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西凉铁骑-第7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着贾诩这个智者吃瘪,可是一件难得一见的事,轻声道:“李文侯已经臣服于我!”

    贾诩的神情一愣,而后面有喜色,一时间发现眼前的主公变的深不可测起来,能将李文侯收服,那可不是寻常人能做到的,若是降服了李文侯,以后在北地郡的发展势必将会更快。

    看着贾诩愣愣的神情,贾荣兴奋不已。

    贾诩拜道:“恭喜主公,如此,大业可成!”

    得到贾诩的夸奖无异于是人间一大乐事,这个平时高深莫测,城府高深的智者,自己能做出一件出乎其意料的事,多么的值得自豪。

    “不过眼下最重要的还是主公要亲自前往西凉军,与董卓请辞,言辞之间一定要尽显不舍,让董卓高兴。”贾诩叮嘱道。

    贾荣轻轻的点头,脑中已经开始思考该怎么做。

    之后贾诩又告诉了贾荣一些以后应该注意的问题之后,就让贾荣离开了,并没有跟随贾荣留在北地郡,贾诩看来,自己待在西凉军中反而作用更大,对此,贾荣并没有勉强,若贾荣一力要求贾诩留在北地郡,相信贾诩也不会拒绝的,强扭的瓜不甜,让一个人留在他自己喜欢的岗位肯定会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创造更大的效益。

    辞别贾诩之后,贾荣急匆匆的赶到了董卓所在的西凉军大帐,对一路上西凉军军士的道喜声也没搭理。

    通禀之后,贾荣得以进到中军大帐,董卓没有了以往的热情,冰冷的态度透露着他的不满。

    贾荣对董卓躬身一拜道:“卑职贾荣参见将军!”

    董卓语气生硬的说道:“贾太守不必如此,现在你的官阶不低于我,何必行此大礼,董某受不起。”却没有一点搀扶的意思,压根就是刻意为难贾荣。

    “将军此言差矣,将军对贾荣有知遇之恩,贾荣能有今日,全赖将军,若无将军,岂有今日贾荣;一日为主,终身为主,卑职时刻不敢忘记自己是西凉军人,时刻铭记将军大恩。”贾荣保持躬身的姿势回道。

    董卓的神色缓和了许多,伸手将贾荣扶起,说道:“志远何必如此,你我同为汉臣,以后自当相互扶持。”称呼也从之前的贾太守变为了志远。

    贾荣义正言辞的说道:“将军此言差矣,贾荣此生都是西凉军之人,日后将军但有驱策,贾荣万死不辞,西凉军经历这么多的战争,已是伤痕累累,将军大可挑选卑职麾下的精锐之士,卑职此次与将军分别实属无奈,其实卑职也是想留在西凉军中,西凉军,就是卑职的家。”对董卓再次下拜。

    董卓神情激动,拉着贾荣的手说道:“我知道志远肯定不会负我,有志远此言,我放心矣,西凉军无恙,志远的兵力若是不足,我可以派华将军辅助志远镇守北地郡。”

    “志远在北地郡有什么难处,也尽管提出来,我一定会帮助志远的,西凉军中的职位永远为你留着。”董卓慷慨激昂的说道。

    兄弟姐妹们,站起来!为了铁骑!

第七十九章:羌人退兵【求收求红】

    不好意思,发错文章了,这就修改!

    看着华雄恶狠狠的眼神,传讯的士兵不由得心中发毛,双腿不断的颤抖,不仅是因为华雄的威名,更多的是知道俘虏突然逃走这么多是大罪,虽是清晨,额头上却冒出丝丝汗水。

    关键时刻还是姜羽识大体,站出来打圆场说道:“将军,羌人首领盗取战马连夜而逃,肯定已经走远,说不定已经回到了羌人大营,若是我们前去追击,难免会遇到羌人大军,还是尽快返回大营。”

    贾荣发现姜羽真是越来越可爱了,简直就是自己的知音啊,清了清嗓子说道:“姜羽说的有道理,而今我军损失颇大,追击羌人也是不明智的做法,抓紧返回大营才是最重要的。”

    “赏罚分明一向是我军宗旨,昨晚负责巡逻的士兵回到大营之后,每人领取三十大板,以示警戒,以后各军都要注意,在发生类似事情,一律斩首,不容求情。”

    队伍里的几名士兵长舒了一口气,只要不是砍头就好。

    除了贾荣,所有的人都不知道昨日那名羌人将领的身份,也就把这件事掀了过去,没放在心上,当成了一件普通的逃跑事件。

    不日,贾荣一行三百余骑带领三百多名俘虏返回了汉军大营。

    提前得到消息的董卓亲自率领一干将领迎接贾荣,给予最高的荣誉,就连汉军统帅张温也派了几名将军前来迎接,贾荣的三次胜利,虽说是小规模的交战,无疑给士气低迷的汉军带来了鼓舞,自己在汉帝的面前也有了讨要粮草的资本,也能封住那些大臣的嘴;此次出动的汉军小规模骑兵一共有五支,唯有贾荣这一支队伍缴获最大,其余的几支队伍的损失比较大,有一支队伍甚至全军覆没,贾荣的胜利归来是大大的长了张温的面子,若不是顾及身份,张温恐怕会亲自来迎。

    董卓就没那么多的顾虑了,一来贾荣是西凉军将领,没那么多的顾忌,二来贾荣是自己的爱将,迎接一下多正常的事。

    汉军为甚至给贾荣举办了一场庆功宴,期间来吹捧贾荣的往来不绝,认识的不认识的,都来攀谈两句,混个脸熟,孙坚更是高兴的和贾荣连饮了三大杯,不断的向别人说着贾荣是他的兄弟,孙坚也成了风云人物;贾荣一时间被说成了霍去病再世,带领五百骑兵深入敌后杀的羌人丢盔弃甲,华雄也连带着被吹得眉开眼笑,这位西凉第一猛将估计这一辈子都没有今天笑的这么多,华雄是单纯的一介武夫,说白了就是头脑简单四肢发达;贾荣两世为人,自然明白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道理,无论是张温夸奖自己还是其他的将领,贾荣一律将这份荣誉推到董卓的身上,一再的言明是董卓带兵有方,董卓那宽厚的大脸笑的连眼睛都很难辨认出来,为了躲避这个风头,连带着李儒也被贾荣抖露到了世人的面前,贾荣把李儒夸的跟一朵花似的,什么学富五车才高八斗胸中有千般谋略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全部推倒李儒的身上,说的连汉军主将张温也有些意动,亲自向董卓问及李儒的事情,显然是想要挖墙脚了。

    李儒是董卓的女婿兼得意谋士,首席军师,岂能轻易相让,于是庆功宴的举办人开始于董卓、李儒不断的交谈着,贾荣也顺利的从这场庆功宴中退出身,虽说是庆功宴,却没有饮酒,而今羌人大军虎视眈眈,张温哪敢懈怠,以茶代酒。

    此次贾荣缴获的所有物资、战马、俘虏也都被作为奖赏给了贾荣,这才是贾荣最高兴的,此次打败的骑兵都是羌人的精锐骑兵,战马那也都是战马之中的精品。

    次日,令汉军惊异的是对峙的羌人大军竟然缓缓退兵了,更加诡异的是,羌人仅仅带走了劫掠的物资,大军一路上秋毫无犯,汉人的村庄安然无恙,汉军诸将张温是百思不得其解,以往羌人哪次不是走到哪洗劫到哪。

    羌人退兵了,就是胜利了,张温长舒了一口气,无论羌人是基于什么原因退兵,大汉却是暂时缓解了危难,总算没有辜负汉帝的信任,没有成为大汉的罪人。

    待汉军斥候带来李文侯已经远离大汉疆界时,张温才算彻底的放下心来,李文侯不是个简单的人物,大汉名将皇甫嵩都败在了他的手上,自己肯定要小心应对。

    北地郡的汉军整整狂欢了三日,酒水从附近的城镇源源不断的运来,压抑着大军几个月的羌人退兵了,士兵的雄性荷尔蒙也是彻底爆发,整夜在军营中欢呼狂吼,庆祝着战争的胜利。

    与此同时,汉庭得知这一喜讯那也是朝廷上下日夜笙歌,弹冠相庆,庆祝这场胜利,赋闲在家的皇甫嵩更是大呼天佑大汉。

    汉帝昭告天下这个好消息,也是向那些不断作乱的宵小威慑,又一次的告祭太庙。

    汉庭的封赏下来了,张温被封为太尉,位列三公,显赫无比;董卓也因作战有功,被封为前将军、蔾侯,食邑一千户,屯军扶风郡;孙坚被封为议郎,其余一干将领均有封赏,皆大欢喜。

    奇怪的是,贾荣被封为北地郡太守,带领原部人马镇守北地郡。

    皇甫嵩在离职时曾向朝廷再次举荐贾荣,张温也在贾荣取得与羌人作战胜利之后向朝廷举荐贾荣,称贾荣是不可多得的良将,两位大汉元老级的将领亲自举荐,不由得汉庭上下不重视。

    对于贾荣的任命,汉庭上下又掀起了一阵风波,不少的世族官员认为贾荣此人不可靠,对汉庭不忠,因为前者贾荣曾拒绝汉庭的任命,私自逃回西凉军,而且贾荣出身贫贱;看着世族如此打压贾荣,大将军何进看不下去了,不能因为一个人出身低微就完全的否定,何进没少吃这些世家大族这方面的苦头,自己手下人才稀疏,仅仅因为自己出身屠户,那些清流文士的认知里和自己结交就是贬低他们的身份,明里暗里,没少打击何进,从这件事上,何进似乎看到了当年自己的境遇,那个举目无亲,四处遭人白眼的何屠户。

    就冲着这些,何进是极力的为贾荣说好话,大力举荐贾荣,何进身为大将军,执掌天下兵马,说话还是很有分量的,何进发话,不少大将军一派的官员纷纷附和。

    张温的奏折上将贾荣的事迹详细的向汉帝阐述了一遍,撇开别的不说,汉帝也十分的欣赏贾荣这个年轻的大汉将领,北地郡作为连年来羌人进攻大汉的所在,饱受战火,何不将贾荣封为北地郡太守,一来能不致手下将领寒心,二则贾荣也能帮自己抵御羌人,北地郡贫瘠,连年来都是大汉倒贴粮食,汉帝也看不上眼,三则可以分化西凉军的兵权,不愁董卓尾大不掉。

    下定决心后,汉帝才不管下面的大臣讨论的如何激烈,一锤定音,拂袖而去,留下面面相觑的大臣;贾荣成为了大汉最年轻的一位太守,地位显赫,太守职比两千石,统管一郡军政,这在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