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西凉铁骑-第30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完这顿饭下顿饭的着落在哪里,向着夺权的是家中有余粮的地主,朝中官员也是紧闭府邸大门,避嫌,李儒连皇宫都敢连夜闯入,他们不认为府上的大门比宫门还要坚硬。

    “将军,李儒前来求见!”

    贾荣急忙起身,在士兵的带领下来到府门外。

    府门大开,贾荣带着李儒走进将军府。

    李儒仿佛一下子苍老了十几岁,看着他那有些佝偻的背影,贾荣生出一丝不忍。

    “文优,董公的事情我已知晓,没想到城中居然会有袁家余孽,最近几日,西凉军也在遍寻袁家残留的余孽,董公于我有知遇之恩,没想到却落个身死的下场。”贾荣拉着李儒说道。

    李儒本想试探贾荣一番,被贾荣这么一番大义凛然的话语堵到了嘴里。

    贾荣低沉着声音说道:“如今董公身死的消息城内皆知,如若不出所料,这定于城内的世家有关,关东诸侯已经兵临城下,不知文优有何良策?”

    “太师遇刺,惨遭不幸,当向圣上禀明此事,以太师之礼葬之。”李儒说完这句话,仿佛失去了最后的支撑,好不容易直起来的腰再次弯了下去。

    贾荣喟然叹道:“文优所言甚是,董公在世时,于国于民有大功劳,当厚葬之,明日上朝我会禀明圣上,亲自督办此事。”李儒的话就是一个信号,西凉军收编董军不是什么秘密,李儒没有追究,表明已经默许了贾荣的行径。

    “多谢志远了。”李儒语气平缓的说道。

    “董公身死,诸侯兵临雒阳城下,不知文优有何想法?”贾荣再次问道。

    李儒细眼打量了贾荣良久,道:“志远,董公不在军中,军中无有足够威望的将领统治,还望志远暂时收纳董军,抵御关东诸侯。”

    贾荣心下大喜,不过仍旧保持一脸淡然之色。

    “只是希望志远能够善待董公的家人。”李儒言及此处,向府门外而去。

    贾荣遥遥回道:“文优尽管放心。”

    董卓死了,李儒失去了最大的靠山,入主雒阳之时,李儒满腔的雄心壮志,意图大鹏展翅于九天,让天下人看看自己的成就,没想到中道崩殂,未成大业而遇刺,其他人可以向西凉军投诚,他李儒却不可以,“士为知己死,从一而终。”这些观念一直飘荡在他的脑海,无法遗忘。

    “谁人刺杀的董公,一定会付出代价的。”李儒咬牙切齿的说道。

    有了李儒的亲口承诺,贾荣带领西凉军很顺利的接收了董军,为了安抚军心,董军中原有的将领并没有做改变,当然这些只是暂时的,等到军队彻底安稳下来,大部分将领的位置恐怕就要挪一下了。

    看着昔日趾高气昂的郝萌曹性,如同斗败的公鸡,贾荣没来由的心中大快,打败敌人不是本事,让敌人匍匐在自己的脚下,仰望自己,才是最爽快的,郝萌曹性心眼不怎么样,不可否认二人确有几分本领,贾荣很大度的接收了二人,保留其原有的职位。

    董军虽然暂时编入了西凉军,仍旧存在很多不安稳的因素,目前最重要的就是安抚为主。

    “你们到军中之后听从军师的安排。”贾荣看着帐内的将领说道。

    “诺!”既然选择了向西凉军投诚,这些将领还是有自知之明的。

    贾荣将目光转向李儒说道:“西凉军中自今日起将会有两个军师职位,左军师与右军师,右军师之位非先生莫属。”

    李儒回绝道:“董公于我恩重如山,李儒断不会答应此事。”

    “不管先生同不同意,右军师之位为将军虚位以待。”贾荣语气真诚的说道。

    帐内的将领听到贾荣这番话,激动之余,看向李儒的目光充满了热切,董卓遇刺身亡,更多的将领考虑的是身后之事,所以西凉军的很多规矩都是明白的,不通过努力,很难在西凉军中出人头地,而贾荣能直接以右军师之位相待,足见其对李儒的信任,而西凉军中有李儒这个熟人,能为更多的将领争取好处,军师那可是大军的左膀右臂。

    李儒选择了留下,跟随李儒的有徐荣张辽牛辅等一干将领。

    收编了董军,西凉军的军容空前壮大,当前最重要之事就是将这些收拢的董军将士彻底吸收。

    在贾诩的居中调度下,雒阳周边关卡的士兵纷纷向雒阳靠拢,保卫京师的安全。

    看着雒阳城外人头攒动,旌旗飘扬,贾荣嘴角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董卓死亡,雒阳城十二个城门全在西凉军的控制下,城内的世家休想来个里应外合。

    朝堂上,文武百官议论纷纷,董卓这个最大的魔头死了,朝上再也没有昔日里压抑的氛围,大臣们交头接耳。

    汉帝出现之后,百官止住了讨论声,将目光投向上首的位置。

    汉帝的面色有些憔悴,没有人知道就在董卓死亡的那个夜晚,他受到了怎样的审问,那绝对不是一个帝王应该受到的待遇,李儒的行为让他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屈辱感,想到兄长身死,天下不可一日无君,汉帝咬牙忍了下来。

    董卓死了,被董卓提拔上来的党人和趋炎附势之徒被大臣逐个拉出来指责。

    看着一脸兴奋之色的世家官员,贾荣轻咳一声越众向汉帝拜了拜,面向群臣说道:“太师遇刺,乃是大汉之不幸,太师生前为国为民,不想却落个身死的下场,国之不幸。。。。。。”

    就连贾荣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突然那么多的哀叹,或许是老上司的死亡让他感触有些深吧。

    “一派胡言,董贼欺君罔上,目无法纪,天打雷劈亦不足惜。”一名大臣越众怒斥道。

    贾荣眼神陡然一厉,昔日里都是董卓在朝上威武不凡,在百官的眼里,自己就是软柿子。

    “谁人在此喧哗,来人啊,拉出去。”贾荣以手指着这名官员喝道。

    两名士兵闻言闯入宫殿,在群臣惊愕的目光下,将那名大臣连拖带拽拉了出去。

    贾荣继续未完成的话语,将自己知道的董卓生前的所有事迹在朝上说了一通,言毕向汉帝拜道:“臣恳请圣上批准以王公之礼厚葬太师。”

    汉帝点点头答应了,不管怎么说董卓始终是死了,因为一个死人再度开罪贾荣,实属不智,董卓虽然死了,但雒阳城依旧在西凉军的控制内,也就是说,自己这个皇帝也要看贾荣的脸色行事,这些个武夫都是不能以常理度之的,汉帝有些恼怒为什么城中的世家如此无能,再度被武夫掌控了雒阳,看着安静的朝堂,汉帝突然怀念先帝在时朝上熙熙攘攘的情景。

    西凉马上就要上架了,再次呼吁一下各位兄弟姐妹,能给断崖一点支持。

三四一章:宝甲建功【求收求红】

    像董卓纵横朝堂,敢有出言反对者,杀无赦,何等的威风,正是董卓的蛮横,让这些珍惜生命的百官不敢有任何的反对。

    “关东诸侯反叛,如今已经兵临雒阳城下,西凉军将对雒阳实行夜禁,过了酋时,但有在雒阳城内走动之人,不论大小官员,一律按通敌之罪论处。”贾荣扫视群臣一眼缓缓说道。

    百官无有违逆,低头不语,刚因为董卓死亡带来的喜悦消失无踪,走了狼又来了虎,贾荣没有开杀戒,没有人敢轻视他腰间悬挂的佩剑。

    朝中大臣或许没有见识到西凉军的军威,但他们却听到过贾荣以三千骑兵大破并州军,也了解贾荣以数千人抵挡韩遂的数万大军,以一万多人阻挡十万联军,如果说西凉军是孬种,估计大汉也没有精兵了,相比于董卓,贾荣这头猛虎自从进入雒阳之后一直安安静静的,没有太多出个的举动,“入朝不拜,带剑上朝”还是在董卓替他提出来的。

    世家再次安分了下来,不过贾荣却不敢疏于防范,像雒阳这样的坚城,不是败于敌军的强大,而是内部人士的串通。

    十二个城门看守之人皆是贾荣的亲信,向刚刚投诚的董军将士说白了就是在军中担任闲职,将军依旧是将军,不过副手和基本的部曲督百人将换了七七八八,再发号施令,能遵从者,十之一二。

    现在的西凉军看似强大,实则暗流涌动,正所谓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西凉军原部人马毕竟比较少一点,一不小心被叛将打开城门,损失就大了,联军的战斗力不强,胜在人数多。

    掌控雒阳之后,贾荣取消了董卓在世时的一系列举措,鼓励商人开市,不过雒阳城门紧闭,商人想做生意,又能从哪里来东西呢,现在雒阳城内米价粮价哄抬至昔日的三倍,街道两旁随处可见乞讨者,当京师出现了乞丐,也就意味着这个皇朝真的步入了迟暮,看着巍峨的皇宫,贾荣似乎看到了一把大火正在熊熊燃烧。

    通过仙恋阁传来的消息,贾荣了解到哄抬粮价米价的商人背后和世家官员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甚至有些世家明言让商人这么做。

    商人趋利,没有人愿意在这个时候主动将粮价降下去,路有冻死骨和他们没有任何关联,钱装到腰包里才是上上之选。

    贾荣带领五百名血卫,在雒阳城内巡逻,细细了解一番雒阳当今的情况,看着面黄肌瘦的百姓,贾荣高兴不起来。

    翻身下马,贾荣来到百姓中间,询问情况,蓦然一股危险的感觉涌上心头,这是征战沙场多年培养出来的直觉。

    回头看去,见几名血卫在身后紧紧跟随,宽心了不少,暗道是自己的神经太过紧张了。

    一抹寒光从贾荣左侧迸发而出,持剑的那名乞丐眼神闪过一道兴奋的光芒,近在咫尺的距离,贾荣根本无从躲避,至于左右的血卫,根本没有看到乞丐是怎么拔剑的。

    “噗”的一声,长剑毫无征兆的刺入贾荣的身体。

    血卫见此,惊慌失措之下,纷纷拔刀向乞丐杀来。

    乞丐面有异色的盯着贾荣,他感到这一剑仿佛是刺在了棉花之上,并没有入肉的那种畅快淋漓之感,当即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