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西凉铁骑-第6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二人交谈良久之后,才依依不舍的分开。

    次日,贾荣与贾诩告别之后,就离开了武威郡。

    一行人于几日后返回了董卓的军中,此时,董卓率军驻扎在陇西郡,也就是董卓的出生地,董卓在陇西有着举足轻重的位置,不论是在民间还是在官府,董卓的一言一行都具有极大的影响力,也就是一个土皇帝。

    贾荣返回军中之后,立即前去向董卓报道。

    董卓见到贾荣返回,非常的高兴,一直以来董卓都把贾荣当做心腹大将来看待,再加上贾荣对自己有救命之恩,贾荣在董卓心目中的位置就显得更加重要了。

    贾荣拱手拜道:“卑职贾荣率军返回,特来拜见将军!”

    董卓将贾荣扶起之后问道:“志远不必客气,此番回去,家中可好?”

    贾荣心中又燃起了熊熊怒火,虽说秀儿的大仇得报,自己也想开了许多,但一想起李家村的遭际,难免恼怒。

    “卑职的家乡遭山贼劫掠,村中之人无一幸免。”

    感受着贾荣言语之中的怒火,以及贾荣眼神之中闪出的凛冽杀意,董卓宽慰道:“志远啊,人死不能复生,节哀顺变,如今正是多事之秋,军中有许多事需要志远处理,望志远以大事为重。”

    “将军请放心,卑职一定尽心尽力!”贾荣再拜而道。

    董卓赞许的点点头,说道:“志远,如今羌人的行迹诡异,必将又有战事发生,到时志远一定要大展拳脚,现我西凉军威风。”

    “若再有战事,卑职一定打出我西凉军的威风,让天下人不得小觑我西凉勇士。”贾荣信誓旦旦的说道。

    董卓哈哈大笑道:“有志远此言,吾宽心矣。”

    “志远啊,你一路奔波,早些回去歇息吧。”董卓接着说道。

    贾荣对董卓行了一礼,出了营帐。

    看着远去的贾荣,董卓的眼中闪现出一丝精光,经历过这件事,或许对贾荣来说是一件好事,董卓现在对贾荣可是无微不至啊。

    一路上,贾荣在思考自己的与贾诩商议的事情,董卓对自己可以说是十分不错的,自己若是争霸天下,势必脱离董卓的麾下,世人将会如何看待自己。

    算了,走一步算一步吧,历史注定董卓不能够长久,自己做好长久的打算是没有错的,别到时也被天下诸侯一起给宰了,那就不划算了。

    贾荣回到军中,首先就是和军中的将领见面,什么时候,军队才是最最重要的,打天下难道靠文士一个个的去说服人家?肯定是行不通的。

    所有的将领都知道他们的将军此番回去是要大婚的,却出奇的没有一个人问及贾荣,都沉默的站在那里,贾荣知道这肯定是李顺姜羽他们几个回来嘱托过的。

    贾荣扫视了一眼众将缓缓说道:“此次我回去之时,军中的事情都详细的给我说说。”

    之后,张威将军中最近的事情详细的通报了一遍。

    大军自从到达陇西郡之后,依旧是训练,不同的是董卓补全了之前战争时损失的兵力,就是在陇西郡招收士兵,贾荣部非但没有裁军,董卓还拨给了四百五十人,如今的建制就是四千人。

    如今西凉军华雄部骑兵两千人,郭汜部骑兵两千人,董卓亲兵部骑兵两千人,牛金部步兵三千人,李催部步兵三千人,贾荣

    部步兵三千五百人、骑兵五百人。

    西凉军总共有一万六千人,实力不容小觑。

    贾荣着重吩咐张威处理了一下新来的四百五十名士兵的问题,众将就离开了贾荣的大帐。

    求收求红求打赏!铁骑的进步离不开大家的支持,多谢各位读者大大一直以来对铁骑的支持!

第六十七章:羌人叛乱【求红求收】

    果然不出董卓所料,三日之后,传来了羌人再度叛乱的消息,此次的反叛不同以往,北地郡的先零羌和枹罕县的群贼反叛,拥立羌族北宫伯玉、李文侯为将军,杀死护羌校尉冷征,拥兵十万,连下泥阳、廉县、灵州三县,声势浩大,所过之处寸毛不生,被杀者不计其数。

    汉庭刚刚经历黄巾之乱,没有得以喘息,就又面临着新的战事,朝廷上下争吵纷纷,有的大臣建议汉帝招安北宫伯玉、李文侯等人,实行暂时安抚的政策,有的大臣建议采用雷霆手段灭杀这群反贼,以正汉室威严,一时间朝廷上下分为主战派和主和派,争论不休。

    当今大汉江山的局势,由黄巾之乱的胜利之中又一次的陷入了危难。

    面对当前的形势,不得已之下,汉帝采取了主和派大臣的建议,派遣天使前往北地郡招安北宫伯玉、李文侯,为表诚意,汉帝又从将要空虚的国库之中调出丝绸千匹,百坛美酒,在主和派的大臣看来,此次出使一定能够成功,这是汉庭给了他们极大的面子。

    出乎汉庭意料的是,传旨的天使到达北地郡之后,李文侯、北宫伯玉并不买账,千匹丝绸、百坛美酒留下,杀了天使,一时间声势更加的浩大。

    消息传到汉庭,汉帝愤怒无比,当即宣大将军何进进宫商议军事,这压根就是不把汉庭的威严放在眼里。

    北地郡富平县羌人营帐,北宫伯玉一脸愁容的说道:“文侯兄,此番我们杀了汉庭的使者,也就是和汉庭彻底的决裂,没有一丝的缓和余地,是不是有点鲁莽了?”

    北宫伯玉为人勇猛但少谋,李文侯虽说是羌人,但却熟读汉人兵法,胸有韬略,是一个文武双全之辈。

    李文侯放下手中的书简,目光中闪过一丝精芒,说道:“伯玉兄多虑了,即使我们与汉庭之间有缓和的余地,你认为汉庭将来会放过我们吗?”

    “大汉刚刚经历过黄巾之乱,国力疲敝,无力攻打我们,才会想出什么封赏打发我们,若是汉庭腾出手来,第一个倒霉的就是我们,所以我们更要坚决的与汉庭决裂;而今我们拥兵十万,皆是能征善战之辈,即使汉庭发兵也有可战之力,再说,汉庭发兵来攻,我们只要固守城池,汉军无粮自然会退兵。”

    北宫伯玉听了李文侯的分析,大笑道:“有文侯兄,大军无忧矣。”

    “但我们也不能小觑大汉,如今大汉经历多次战事,皆是百战之师,精锐无比。”李文侯眼中闪现出担忧的神色。

    北宫伯玉问道:“文侯兄,那怎么办?”

    李文侯缓缓说道:“汉人讲究师出有名,我们就打一个旗号,然后拉拢汉人的名士加入我们的阵营,为我们壮声势。”

    北宫伯玉茫然的点点头,北宫伯玉大人擅长的是战场冲锋陷阵,他也知道自己的长处,所以军中的大小事情向来是以李文侯马首是瞻。

    虽然汉帝十分的愤怒,但是碍于国情,只好将攻打北宫伯玉李文侯之事推到年后再做商议。

    贾荣得知羌人在此叛乱攻打大汉城池的消息之后,明白不久将会有战事爆发,趁着战事之前时间,贾荣抓紧操练兵马;自从秀儿逝去之后,贾荣的变强之心愈加的激烈起来,在乱世中,只有自身的势力才是最重要的。

    贾荣每日玩了命的训练自己,可以说是贾荣来到东汉首次这么卖命,一种无形的压迫感使得贾荣不得不努力;手下的士兵受到贾荣这股狠劲儿的影响,也是拼了命的训练。

    不日,贾诩来到了西凉军中,投靠在李催的帐下。

    贾荣得知这一消息之后,打着看李催部研究训练的名义前来探望。

    李催听到贾荣将要到来的消息,极为的高兴,贾荣现在可是西凉军的一大红人,不仅为此,李催对贾荣的才能也是十分的钦佩。

    在李催的陪同之下,贾荣观看了李催部的训练,同为西凉的武将,贾荣也没什保留的,将自己的看法都说给了李催听。李催听得头就像是鸡叨米似的,还一个劲儿的央求贾荣多来自己的军队里指导,贾荣自然是求之不得。

    贾荣来的时候故意拖到了快中午,于是就理所当然的在李催部吃了一顿午饭,期间李催让贾诩前来作陪,十分郑重的将贾诩介绍给了贾荣认识。

    见到了贾诩,贾荣的心也放宽了不少,此次来李催部的目的就是为了看望贾诩的,期间对贾诩也是不断的挤眉弄眼,对于自己的这第一个谋士,贾荣十分满意,勇猛有余的大老粗李催也没发现什么。

    整个新年,大汉上下都在一种极其压抑的气氛中度过的,大战来临的场面影响着每一个大汉人,穷苦人更加的为生计而发愁,不少百姓将田地卖于那些大世家以求生存,整个大汉朝呈现出一种日暮西山的景象。

    沉寂了许久的李文侯、北宫伯玉,又率领大军攻打北地郡治所富平县,北地郡太守不敢怠慢,一边抵挡羌人大军,上书向朝廷告急。

    汉帝自从平定了黄巾之乱,感觉自己能和汉武并肩,自己怎么说也是力挽汉室于危难之中;江山稳定了,自己也就能去管理万金堂,丰富自己的小金库了,此番平定黄巾之乱,自己的小金库可没少出钱,一定要捞回来。

    谁想羌人又再度来犯,声势较之前更为的浩大,黄巾造反的时候,汉帝就是赔了许多的钱,说了很多的好话,才让羌人暂时退兵,没想到刚刚度过了黄巾危机,这群蛮夷又起兵来犯。

    大将军何进也曾劝汉帝忍一时之气,待国安民定之日,一举消灭羌人。

    汉帝也答应了,但令汉庭想不到的是,羌人竟然将朝廷派去的天使斩杀了,藐视汉庭的威严,这是汉帝所不能容忍的。

    犯我大汉者,虽远必诛!这句话汉帝还是铭记在心的,即使让再多的百姓饿死,只要能将羌人打退,汉帝认为也是十分值得的。

    中平二年四月,汉帝封皇甫嵩左车骑将军,带领执金吾袁滂带领共十万余大军,救援北地郡;董卓被重召为中郎将,跟随皇甫嵩平叛,同行的还有在黄巾之乱中表现优秀的将领孙坚等人。

    此时已是四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