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命令悄悄的发出去,先入洞的是城中百姓与黄周二将的遗体,然后是伤员,最后是战士断后。
这次的命令,我违背了申不害的权谋之术。按着纯以利害为指引的理论,我其实应该城中烧抢一番,补足补给,只把精壮士兵藏于洞穴,然后一把大火烧尽地面的痕迹,让敌军再也找不到进入洞穴的入口。
那样的话,我将有充足的力量保证我们坚持下去。
但我做不到!这一次,我真得做不到!我无法牺牲这些已心向我的百姓,我无法在他们主动帮我守城之后,再抛弃他们。是的,无论多大的牺牲,这次我也要以他们为先。
或许这是一时意气,但我不在乎。
虽然城中人不是很多,但帮着他们藏进洞穴,搬入粮食和水,也花了好多时间。我的袍泽们在这期间,还在应对敌人的撕杀。
终于,天近午时的时候,全部人马藏入的洞中。我们纵火点燃鹑觚城。
过了半个时辰,听到外面隐隐传来鼓角声,那是敌人终于冲入城中了。
nk〃!~!
..
第五十一章 八阵
我是阿斗 第五十一章八阵 溶岩洞中静静的,我的战士们纪律严整,就算是伤重,也不发出半丝声响。这里除了百姓们悄悄说话的声音,便只有水滴沿着钟乳石轻轻的滴落。 湿湿的风从某个阴暗的孔隙里吹进来,轻轻在洞中游荡,拂动人的袍角和发丝。 隐隐可以听到远处似乎哪里有水流动。 我在人从里穿行,士兵们信任的望着我,百姓们则略带着敬重和恐惧。在洞口处,可以听到外面的风火相激的声音,间或有建筑物倒塌下来。敌人的脚步来了又去,兵器在拨打着,翻拣着。敌军已占领了小城,并开始打扫战场。 我下令要求所有人抓紧时间安排轮流休息,我害怕敌人不会给我们留太充足的时间。毕竟,外面的尸体太少,以孟建的智力,可以轻易察觉出我们还都活着,只要找到洞口,那我们就只能正面敌人,再进行一个攻防之战了。 不过,这次我可不怕他了,因为在地道里,我不需要四处分兵来进行防守,而敌人就算人再多,在这个入口处,也无法一次全投入大量兵力。以相当的兵力相击,他的人马哪里及得上我的精锐? 除了正面进攻,他能如何?灌水?不说他从下游黑水河取水不易,就算是灌下来,也沿着地下水缝隙都流出去了。灌烟?这个洞处于山河相连之处,竟有风透入,烟有何惧? 这样想着,我竟有稍稍放下心来,睡了过去。 一觉睡得黑沉酣甜,突然间醒来,问身边侍卫,说是才睡了一个时辰。我却无法再睡,起身又来到洞口处。 半组八阵图守在这里,为首一员将,唤做黑塞,是个荆州夷人,力大而捷敏,不善言词,惯用流星锤,但在八阵中,却是用长枪。 从赵正的口中,我得知这些人简直是杀戳的机器,面对强敌,没有丝毫的畏惧。在我让他们藏身洞中,救下为先导的那老者的儿子的战斗里,他们与敌军大战一场。他们十六人斩敌百人,还伤了一个叫成公英的大将。打退敌人进攻后,他们还组织人到洞口附近的城中,假做撕杀,引出城中的内应。这计策的确是我没想到的,甚至把我都骗了。 我问这计策谁想出来了? 赵正说,便是这个黑塞。 看起来,此人表面粗鲁,但其内心却还是有几分急智的。 此时,我站在他身边,问他道:“休息了一会儿么?” 黑塞汉话说得并不流畅,完全没有语气高低的情感的分别,硬硬的道:“才睡过了,又有力气了,敌人来多多,我们也不怕。” 我笑着拍拍他的肩,以示奖励。 几位老人受众人推举走过来,我和他们聊了几句。这些老人们大都姓胡,自称虞舜裔孙阏父为祖。我知道胡姓在安定算是个大姓,现曹魏荆州刺吏胡质便是安定胡氏中人。一聊起来胡质,他们言语之间大是兴奋,说起胡质之事滔滔不绝。这个胡质少时就闻名乡里。曹操召为顿丘令,官至荆州刺史,加振威将军,赐爵关内侯,都督青、徐诸军事。这个人极为清廉,每建军功赏赐,皆散于众人,无入家者,家无余财,惟赐衣、书箧而已。其子胡威,官至徐州刺史,父子清慎,名誉著闻当世。曹操对之也赞不绝口。说话间,我对胡氏父子大加赞扬,称其为汉家良将。同样的话题,很快拉近了我们的关系。想想真是怪异,刘质父子当官,他们也没得过什么好处,却居然敢于与我这个“敌国”世子讨论他们的功绩。不过我却在话语间紧紧扣住一个“汉”字,他们是大汉官员,是大汉子民。甚至我说道,若是胡氏父子知道家中乡亲过得如此之苦,不知要难受到何种程度。 贴心的话,有时只几句,便能把感情融合到一起。氛围变得融洽起来。对于当前形式,我以必胜的信心告诉他们,坚持不了几天,援军就能将那些羌胡全部赶走。大汉天兵归来,这里将会远离战争,过上平静的日子。 “那么,以后有田种么?” “可以把我的孩子们都接回来,过几天安定日子么?” “可以分安定城里的粮么?” 我听着,微笑着,点着头。心下却酸楚,这些事有些我是可以答应的,例如分粮分田,有些我却不能,就算我平定了雍凉,只要中原未定,河湟之兵我还是必须要用的。但我现在,只能骗他们。 那个被救出的小伙子走了过来,他的名字叫做胡劲,看起来虎头虎脑的,我把他叫过来,细问敌军的情形。想不到,他到是知道不少的事。 原来,由于雍州治所长安失守,刺史张既等人都在东方潼关等地,遥领雍州刺史。而孟建时任雍州别驾,代刺史张既巡行视察金城,恰逢我军进袭,他便以自己的职位和能力,总领雍凉二州的军马。而苏则等人又都是一心为公,为求胜利不计个人风险个人得失的人(怎么我身边这样的人就这么少呢?)居然在短时间内凑齐了一支足以与我军相匹敌的部伍,并设下一个大口袋来引我入圈套。若不是姜维机警,我军善战,老黄忠威震敌胆,此时只时我早就败了。 还是那句话,何以曹魏人才如此之多呢。 不知过了多久,头顶上忽然有人大叫:“在这里了!” 我疾冲向洞口处,轰然一声,洞口已被掀开,或许是争功心切,竟有敌人纷纷跳了下来。 八阵图进身而前,一进一退之间,落下来的几个敌人已被分成数块,倒在地上,鲜血淋淋漓漓,溅得到处都是。 上面了阵惊呼,有人道:“放箭!” 敌军并不以弓箭为长,但并不是没有。随着梆子声,乱箭纷纷射了下来。八阵图倏的散开,各自隐身到角落里,所有箭支全部落空。 八阵图却又悄悄摸上去。上面又有人举着盾向下爬,爬到中途,盾牌稍倾。黑塞突然一声喝,一柄短斧飞了出去,上面人立时跌落下了,半声没出,便死在当地。 黑塞不动声色,从腰间一探手,又将一柄短斧抽在手中。 敌人见攻不下来,又开始放箭,而八阵这次却以盾护身,口中唉呀呀的惨叫起来。一边飞快的把地上箭支拔出来向后丢。上面听到惨叫,箭放得更加疾了。士兵们忍着笑,把那些宝贵的箭支收集起来。 我却知道,八阵此做法十分危险,而且敌人也不可能总会实行射箭这种笨办法。不过,却还是给他们逗得笑起来。不知孔明先生是如何训练他们的,简直视生死如同儿戏一般,越是旁人不敢做,不肯做,不能做的事,他们越是做的兴高彩烈。 看着他们戏闹,我眼中,却又浮现出孔明那微笑着的,从定淡定的眼神。 在孔明身边时,我有时会有小小的失望,我甚至感觉不出这位后代传为智慧之神的孔明先生高明在何处。无疑,他是超逸绝伦的,但他并非时时都光茫四射的。他可以很巧妙的把众人的视线引到父亲或是我的身上,让我们成为真正的中心。很多时候,他的话并不多,也极少如其他大臣那样主动的建议什么,或是发表滔滔不绝的长篇大论,他只是当我提出什么思路之后,不动声色的帮我来完善他,然后让我去实行。他就象一个极高明的舵手,随着水势,随着风向,轻轻调动船舵,引领我们这条大船在暗礁险滩里穿行。 但是,一但离开他,哪怕只离开短短几天,你就会发现他是多么的重要,离开他是多么的不便。 父亲曾说:“我得孔明,如鱼得水。” 鱼有时候,的确感觉不到水的存在,感觉不到水在呵护着他,但是他一旦离开水,就会无法呼吸。 nk〃!~!
..
第五十二章 燃灯
我是阿斗 第五十二章燃灯 想起先生,我忽然想到一事。我们隐身于洞中,敌军自难攻入,但若姜维等人赶来,发现城破,以为我已身死,那对军士的打击将是极为巨大的。而以孟建之智,若不以此来大加发挥,那才是见了鬼了。 可是,如何来通知他们我还活着呢? 派人闯阵?一来军中已无如此猛将,二来敌军包围我们,若要冲出,势比登天。 放信鸽,大军随时运动之间,信鸽根本无法传信啊。 唉呀呀,千算万算,还是算漏了这点,难道是我真的笨么? 我唤赵正等人前来,大家一起商议。可是想来想去,也没商量出个结果。我不由叹道:“若是孔明先生在就好了。”话才说完,我心中一闪:“有了,可以用孔明灯!” “孔明灯?那是什么?” 孔明灯是先生在蜀中时发明的一种通信用具,我与姜维诸人都曾见过,以细竹为架,薄纸糊好,燃以烛火,则可以飞升上天。 现下军中却没有细竹,也没有薄纸,怎么办?我让人把八阵弄来的箭支取来,令赵正斩断箭头箭羽,劈成细条。把自己的披风取下,撕开蜀锦的里子,居然把问题解决了。 时隔不久,敌军果然开始往里灌烟了。守洞口的军士伏下身子,水湿了战袍遮住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