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百度宅男当崇祯-第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际醺行巳ぃ憧梢约僮安辉敢饴簦缓笱案龌幔诒Vぜ际醪煌饬鞯那榭鱿拢舾龃蠹矍D慵纫Vふ崽峭裺è技术不外流,也要保证跟着你去两广买地的人通过种植甘蔗赚到钱。这样,来年,应该会有更多的人跟着你去两广那边买地种甘蔗……”杨改革说道这里,口已经有些渴了,拿起桌子上的茶杯喝了几口茶。准备继续说自己的“大计划”。

    皇后的老爹忍不住焦急的问道:“皇上,可是这,既然老臣已经有了蔗糖脱sè技术,为何还要让给他人?让他人谋利呢?何不自己藏着,可以一直赚钱?”在皇后老爹的眼里,一座大大的金山就这样飞走了。当然是急不可耐。

    皇后的老爹脑袋已近不够用了,心想这皇帝是多么的2啊!这样可以带来天大财富的蔗糖脱sè技术,居然要转手让给别人,这皇帝恐怕得了失心疯,糊涂了吧。嘴里当然不敢说,也就心里嘀咕一下。

    “咳咳……是这样的!老丈人,朕也不瞒你,这白糖赚的钱,朕要,这税,朕也要收,不过不是最关键的,关键的是朕要让江南、京城的那些大地主,大商人相信,在两广之地种甘蔗,能赚钱,这样,让他们都把目光看到两广之地去,嘿嘿,等两广之地的地买的差不多可,你就引导他们逐渐的去琉球,去越南……嗯,就是安南,也就是交趾那个地方去买地种甘蔗……然后……更远……”杨改革口渴,又喝了一杯水。

    “皇上,这是为何?”皇后老爹脑子不够用,想不出这是为了什么?琉球?那是那个海面的岛啊?安南,交趾?那是那个旮旯角落里啊?一万里?还是二万里?皇后的老爹已经彻底晕了。思维被一下子从京城拉倒了安南,由于思维不堪重负,拉断了。

    “嗯,等那些地主,商人赚到钱,尝到了甜头,自然会拿大把的银子去到更远的地方去买地……呵呵,这样,必定会需要很多人口,这样,可缓解我朝人口紧张,土地不足的境况。老丈人,你可明白朕的苦心?”

    如果皇帝说到这里,皇后的老爹还不明白,那他可就真的是白痴了,这明显的就是一个变相移民的计划。明朝的大规模移民不是没搞过,朱元璋手里就搞过,传说山西的“大榕树”就是移民的始发地。

    不过移民是要钱的,就现在朝廷的经济情况和行政执行能力,没有可能搞移民的。杨改革也只有剑走偏锋了。

    “呜呜呜……老臣这才明白皇上的良苦用心,皇上真的是为黎明百姓殚心积虑,cāo碎了心啊!不愧是我大明朝的圣主,明君……”皇后老爹已经一把鼻涕一把泪的把马屁源源不绝的送了过来。

    “呵呵,老丈人,这件事交给其他人我不放心,一来怕保护不了这蔗糖脱sè技术的秘密,再者,两广之地太过遥远,恐怕一般人还震不住那些地方豪强,也需要老丈人这样的才能压得住阵脚,还有,老丈人在京城和江南想必有不少熟人,关系肯定也极广,可以有效的对那些地主,商人进行诱惑,诱使他们跟着你去两广之地种甘蔗,呵呵,等到种植甘蔗之风一起,就不怕他们不自己去寻路子了。”

    “皇上真的是圣明……”皇后老爹的马屁又源源不绝而来。

    “老丈人,不过我话可要说在前面,你这次出去,不光是要带动这种甘蔗之风,还要把这些种甘蔗的人组织起来,弄一个糖业公会,对白糖的售价进行统一,免得到时候胡乱杀价,乱了套路,明白吗?”

    “回皇上,臣明白,臣谨记在心。”皇后的老爹又跪下来正儿八经的磕头。大明朝没有谁会和银子过不去,有银子的事,能不正经一点吗?

    “嗯,起来吧,还有,这赚的钱,给你的最多就是二成了,……你身为国丈,要明白朕的苦心,要知道,朕如果还是大明朝的皇帝,你女儿就依然是大明朝的皇后,你就依然是大明朝的国丈,唉……要是因为军饷而导致兵败,国破山河碎,你女儿就少不得要跟我一起殉国的,你也就不是什么国丈了,必定是别人的胯下奴,脚底泥,任别人骑在胯下欺,踩在脚底当泥,……唉……国事艰难啊!这个你就自己多考虑考虑吧……还有,这收税,朕是一定要派人去收的,你要把这税金都准备好,自己不要偷税漏税,也不要让其他人偷税漏税,明白吗?”

第十七章 甘蔗可以撬动历史(二)

    杨改革让皇后的老爹组织糖业公会,为的就是这个,一来不让技术外流,二来不让大家随便的杀价,垄断才是赚钱的,三就方便收税了。

    那些老旧行业杨改革估摸着很难加税和征税了,杨改革没有那个有心思和那些明朝士大夫,jīng英们斗脑力,斗jīng力,还是在这新兴行业里做做文章,收税更加容易些,也不会引起那些明朝士大夫,jīng英们的反弹。

    “臣明白,臣谨记在心。”皇后的老爹听到皇帝如此“冷”的话,感觉就如同chūn天里掉进了河面冰窟窿里一样“爽快”。

    又一想这可算是给皇帝完成秘密任务了,可以说是皇帝的超级心腹了,亲戚加心腹,在这大明朝,那是多大的荣耀和权柄。以后还不是看谁不顺眼就弄谁?

    又一想到皇帝的话:如果我是这大明朝的皇帝,你女儿就依然是这大明朝的皇后,你就依然是这大明朝的国丈……如果因为欠响而导致兵败,国破山河碎,你女儿少不得要跟我一起殉国的,……你也是那别人的胯下奴,脚底泥……。皇后的老爹就觉得这后背发凉,脖子僵硬,头皮发麻,这话说得虽然毒,但是也够明了,如果大明朝玩完了,我们就什么都不是了,如果大明朝还在,那就是皇亲国戚,天潢贵胄。想到这里,皇后的老爹周奎咬咬牙,暗地里下了决心:绝对不能让这大明朝玩完咯,怎么也要搞到更多的军饷。我想做的是国丈,而不是别人的脚底泥……

    “嗯,这件事差不多就是这样了,你回去之后就赶紧去弄,争取今年年底或者明年年初就要赚到钱,带动其他人去种甘蔗,谨记,在甘蔗种出来,白糖卖出去之前,不准你挥霍,一定要节俭和吝啬,等到你白糖卖出去之后,就可以使劲的挥霍,让那些人知道你是因为种甘蔗发财了,明白吗?千万不要误了朕的大事。”杨改革不厌其烦的给皇后的老爹提醒,上紧箍咒。

    “是,臣谨记在心。”皇后的老爹这次已经是心坚志定了。

    “嗯,这次你去江南还有一件事……唉,算了,还是以后再说吧。”杨改革的话到了嘴边又不想说了。这事就是组织外戚团去刷“江南副本”的任务,现在的外戚还只有周皇后老爹这一家,像田妃和袁妃家里的外戚,由于田妃和袁妃还没有册封,所以还不能叫外戚团,杨改革打算等外戚团“成熟”了,再去刷“江南副本”。

    “唉……皇后昨rì还惦记着你,嚷着要见你,你这就去见皇后吧,莫让皇后等着急了。”杨改革让皇后的老爹去看看皇后,用意也是打消皇后老爹的疑虑。好让他安心给自己办事。

    “老臣谢皇上恩典。”说完,皇后的老爹感激的又磕头,这才退出去,然后去见皇后了。

    杨改革看着皇后的老爹离去的身影,想着那些大明朝的地主老财,大小商人,士大夫们争先恐后的去搞甘蔗园的情景,心里一阵爽快。心里盘算这这事有哪些好处。

    杨改革盘算出的第一个好处就是:自己在皇后老爹那里有八成的利润拿,虽然名义上是给皇后的,不过这皇帝和皇后不是一体么?用的着分你我?再说,周皇后历史上的名声也不差,属于贤妻良母型的,想必对这件事不会反对。还有就是可以对这个新兴行业按照自己的意思征税。

    第二好处:带动了经济,买地要钱吧?制做、运糖要船、要人吧?人员往来要船吧?供这些人吃喝拉撒要其他产业吧,是不是也要人手?是不是要扩大造船能力?是不是带动了就业?带动了经济?什么叫做拉动GDP,二十一世纪的人们(包括宅男们)都知道。

    第三好处:缓解了土地和人口的压力,让这土地和人口压力有了一个宣泄口。种甘蔗肯定需要大量的人口,这还不得从内地迁移过去!那里的人力最便宜?肯定是北方那些吃不饱饭,穿不暖衣的人力最便宜。

    第四好处:扩大了明朝士大夫们的视野,将来他们到了琉球,到了安南,交趾,甚至更远的地方,也就把人口带到了那里,变相扩大了明朝的“版图”,他们要种甘蔗运糖,少不得要和海盗和当地的“土人”打交道,到时候受了损失的那些明朝士大夫,地主,jīng英们,还不是哭着喊着求自己派兵去剿灭那些海盗和“土人”,那自己是不是可以造很多很多的战列舰?可以出很多很多的兵?是不是要建立海外军事基地?这军事基地都建立了,那还有不纳入版图的吗?似乎水到渠成了。

    以一个蔗糖脱sè技术,撬动了整个大明朝的历史走向,。

    开辟新行业收税,原来的铁、盐、丝、茶等等传统的税收领域不可能收到更多税,大明朝的税收基本不会再增加多少,有了新税,就可以明显增加明朝的税收,而且还是掌握在自己手里。

    也撬动了明朝的白银,也就是财富的流通,买地,种甘蔗,制糖,赚钱,再投入买地,再种,经济逐渐循环起来,不再让这些白银躺在地主家的地窖里发霉,就如同大明朝这个巨人血管里的血液再次变得有活力起来,好处明显多多。

    如果是一般商人,恐怕不能胜任这项艰巨的任务。

    第一,没有足够的“官方背景”,要想在两广甚至安南种甘蔗,恐怕会被当地人吃的不剩渣子,更别说保留蔗糖脱sè的秘密了。

    第二,不能结交够多的明朝士大夫阶级,特别是那些大户,一般人很难那接触到他们,就算杨改革自己扶持一个,一来,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