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百度宅男当崇祯-第88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阁老,这……景会只怕天下会……,会骤变啊!”毕自严说出了自己的担心。昨天他还在考虑到移民问题,得到的答案是大明的国运,可晚上越想越多,越想越复杂,这答案和结局,就完全不一样了。

    ……

    缴税之争基本的落下帷幕,已经不再是什么需要争执的事了,那么,人们又将目光对准了张显庸这个“老神仙”,要看看,这个老神仙到底有什么惊人的发现,敢称堪破生老病死。

    这个水陆大会,也还一直在进行着,不少的高僧大德,有道之士都不断的登坛说法,这京城里的信男善女自然是趋之若鹜。

    到了此时,众人人才明白,皇帝举办这个水陆大会,真正的主角是张显庸,他们不过是配角,虽然想起来有些气人,可人家有这么大大的谱,有这么大的能耐,现在谁敢说自己能堪破生死?众人也才明白,为什么张显庸这个水陆大会的主持者一直不lù面,一直不登坛说法了。也有些心细的人明白,这是皇帝的手笔,光凭一个张显庸,不可能有这么大的能耐,完全就是皇帝借他的手做事罢了,也纷纷羡慕张显庸好运气,能得皇帝看重,则更对皇帝的高深莫测感到恐惧,更想的是怎么能跟皇帝搭上线,如果能得皇帝亲睐,给皇帝办点什么事,都会受用无穷。

    一时间,张显庸倒是成了京城里炙手可热的人物,一时间,风光无二,纷纷盼着他早rì的登坛说法,看看他有什么能耐或者说,有什么东西要公布出来,如今朝廷给的说辞实在是太笼统,也只能等他出来说一些消息了,虽然不见得会说出底细,可也能得到不少有用的东西。

    ……RO@。

第六百三十章 儒家的问题,道家的科普

    第六百三十章儒家的问题,道家的科普

    “天下骤变……?”孙承宗听了毕自严的话,倒是喃喃自语起来,陷入了沉思。

    “是啊!阁老,景会只觉得,此物、此事一出,天下必将骤变啊!特别是道家即将大起,对我儒家似乎会有很大的冲击,我儒家乃是天下安定之基石,如遭骤变,只怕会生出大问题啊!”毕自严又说道。

    “所以景会觉得要这个消息,这个事?”孙承宗依旧是淡然的问道。

    “阁老,这,不是景会一定要这样,只是实在是心里没底,辗转难眠啊!还请阁老开解……”毕自严说道,对于这件事之后会发生的什么,他感觉到了恐惧,实在有太多的变数。

    “此物、此事……,不能封,也根本封不住,对我儒家造成冲击,这也是肯定的,今rì不来,明rì也会来,我儒家也必须要经受住这次冲击,以其rì后被动的接受冲击,不如如今国富民强的时候主动接受这种冲击……”孙承宗依旧是淡淡的说道,他的思维,如今倒是比以前开阔多了,刚接触这方面事的时候,也是很mí茫,很无措,如今时间久了,也总结出一些经验和心得了。

    “哦,阁老可否详解。”毕自严仔细的讨教道,他的视界,还属于比较典型传统的文臣,很多问题,还无法理解。

    “那个东西,景会也看过了,那个东西,老夫说过了,和千里镜乃是同宗,景会应该知道,千里镜是从哪里来的吧。”孙承宗淡淡的说道。

    “阁老可是说那个显微镜?那确实就是一个小一点的千里镜,要说来历,自然是从夷人那里得的,只不过如今我大明也会造,而且比夷人更出自严对千里镜的事算是知道得很详细,毕竟,千里镜算是一件“神器”,在辽东战场上大放异彩。

    “景会知道就好,此物的根源还在夷人那里,据陛下了解的,显微镜此物,在夷人那边,大概也有了,或许不如我大明的jīng良,所以,此物,不能封,也更本封不住,源头不在我,又如何谈封呢?所以,必须在这方面投入大量的财力物力,不然,加以时rì,此物在西方的运用必定远超我大明……”孙承宗淡淡的说道。

    “噢,原来如此,景会想明白了……”毕自严似乎想通了一些,但依旧是疑huò得很。

    “至于景会担心的我儒家该何去何从,担心天下动dàng,其实,也可以和显微镜这个事和起来一起看……”孙承宗继续开导着。

    “还请阁老赐教。”毕自严又说道。

    “从夷人那边传过来的,除了显微镜,还有那些?”孙承宗又问道。

    “……从夷人那边传过来的?……”毕自严努力的想着,想了一会,道:“……除了显微镜,还有千里镜,要说厉害的还有红夷大炮,还有火铳,也都算是从夷人那边过来的,虽然如今我朝做的更好一些,可也不得不说,源头在夷人那里……”毕自严想了想,不得不承认这些东西。

    “……嗯,景会说得没错,除了这些,其实,夷人在天文,算学,机械,冶金方面也有不弱于我大明的地方,当年夷人在南方和我朝比算天时,也是夷人赢了,景会可曾记得?”孙承宗依旧是淡淡的说道。虽然平时自然不自然的都把天朝上国挂在嘴边,可实际,真正的拿两边的东西一对比,这天朝上国的水分,也是越来越足。

    “……那事?记得,景会如果没记错,也算是士林里相当轰动的一件事……”毕自严承认道。

    “那就是了,从如今这么多的事表明,夷人那边,有不弱于我大明的文明,在很多方面,甚至已经超过了我大明,景会担心的正一真人和显微镜的事会对我大明造成巨大的震dàng,会对我儒家造成巨大的冲击,实则,应该说是夷人会对我大明造成巨大的冲击,应该说夷人那边的学识、思想等等会对我儒家造成巨大的冲击,如今淡封堵正一真人,显微镜这方面的消息,无疑是掩耳盗铃,自欺欺人罢了……”孙承宗依旧是淡淡的说道。

    “……阁老……”毕自严震惊的看着孙承宗,实在是有些震惊,虽然他也知道那些夷人,知道夷人的那些玩意,也想过夷人的东西比大明的好用,可也从来没深刻的想到过这个问题,从来没把问题考虑到这个层面去,如今被孙承宗点通,这才觉得事情的可怕,根源不在大明,这个问题,不是在大明这边就能解决的,也就是说,这种冲击,总有一天会来。

    “景会可能觉得这太遥远了,不切实际?”孙承宗见毕自严一脸震惊,又淡淡的问道。

    “……回阁老,景会虽然也有此担忧,可也不得不说,确实有言之过早的嫌疑,不过,那夷人能飘洋过海几万里到我大明,为我大明带来更加厉害的大炮,火枪,器具,也说明是有可取之处的,我大明确实应该提起足够的重视,不谋一世者,不足以谋一时,虽然此事离我等还远,可我等却不得不提前谋划,尽管这些都是几十年,甚至百年之后的事,可提前谋划总是要的,不能只顾着眼前……”毕自严说道,根源在不受大明控制的泰西之地,也就不可能扼杀这种发现。

    “嗯,景会能想到此节,也算是有远见了,不过,还是未对夷人有足够的jǐng惕,看事物的眼光,还是略逊一些……”孙承宗给了评价。

    “请阁老赐教……”毕自严认真的说道,是真心请教了,他知道,孙承宗不会说胡话匡他,说的内容,必定十分有分量,必定十分的重要。

    “景会知道夷人在南海那边逞强称霸的事么?”孙承宗问道。

    “这个,虽然景会不懂军事,可事关移民,也还是知道一些,南海,大琉球那边确实有夷人逞强,据说还霸占着地方,修筑得有城堡……”毕自严说道。

    “那景会可知道他们有多少人,多少船?”孙承宗又问道。

    “这个……,这个景会就不清楚了,据说有一两千人,十来条船吧……”毕自严也不敢肯定了,身为传统的文人士大夫,对于海外的事,自然不可能像对待宇内那般清楚。

    “嗯,就说一两千人,十来条船吧,夷人就凭十来条船,一两千人就能在我南海逞强称霸,没有一些能耐,能做到吗?我大明官府,海盗有不知几万,可实则,还是夷人能逞强,这也多少能说明一些事了……”孙承宗说道。

    “这……,阁老似乎说得也有道理……”毕自严不明白了。

    “为陛下做事的那个彼得,景会可知他以前是干什么的?”孙承宗又说道。

    “这……,那个人,据说是夷人头目。”毕自严说道,说到这里,更加不解了。

    “那不过是个笼统的说法,实则,他是夷人任命的一名官员,按照夷人的说法,他是有正式任命的,和我朝任命的县令、巡检差不多……”孙承宗继续说道,自从当了皇帝的左膀右臂,他这说话的时候也就越来越少了,平rì里也难得有人和他说这么多,今rì也算是敞开了话匣子。

    “啊!……”毕自严倒是小小的惊讶了一把,以前还只知道彼得是夷人头目,没想到,他的地位居然可以和明朝的巡检、县令相比。

    “夷人的国土离我大明有几万里之遥,却能将县令和巡检任命到我大明的眼皮子底下,如果从这么看,景会还觉得夷人的事是小题大怪吗?”孙承宗又说道。

    “啊!……这……”毕自严有些晕了。

    “……能将势力延伸到国土之外几万里,这得需要怎么样的能力才能办到?我朝如今深入大漠一两百里,都是非常难的事了,历史上能深入大漠几千里的,更是屈指可数,可和这个几万里比起来,又怎么比?对内从宽,对外从严,这双重的标准,还还是不要的好,夷人将势力延伸了几万里,依旧还能在我朝的海边逞强称霸,这实力,又怎么算?如今才有一两千人就能逞强称霸,rì后一旦聚集起几千或者万人,那又该如何?”孙承宗一一的说道。

    “啊!……这……”

    “……东虏起家之时,也才多少人?却可以搅得辽东彻底的糜烂,如夷人聚集起万人,重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