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西凉铁骑-第16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守英雄冢的士兵早已将英雄碑上那些名字的事迹烂熟于心,只要是来参拜的士兵、百姓,问及上面的名字,不涉及巨大的军事机密都会被一一告知,英雄就是为了让后人缅怀的。

    来英雄冢的士兵离开的时候基本上都是满眼通红的,缅怀之后就是刻苦的训练,还有就是强烈的报仇**,贾荣从来不去刻意压制士兵的报仇念头,只要有战争的地方,就会有死亡,而有死亡就会有仇恨,仇恨能让一名士兵发奋努力,特别是在重大战争来临的时候为什么主将要提前演说一番,为的就是激起部下的斗志、仇恨。

    贾荣平时做的就是依靠这些仇恨和士兵保卫家园的心思激发士兵的训练,战争时更是以此为由激起士兵的斗志。

    英雄冢的建立引发了西凉军整整半月的训练热潮,不仅是为了留在西凉军,更是为了保卫家园,能给那些死去的英雄报仇。

    闲着没事,贾荣就到匠作坊还有造纸厂看看,想着现在金城郡的繁荣,贾荣不禁有些沾沾自喜,相信就是任何人取得这样的成果难免会生出骄傲的心思,现在贾荣的账户每个月都有将近百万贯进账,这都是纯利润,换成粮草就是百万石。

    身为一个未来人,贾荣有的不仅仅是眼光、知识,还懂得居安思危的道理,隐患无处不在,就像之前在北地郡的一纸招贤令引来的效果是一样的,历史上的知名谋士有多少不是出自世家呢,即使有了寒士中的顶尖谋士,还是不够的。

    贾荣现在最迫切的就是人才,现在的治地仅仅只有十四县就已经显示出了人才的重要性,那以后呢,难道真要马上打天下马上来治,历史证明马上的来的天下马上治理只会让这个帝国很快的陨落,学校,人才,这两个字眼不断出现在贾荣的脑海里。

    正在闲逛的贾荣一不小心将正在急匆匆赶路的张立撞的屁股与地面来了个亲切的接触,惊醒的贾荣见张立呆呆的坐在地上,忍不住噗嗤一声笑了出来。

    张立弹了弹身上的灰尘,不满的说道:“主公,属下身体孱弱,经不起主公这么一撞啊!”

    贾荣笑道:“子荣兄怎么走路这么急,是金城郡发生什么大事了吗?”

    喜欢本书的朋友记得收藏一下,断崖更新不易,给断崖来一点精神上的支持吧!

一七七章:这个太守很强大

    贾荣当甩手掌柜,金城郡的大小事宜当然落在了张立的头上,偏偏张立每次还不能发牢骚,也不知道贾荣从哪里看到那么多的歪道理,每次都会用

    大义来压着自己,不过每次都能说得自己高兴的心里跟吃了蜜似的,将埋怨都放到了工作的动力上。

    见贾荣闲着无事,张立躬身说道:“主公,此番家人前来,是故匆忙,还请主公见谅!”

    贾荣急忙说道:“什么见谅不见谅的,既然是子荣的家人前来,怎么不早说,快,和我一起去迎接!”

    张立感激的看了贾荣一眼,事情紧急,张立急忙向城门走去。

    张立的家人难免有些装逼的嫌疑了,明知张立在金城郡太守府工作还故意在城门口等着张立去接,不过对待下属家人的态度自然要好,让属下有归属感,才会在平时的工作中更加的认真。

    相比于张立,他口中的仲弟更加的超脱除尘,站在喧闹的城门口,贾荣一眼就注意到了那个身影,一袭白色儒袍,给人以鹤立鸡群的感觉,再加上他身上流露出若有若无的儒者气质,让人无法对其生出任何轻视之心,比在雒阳见到的那些儒生更胜三分。

    张立亲切的为贾荣介绍:“这位是我大哥张昭张子布!”

    贾荣一愣之后,急忙抱拳道:“金城太守贾荣,幸会幸会!”本来贾荣是想着上去和张昭亲切的握握手的。

    张昭只是淡淡的看了贾荣一眼,表现没有多么的热切,说道:“贾太守之名早已是如雷贯耳!”

    张立一见事情要坏,这位大哥的脾气他可是了解的,听说自己在贾荣帐下的时候,他就很不赞同,对贾荣歉然一笑,急忙说道:“大哥远来辛苦,还是先到城内歇息吧!”

    贾荣点点头道:“子布兄一路辛苦了,金城不比中原,天气干燥,子布且先到府中一聚。”

    张昭不咸不淡的说道:“既然如此,有劳贾太守了!”

    贾荣在前面带路,张昭张立在后面紧紧跟着。

    张立早就在心里一个劲儿的责怪张昭了,没来的时候就和他说见了贾荣一定要表现出足够的尊敬,没想到张昭还是以往那一副谁的帐也不买的架势,幸亏贾荣平时就对这些礼节什么的不讲究,否则放到任何一个人身上难免会动怒。

    其实贾荣的心里也窝了一团子的火,好歹自己也是朝廷册封的金城太守、护羌校尉,即使你一个书生再摆谱也不能摆到我的头上,不过金城郡的现实情况容不得贾荣发飙,对于每一个有才之士一定要做到毕恭毕敬、礼贤下士,得罪一个是小,正所谓好事不出门恶事行千里,万一这个文士回去对自己一番批判,那些有才之士还会不远千里来到金城吗。

    张昭的大名可是如雷贯耳,“内不决问张昭,外不决问周瑜”,这是孙策临死时告诉孙权的,由此可见张昭在内政方面的才能肯定不低,当时的东吴人才鼎盛,张昭能当首位,自然是有一定道理的。

    进入城内,张昭也被眼前的情景惊呆了,熙熙攘攘的集市不输于彭城;不仅如此,道路两边仍旧崭新的房屋一排排整整齐齐,给人以极大的视觉冲突,窥一斑而知全部,看向贾荣的眼神也包含了一丝敬重。

    彭城作为徐州的大郡,在整个大汉都是能排上号的,繁华自然无可厚非,但是金城却是一个边郡,一个依靠朝廷抚恤才能活下去的郡城。

    似乎是为了显摆,贾荣特意带着张昭在金城郡转了一圈,看到商业区的繁华,张昭再一次惊呆了,店铺林立,各种格局的建筑集中在这一片区域,争吵声、讨价还价声不绝于耳,特别是看到一个个店铺的名字,张昭更是无比惊讶。

    以张昭的见识,自然能很轻易的认出这些店铺,其中不乏一些在大汉比较有名的商铺。

    贾荣担任金城太守的时日也不太长,没想到却取得了这么大的成果,张昭不得不承认自己对贾荣产生了很大的兴趣,只能说眼前的这个太守很强大。

    此番张昭来金城,也是张立一力撮合的,徐州刺史陶谦听闻张昭有才,欲聘为幕僚,没想到张昭很不给面子,直接拒绝了,张昭的做法触怒了陶谦,怎么说陶谦也是手握大权的一州刺史,况且现在的刺史嫣然是一州职位最显赫,最具有权力的人物,想张昭不过一个小小书生,竟敢违逆自己,为了树立权威,陶谦自然要拿张家开刀。

    张昭也被提前告知了这些情况,于是举家南迁,张昭也是看在张立的面子上才答应来金城看看的,以前张立在家书中没少为贾荣说好话,但贾荣的

    那一套明显和张家有冲突,不仅是家族的利益,和大汉的世家交恶就不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太守所能承担的,若是让张昭自己选择宁愿留在彭城被陶谦责难也不愿意跟随贾荣。

    耐不住张立的说辞,张昭打算亲自来会会贾荣,看看这个被弟弟很推崇的人物究竟是什么样的。

    太守府中,贾荣毫不客气的坐到了上首的位置,而后很骚包的挥手示意二人入座。

    “子布兄远道而来,着实辛苦了,今晚我会在太守府设宴,希望子布兄能够到席!”贾荣诚恳的说道。

    张昭点点头说道:“多谢太守大人厚爱!”

    既然对贾荣产生了兴趣,想要了解他,首先就要接近他,不然如何揭开那一层神秘的面纱,是骡子是马溜溜才知道,到时让弟弟看清贾荣的真面目再晓之以情动之以理,让他跟随自己回张家。

    “哈哈哈哈……”贾荣大笑道:“子布兄太客气了,子荣与他以兄弟相称,不若你我以后兄弟相称如何?”若是贾荣知道张昭的想法,不知还会不会笑的出来。

    张昭稍一沉思,便答应了,相对文人来说,武人的豪爽更能赢得人的好感,不是每个人都认为武夫是粗鄙不堪的,同时张昭也明白了张立为什么会死心塌地的跟着贾荣做事,有这么一个平易近人的主公,即使是自己也不会想着离开,不过在张昭的心里,仅仅有这一点还是不行的,眼前的贾太守还是太年轻了,而弟弟张立也太容易头脑发热了,没有经过世事很容易被糊弄,而张昭就是考虑的太多,被有心人在陶谦面前谗言才不得已举家迁移。

    贾荣吩咐太守府准备宴席之后,就和张立张昭亲切的聊着一些家常,三人就如同多年不见的好友,张昭的才华绝对远远高于张立,这是贾荣给予张昭的评价,在张昭的面前,张立治理内政的能力就如同是一个小孩,许多张立认为很难的问题,被张昭三言两语就给解决了,不仅如此,张昭还能举一反三的给张立解释。

    看到张昭表现出来的才华,贾荣更是心痒难耐,一个顶级的内政人才实在是太重要了,没有强大的国力支持,谈什么争霸天下。

    经过这么一个会儿的聊天,张昭也是心惊不已,张立竟然完全掌握着金城郡的内政,这需要多么大的魄力才能做到,张立再怎么说也是一个外人,为什么贾荣就能这么信任的将所有的内政事务交给张立呢,张昭早就过了加冠之年,也不是那种头脑一发热就跪拜认主的人,对待问题,早就有了他自己的思维,贾荣如此做显然是非常的信任张立,换位思考,若是自己到了贾荣麾下做事,会受到什么样的待遇呢。

    本来还想着来到金城郡给贾荣一个下马威呢,没想到自己竟然被贾荣吸引住了,张昭发现自己对贾荣的兴趣越来越浓厚了。

    宴席之上,张昭诧异的看着不喝酒只喝水的张立,在印象中自己这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