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百度宅男当崇祯-第10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人虽然是我大明的叛将,可也是东虏那边的副将,若是能招降他,rì后不准可以形成望风而降的态势,东虏本身人口并不多,多是我朝叛将和人民,能招降,也算是分化瓦解东虏了,再,此人如今还有些用处,黄台吉之yīn谋,就是要使我大明的朝堂之上出现分歧,从而好从中谋利,若是能把此人招降,以此人之口明黄台吉的yīn谋,则可堵朝臣的悠悠之口……”孙承宗解释道。

    “阁老得有道理

    “对了,将这两封信立刻发出。”孙承宗想起来什么来,从衣袖里抽出两封昨rì就写成的信,交给参谋,让参谋立刻发出去。

    “学生明白。”那个参谋答应道。

    孙承宗又在心里寻思着:起来,黄台吉也是个聪明绝顶的人物了,按理,不该有这种纰漏才对,为何会派一个我朝的叛将来和谈呢?莫非,完全就在敷衍,或者,料定我大明不会再理他的和谈?如果是这样,那就是,黄台吉对于自己决策的进攻,已经有了准备了?

    想到这里,孙承宗又陷入了沉思

第七百零七章 争议

    第七百零七章  争议

    新的一天。

    杨改革不得不早起,准备应付今天的事,原本很清闲的,不过,关外大战,关内大旱,都不太安稳,杨改革也不敢掉以轻心,每rì都早早的起来。

    说是早起,实际,也是七点多才起『床』,这个时间,实际,天早已大亮,很多人已经做了很多事了。

    “呵……,大伴,今rì有什么事啊?”杨改革刚起『床』,就扯这呵欠,问王承恩这一天的安排。

    “陛下,奴婢有一事,不知道是该说还是不该说……”王承恩想了想,道。

    “何事?大伴只管说。”杨改革道。

    “陛下,如今四方进京的百姓,都要先到正阳『门』外朝着皇宫磕头,问他们为何要磕头,百姓们都说,这是感『激』陛下的活命之恩,陛下,如今此事在京城,也是沸沸扬扬,议论得很……”王承恩考虑了许久,还是把这个事报告给了皇帝。

    “……陛下,这可绝不是奴婢为了讨好陛下才这么说,这是真的,凡四方移民逃难进京的,无不感『激』陛下的活命之恩,不少都是拖家带口,扶老携幼的往内城而来,奈何轻易进不得内城,很多都只能在正阳『门』外磕头,有些穿着得体的,倒是能进到内城来,倒是在皇城根脚下叩头的,陛下,如今万民都念陛下的好,都说陛下乃圣明天子,活命的菩萨……”王承恩尽量的往那实处说,可越说,越觉得自己这是在吹捧皇帝,在拍皇帝马屁,越说,越觉得皇帝不相信自己。

    王承恩说完,努力以真诚的目光看着皇帝,希望皇帝相信自己说的是真的。

    杨改革还在半睡半醒之间,猛然听到王承恩说这个,有些莫名其妙,以为自己在做梦,到皇城根下去磕头,进京的百姓都磕?杨改革觉得自己听错了。没当回事。

    “大伴啊!还有其他事吗?”杨改革已经数rì没有出宫了,也没见到实际的情况,总之是不信的,让王承恩说另外的事。杨改革一直就是想力挽狂来,救大明于既倒,不让华夏沉沦,也顺便不让自己的小命丢掉,可从来没想过要老百姓的这么多的感恩,猛然一听这事,杨改革很是不信,甚至感觉到了一些羞愧。

    “陛下,这是真的,奴婢没说谎……,陛下若是不信,可每天派人到正阳『门』外和皇城根去守着,保准能遇到很多,陛下,奴婢真的没说假话……”王承恩连忙解释。王承恩知道皇帝不喜欢说废话,也不喜欢别人拍他马屁,也不喜欢别人说假话,见皇帝不信,王承恩立刻保证。

    “……”杨改革憋了一阵,这事如果是真的,那说明老百姓太善良了,一点点的恩惠,就可以换来如此虔诚的感『激』,杨改革觉得自己受之有愧,想了一阵,笑道:“……若是大伴说徐师傅有这种待遇,朕还信,若是说朕有这待遇,朕不信,朕这个皇帝,当得有多难,大伴还不知道,就别来诳朕了,哈哈哈……”杨改革笑道,即便是真的,杨改革也一时不敢承认,臊得慌。

    “陛下,奴婢说的是真的……”王承恩又连忙真诚的说道。奈何皇帝不信,王承恩也无可奈何,王承恩也只能叹气,这事,他思量了几天了,都没敢告诉皇帝,就怕皇帝不信,现在说出来,皇帝果然是不信……

    “算了,此事就不说了,说别的吧……”杨改革打断了,杨改革不想在这件事上纠缠下去,这件事即便是真的,杨改革也觉得没什么成就感,有的就只有心酸,害臊和出自内心深处的恐惧,自己能穿越而来,未必就不会忽然消失而去,给了这些老百姓这样大的希望,又转眼毁灭他们的希望,世界上可能没有比这更残忍的事了,杨改革从心底里感到了恐惧。只期盼着时间能越快越好,在自己还能掌控这个帝国的时候让更多的老百姓走出死亡的深渊。

    “……是,陛下,今rì还有的事,就是韩阁老上了修建天津港到通州油渣路的奏本,朝中有不少人反对,此事可能在今rì的小朝议上有争论,陛下……”王承恩提醒道。

    “哦,是吗?”杨改革喃喃的道,让韩爌修建天津到通州的油渣路,是自己的授意,早先韩爌就提到过,几十万靠漕运吃饭的可能会阻挠此事,运河沿岸,靠着运河吃饭的人也会反对,杨改革也是知道的,所以,也一直没有提这件事,即便是提,也是让韩爌打头阵,没有自己上阵的意思,想这件事有帝党的支持,又有韩爌的参与,阻力应该不大,没想到,实际真正的运作此事的时候,还是有这相当的阻力,此事,居然还会拿到哦小朝议上去讨论,足以说明,有相当的阻力了。

    “回陛下,是的,不过,想有陛下的支持,韩阁老应该能做下此事的,陛下倒是不必太过担心……”王承恩又道。说得也是实话,这个事,虽然阻力不小,可赞成的人也不少,帝党就不用说,韩爌那一系的人马,也是支持的,有了这两股势力支持,就没有朝廷做不成的事。

    “嗯,此事朕知道了,还有其他事吗?”杨改革心里已经有数了,这事自己早有安排,倒是不用他出现意外。

    “回禀陛下,若是说还有什么事,那就是各地报上来的灾情了,北方诸省,有更多的地方遭灾,陛下,今年的旱情,远超去年……”王承恩也忧虑的道,今年的旱情,来势汹汹,其凶险程度,甚至超过了崇祯元年,而不是只超过了去年。

    “哦,这个啊!朕知道了……”杨改革道了句。然后自己理理衣裳,看着似乎已经穿戴整齐了,杨改革决定去上班。

    ……

    文华殿。

    如今的早朝,也就是大朝会已经成了形式,已经基本上不讨论事情了,基本就是走个流程,然后就散会,大家该干什么干什么。重要的事,都是在小朝会上商议的,小事情,内阁,皇帝自己就处理了。

    杨改革到了文华殿,接受了朝臣们的叩拜,这才开始商议事情。

    “诸位卿家,今rì有什么事要议吗?”杨改革问道。

    “回禀陛下,臣有本要奏。”立刻就有大臣站出来说话。

    杨改革看了看,不是施凤来,也不是陈于廷。杨改革暗道,今rì这个事还有些蹊跷了,本该这两个人开口的,却一个也没开口。

    “哦,卿家有什么事啊?”杨改革问道。

    “启禀陛下,臣要弹劾韩阁老……”这个大臣一出来就是个猛料,杨改革早有王承恩的爆料,说今天要对韩爌发难,没料到,会直接是弹劾,这个事很凶猛!

    “哦,要弹劾韩阁老?朕觉得韩卿家也没做错什么啊!卿家要弹劾韩卿家什么事呢?”杨改革道,不经意间,就表『露』了自己的意思,然后再让这个大臣发表意见,这就是向大臣们表『露』自己的意思,自己不想韩爌下台,你们有事没事不要搞事。

    果然,皇帝的话一出口,不少大臣『私』底下就开始摇头转目起来。

    “回禀陛下,臣以为,韩阁老提出的以工代赈是好的,可要修建天津港到通州的油渣路,这却是在劳民伤财,陛下,应该制止此事……”那个大臣义愤填膺的说道。

    杨改革看了看。早就知道会有人出来阻拦此事,没想到还真的有人,既然此事已经到了这个程度,那就一并解决了,此时正是彻底解决这个事的时机。

    “诸位卿家也都说一说吧……”杨改革道。开始让大臣们讨论。

    “陛下,臣以为,此事不妥,天津到通州,有小三百里,如此之漫长的路,全部用油渣铺设,其费用必定是成百上千万,陛下,如今,外有东虏未平,内有天灾延绵,百姓正在嗷嗷待哺,还如此奢侈,这简直就是无耻……”立刻有大臣接腔道。

    杨改革暗笑一声,这不是自己的说辞么?怎么被你拐去了?

    “启禀陛下,臣也以为不妥,臣以为,以工代赈可以,但绝不可耗费如此银钱来修建如此一条奢华的路,陛下,此路实在太过奢华了,会遭天谴的啊!”这个大臣诅咒道,按照修通州那条油渣路的造价来算天津到通州的,确实相当离谱,没有个千吧万,是修不了这条路的。

    “陛下,臣以为,既然要以工代赈,陛下何不疏通大运河呢?”有的人开始暴『露』自己了,将事扯到漕运上去了。

    杨改革听了一气,已经知道,这是依靠漕运吃饭的那帮子家伙在反弹了。杨改革细看了一下,也觉得蹊跷,今rì出来反对的,不是自己帝党一派的人马,也不是往rì里叫得最凶的陈于廷那帮人,今rì叫得比较凶的,倒是韩爌那系里的人外加几个往常打酱油的。也就是说,今rì这个事,实际还是韩爌的内战。

    杨改革如今已经对朝堂很是熟悉了,可以说了若指掌,只看了一会,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