛起来。
  由于具有敏锐性,具有对事物的先见之明,就能不被过去的事物所羁绊,就能随时随地表现出决断能力来。这是松下幸之助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松下毅然辞去了在人人羡慕的五代自行车店的工作,来到大阪电灯公司当了一名内线见习工。尽管对电的知识一窍不通,但由于喜欢,所以学起来得心应手。松下很快便掌握了安装和处理技术,并成为熟练的独立技工。由于工作出色,1911年,松下晋升为工程负责人,
  在工作中,松下改良了一种新式产品,而上司却对此付之一笑。松下为自己的发明遭到冷遇感到惋惜和不服,精神上也受到了打击,产生了挫折感。他感到,即使在自己向往的电灯公司工作,也不能使自己的志向和才能得到充分施展。唯一的办法是另立门户,自己创业。于是他在大阪市的一个地方租了一间不足10平方米的房间,开办了一家小作坊,职工共有5人,包括松下夫妇及内弟植岁男,产品便是松下发明的新式电灯插口。这就是闻名全球的松下电器公司的最初模样。
  小工厂成立后,等待松下的不是开市大吉而是失败。1917年10月,电灯插口制作成功。但10天内仅卖出100个,营业额不足10日元,不仅没有盈利,连老本也赔光了。妻子只得把衣物送进当铺度日。
  松下并没有被眼前的困难吓倒,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