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百度宅男当崇祯-第90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改革不住的点头,确实如自己所料的那样,孙承宗的视野和思维,虽然比一般人远和高,实则,也只是比普通人多踏出了半步,看到和想到的,还在提倡这一步,如今提倡这一步已经踏出,已经实现,下一个半步的问题,显然还没在考虑之中,或者说,没有成系统的思考过,也没有系统的〖答〗案和结论。当然,杨改革也不指望孙承宗比别人多踏出一步,要那样,孙承宗就不是正常人了,而是疯子了。

    “不过,凡事都有利弊,孙师傅说得都是好的一方面,可考虑过坏的一方面?”杨改革站在比别人多踏出“很多步”的角上,开导着孙承宗。

    “坏的一面?”陛下说得也有道理,如果说到坏的一面,则臣先前说的南方坑矿之事,算得上是坏得一面了,地方豪强强迫驱赶生活没有着落的人进入深山做活,能出来者,往往只有一半,算得上相当的恶劣,如rì后工商壮大之后,应当避免这些情况的生,臣见陛下新开的这些商号,工场,无疑做得都不错,陛下对这些方面,似乎也有防范……………”说到这里,孙承宗若有所思,孙承宗的眼界,也确实高出普通人一筹,听见皇帝说这个事,立刻想到很多,还问起了皇帝自己办得工场商号的事来。

    “不错,朕确实在这方面有所准备,说是防范,也没错,朕一直在想,如果真的把工商这二业做强做大,成为一极的存在,能独当一面,那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场景,孙师傅不妨从好的和坏的方面各做一下极限推断。”杨改革继续说道,这算是开导孙承宗了。

    “……………,这……极限推断………”孙承宗显然也陷入了mí茫了,这个问题,他不是没考虑过,不过,他也不知道具体会出现什么情况,阜竟这是从来没有过的事。

    “……如果这工商二业成为一极……,………如果是说好的一面的极限,那自然先第一就是有足够的税负,如此朝廷可以有很多作为,器物也将更加的充足,天下货物可互通有无,利器会更利,可容纳更多的人做工,姓可各司其业……、。孙承宗连着说了好几条好的方面。

    “……如果说不好的一面的极限,这,臣觉得,或许这逐利之心,是这工商二业壮大之后最可怕的事”孙承宗说完好处,说不好的时候,迟疑了很久,这才说道,好处的极限还真的有个极限所在,孙承宗也能想象得到,但这坏的方面的极限,孙承宗是不愿意想的,实在太残酷了。

    “嗯,接着说……”杨改革看了看孙承宗,眼界确实比一般人高,但也不置可否,打算让孙承宗把心里话说完,有意要看一看孙承宗的视野看到了那里。

    “…正如臣先前举例所说,这南方有豪强为了逐利,会驱赶穷困潦倒,活不下去之人进山开矿,经年累月下来,能出山者,不过一半,要说工商壮大之后的极端情况,可能更甚,可能连二三成也没有……………”孙承宗皱着眉头,把自己觉得坏的极限的一面说了出来。

    “不错,那孙师傅何以会如此想呢?”杨改革听了孙承鼻的话,倒是有些意外,孙承宗也会这样认为,认为这资本的逐利xìng会变本加厉的吞噬人,让杨改革小小的惊讶了一把,又接着问道。

    “……………,这,臣也不知从何说起,只是觉得会这样生,好在陛下也似乎早已考虑到这个问题,不管是商也好,工业好,工钱待遇什么的都较高,也逐渐的成了一项规矩,想必也是为了这个事”孙承宗说道。

    杨改革点点头,孙承宗能考虑到这一步,大概也是极限了。站在自己如今的角,只考虑到这里,又是不够的。

    这些防范手段固然是好的,可实则,又是不好的,资本的本xìng没有完全的释放出来,能不能完全跃入资本主意、工业化还是个未知数,实际历史书对明末的评价是有资本主义萌芽的,为什么是萌芽,不能长成参天大树?为什么不能真正的完成资本主义?不仅是明朝有萌芽而不能进入工业化社会,包括商品经济较达的宋朝,也同样没有迈入资本主义、工业化社会……

    想到这里,杨改革更觉得思绪是千头万绪。!。

第六百三十九章 大时代的户口

    杨改革听了孙承宗的话,认定了孙承宗虽然有远见,看得比一般人远,可视野和思维也有极限,有些问题,是不可能想得那么深入的。

    “朕听了孙师傅对好坏两方面极限的判断,也认同,不过也不太认同,朕觉得,真正的极限会比孙师傅所判断的更加极限,或者更甚十倍。”杨改革想了半天,说出了这么一句话。

    “……比这个还更甚十倍?……”孙承宗惊讶的问道,他自认对好坏两方面的情况判断已经够极限了,没料到,皇帝给加上了十倍。

    “……不错,十倍,资本逐利是天xìng,真正的释放了本xìng,远比现在残酷得多,好的方面自然不用说,船坚炮利,器物丰富,普通老百姓都用得起如今富贵人家才用得起的东西,物质极大丰富;可坏的方面,只能用累累白骨堆集来形容……”杨改革说出了自己心里的烦恼事。说出了这个,心里又好过了一些,心里这纷繁复杂的事实在是太多。

    “累累白骨?敢问陛下,为何会如此说呢?为何会认定资本释放了本xìng之后会比现在更加残酷呢?”孙承宗惊讶的问道,这个说法,确实超出了孙承宗的想象,特别是坏的极限,皇帝居然用累累白骨来形容。

    “不是朕要想得如此坏,而是实际就有这么坏,资本是逐利的,自然是追求更大、更多的利润,那又如何获得更多的利润呢?自然是从两方面来说,一方面就是生意更大,收入更多;另一方面自然是少支出,减少成本开支,这两者加起来,就是利润,为了这个利润,扩充生意,自然不用说;在减少支出、减少成本这方面,自然也是不用说的,所以说,情况会更加糟糕十倍……”杨改革细细的解释道。

    “……陛下的意思是工场主,商家为了节约成本,会无极限的压低工人伙计的工钱?甚至到不给的程度?”孙承宗思索了半响,终于得出这个结论。扩大生意就不用说了,谁都知道,也不是什么坏事。可减少开支方面,孙承宗觉得,也只能在这个方面来考虑了,制造出来的器物,这本身的原材料,消耗那是必不可少的,要说减少开支,也唯独还有工人的工钱方面还能继续减少。

    “是的,实际资本显lù本xìng之后,就不是什么给一点工钱,就不是工作六七个时辰那么温情了,比这个更狰狞的是奴隶,是更换一批又一批廉价的人型牲口,是累累的白骨,这才是资本的本xìng,追究利益最大化。”杨改革说道。

    “……啊!……这!陛下,臣觉得这恐怕不会吧,陛下麾下的这些工场,商号就不说了,即便是普通的工场,商号,臣觉得,也不至于到这种程度吧,工场和商号于我朝存在也不是一天两天了,虽说也有些比较苛刻,可也没有到陛下说的那种程度……”孙承宗震惊皇帝说的话,实在是太残酷了。努力的挣扎了半天,结合自己所见、所听到的情况,得出了这样的结论,承认资本逐利,但是不承认会到皇帝说的那种程度,皇帝说得实在太恐怖了。

    见孙承宗如此说,杨改革心里,则只能小小的苦笑一把,自己说的就是西方资本主义的进程……。不过,孙承宗也没说错,明朝人确实难以想象自己说的那种情况。明朝对待工人或者被雇佣者,虽然比较苛刻,压榨得厉害,可他们和西方的资本主义进程比较起来,又是“温情脉脉”的。正如孙承宗所言,虽然苛刻,但是没到累累白骨去。不管是从历史的情况,还是如今现实里听到的情况,明朝在这方面,的却是有底线的。

    这也是资本主义在明朝,甚至宋朝是萌芽,而不能发展壮大的原因,资本主义的那一套,是赤luǒluǒ的逐利,是残酷的剥削,不讲究什么“仁义”,讲究的是为了利润可以做一切。而中国古代的社会意识形态讲究的就是仁义道德,天生就和这个有冲突,儒家又是一家独大,“资本”想要彻底的撕裂儒家,推翻儒家,撕裂社会的意识形态横空出世,这几乎是不可能的,没有谁有这样大的能量,在这种社会意识形态之下,“资本”是不敢把自己的本xìng释放出来的,偶尔有一些释放本xìng的事,都会遭到社会意识形态的抑制,就如孙承宗说的,南方豪强做事很没底线,强迫老百姓进山挖矿什么的,可实际,他们也不可能像西方那样无偿的使用奴隶,贩卖人口,更换一遍又一遍人型牲口,将压榨进行到极限,和西方“资本”的进程比起来,他们是不够看的,只能说温情得很。而“资本”不能释放本xìng,永远都是温情脉脉,“资本”又如何成长?这也是中国一直在历史的怪圈中轮回的原因。彻底的挣脱这个怪圈,还是儒家主导的社会意识形态彻底崩溃之后的事。

    撕裂儒家,撕裂这个时代的社会意识形态,让“资本”降临,是杨改革现在一定要做的事。这其中的轻重,又是一件极难把握的事。手太重,这资本狰狞,只怕会吓到很多人,这事很可能出现反弹,这好不容易撕开的口子会重新弥上,这是杨改革最不想看到的事,如果是那样,自己就白来明朝了,好不容易为中国撕开的一个跳出历史怪圈的口子,算是完了,历史又必定会走上老路,结局如何,就不用说了。

    而如果不让“资本”尽情的显lù本xìng,杨改革只怕自己又走不出这历史的怪圈,历史上明朝甚至宋朝为什么是萌芽而不能进入资本主义?就是中国的“资本”太温情脉脉。

    既然彻底的为“资本”撕开一个生长的空间,让他尽情显lù本xìng,茁壮成长,又要防止资本过于狰狞,这可真的是在钢丝上跳舞,稍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