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顾盼成欢-第3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本来就是夏日,冯氏挺着大肚子走得有些艰难,即使被丫鬟搀扶着,额头上也浸了细细密密的汗珠。

    顾青未见状尽快招唿了丫鬟替冯氏准备了软榻,待冯氏坐下喝了杯温水,才关心地问道:“表嫂,你怎么样了,有没有哪里不舒服的?”

    冯氏如今已经七个月的身孕,可是半点也大意不得。

    歇了这么一会儿,冯氏倒也缓过来了,舒了口气,她冲着顾青未摇了摇头,“表妹放心,我没事。”

    之后才又笑着与安平长公主、老太太等人打招唿。

    估摸着冯氏还没用晚膳,顾青未又着了厨房将炖给她的燕窝粥端上来,“表嫂想是饿了,先喝点燕窝粥吧。”

    都这个时候了,冯氏也没有推辞,却是将顾青未的这份情都记在了心底。

    待冯氏用完燕窝粥,丫鬟们收拾完了退下之后,顾青未才看向安平长公主,“母亲,到底出了何事,为何越之这般匆匆忙忙的就接了我们过来?”

    虽然宁致远说了一句宫里许是要出大事了,但他说得太拢统,顾青未仍忍不住想知道事情的原委。(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第534章 讲史(月票300+)

    听顾青未问起这件事,安平长公主面上立时便多了些阴霾。

    她的目光自这一屋子的女眷面上扫过,原本是不打算多说的,但这件事本也瞒不下,最多过个一两日只怕就要闹得人尽皆知,隐瞒下去也没有什么意义。

    所以,深吸一口气,安平长公主用了略低沉的声音道:“宫里出乱子了,虽然如今消息还未传开,但夫君和致远也是怕有个什么万一,才想着将大家集中到一起来,定国公府的护卫身手都不错,就算京城再出了什么乱子,也定能护得住我们。”

    更何况,有安平长公主的身份在,若不是昏了头,也不会有人找上定国公府。

    所有人于是都轻轻吸了口气。

    虽然安平长公主说得隐晦,但宫里能出什么乱子使得定国公府都如此紧张?

    只有,元昌帝……

    大家都不敢多想。

    顾青未虽然先前就从宁致远那里得了只言片语,但真听安平长公主如此说起来,却也是心里一突。

    能让宁致远那般焦急,显然元昌帝那里的情况定是不容乐观。

    前两日才听宁致远说起过元昌帝服食金丹之后的情况,这就马上接到了元昌帝也许要不好了的消息,顾青未心里也极为意外。

    要知道,前世的元昌帝可是还有两三年的寿数的。

    可这一次,多了郑贵妃这个变数,只怕元昌帝是难有幸理了。

    若元昌帝真的驾崩了,郑贵妃和宁王准备多时,必然不可能完全没有防备,而许皇后和太子这边也是准备多时,到时候也不知道会是个什么样的场景。

    不知道,越之,他现在如何了。

    顾青未这样想着。

    明明才与宁致远分开没有多久,但她却已经开始想念了。

    外面也许并不平静,但定国公府里却是一片安宁。

    在安平长公主提到宫里的事之后,众人便也知道这件事不应该再问下去了,于是转移了话题又聊起了别的。

    不过,到底心里装着事,众人的谈兴都不高。

    眼见着时辰已经不早了,安平长公主便安排了客房给众人休息。

    这一群女眷中,老的老幼的幼孕的孕,紧张了这么长一段时间也确实都有些乏了,谢过安平长公主之后便都各自回了房休息不提。

    顾青未与众人道别之后也领着丫鬟们回了漱云居。

    看今晚这情形,宁致远大抵是不会回来了。

    与宁致远成亲近两年,这还是第一次顾青未一人独自入眠。

    可以想见,这必定会是个漫长的夜。

    ……

    时间倒退回下午,宫里。

    御书房里,元昌帝伏于御案之前批阅奏折。

    虽已年届半百,但近半年来的元昌帝却始终身强体健,而且每日都精神十足,这已经成了元昌帝近来颇为得意之事。

    元昌帝登基多年,从来都自诩是个勤奋英明的帝王,即使这半年来分了很多的精力在别的事上,但对于政事也算是勤勉,并未像史书上的那些昏君一般庸碌。

    用御笔在一份奏折上写下朱批,才一放下笔,就有惯会揣摸元昌帝心意的当值太监将温度正合适的热茶放到最顺手的位置。

    元昌帝端起茶盏浅浅啜了一口,然后正要继续批阅奏折,就听外面有宫人禀报的声音,“皇上,翰林院侍读周大人来了。”

    “传。”元昌帝只说了这一个字,手中的笔却是未停。

    片刻之后,一阵轻微的脚步声响起,穿了一身官服的周谨之走了进来,然后立在御案前,“微臣见过皇上。”

    元昌帝这才抬头看了周谨之一眼,面上带了笑,“周爱卿来了。”

    周谨之又是一礼。

    他如今是翰林院的侍读学士,主要职责是替皇帝、太子讲解经史,元昌帝来勤勉,亦时常有以史为鉴之说,几乎每日都要召了翰林院的学士们讲解经史。

    而今天,就是周谨之当值。

    周谨之向来话不多,就算是在元昌帝跟前也从不会学旁人那般熘须拍马,他在朝为官也有些年头了,元昌帝对他的脾性倒也知之甚详,并未计较周谨之的沉默,而是让随侍的宫人们替周谨之看座。

    “爱卿稍坐片刻,待朕将这几本奏折处理完了,再听爱卿讲解经史。”元昌帝对周谨之也算得上是极为欣赏了,连着说话的态度都和气得紧。

    周谨之轻声应了“是”,便坐下静静等着元昌帝批阅奏折。

    大概一刻钟,元昌帝总算将手边的奏折都批阅完毕,尔后才召了周谨之到身边来,“上次讲到哪里了?”

    周谨之并未有任何的迟疑,道:“回皇上,上次讲到雍朝灭亡了。”

    替元昌帝讲解经史,这是翰林院多名官员共同的职责,若是换了个心不够细的,没有注意到别的同僚进度讲到哪里,在元昌帝这里倒还要出了丑。

    听到周谨之的答复,元昌帝略沉吟了片刻,点头道:“还是周爱卿记性好。”

    说到“记性”这两个字,想到自己最近记性越来越差,元昌帝蓦地脸上就是一沉,但随即就又调整了过来。

    “皇上过奖了。”周谨之又是一礼,然后翻开史册,为元昌帝讲解起来。

    雍朝是早已亡国数百年的一个王朝,开国皇帝亦是个有雄才大略的,只可惜后继者一代不如一代,尤其是雍朝的末代皇帝,也就是雍哀帝,不理政事不说,还迷恋于长生之说,多次派人寻访海外仙山仙岛,更召集天下道长为其炼制可使长生的金丹,为此不知道有多少道士死于宫门之中。

    有这样一个皇帝,雍朝的灭亡当然不能理解。

    那位雍朝的末代皇帝最后也就是死于金丹之上。

    这世上本就不存在什么长生,那些道长自然是最清楚这一点的,哀帝因为不满道长们炼制出来的金丹,一边大量的杀人,一边又将各地闻名的道士都抓进皇宫逼着他们炼制金丹。

    后来,几位道长自知绝无幸理,联合起来炼制出了一枚据说有长生之效的金丹。

    雍哀帝大喜过望,不顾任何人的劝阻,服下金丹就暴毙而亡。(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第535章 谈话

    后来那些炼了金丹给雍哀帝的道士们自然都没有好下场。

    但雍哀帝这个帝王却因为迷恋长生之说而年轻轻轻就暴毙,这也足以叫后来人心中生出警惕来了。

    雍哀帝的突然暴毙给雍朝带来了极大的动荡,其时哀帝唯一的儿子才不过刚满月而已,这小皇子还没来得及在众臣的拥护之下登上皇位,雍朝各处就已经因为哀帝这个昏君终于归西而弹冠相庆,尔后各种起义立如雨后春笋一般冒了出来。

    雍朝自此也陷入风雨飘摇之中,短短一年就彻底亡了国。

    周谨之讲解起这段史,条理清晰、语速适中,将这雍朝的灭亡讲解得深入浅出。

    元昌帝对这段史格外的看重,从头到尾都一直在侧耳听着周谨之的讲解,直到周谨之讲完雍朝的灭亡,元昌帝面上又是怅然又似乎有着隐隐的愤怒,也不知是为了哪般。

    “周爱卿……”元昌帝突然点了周谨之的名字。

    周谨之恭敬地低头,“皇上有何吩咐。”

    略沉吟了一会儿,元昌帝问道:“爱卿也觉得,雍朝的灭亡是因为哀帝服食金丹吗?”

    周谨之没想到元昌帝会问出这么一个问题来,当即就是一怔。

    “回皇上,臣以为……”

    他随后张嘴欲言,却又被元昌帝打断了。

    元昌帝摇头有些失笑的模样,“算了,朕也只是随口问问,周爱卿继续讲吧……”

    虽然觉得元昌帝有些反常,但周谨之却是时刻谨记自己臣子的身份的,于是又是低头一礼,就继续讲解起雍哀帝暴毙之后雍朝的风雨飘摇,以及后来一个王朝的建立。

    时间大概又过了两刻钟,周谨之讲完一个阶段,顿了一顿正准备继续,元昌帝那里却突然有了异动。

    手掌抚上胸口,元昌帝紧紧拧起眉头。

    原来充沛的精力慢慢从身体各处退下去,取而代之的是一阵又一阵的疲乏,那种种只有上了年纪的人才会明了的老迈时特有的姿态,让元昌帝心里陡然就生出一股股恐慌。

    没有人不怕老,不怕死。

    尤其,他还是坐拥了天下的帝王。

    他的手里,他的脚下,都是属于他的江山。

    拥有了这些,他又怎么能甘心某一天闭上眼之后就再无法醒来,他又怎么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