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晚唐-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这个李璟却也明白,他刚才也看到了凡入城的,不管是赶车还是空手的,一律两文钱。以现在斗米两百文钱的物价,这入城费两文钱倒是不贵,李璟掏出身上带的那串钱,取了两个开元通宝放进了军士面前的竹篮中。

    进了瓮城门后并不直走,而是绕着城墙往左走了约百十步才算到了赤山镇的东门。这样的做法,自然是为了增强军镇的防御力。就算战时瓮城门失守,敌人也不能立即冲到里面的城门前,而是得绕着城墙走了好一段才行,这就给守军时间组织防御反击。

    再次进城门,这次并没有收费,把守的军卒却是多了几人,每一个入城的虽不用搜身,却被上下打量。如果是陌生面孔,便会被拉到一边盘问几句。不过赤山镇也算承平日久,有重兵把守,却没有哪个不开眼的山贼马匪海贼敢来打主意,一切也就成了过场面活。

    入了城,顺着东门便是东西门之间的干道大街,西城便是专门划拔的市场。不过本市都是店铺商市,多是搞批发等大宗及贵重物品交易。一般的附近百姓进城买卖东西,却大都就是沿着这东西干道大街摆摊买卖。在这街上卖东西,不需高昂的店租,只需付点摊位钱就行了,摊位也多不固定,谁来的早谁占先。

    李璟先去西市的布行里把两匹布卖了,换了一千五百钱。然后去米行用一千五百钱和一匹绢,最后换了一百三十斤高粱。这一百三十斤换成后世足有一百七十多斤。在此时,也是超过了一石,李璟将高粱装了两大袋,本以为不知道要怎么拿回去,却没想到他试挑了一下,却是并不怎么吃力就挑了起来,对这身体的大力也不由感到阵惊。

    原本韩氏给他一匹帛和一串钱让他买点纸墨书籍什么的,不过李璟却并没这么做。一家人饭都吃不上了,他哪还会去买什么书籍笔墨,都到了晚唐末世了,难不成他还真去考科举不成。

    挑着一石多粮食,李璟也不再停留直接顺着来路往回走。半路上,却听的街边传来喊声:“秀才哥,秀才哥,你也上镇里来了啊。”

    刚开始他还没注意,并不以为是喊自己。可那人喊了几句见他没回应,直接跑到他前面挡住了路,他抬头才发现原来是个熟人。

    叫他的是村里在镇子里开铁匠铺子的王铁匠的二儿子小石头,和他差不多年纪。上次李璟和他哥李瑜就是帮小石头他哥大石头去海边捡海草才出了事。

    秀才是村子里许多人对李璟的称呼,都因李璟以前一直读书,且颇有些才名,因此村里人都算对他很是有些恭敬。村里人只知道说科举里秀才最难考,便以为秀才就是最有本事的。因此大家都喊他秀才,其实却不知秀才科早取消不知道多少年了。如今却是以进士科和明经科为主,其中又以进士科才是最值钱的。

    “小石头啊,我进城换点高粱,正要回村里呢。”李璟停下脚步道。

    “秀才哥,那你帮俺捎点东西回村里给俺娘行不。”小石头对李璟话里却有些拘谨,一来因李璟曾经取得过乡贡身份,算是村里真正的诗书人。二来上次李璟兄弟出事,也都是因为王家的事情。

    “可以,有啥要捎带的你直说就是。”王铁匠在城里打铁,十天半月难得回一次家,如今小石头也是在城里跟他爹打铁。

    “哥,你等俺一会啊,俺这就去拿。”小石头一溜烟的跑没影,片刻后又气喘吁吁的跑了回来。手上提着一个不大的口袋,里面装的却也是一些高粱,大约有个二三十斤上下。另外还提着二大串柳枝串起的鱼,各有六七条,两串都有差不多十来斤。

    “秀才哥,这袋高粱是捎家里的粮食,这两串鱼给俺家和哥家各一串,都是我在护城河里打的,哥拿回去吃。”小石头拘谨道。

    看着他那小心的样子,李璟心中复杂,虽然上次他们出事,只能是怪那些盐丁和命运不公。但明显的,小石头一家却是把这事当成了他们的错,记在心中,总觉得亏欠了李家。十来斤鱼也许算不得什么,但却是很淳朴的心意。他不再说什么,对小石头笑笑挑起担子。

    依然是原路而回,过东门,到东瓮城门。进城时一切顺利,可在出城时却遇到了麻烦。

    “站住,这两串鱼很肥啊,一串钱我买了。”一个带着些蛮横的声音在后面响起。

    李璟回过头,正好与那人四目相对。

    “是你!”那人惊讶道。

    李璟也看清了来人,冷冷道:“不卖!”

    PS:上了分类新书榜,但距离首页榜还很遥远,兄弟们给几张票票,来个点击,收藏吧。

第5章 捕食鲤鱼者杖六十

    两串鱼有将近二十斤,按市价差不多能卖二百钱。不过这赤山镇本就靠海,鱼却不是个什么稀罕物,且百姓手中的东西向来都是贱卖,那个买鱼的明显不是个普通百姓,他出价一串钱也就是一百文钱,其实倒也还不算是强买。

    只不过这鱼本来就是小石头送给李璟的,而且还不全是送给他的,另一串可是要捎回去给小石头家的。再有一个,就是眼前的这人,与李璟家实在是有些很深的渊源,以至于李璟一看到要买鱼的人是他时,立即就驳了回去。

    要买鱼的人也是个年青人,和李璟差不多的年纪,二十上下。不过身上却穿了身黑衣。唐朝玄与皂都是黑色,不过玄是黑中有赤,而皂是普通黑色。不过这两种颜色的衣服,都是禁止普通庶民穿戴的。玄色,与赤黄一样都是帝王服色。而皂色,却规定是差役胥吏的服色,所有才有衙门里皂衣皂靴皂头等。

    买鱼的这人就是一身皂衣皂靴,不过他却不是衙门里的人,而是赤山军镇里的人。

    “这不是李秀才嘛,怎么今日没在家读圣贤书,倒跑到镇上来了。来镇上怎么也不来找兄弟我聊聊?”

    李璟见到此人,也知道今天得耽误点时间了,当下走到城墙边放下担子,冷笑道:“鱼是小石头拖我捎回村子里的,你要没其它事我就回去了。”

    “你急什么,再聊聊啊。我又不是我妹子,非哭着喊着非你不嫁,不答应就上吊跳井的。”王良双手抱怀,双目微眯,眼中带着股怒火道。

    李璟沉默了一下,王良说的那事是事实。李家与王良家本来是几代交好,还在青州时就曾经是邻居。王良的祖父与李璟的祖父都是平卢军校,后来又都死于朝廷攻打割据淄青的李家中战死,又是一起搬迁到的王李村。李璟父亲后来为吏,在郯县做县录事,便请了王父做了个随从,结果后来两人都死在裘甫的乱兵中。然后王良的大哥也和李璟大哥那年一起去徐州送粮,也是一去不返。两个家庭可谓是遭遇过同样的悲惨之事。

    王良有个妹妹,比李璟少两岁,早几年一次在外采野菜时遇狼,差点被狼吃了,幸好路过的李璟把他从狼口里救了出来。结果王家小妹从此就对家里人说今生非李璟不嫁,本来这也算是件好事。王良妹妹人长的也端正,品行也还好。李璟母亲也是持同意态度的,不过这事却碰到李璟的坚决反对。反正李璟也不知道什么原因,就是不愿意娶王家小妹,也许那时还有参加科举,为官振兴家族的打算。

    这件事情弄的很僵硬,王家妹子请媒人上门几次提亲不成,此事传的风言风语,王家小妹名声一时被传的很不堪。小妹一气之下上吊,家里及时救下,没隔几天又跳井,如此五次三番,最后不知费了多少口舌才劝下了小妹。可如今小妹已经十八,方圆数十里却再没一家去王家提亲。

    今年初,王良家又请媒人上门,想要将李璟的四妹婉静说给王良。婉静却也没说不肯,只是提了一个要求,也不要王家的彩礼什么的,但要两石粟米才肯同意这门亲事。韩氏原本不愿意附加这个条件,可四妹婉静却一再坚持,要不就不肯答应。说来两石粟米也不过是二百四十斤,合钱不过四贯铜钱,或者是五匹绢。

    可就这点东西,王家也实在是拿不出来。结果,王良认定这是李家没有诚意,从此两家关系彻底疆了。心生怨气的王良他母亲还跑到李家门外骂过几次街,王良还毁了李家两块菜地。

    对王良的这些举动韩氏一直要求李家众人一再忍让,不过心底里,李璟对王良还真没什么好感观。

    王良年初提亲不成,后来就托人进镇里谋了个差事。也不算什么正经差事,就是给赤山镇里的管仓库的库官做傔从,也就是个随身差役,平时跑个腿送个信上街买个菜什么的。

    “秀才郎,今天我们家库官要在家中摆宴请刘镇将身边的红人赵押衙。赵押衙不喜海味就喜欢吃这河里的鱼,你这几尾鱼都很鲜美,赵押衙肯定喜欢。这样吧,都是同村,我也不亏你。这两串鱼你卖给我,我一会让人给你一斗高粱,这总成吧。”

    李璟见王良让了一步,却也不愿意太过于坚持,当下道:“我把我这串鱼给你,也不用什么钱啊粮的,送你就是。不过另外一串我是答应给小石头家捎的,却是不能给你。我这串鱼也有近十斤,也够你用的了,你看如何?”

    两人正说着,远处一个大腹便便、脑满肠肥穿着绿色圆领官袍的男人朝着王良大叫道:“你个田舍汉儿,叫你买个鱼你啰嗦这么久。”

    那人几步过来,一脸的嚣张,眼睛正眼都没瞧李璟一眼,甩手扔下一串钱在李璟面前:“那汉儿,这是你的鱼钱。”说着就要转身而走。

    李璟一眼便认出地上的那一串钱并不足百文,这种钱串往往只有七十枚,被百姓称之为一陌。一陌不足百,往往是那些官家大户人家买普通百姓时常用。

    “这位官人,在下听闻府上今日有宴,特愿将一串鱼献与官人。另外一串是受人所托稍带,还请见谅不能卖与官人。”李璟对那库官拱手道。

    他这番话说的很是有理,且在李璟看来白送那人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