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易经明道录-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轻视人民的智能了。
最初,占卜的正确比例不可能很高,但是只要宇宙中有不变的规律,而
且人们能投入大量的心血,总会找到一些蛛丝马迹的。比如说,兽骨的结构
状况,与天候有着相当密切的关系,经过处理后,能卜出一些征兆,也就不
足为奇了。
有了验证,才足以令人信服不渝,有了信念,就有必要记录成为数据。
关于这点,可以大量出土的甲骨文为证。人的思维不断地累进,在最简单有
效的推理下,“天”的能量最大,最容易观察。如果能测知天理,当然可知
人间事务。
自然界中人所能察知者,概属相对性的事物及观念,如同冷与热、亮与
暗、日与夜、天与地等等。再看人间事务,诸如爱与恨、大与小、多与少、
成与败等等。其间显然具有一种共通性,就是相对的对称现象。原因很简单,
人的感官在接收刺激讯号后,由中枢神经加以判断,而所谓判断,正是相对
值的比较。各种现象在经过比较之后,人类贮存在大脑中的,只有其经验的
上下极限,与此现象的比较关系而已。
说穿了,这就是二进制的特性,也可以说是人类感官与外界沟通的唯一
真实。所以八卦的基础理论,在信息论的立场,绝对是不变的真理。
在占卜有了某种程度的价值后,先民便追求更有效的方式。文王即利用
八卦抽象的形式,根据建立在占卜上的经验,从相对性阴阳消长的角度上,


将符合某实例以及推理的辞句,视作每一爻变化的推断。其中最重要的关键,
是事物的“表象”以及事物的“成因”之别,表象无穷无尽,却都可由成因
排列组合而得。“易”既然强调变化,各爻又是产生变化的因子。所以,据
以判断的爻辞,亦必以“成因”表达为宜。

这种“成因”必须有代表性,为生活中之实例,且要经过占卜印证。在
《易经》中,这种成因,即称为“象”。由于象的强烈象征值,赋与了《易
经》新的生命,同时也造成其理解困难,塑造出神秘的色彩。

占卜的认知理念,与人对时空结构的认知息息相关,由于其间涉及许多
理论,有兴趣者请参阅《易理探微》一书。《易经》只是一些已经印证的事
实真相统计的结果,任何能认知时间变量剖面以及宇宙结构的先天流程者,
其能力即可谓「超凡入圣」,绝非常人所能望其项背。

第二章 读易需知

《易经》最大的神秘之处,即在于由一阴一阳的排列组合中,居然能包
罗时空万象,阐释天人义理。如果说易理就是宇宙之真理,这实在并不是过
誉。

正因为一阴一阳之组合,实系以简驭繁之原理,人们想了解其精要时,
就会发现内容艰涩难解,虽穷年累月仍不得其门而入。

事实上,《易经》虽然人人能读,但绝非人人能懂。绝大部份的人,也
只是从圣人注易的字里行间,学得一点为人处事之道而已。

本书所提供的,是一种经过分析后、设计给电脑程序处理的数据。根据
这些数据,建立起以待分析的模式,然后再大量收集数据,循着同样的模式,
以求归纳出新的结构。

与计算机数据所不同的是,本书是给人看的,所以用文字概念而非程序
语言来描述。

《周易》是由两个部份所组成,一是《易经》本身,以六十四卦为纲,
每卦六爻,以各爻之变化为目,分别以爻辞界定之。爻辞的内容说明,即该
爻变动之下发生的事件,以及其吉凶吝咎等情况。另一部份是《易传》,计
有七种,分为十篇,后人称之为<十翼>。<十翼>只是一种解释《易经》
的著作,本书不加介绍,读者有兴趣,请自行参阅。

一般人读易,不过为求了解卦、爻辞,以资与自己的遭遇相印证,力求
趋吉避凶。

本书之目的,乃基于《易经》历经数千年,时过境迁,在理解及应用上,
究竟有无改进之道?要达到这个目的,必须要回答以下三个问题:为什么卦
爻与爻辞有如是关系?其必然性的因果是什么?是不是还有其它变化存在?

为此,首先要彻底了解卦、爻辞,然后利用科学工具,以科学方法加以
整理,做全面的分析探讨。本书即为彻底了解卦、爻辞的第一步,如果不先
了解,从何下手研究?又能研究些什么?而了解的结果,若仅仅是自己主观
的认定,而没有客观的考量,其价值也有待质疑。在这些理由下,遂有本书
之出版,以求各界有心人士之指正。


下一步将是《易理探微》一书之发表,理论部份早已书就。有了理论,
再加以实验,由实验再求印证,以合乎科学精神。实验部份目前已经有近千
件占卜实例,全系以计算机测试,测中率约在百分之八十上下。整理后的数
据,将录入《易理探微》中,由于我们时间有限,故可能要到年底才能出版
(至于占卜之程序及内容,碍于序言中之原因,目前尚未决定是否发表)。

综观当今世事,表面上经济繁荣、知识普及。事实上人心败坏、社会的
维系功能彻底破产。易道精妙至极,古往今来,人事之变迁无所不包,易明
易晦亦在易中。读者阅之,即为缘也,要知读易有三大优点,今略述于下:

一、学习做人处世的道理:易为天理,然天理玄妙,常人无从认知。圣
人为启众聪,特将之演为做人处世的道理,以教化万民。实则人理、世道皆
为天理之一部份,仅象征之形式有所不同而已。惜因古圣人所用之文字,今
人多不识,未经适当诠释,难以理解。

古今注《易经》者众多,本书仅参阅三本:程颐之《易程传》(泉源出
版社)、朱熹之《周易本义》及来知德之《来注易经图解》(武陵公司)。

朱熹之《周易本义》简单明了,只说易理如何,而不说明原因,常令人
觉得迂腐不堪。程颐的《易程传》则在如何之外,尚以爻位来解释为什么,
看起来好象言之成理,但都是主观的附会,没有系统的必然性,说服力不足。
《来注易经图解》则完全以象征符号说明,穿凿附会可以说极尽能事,已经
超出了义理的范畴。

因为卦、爻辞是供卜筮时判断之用,其文字内容必得符合各种相关的情
况,经常采用了一些先民的判例,因此很难掌握。原文极为艰涩,且若干文
字各家解释不一,甚至有不加说明者。读者不宜细加追究,重要的是知其吉
凶吝咎。在本书中,特以“释”总括其概要,系参考前述三家之说明,择其
可信者,力求合情合理。

二、磨练心性观念:正因为《易经》难读,在读易之前,任谁都会再三
考虑,为什么要读易?读了有什么好处?老实说,学易不但没有好处,甚至
令人鄙视名利、远离荣华。时到今日,除了研习命相占卜之术者外,《易经》
早就被打入冷宫了。

《易经》是客观事物变易之学,懂易即表示懂得必然之理,既属必然,
其间无分毫可资增减。即令爻中有吉凶之谓,实则趋、避之间,不过存乎一
心而已。今人在西式教育下,功利至上,读书的目的,是为了就业、争取自
己最大的名利。故对功成业就、志得意满的人而言,懂易不过表示博学多闻,
高人一等。只有对有心追求人生真理的人,《易经》才是通向另一片天地的
一扇门户。

到得真正沉浸在《易经》里,日深月久,一字一爻地穷思竭虑。苟心不
静,我念一起,实难以为继。待入得门来,意又难宁,面对似是而非之理,
很可能到此为止,不得再进一步。唯有在心静意宁,人我尽泯之下,始得洞
烛幽冥。

问题在于,若不为己谋,即令道通天人,所为何来?再说,从古至今,
又能有几人达此境界?是以能不计成败得失、潜心学易者,其心性及观念,
多多少少已在磨练之中。

但若为了磨练而习易,则又落入下乘了。

三、培养抽象思维的能力:一般人对语言文字的认知,不过止于表面之
字义,以之沟通应用而已。事实上,语言文字是人类有别于万物的智能结晶,


是一种符号索引系统。

宇宙万象无穷无尽,而人之认知应用能力有限。在经过不断的演进后,
自然而然发展出这种以简驭繁、相当于一种分类索引的法则。

在此分类索引下,其水平向可称为分类定义,垂直向则为属性层次。所
有水平向的定义,在另一层次中,其定义之名称将随所属层次的特性而改变。
由于此系统是从人类的生活行为中自然发展而得,故生活经验所形成的认
知,即成为水平向的第一层定义。

随着文化发展的日趋繁复,再加上实际需要,以及经验及学识过人的个
人的努力,遂在第一层定义下,更引申出垂直向的属性定义。

因此,同样的语言文字,对不同能力与经验的个体来说,具有绝对不同
的效应。教育的意义,第一步是使受教者充分了解语言文字的分类索引功能,
这是能力的培训。然后再教以专业技术,也就是语言文字所代表的某一层次
的属性认知。

中国传统教育方式,是令学子以艰苦卓绝的心态,熟读经书,使之由习
惯成自然,得以从文字运用上领略文字所蕴藏的「智能」。所以读书人不仅
深谙语言文字的威力,且知道如何与人沟通、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然而物
极必反,剥复相因,在饱学之余,读书人过于轻视技能,以致在生产制造技
术上,落居西方之后。

今日之教育则又矫枉过正,专重技术知识,完全忽略了语言文字的智性。
尤其是大力推广白话文的结果,导致年轻人不识经书,仅以文字的表面应用
为满足。久而久之,劣币驱逐良币,文字深层的引申义渐失其传,舞文弄墨
成为雕虫小技。这也是为什么尽管教育普及,一般专家学者的理解、判断能
力反而低落的原因。

《易经》中之象数,正代表了垂直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