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晚唐-第37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起诸多不便啊。为了一个女人打仗,这可是最不划算的事情了。”李振劝道。

    “我没有强纳,一切都是她自愿。”李璟淡淡的道,“渤海国王要是知道当上了我李璟的丈人,只怕高兴还来不及吧。”

    李振一愣,有些不敢置信的望着李璟。

    “怎么,我李璟难道是那种强抢民女,奸淫妇女的恶人么?”李璟装假不满问道。

    李振回过神来,忙道:“不是不是,只是这实在是有些让人难以相信。不过,依主上以往的经历来看,渤海国公主自荐枕席绝有可能。谁让将军是玉面郎君呢,以后如果有对付不了的人,将军倒是可以试试这招美男计,直接把他们的女儿拿下,一切就没问题了。”李振此时,也和李璟开起了不大不小的玩笑。

    笑了一阵后,两人刚刚的一点小尴尬就都抛到脑后。李璟问:“司马这么早来见,可有何急事?”

    “是有个情报,刚得到消息,河东云中防御使段文楚被部下军士哗变杀了,现在沙陀兵马副使李克用向朝廷请封大同防御使留后!”

    “李鸦儿李克用反了?”李璟大吃一惊,历史上李克用不是应当还要过好几年才反的吗?怎么现在这么快就反了?

    再一想,历史上此时,青州王敬武没反,王仙芝、黄巢也都还没有反,幽州的李茂勋也没有反,河东的李克用更没反。难道说,他就是那一只小蝴蝶,因为他的到来,扇动的蝴蝶翅膀,导致了这些巨大的改变?

    李振见李璟那么惊讶的样子,不由的道:“不过是一群胡人叛乱而已,这些边地上的胡人时叛时服,早已有之。区区沙陀人,掀不起什么浪花来。”

    李璟严肃的对李振道:“李司马可千万不要小看这沙陀人,自懿宗时,这些沙陀人就已经是大唐最精锐的兵马了。当初宪宗皇帝手上的一把利剑,如今已经成了一把双刃剑了。以前沙陀人只是客军,没有自己的地盘。可是早几年前,沙陀人就有了大同这块地盘了。特别是沙陀人到达代北后,与早已从河西移居于此的昭武九姓胡人逐渐融合,形成新沙陀三部:沙陀、萨葛、安庆。而且现在所谓的沙陀军,也早不是纯粹的沙陀人了。所谓的“沙陀军”并不纯正,包含了沙陀、契必、吐谷浑、回纥、汉等多个部族。甚至其中仅汉人所占的比例,可能就不低于从西北迁移过来的“真沙陀人。”

    六十年前,沙陀人叛吐蕃,重归大唐时,三万沙陀人最后与吐蕃一路大战,经过三千里的迁移后,到达大唐,只剩下了一万人口。后来安置到了代北之后,与从河西移居于此的昭武九姓胡人逐渐融合,形成新沙陀三部,沙陀、萨葛、安庆。

    而特别是经过李克用父亲李国昌几次率沙陀军征讨后,势力更盛,沙陀军中又揉合了契必、吐谷浑、回纥、汉等多个部族。现在的沙陀,已经不再是当初那个纯粹的沙陀。

    也正因如此,现在的沙陀兵更强,马更壮,地盘也更大。

    李璟很清楚,唐末之后,沙陀称雄,五代的五个朝代,沙陀人就建立了三个。李克用这么快就起兵了,只怕沙陀人,也将更早的纵横中原了!

    沙陀人,当是他的劲敌,不可小觑!(未完待续……)

第362章 朱阿三的春天

    (感谢铁人、deng9999、炎龙灭天,老子闹书荒,砍你**几位书友的大力支持,谢谢!求订阅!求赞!)

    河南道感化军节度使治所徐州往西北沿着汴水八十里,乃是萧县。萧县有一户地主刘崇,原本曾做过徐州录事,如今赋闲在家,安心在萧县乡下侍奉老母,家里有些奴仆佃户,又因平日里为人讲究,因此在萧县颇有善名,虽无官身,可刘家人也过的很是安康。

    刘府拥有一座小庄园,千亩良田,雇着不少的佃农。家中还养有猪牛,使人喂养。天下纷纷拢拢,刘家却独得安乐。

    太阳西斜,刘家日复一日的平凡生活又结束一天。田中的长工扛着锄头照着夕阳收工,放牛喂猪的也都收了工。因连续的干旱和蝗灾,这年头,就是地主家也没多少余粮了。萧县虽然是徐州境内,靠近淮河,但因为这些年,先是庞勋的徐州之乱,后来晚唐最为骄横的军队之一的感化军又多次兵乱,虽然刘家并没有受到直接的荼毒,可是每年上交的钱粮也是成倍增加。

    劳碌了一天的刘家仆人,此时都饥肠辘辘,一整天,他们只在早上吃了两碗稀饭。两碗稀饭对于这些青壮来说,实在是扛不了饿。好不容易熬到了晚上,肚皮早已经是饿的前胸贴后背。

    晚饭比早上稍好些,两碗称粥之外,家主刘崇特别吩咐厨房今天每人多给了几根干萝卜条子。

    厨娘王氏是个年过四十的寡妇,原本家在徐州西北面的宋州砀山,丈夫早年是个耕读之家出身。一家人勒着腰带供他念书,王氏嫁到朱家之后,由于丈夫长年读书,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生活担子便全落到她的肩上。公爹婆婆在她婚名不久都亡故,丈夫之后又连续考了几年,都没能中第。原本家中的一点田地,也全因供丈夫读书买笔墨纸张,以及考试时的路费,而变卖光了。

    等到长子出生之后,丈夫便也死了科举进士之心,转而在乡里私塾之中当了私塾先生,专门教授《周易》、《尚书》、《诗经》、《礼记》、《春秋》五部经典。渐渐,朱五经便成了他的名号。

    眼看着日子慢慢变好,岂料人有祸夕旦福,等到第三子出世之后没几年,朱五经便抛下了妻子和未成年的三子一女。撒手西去。去世前,面对着哭泣的妻儿子女。他遗言等他去世之后。去徐州萧县,找刘崇。说是当年去长安科举之时,有次救过病重的刘崇一次。

    王氏带着三子一女后来只得来到萧县,刘崇听说是故人之妻小来投,便安排她们留在家中。不过虽然当年故交,可刘崇也不是大富大豪之家。因此。最后王氏就在刘家厨下做饭,王氏的女儿便在厨下帮厨,顺便照顾刘老太太。而朱家三兄弟,老大年纪大些。便下地种田。老二则负责放牛,老三小些,则负责喂猪。

    如此一来,也算是还了当年的恩情,收留了朱五经的遗孀孤儿。

    仆人们轮流从王氏手中接过晚饭,轮到朱家三兄弟时,王氏悄悄的把一个荷叶包小心递给了小儿子阿三,轻声道:“娘特意给你们留的,老夫人今天没有胃口,饭菜剩下了,老夫人把饭菜赏给你妹了,你妹只吃了一点,说留给你们哥三。”

    朱阿三一把将荷叶包着的残羹剩饭小心的藏入怀中,一脸笑意。

    三兄弟住在刘家的左厢下房,挨着柴房,三兄弟住一间屋里。在院里几口把稀粥和萝卜条子吃净后,三兄弟有些迫不急待的返回房中。

    朱阿三从怀里掏出荷叶包,打开,里面是三个白米饭团子,另外还有三块咸鱼干,还有一些鸡块。三兄弟见到这么丰盛的剩饭剩菜,都不由流出口水来。当下,一人一份,马上就给分掉,风卷残云一样的吃完了。

    吃完之后,三人躺在铺上,还回味无穷。这几年来,因为王氏在厨下,他们也经常有机会吃些剩饭剩菜,但像今天这样有鱼有肉的还真是难得一次。

    老大朱全昱摸着肚子,闭着眼睛回味道:“要是一个月能吃上这么一回,那就满足了。”

    老二朱存道:“要是天天能吃上,那就更好了。”

    两兄弟说完,都在等着朱阿三的话,奇怪的是,以往每次吃完剩饭,他们兄弟都要这么感叹一回。今天老三居然躺在那里,一言不发。

    “阿三,你怎么不说话?”老大在三兄弟中,年纪最长,脾气也最憨厚。

    朱阿三突然坐起,大声道:“我以后再也不想吃这些残羹剩饭了。”

    看着突然变了个人似的朱阿三,老大老二都惊奇的望着这个已经二十二岁的老三。老大道:“阿三,别人想吃这剩饭还轮不到呢。要不是咱娘在厨房,咱们哪有这样的好机会。”

    “就是,要不是刘大官人当年欠咱爹一份情,咱们连稀饭都吃不到,更别说还有这有鱼有肉的剩饭剩菜吃了。”

    朱阿三这回却有些赌气的道:“要吃你们吃,以后我是不想吃了。”

    “为啥啊?”

    “鱼肉太好吃了,每吃一次,我就难过一次。你说咱们兄弟也都已经二十多岁了,大哥都快三十岁了,可到现在,咱三个还打着光棍。咱们有手有脚,个个身强体壮,可咱却连口饭都混不饱。想我们三兄弟小时,也跟咱爹念过五经识得一些字的。”朱温坐在那里,屋里没有点灯一片漆黑,可那双眼睛却明动有光。

    “老三,说那些做啥。”朱老大微微叹惜一声,“世道不一样了,眼下到处都是灾荒,咱们还能有口饭吃就不错了。”

    朱阿三不再说话,可是胸中却一直蕴着一股气。他也说不清这股气哪来的,可是整天放猪喂猪这样的事情,他真的已经厌倦了。想想同乡汉高祖刘邦,那是多么的英雄啊。从一个小小的亭长最后做到了大汉的开国皇帝。

    “睡吧,累了一天了,明天还得早起呢。”老大说了一句,然后脱衣睡觉。老二朱存也跟着睡下,朱阿三躺在床上,却怎么也睡不着,辗转反侧。

    他不停的转身,弄的朱老大朱老二也都睡不着,老大有些不高兴的道:“别瞎想那些有的没的了,早点睡吧。”

    没想到朱阿三不但没睡。却反而一下子从床上坐起。

    “老三你又怎么了?”

    “嘘!大哥二哥,你们仔细听,外边好像有动静!”

    朱老大和朱老二也连忙侧耳聆听,果然听见在柴房后面的西院墙那边有动静声,听着像是脚步声。

    刘崇虽然曾经做过官。如今当着地主员外,可刘家并没有特别的护院。只有一个老家仆守夜打更。这半夜三更的。突然有翻墙声,不用说,定然是进贼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