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西凉铁骑-第25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才得以嚣张起来。

    董卓的军权是有了,却是小看了朝上官员对自己提出的事的决心,不少官员甚至将董卓在凉州干了一些事情都翻了出来,逐个进行点评,看着摇头晃脑的朝臣,贾荣第一次有着十分可笑的感觉,非常同情殿中的董卓,忍受着这么多的口水,带领武将来上朝这件事在贾荣的记忆里已经被这些官员说了不下三遍。

    刑不上大夫,这些文官说起来也是有些肆无忌惮,武将相对来说安静了很多,只是静静的看着朝中的一切,似乎已经习惯了这些,只有何苗为首的一些武将对董卓横加批判。

    连带着,贾荣的一些往事再次被翻了出来,特别是那句“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再次接受了群臣的洗礼,什么是天下祸乱的根源之类的话,全部说了出来,直将贾荣说的是体无完肤,从天上到地下说了一遍,更有一个官员前前后后说了贾荣一大通,贾荣愣是没听懂他表达的是什么意思。

    还是一个官员告知之后,贾荣才明白原来是骂自己的,跟着一群骂你一天都不带一个脏字的人一起,贾荣倍感别扭,他就想着现在手中有一把刀,看谁不顺眼上去就是一刀。

    董卓惹的事,最终二人被官员批评了足有一个时辰,让贾荣切实体会到了什么才叫做国粹,应该怎么去骂人。

    “都闭嘴!”殿中的董卓实在忍不住了,发出一声大吼。

    群臣寂然,嗡嗡的讨论声戛然而止,上首的汉帝身体猛然一颤。

    董卓如同一头被激怒的狮子,吼道:“臣举荐贾荣骠骑将军。”

    何苗毅然站出来说道:“圣上,万万不可,一点点小功劳就想要这么大的赏赐。”

    群臣将目光投向了董卓,谁知董卓竟不做任何的辩解,双目直视着上首的汉帝,若是腰间有佩剑的话,就可以看到而今董卓的右手郝然在佩剑之上。

    这场交战,董卓最终还是没有获得胜利,汉帝不知是被吓着了还是不应允,始终是不发一言,任凭下面的官员吵闹,自然也就没有惩罚奖赏任何一个官员,只当是看了一场官员的骂街。

    朝中的官员每天闲的没事就是斗斗嘴,岂会畏惧董卓的气势,在董卓大吼之后,指责之声变的更多了,大有愈演愈烈之势。

    朝上的董卓亦是一再忍耐,毕竟世家在朝中的实力还是太强了,逼的他们联合起来的话,得不偿失。

    直到天色昏暗的时候,群臣才意犹未尽的散朝而回,这样尽兴的批判一个人在朝上很久没有发生过了,何况董卓做了很多在官员眼中荒谬之事,更加的引起了官员批斗的**,只感觉三天三夜也说不完。

    被文官武将批判了这么久,董卓的心情很差,对着门口三百骑兵大吼道:“上马。”

    这些骑兵是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纷纷上马,记得来时他们的主将还是意气风发的模样。

    董卓勒住马缰,回首看向三三两两散朝而回的官员,冰冷的目光让不少官员不寒而栗,躲躲闪闪不敢直视董卓,倒是何苗涨了几分胆识,目光直对董卓,虽然双手有些微微抖动,亦是接受了下来。

    良久,董卓策马而回,身后的骑兵紧紧跟随,目光警惕的盯着周边。

    朝中的官员对此指指点点,不少官员甚至暗悔朝堂上忘记弹劾董卓这件事,有些官员突然意识到董卓今天在朝上的所作所为并不是无的放矢,董卓最大的依仗是什么,就是手中的军队,逼急了董卓,带领军队在雒阳肆虐一番,这个结果谁能够承受。

    贾荣急忙策马赶上,对着脸色阴沉的董卓拱了拱手。

二八四章:何苗之死(上)

    看着董卓依旧是朝堂上的那副面孔,贾荣忍不住扑哧一声笑出声来。

    董卓的脸色缓和了很多,跟着一起大笑起来,路过城中的一家酒楼,二人下马入内,酒楼内没有吃完饭的客人全部被二人的随从驱散,酒楼掌柜有心上前呵责,看清董卓的面貌之后,顿时转为喜色,董卓贾荣进城那会备受关注,酒楼掌柜有过一面之缘也就记了下来。

    酒楼掌柜不断在二人的身后溜须拍马,贾荣不耐烦的说道:“将最好的饭菜最好的酒拿上来。”

    掌柜俯身应诺之后急匆匆而去,这只是一个小酒楼,平时哪能见得到什么达官显贵,只是一些市井之人前来吃饭饮酒罢了,乍见贾荣董卓和这样的官员,自然是喜出望外。

    二人在酒楼就着朝中的局势聊了一大通,如今最大的阻碍就是世家手中的兵权和何苗手中的军队,只要将这两样给摆平了,也就基本没什么困难了,不会出现像今日的这种情况,二人都是心知肚明。

    董卓道:“何苗就交给我,西园军的事就交给志远了,希望下次朝堂之上,官员没一人敢出言指责,哈哈哈……”

    贾荣笑道:“尽力吧。”

    “我们这样是不是有些急了?”贾荣端起酒盏轻飘飘的问道。

    董卓道:“却是有些急了,看来还是时候未到啊,今日朝堂上平白让那些腐儒笑话了一通,想想都有些来气,不过既然已经翻脸,就没有回头路可以走了,难道志远后悔了?”

    贾荣大笑道:“将军此言差矣,那些朝中的腐儒见到我恨不得抽筋扒皮呢,我还等着朝中的官员唯唯诺诺的模样呢,这些官员在雒阳养尊处优,只知道尔虞我诈,要给他们一点苦头吃吃。”

    董卓会意,发出一阵畅快的大笑。

    二人分离之后,贾荣立即赶到城中的军营,当此非常时期,在军中才是最安全的,有着三千骑兵护卫,在雒阳城完全可以横着走,住在英雄楼只是贾荣打的一个幌子。

    当夜傍晚时分,大将军府,紧闭的大门打开了一条细缝,一道黑影从中窜出,直奔城中的军营而去。

    “启禀将军,有一人自称是北军校尉前来求见。”传令兵走到屋内,单膝跪地拜道。

    董卓淡淡的“哦”了一声,北军五校,每个都是秩比两千石的大官员,比之自己这个并州牧不见得差到哪里去,不是一般人所能担任的。

    “让他进来吧。”

    盏茶功夫之后,一名将领在传令兵的带领下来到了中军的位置。

    将领倒也识趣,见到董卓之后毕恭毕敬的行礼参拜道:“步兵校尉吴匡拜见大人。”步兵校尉顾名思义掌管的就是步兵。

    董卓见吴匡此人颇为有礼,满意的点点头,而今是在天子脚下,说不定一个看守城门的士兵都是哪个大臣的亲属,一个州牧到了这里也要小心行事,好久没有见到吴匡这样溜须拍马的人了,董卓的心情大好,谁不想多听听好话呢。

    “说吧,你此来所为何事?”董卓问道。

    吴匡再次拱手拜道:“前大将军何进为人知人善用,在军中的威望颇高,不料在宫中为宦官所图,实乃国之不幸,虎贲中郎将袁术和司隶校尉袁绍带领军士杀入皇宫,诛杀宦官,此举大得人心。”

    董卓耐着性子继续听吴匡絮叨。

    “车骑将军何苗在其兄死后非但不思为其报仇,反倒在府内夜夜笙歌,卑职曾经怀疑前大将军的死和何苗有着莫大的关系,他们兄弟二人不和在雒阳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大将军死后,我们一干将领反复上谏让何苗带领众人为大将军报仇,谁料何苗非但不应允,还将上谏的几名将领贬职。”

    吴匡清了清嗓子继续说道:“终于有一日晚上,卑职偶然听到何苗府中几名丫鬟的讨论之后明白了事情的原委,原来是何苗这个逆贼私通宦官,这才导致大将军命丧宫中,卑职得到这个消息之后,夜不能寐,终于等到将军的到来。”

    吴匡声泪俱下的拜道在地:“望将军能够为大将军报仇。”

    董卓听罢吴匡所述,面露沉思之色,仅凭吴匡一言,很难判定害死何进的就是何苗,毕竟是听府中的丫鬟所说,不过在这样的非常时刻,一个小小的导火线足以影响到整个雒阳的局势,若是董卓不懂的把握,那才真是笨蛋了。

    何苗在朝堂上反复的责难,董卓早已把他暗恨在心中。

    也是吴匡在何进生前受到了他的恩泽,不然不会位居北军五校之一这样的职位,何进死后,何苗成了大将军,吴匡也就理所当然的归到了他的麾下,不过何苗这个人看不惯吴匡的作为,一再打压,吴匡不忿,得知董卓和何苗不和之后,立即前来大表忠心,当日董卓带领骑兵进城,在城外威风凛凛的模样早已是深入人心,吴匡料定跟随董卓不会太差,这才星夜来投。

    “一派胡言,大将军岂是你一个小小的校尉所能非议的,这番话若是传到大将军的耳中,定让你求死不得。”董卓声色俱厉的说道。

    吴匡何曾受过这样的恐吓,当即拜道在地,不敢发一言,额头上汗水直流。

    见此,董卓心中暗喜,吴匡的无能表现正好表明了这个人易于控制,稍加利用即可,到时更加易于接管和何苗麾下的人马。

    “不过大将军于我有着提拔之恩,不能死的不明不白,这件事一定要查,即使是何苗也不行。”董卓语气一转说道。

    吴匡哪能不明白董卓话中的含义,亦是起身说道:“将军所言甚是,一定要细细的查。”

    董卓目光炯炯的盯着吴匡说道:“何苗手中尚有多少兵马,安置在何地,何府上又有多少兵马守护。”

    吴匡略作沉思之后道:“何苗手中的兵马大约有万余人,安置在南宫旁边的校场,约有骑兵齐千人,装备精良,何府上倒是没有什么兵丁把守,只有一些家丁之类的,大约千余人。”

    董卓点点头说道:“你现在立即回去,调集忠于你的军士,我也点齐人马,在何府聚集,在军中一定要多多宣传何苗是私通宦官害死何进这件事,事成之后,一定重重有赏。”

    吴匡闻言面露喜色,抱拳告退而去。

    吴匡远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