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军神-第94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是刘冯心中不甘,看着百官哭道:“朕想高祖提三尺剑,斩蛇起义,平秦灭楚,创造基业,世统相传,四百年矣。”

    “朕虽不才,初无过恶,安忍将祖宗大业,等闲弃了?汝百官再从公计议。”

    陈沫排众而出,引李琪、张钦近前奏曰:“陛下若不信,可问此二人。”

    李琪奏曰:“自秦王即位以来,麒麟降生,凤凰来仪,黄龙出现,嘉禾蔚生,甘露下降。此是上天示瑞,秦当代汉之象也。”

    张钦乃是张裕儿子,也继承了张裕在玄学上的造诣以及爵位,亦是奏曰:“臣等职掌司天,夜观乾象,见炎汉气数已终,陛下帝垦隐匿不明。”

    “秦国乾象,极天际地,言之难尽。更兼上应天道,下合黎明,还请陛下顺应天意。”

    刘冯曰:“祥瑞图谶,皆虚妄之事;奈何以虚妄之事,而遽欲朕舍祖宗之基业乎?”

    程武奏道:“自古以来,有兴必有废,有盛必有衰,岂有不亡之国、不败之家乎?”

    “汉室相传四百余年,延至陛下,气数已尽,宜早退避,不可迟疑;迟则生变矣。”

    刘冯大哭不止,进入后殿去了,田丰、赵云等人虽然心中不忍,却也知道事已至此,只能表明态度。

    他们都是正直忠义之人,可是如今王朝更迭,纵然他们战功显赫,若是缺少了拥立之功,也必定会受人排挤。

    最为重要的是,大秦有如今局面,都是他们一刀一枪打出来的,而且他们忠诚的对象乃陈氏也。

    故,哪怕众人对于汉室,心中多少还有些留念,对于天子刘冯还有些怜悯,也只能如此行事。

    只不过,相比起田丰等人,关中后一辈文武对于汉室,却没有丝毫忠诚。

    他们看到刘冯痛哭流涕,都忍不住冷笑不止。

    第三日,百官又集于大殿,令宦官入请刘冯,刘冯忧惧不敢出。

    没过多久,陈沫、陈季、吴迅、典满带剑而入,再次邀请天子进入大殿,天子颤栗不已,只得跟着陈沫等人回到殿中。

    来到大殿,只见阶下披甲持戈数百余人,皆是秦兵。

    刘冯哭着对群臣说道:“朕愿将天下禅于秦王,幸留残喘,以终天年。”

    田丰上前说道:“秦王必不负陛下,陛下可急降诏,以安众心。”

    刘冯只得令陈群起草禅国之诏,令程武赍捧诏玺,引百官直至秦王宫献纳。

    程武开读诏曰:“朕在位几十载年,正值天下动荡之际,幸赖祖宗之灵,使得大汉残留至今。”

    “然朕今仰瞻天象,俯察民心,炎精之数既终,行运在乎陈氏。是以前王既树神武之迹,今王又光耀明德,以应其期。历数昭明,信可知矣。”

    “夫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唐尧不私于厥子,而名播于无穷,朕窃慕焉,今其追踵尧典,禅位于秦王。王其毋辞!”

    陈政闻言,却是推迟道:“臣才疏德薄,请别求大贤以嗣天位。”

    刘冯览表,心甚惊疑,谓群臣曰:“秦王谦逊,如之奈何?”

    李琪曰:“昔魏武王受王爵之时,三辞而诏不许,然后受之,今陛下可再降诏,秦王自当允从。”

    刘冯迫不得已,又令田丰草诏,遣人持节奉玺至秦王宫。

    陈政再次推迟,直到第三次才答应接受阐让。

    陈沫奏曰:“陛下可筑一坛,名曰受禅坛,集公卿庶民,明白禅位;则陛下子子孙孙,必蒙秦恩矣。”

    刘冯从之,乃遣太常院官,卜地于长安北郊,筑起三层高坛,择于十月庚午日寅时禅让。

    至期,刘冯请秦王陈政登坛受禅,坛下集大小官僚四百余员,御林虎贲禁军三十余万,天子亲捧玉玺奉陈政。

    陈政受之。

    坛下群臣跪听册曰:“咨尔秦王!昔者唐尧禅位于虞舜,舜亦以命禹:天命不于常,惟归有德。汉道陵迟,世失其序;降及朕躬,大乱滋昏,群凶恣逆,宇内颠覆。”

    “赖武王神武,拯兹难于四方,惟清区夏,以保绥我宗庙;岂予一人获乂,俾九服实受其赐。今王钦承前绪,光于乃德;恢文武之大业,昭尔考之弘烈。”

    “皇灵降瑞,人神告徵;诞惟亮采,师锡朕命。全曰尔度克协于虞舜,用率我唐典,敬逊尔位。於戏!天之历数在尔躬,君其袛顺大礼,飨万国以肃承天命!”

    读册已毕,秦王陈政即受八般大礼,登了帝位。

    田丰引大小官僚朝于坛下,改年号为黄初元年,国号大秦。

    陈政当即传旨,大赦天下,谥父陈旭为太祖武皇帝。

    陈沫再度奏曰:“‘天无二日,民无二主’。汉帝既禅天下,理宜退就藩服。乞降明旨,安置刘氏于何地?”

    言讫,陈沫扶献帝跪于坛下听旨。

    陈政降旨封帝为山阳公,即日便行,刘冯无奈,只得谢恩而去。

    陈政登基为帝,赵云之女被封为皇后,陈骏被封为燕王,陈艾被封为西凉王,陈婷被封为长乐公主。

    至于朝中大臣,亦是各有封赏,其中详情太过繁琐,遂不一一言之,只是封赏过后,众臣尽皆欢欣鼓舞。

    黄初元年,陈政登基为帝,田丰上表曰:“陛下初临大宝,承天受民,兵强马壮,百姓归心。”

    “今有东吴孙权,寇居一方,陛下正当统领大军,南下灭吴!”

    田丰上表过后,大秦众文武亦是纷纷效仿,陈政当即派遣天使,前往东吴劝降孙权。

    与此同时,陈政调动天下兵马,三月时间聚集了水路大军七十万,一路南下,兵马浩浩荡荡绵延百里。

    孙权听闻这个消息,当即脸色煞白,江东文武惶恐不安。

    以张昭为首的东吴士族,纷纷上表:“秦王接受阐让,天命所归,如今天下一统势不可挡。”

    “为东吴万千百姓计,还望主公献城纳降,好使东吴免受战乱之苦。”

    相比起历史上曹操南下的时候,陈政声势不知强了多少,而且东吴也没有那个时候强盛。

    须知,周瑜投降,太史慈离去,甘宁也归属大秦。

    由于孙策的事情,许多孙策旧部也都怀有二心,纵然是几个忠心耿耿的老将,也都要么战死沙场,要么老死化为一捧黄土。

    可以说,现在的东吴内忧外患。

    而且,鲁肃也早就病逝,如今的东吴只有陆逊、吕蒙可堪重任。

    陆逊乃江东陆氏家主,自然也要为自己家族利益考虑,居然也劝说孙权投降。

    只有吕蒙,以及少量将领求战。

    孙权忧愤交加,居然一病不起,在大秦雄兵尚未抵达之际,就已经去世。

    孙权之子继位,上表纳降,天下乃定。

第一千零一十章 血色山河

    天下刚刚一统,赵云就卧病不起,于当年冬季病逝,比历史上多活了一年。

    黄初元年二月,朝中重臣田丰病逝,随后几年时间,老一辈文臣武将都先后去世。

    这段时间,陈政经常都能听到噩耗,也感觉心中颇为沉重。

    只是他所不知道的是,这些文臣、武将,相比起历史上的命运,已经好了许多。

    哪怕是徐晃、甘宁、张辽几人,也因为华佗的存在,比历史上多活了许多年,看到了天下统一,完成了心中执念。

    时至今日,老一辈关中文武,只有司马懿、陈群尚且健在。

    除此之外,还有东吴降将周瑜,如今也不过五十多岁,由于经常调理身体,倒也十分健朗。

    陆逊投降以后,也得到了陈政的重用,现在尚且不到五十岁,仍旧年轻力壮。

    冀州降将张郃,投降陈旭以后,虽然没有立下战功,可是由于他的名声,后来也被陈政重用。

    直到今日,张郃仍旧健在。

    如今的司马懿,深得陈政器重,可谓是权倾朝野,司马氏以及许多世族,由于天下局势的稳定,也开始蓬勃发展起来。

    只不过,这么多年了,由于陈旭打下了厚实的根基,关中出现了许多寒门士子。

    陈政遵从陈旭遗愿,对于寒门士子大肆提拔,很多地方基层官吏,都有寒门士子担任。

    如此一来,许多中小型士族,也都被遏制了发展势头。

    在这段时间中,先进的造纸术以及活字印刷术,都被广泛推及,使得大秦之中涌现出了许多书籍。

    由于大量便宜书籍的出现,读书习字再也不只是世家大族的特权。

    当然,陈政在推广发布书籍的同时,也遭受了不少阻力,可是在大秦这个开国皇帝面前,那些有异议的人都成了刀下亡魂。

    从那以后,世家大族才知道,陈政推广知识的决心,慑于大秦的强盛,却也不敢再有二心。

    知识普及的同时,随之而来的就是朝政改革。

    首先,陈政废除三公九卿制度,依照陈旭小册子中的描述,在与陈群以及朝中大臣的不断商议下,开始使用三省六部制度。

    当然,大秦的三省六部制度,与后世这种制度多少还有些不一样,完全能够契合大秦如今的国情。

    三省六部制度的诞生,既削减了朝臣的全力,又分担了皇帝的执政压力,也促进了中央集权。

    这个具有大秦特色的三省六部制度,经过不停的改进,一直沿用了将近千年,才被缓缓废除。

    朝政改革没有多久,陈政再次颁布了科举取才制度。

    相比起后世科举制度的弊端,陈政所创立的科举制度,却更有上古之风。

    想要中举的士子,却不能死读书,反而要学习君子六艺,特别是骑射武艺,也在科举之中占有很大比重。

    陈政说要培养的,不是那种只会摇头晃脑,却手无缚鸡之力的读书人。

    他说要的人才,是真正的人才,有才华、有胆量、有武艺、有气魄。

    当然,这种科举制度要求太高了。

    为了能够选拔到足够的人才,陈政不仅创办了很多学府,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