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求生在西晋末-第3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立即开始!”

    “诺!阅兵仪式开始!”

    只听到一阵节奏宣明的鼓声骤然响起,四周人群闻之立即安静下来。

    卫朔身穿鱼鳞甲,腰悬利剑,站在高台上,肃穆而立,显得威风凛凛。

    在朝阳下,由一百五十名武备学堂学员组成的方阵迈着整齐的步伐,从广场左侧缓缓驶向正中的高台,整个广场除了整齐的脚步声外,就是哗哗的甲片声和呼呼的红旗猎动声。

    卫朔拔出腰间利剑,斜斜指向天空,在他的注视下,学员方阵缓缓走过高台,在广场上绕一圈,再回到左侧列队。

    学员方阵之后上场的是五百名轻装步兵,刀盾手们身穿制式纸甲,左手圆盾紧紧靠在身前,右手持环首刀立于身体右侧。刀盾兵是辽东军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战场上肩负着保护长矛兵、弓弩兵安全的重任,同时又是攻城拔寨的主力军。

    刀盾兵过后,接下来则是嚇嚇有名的弓弩兵。近年来伴随着辽东军战无不胜,其弩兵之威力已被各方忌惮,弩具犀利是外界对辽东军最深刻的印象,鲜卑人、匈奴人、氐人等等各部胡胡骑无不被辽东弩兵狠狠打击过。

    看着由各式各样床弩组成的方阵缓缓走来,来自各方的客人顿时感到呼吸一紧,王导、张宾、宋配、李寿等人均眼神炙热地盯着床弩不放。张宾还好他很清楚辽东不可能将床弩卖给胡人,王导和宋配可就有点儿坐不住啦。

    王导觉得眼下石勒正举兵南下,严重威胁江淮一带安全,若能弄些床弩回去,安放在合肥、盱眙、寿春一类城池上协助守城,必能大大加强地方守御。而宋配则想着若是凉州军也有如此犀利弩具配合,何惧西域小国?

    弩兵过后,长矛兵、长弓手、轻骑兵一一走过高台,每一个兵种都受到现场百姓热烈的欢呼声。很快阅兵式进行到了最后一刻,这时从广场左侧传来一阵沉重的脚步声,一股凝重的杀气从远处袭来。大将冉瞻眼神一眯,死死盯着缓缓而来的军阵。

    “陌刀之下,人马俱碎!”

    陌刀手刚一出现,现场百姓立即发出最热烈的欢呼声。在辽东向来有:非骁勇者不可入陌刀队、非猛将不可任陌刀将之称,因此陌刀手在辽东有着崇高声望,民间更是有各种与陌刀手有关的传说。

    比如首任陌刀将刘遐,在传言中,他不但力大无比而且是三头六臂,有斩妖除魔之手段,是辟邪驱鬼的最佳选择。

    看着身穿重甲,手持陌刀,如山岳一般走来的陌刀方阵,冉瞻面色凝重,作为军阵宿将,他十分清楚重装步兵对胡族轻骑兵的狙击能力。一般情况下,以轻骑兵为主的胡骑很难正面突破重装步兵方阵。相反重装步兵反而可依靠手中陌刀让失去了速度优势的轻骑兵沦为被屠杀的对象,怪不得各地胡骑碰到辽东军屡屡碰壁。

    如果说重装步兵只是让在场众人感到了巨大压力,当重骑兵出现后,所有人都觉得全身上下似乎要窒息。

    辽东重骑兵包括战马在内浑身上下全都披着铁甲,远远望去就是一座座钢铁堡垒。每个骑士手持钢制长矛,沉重的马蹄重重击打在水泥地面上,发出阵阵轰鸣声。

    “辽东兵器甲天下,真是名不虚传!”王导、宋配等人喃喃自语,恨不得全都据为己有。

    当重装骑兵通过高台后,整个检阅将士已经尽数集结在广场上,组成一个巨大的长方形。

    此时一直站在高台上的卫朔,将利剑收回剑鞘,下了高台在陈安的护卫下骑在战马上,从广场左侧一直巡视到右侧。他将右手横于胸前,在一个个方阵面前掠过,每次都引起一阵热烈的欢呼声。

    “万胜!万胜!”刀盾兵、长弓兵、弩兵、陌刀兵、轻骑兵、重骑兵纷纷高呼。

    随着卫朔身形驰过,声音一浪高过一浪。当卫朔走到右侧后,整个广场立即陷入一片如虹的欢呼中。

    至此,整个阅兵仪式胜利结束,留给辽东百姓无数值得回味的记忆。同时让首次接触的辽东的张宾感触颇深,同时对襄国前途感到分外悲观。(未完待续。)

第454章 威逼张宾

    阅兵结束后,其影响之深远远超众人想象。在接下来一段时间里,王导、宋配诸人穿梭于牧府各曹间,与辽东相继达成一系列合作协议,其中收获最大者非凉州莫属。

    不但买走大量心仪已久的弩具,还受到辽东巨大援助。

    而来自襄国的使者张宾也没闲着,在等了数日之后,终于得到卫朔接见。

    “孟孙先生请!”陈安冲张宾拱了拱手道。

    “多谢将军!”张宾客气地应道。

    虽然陈安只是个侍卫军统领,但因时时随侍卫朔左右,肩负着保护卫朔安全的重任,因此张宾很清楚眼前这位壮汉武艺有多高强,与北宫纯、段文鸯并称辽东三大猛将。

    在石勒麾下或许只有冉瞻能与之一战,其余支雄、桃豹诸将皆不是其对手。

    陈安不紧不慢走在前面,而张宾紧跟其后,二人穿梭在亭榭回廊间,沿途不时看见有巡逻、站岗的辽东士兵。这里是卫府名下一处风景秀丽的园林,自打建成之后,卫朔就时常带着家人来此闲居游玩,有时还会在此会见客人。

    张宾跟着陈安,沿着弯弯曲曲的回廊向园林深处走去,发现越到里面,景致越是秀丽迷人,而侍卫也愈加多了起来,看来距离大司马卫朔也越来越近。

    果然,没走多远就听到有一阵水流声传来,张宾远远望去,只见一片桃李相间中,有一座假山、瀑布,一阵阵水雾随着清风飘来,让人感到心旷神怡。

    转过假山就看到大司马正坐在一凉亭下与人对弈,屏风后面传来到阵阵幽雅琴声,伴着哗哗地流水声传来,真是一块风雅之地!张宾不由在心中赞了一声。

    看到张宾走来,卫朔趁机一丢棋子叫道:“好吧,这把我又输了!太真棋艺胜我十倍!”

    说罢卫朔起身向张宾拱手道:“多谢孟孙先生来得及时,不然这次又要被太真先生虐惨了!也不知是怎么一回事,整个辽东就我棋艺最差,偏偏诸位先生就喜欢找我下棋。看来大家都喜欢挑软柿子捏啊!”

    “哈哈哈,跟主公下棋太有成就感啦!”温峤亦起身冲着张宾拱拱手,随口道。

    在众人轰笑中,张宾走进了凉亭,正要上前行礼,却被卫朔一把拉住。然后指着温峤介绍道:“这是温太真,现任将军府右军师之职,刚刚领你进来的是陈安陈虎侯,是辽东侍卫军统领。”

    介绍完辽东温峤、陈安后,卫朔这才上下仔细打量了一下张宾,然后颇为遗憾道:“孟孙先生之盛名,朔闻之久矣,早想与先生一会,不想直到今日才实现。以先生之大才,竟不能为华夏崛起而添砖加瓦,不能不说是一件憾事。”

    听了卫朔这颇含深意的一番话,张宾心头一紧,心中突然升起一股不祥之预感。

    他忍着内心不适,强颜欢笑道:“大司马过誉了,宾不过一介乡野村夫,哪里算得上大才?太真先生才是绝世大才,有他相助,大司马定能无往而不利。”

    “哈哈哈,孟孙先生过谦啦,先生助石勒经略河北,计除王弥,攻灭王浚,立下赫赫功劳!先生大名早已传遍天下,我家主公闻之亦是赞叹不已,恨不能与先生早识,却便宜了胡虏石勒。”

    张宾这个时候真是汗如浆下了,别看温峤说得云淡风轻,可听在他耳中就像炸雷一般轰鸣不已。温峤这话典型的是反话正说,天下谁不知道大司马一声最恨胡虏,直接或间接因他而死的胡虏已超过了数十万人。

    以大司马之行事风格,恐怕已将他张宾恨到骨子里,所以才念念不忘,看来未来辽东一旦统一天下,他和张家绝不会有好下场。

    “孟孙先生作为传统儒生,不知怎么看待孔圣人之华夷之辨?”

    卫朔笑吟吟的一句问话,彻底将张宾逼到了死角,后世很多人都把所谓的,“夷狄进于中国则中国之,中国退于夷狄则夷狄之。”归于子曰,如此论调实则大谬。

    首先,这话不是孔子说的,也不是孟子说的。

    孟子只说过:“臣闻用夏变夷,未闻变于夷者也。”

    “夷狄入中国,则中国之,中国入夷狄,则夷狄之!”

    这句实际出于韩愈之笔,是韩愈对《春秋》笔法所作的概括。

    韩愈云:“孔子之作《春秋》也,诸侯用夷礼则夷之,夷而进于中国则中国之。”

    但韩愈的意思是说《春秋》以“礼”作为判别夷狄与中国的标准,凡是言行符合“礼”的,夷狄亦可视为中国,反之,则中国亦可视为夷狄。

    “入夷则夷,入夏则夏!”的真正出处乃是效力于蒙元的伪儒许衡为论述蒙元政权的合法性而发明的,其核心论述即“拥有华夏这片土地延用华夏制度”的“无论是否具有华夏民族血统”都承认它的合法性。

    不过,眼下许衡言论尚未出现,张宾这样的传统儒生当然不会拿这个作挡箭牌。因此面对卫朔质问,张宾只能沉默以待,不然就是对坚持华夷之辨的孔圣、亚圣不敬。这样的行为在儒生眼中,不啻于欺师灭祖,张宾不屑这样。

    由此可见,孔圣人创立的儒教理论其实大部分是不错的,比如劝人向善,宣扬真善美等等。只是后人一些别有用心之辈,纷纷曲解了圣人真实意图,才导致儒家发展渐渐走入死胡同,最终连同华夏一起埋葬。

    “孟孙先生,我辽东正在筹划编纂一部《汉奸录》!”

    “何为《汉奸录》?”张宾面色苍白地问。

    “凡附胡虏者;为胡虏出力者;仰仗胡虏为虎作伥者都会被纪录在册!为警示后人,这些人连同他们的家族都会遭到清算,甚至其本人还将被铸成铁人跪在各地受害晋民面前,享受万民世世代代唾骂,其家族永世不得翻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