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西凉铁骑-第16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万七千名士兵中上等兵四千人,中等兵八千人,下等兵五千人,士兵多了,考察的规格自然也就严厉了许多,上等兵一是所有士兵向往的称号,但是选拔之后,全军仅仅有一百多人达到目标。

    特有的服饰也被分发了下来,或许这些衣服半月之后就要易主,西凉军实行的是半月检验制,半月之后,所有的士兵会再进行一次考核,到时等级会再次评定出来,在西凉军中,不努力就要挨打。

    与此同时,学校也办起来了,第一批大约有一百名学生,其中五十多人还是羌人部落送来的孩子,为了鼓励办学,学校的学费收的很低,即使是金城的普通百姓也能承担这笔数字,其实这些学费连成本费都不够。

    五十多名学生被羌人部落的族长送了过来,贾荣能从羌人族长的眼神中感觉到他内心的激动,羌人最向往汉人的就是汉人有着自给自足的土地和丰富的文化知识,在梦寐以求的一切突然来到的时候,羌人在感激的同时,更多的是对贾荣的誓死效忠,他们能够感受到贾荣是真切的为了羌人。

    不仅是古代,在未来世界的时候,也有很多目光短浅的家长不想孩子去上学,想着让孩子早点出去挣钱为家里分解负担,如今金城赚钱的门路很多,只要是勤快一点的百姓就能赚到足够家里日常开销的钱,在这样的情况下,出现了很多的童工,这些孩子都是出来挣钱的,像酒楼里的伙计、店铺打杂的,很多都是孩子,这种情况贾荣也想过遏止,但是根本不行,利益的驱使下,使得越多的人趋之若鹜。

    金城要发展,百姓想要变富,这种现象就不能避免了,眼见制止无效,贾荣也不再对此加以管理,只是太守府在口头上对这种行为不表示支持。

    为了让百姓从钱眼中挣脱出来,贾荣特意组织了一次演讲,演讲这玩意在大汉是很稀奇的玩意,举办方是金城郡太守府,贾荣的人气很高,不少的商铺甚至关门前来观看。

    贾荣在台上大说特关于知识改变命运事情,举了很多如今太守府官吏的例子,为了刺激这些百姓,贾荣将部分官吏的待遇公布了出来,如今太守府普通功曹的俸禄是每年八十贯,官员的最低待遇也是五十贯。

    这一结果公布下去,引发了百姓的深思,他们喜欢钱,平时累死累活的才挣那么一点,而太守府的官吏呢,最低的每年都有五十贯的俸禄,这样一比较起来,还是送孩子去学校比价划算,而且在太守府上班不用累死累活的,太守府官员的待遇比后世的公务员来的还要实在,因为他们都是有实权的人物,金城郡富了,官员也是水涨船高,说话办事都有了底气。

    看着百姓的反应,贾荣很满意,这样一来,不愁学校收不到学生了,不过这个演讲台确实不怎么地,金城的内部已经建满了,也无法盖下一个大一点的演讲台,话说金城也不是很好,气候干燥,这时贾荣想着拓展治地。

    土地肥沃上清水秀的地方谁不想去,西都长安就很不错,有发展成为大汉最繁华都市的潜力,稍微经过打理就能超过现在的金城郡,不过西都有着皇甫嵩镇守,更兼长安的城池高大,不是而今的西凉军能够攻打下来的。

    学生增加到了五百人,任课的书生早已安排妥当,为了不让这些学生来回奔波辛苦,贾荣在学校里建了一个食堂,免费供应学生饭菜,可以说,建造这么一个学校,贾荣算是折本折到姥姥家了。

    贾荣亲自主持学校的开学典礼,极大的增加了学校的分量,学校被命名为金城学院,贾荣亲自下令制作牌匾,足见其对学校的重视。

    如今金城有着来自四面八方的商人,贾荣在金城演讲的事情,很快传遍了大汉,不少其他郡县的官员听到金城官吏的待遇之后不禁咂舌,一个功曹就能有着年俸八十贯的待遇,这可是八十石啊,那么长史的应该有多高呢,还有主薄的,这么大的手笔实在是不简单,相比之下,金城学院才是最吸引他们的地方。

    贾荣和世家对峙,世家最大的优势就是拥有着天下的人才,只要世家愿意,他们完全可以垄断整个大汉的人才资源,让贾荣无人可用,而金城学院的建立意味着贾荣已经脱离了世家的控制,西凉军已经有了自己的人才库。

    世家慌神了,次日的早朝之上,汉帝听到的全部是抨击贾荣的话语,无奈,贾荣现在并没有什么过激的行为,没有做什么“坏事”,而且现在的贾荣还是大汉的功臣,收服了金城郡,足以名留青史,现在动贾荣,无异于在撩拨天下人,汉帝虽然有些贪财,却不愚蠢,收了大臣的钱就是不办事,朝中的大臣也没有办法,只能干瞪眼。

    或许很多的文人不屑于什么金钱,认为铜臭很脏,但是大部分的人都是喜欢金子所散发的特有光芒,不少的文人听闻金城官员的待遇之后,也抱着试试的态度来到了金城。

    最近一两年贾荣一直处在风口浪尖上,和世家做对,面对种种的困难,贾荣不仅没有被打爬下,反倒变的越来越强,金城的繁华在大汉已经十分有名,这样的成绩让人不得不重新审视这个不将世家放在眼里的武夫,世家不得不重新打量以往认为贾荣十分愚蠢的举动了。

    来到东汉已经有四个年头了,这么多年来,对生活的感悟十分透彻,经过这么些年来的拼搏,贾荣也已经有了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相比于未来世界,有时贾荣就感觉如在梦中,没想到未来世界的一个小小保安在东汉能够掀起这么大的风浪,如今已经不是小蝴蝶了,而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小诸侯了,只要时机来临,振臂一呼,逐鹿中原,说不定运气一好就能问鼎了,而自己也能够名留史册,在历史上留下浓重的一笔。

    实力丰厚了,相应的小心思也就多了,若贾荣现在还是一个小小百姓,肯定不会想着什么开办学校招揽人才等大计,而是想着如何才能够填饱肚子。

    二月的一天,贾荣带领着所有的孤狼士兵来到了平襄城,得到消息的姜羽早就带领士兵在城外等候。

    此番来到平襄城是悄悄进行的,除了郡城内的张昭张立两兄弟之外,只有姜羽提前得到了消息。

    是日深夜,贾荣带领着一百名孤狼士兵来到城外的一处小山坡等候。

    大约半个时辰左右,一辆商人用的马车从远处吱吱呀呀的赶来,金城的繁华早已在商人之间传来,这些商人都以能在金城拥有移动住宅为荣,而金城郡一小半的房屋所有权都在太守府手中,在贾荣的经营下,金城的房地产被炒到了很高的价格,有些百姓甚至卖了房屋之后得到一大笔的财产远走他乡,这样的百姓毕竟是少数的,在金城郡生活,让所有的百姓看到了希望,感受到了什么才是幸福安定的生活。

    马车走到离贾荣一行人大约十丈远的时候停了下来,马夫急忙下来将车帘掀开,神情毕恭毕敬。

    求收藏了,收藏少的可怜,喜欢本书的朋友收藏一下下了,给断崖一点鼓励!

一八二章:贾诩回来了【求收求红】

    拿破仑有一句话说的很好,“人的一生一世,不给人世间留点痕迹,不如不出生!”既然来到了东汉,就要尽最大的能力去拼搏,争取在乱世之中成就一番丰功伟绩,说不定后人在史书中就能看到某高祖贾荣于乱世之中奋起,扫平诸侯,携仁义之师荡平宇内,成就不朽帝业,当然,这些还只是想象。

    见此,贾荣疾步上前,一百名孤狼士兵紧紧跟随。

    车帘掀开,一人从马车里面走了出来。

    贾荣示意马夫站到一边,亲切的扶住那个身影,叮嘱道:“文和,小心点!”

    马车里面的贾诩见是贾荣前来搀扶自己,神色一愣,随即恢复自然,笑吟吟的走了下来。

    贾诩身在董卓军,可没少为西凉军努力,首先取得了李催的信任,然后从其军中为贾荣得到了徐晃这员大将,现在董卓军中可以说是遍布西凉军的眼线,这一点才是最重要的,可以说董卓军的所有动向,只要贾荣愿意,随时都可以知道,李催、杨奉在贾诩的争取下已经向西凉军示好,相对于董卓的军令,现在贾诩的话在二人的耳中更有作用,无声无息之间将贾荣争取到了三千多兵马。

    这也与贾荣的骁勇分不开的,在董卓军中贾荣就是一个神话般的人物,再加上贾荣率军攻克了金城郡,声威更隆,董卓军中的士兵提起贾荣无不交口称赞,一些昔日曾在贾荣麾下的士兵无形之间身份涨了一个档次。

    贾诩的功绩,足以让任何人刮目相看,恐怕就是董卓也不知道自己的军中竟然有了这么多的危险分子。

    即使贾诩在董卓军毫无作为,贾荣也不会有任何的埋怨,贾诩的品行在那摆着呢,什么时候都是要提前照顾好自己的生命,就连四百年的大汉在他的眼中还没有他的生命值钱,这样的人在当今文人的眼中就是一个另类;贾诩不是胆小是惜命,读过三国的人不可能不知道里面有个顶级谋士贾文和,贾诩还有一个光荣的称号“毒士”,因为他出的计谋向来是损人不利己或者是损人利己的,不出则已,一出则是将人置于死地,而且计谋阴险毒辣,四百年的大汉皇朝就败在他的手中。

    贾诩走下马车,丝毫不将一边十分愤怒的孤狼士兵放在眼里,笑道:“深夜劳主公到此,诩之过也!”说完深深的躬身行了一礼。

    但是惜命之人,对自己的言行要求的比常人都要高,不能让别人感觉到自己有恃才傲物,更不能让别人抓住不敬畏主公的把柄,贾诩为何几次易主而能在曹魏集团安然无恙,都是由原因的。

    果然,听完贾诩的话,孤狼士兵的脸色舒缓了很多。

    贾荣亲切的拉住贾诩的手说道:“文和远来辛苦,且先到平襄城歇息。”

    贾诩回来是贾荣一力争求的,如今金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