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西凉铁骑-第1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次交锋,以袁隗的完胜而终,张让与蔡邕联手也没有扳过袁隗,汉帝岂能不知袁术理亏,还是倾向于袁隗,袁家四世三公的名头可不是就是说说而已,“一门七进士,两朝三探花”的家世牛吧,可是与四世三公比起来就成了小儿科,还有一方面,就是贾荣的成长速度让汉帝有些吃惊。

    袁家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布天下,各地的官员与袁家或多或少都有那么一点关系,这个年代的知遇之恩可是大大的恩情,可想袁家的底蕴有多么的深厚,天下的官员得到袁家好处的不计其数,这也是当初为什么袁绍能成为盟军首领的重要原因。

    “近日传来长沙叛乱的消息,不知那位将军愿意领兵前往平叛?”经过这么一闹,汉帝也失去了回去睡觉的**。

    太尉张温出列拜道:“臣有人选,行军司马孙坚作战勇猛,为人颇有谋略,可堪此任。”

    汉帝淡淡的说道:“准奏,封孙坚为长沙太守,即日起点齐本部人马前往长沙平叛,附近的郡县负责粮草、兵源。”

    蔡邕心灰意冷的离开了皇宫,难道大汉真的要完了吗?忠臣义士得不到重用,面对世家的偏袒不加阻拦,整个朝堂竟然没有一人敢于站出来说一句公道话。

    “太傅还有什么事吗?”汉帝对着身后紧紧跟随的袁隗笑道。

    “乃是为执金吾袁滂远赴北地郡之事而来。”

    “此言何解?”

    “圣上有所不知,北地郡的士兵都是贾荣的嫡系,完全听命于他,若是袁滂贸然前往,恐怕会被其架空势力,成为一个傀儡,老臣的意思是派遣部分的军士跟随,确保袁滂的安全,也方便让贾荣交出军权。”袁隗不卑不亢的说道。

    汉帝沉思良久后说道:“此事恐怕不妥,如今大汉境内四处烽烟,盗贼猖獗,兵力不足,况且国库空虚,朕也是有心无力啊。”汉帝不断的用眼神看着袁隗,那意思再明显不过了。

    兄弟姐妹们,为了铁骑,站起来,大家的支持就是铁骑不断进步的动力!断崖一定会努力更新回报各位读者,为了心中的铁骑,即使再苦,断崖也不会退缩。

一三二章:降职(上)

    袁隗岂会不明白汉帝话中的意思,接过话茬说道:“袁家尚有些家资,愿意拿出来捐到国库,为圣上分忧解难!”本来袁隗想着让孙坚和袁滂同往北地郡的,奈何孙坚被封为长沙太守平叛去了,据袁滂所说,这个孙坚的军事才能十分了得。

    汉帝大笑道:“太傅大人真是忠心可嘉,好吧,朕会派遣五百名军士相随,只是士兵的粮草还需要一些时日才能到达。”

    袁隗脸上的肌肉微不可察的轻轻抖动了几下,拜道:“圣上宽心,粮草的事情老臣也会处理。”

    汉帝大笑道:“如此最好,有劳太傅大人了,明日袁滂即可前往北地郡上任。”

    “多谢圣上。”

    汉帝淡淡的说道:“免礼,如今大汉,像太傅这样体恤国情的忠臣却是越来越少了。”

    “食君禄,分君忧,这是老臣应该做的!”袁隗再拜道,不得不说,袁隗的演技的确了得,即使被汉帝狠狠的宰了一下,仍旧看不出丝毫的表情变化,放在后世绝对又是一个影帝级别的。

    且说贾荣一行人披星戴月,一路赶到了北地郡,五十人皆是骑兵,即使袁隗势力通天,有心逮捕,也没办法,传令兵根本赶不上这群有心逃跑的骑兵,再加上贾荣是离开雒阳,再有北地郡太守这一层身份罩着,前行的路上也十分顺利。

    到达北地郡之后,贾荣也是悄悄的进城,没有惊动城中的张立,毕竟知道自己前往雒阳的人还是少数的。

    想起这次的雒阳之行,真是一波三折,与世家的关系不仅没有调和好,反而更加的糟糕,看来是要想好退路了,再加上此次将袁术给打了,估计袁隗老儿不会善罢甘休的,不过明白上袁隗肯定不会胡来的,贾荣是蔡邕承认的入门弟子,不看僧面看佛面,只要贾荣没有过错,袁隗也不好过于深究,毕竟在辈分上说,贾荣是后生晚辈;雒阳之行最大的收获莫过于拜了蔡邕为师,这样一来,一些文人也会慕名而来,毕竟蔡邕的名头在那放着呢,其次就是与宦官打好了关系,不过,花的钱也不再少数,够贾荣肉疼一阵子的了。

    北地郡的情况也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今年的天气很好,相信田地能得到好的收成,到时就不用为百姓的吃饭问题所担忧,贾荣也不用为军粮而担心了,照着当前的形势发展下去,北地郡的土地势必会越来越多,人口也会越来越密集,不出数年,北地郡将会是大汉的一个大郡。

    因为雪灾坍塌的房屋也在张立的组织下修补完善,更为可喜的是,北地郡的人口突破了十万,附近郡县的百姓听闻北地郡的一系列事情之后,纷纷迁往北地郡,太守县令制止不住,只好顺其自然,乱世之中,人才是最重要的,只要有人,就不怕没兵,冷兵器时代,抢的就是人,人就是最大的资源。

    张立作为贾荣手下的首席谋士,北地郡的二把手,回来之后,第一个要找的自然就是他。

    得知贾荣回来的消息,张立也不顾以往的形象,一路小跑来到贾荣的住处,激动无比的看着略显疲态的贾荣,跪拜道:“主公!”千言万语尽在“主公”二字之上。

    贾荣俯身将张立扶起,笑道:“子荣啊,我来开的这段时间,你可是变瘦了啊,身体才是最重要的。”

    “多谢主公关心,属下的身体没舍呢么大碍的。”张立的语气激动的有些颤抖。

    贾荣示意张立坐在身边的位置上,如同叙家常一般,和张立说着前去雒阳一路上的见闻,二人不时发出爽朗的笑声。

    虽然贾荣没有明言,张立也能感觉到洛阳之行的危险,试想一个小小的太守,在高官林立的雒阳能会讨到好处吗,并且大汉的世家对贾荣这个太守没什么好感。

    当贾荣提及已经拜蔡邕为师时,张立在羡慕之余十分的诧异,蔡邕的名气,整个大汉的士子无有不知,外人眼中的一介武夫、粗鄙之人能得到蔡邕的看重,是多么不可思议的一件事,特别是在贾荣身份如此尴尬的情况下,蔡邕收其为徒,是要承受多么大的压力。

    贾荣在雒阳的一番惊天地泣鬼神的言论还没有传到大汉的其他地方,不然张立会从其中看出一二的。

    惊异之余,张立恭喜道:“主公能拜蔡大家为师,实乃是一件大好事,主公与世家的关系会得到直接的缓和,即使有心发难,明面上也不会过的太过分,届时将会有源源不断的博学之士投到主公的麾下。”张立似乎已经预想到到时将会有多么壮观的情景。

    贾荣苦笑道:“哪有那么容易。”

    随后又将与袁术发生冲突和雒阳城大街之上殴打袁术之事说与了张立听。

    与料想的一样,张立的脸色十分的难看,身为士子,不可能不知道四世三公的袁家,大汉有多少的官员是袁家提拔上来的,数也数不清,袁家是而今大汉当之无愧的第一大世家,知遇之恩最难报,贾荣得罪了袁家,就相当于间接的得罪了大汉的大部分官员。

    贾荣长叹道:“子荣也不用什么事情都向坏处想,凡事有一利则必有一弊,本来我们与世家的关系就不好,也不在乎这一下了。”贾荣有一种破罐子破摔的冲动,就看袁家能怎么自己,惹毛了,先把袁术的媳妇泡了。

    次日,贾荣带领士兵在北地郡巡视了一圈,看着百姓脸上洋溢的笑容,贾荣感到无比的舒心,虽然他们吃的很差,穿的也是破布棉衫,这些却阻止不了他们幸福,幸福不是取决于拥有金钱的多少。

    贾荣所到到处,百姓争相观看,特别是刚刚迁入北地郡的百姓,更是对这位传说中的人物充满了好奇,贾荣亲切的与四周的百姓打着招呼,更是将气氛带到了**,若是在后世,哪会有这种情况,那些官员不请人围观就已经阿弥陀佛了,面对这些朴实的百姓,贾荣有一种淡淡的满足感,百姓如此的拥戴自己,还有什么比这更好的呢。

    即使条件再艰苦,断崖也会努力的写下去,这时断崖不断告诉自己的一句话。

    今天下雨了,路不好走,所以迟了,话说路上好冷啊。

一三三章:降职(下)

    返回太守府,贾荣卸去身上笨重的盔甲,端起桌上的白开水一阵牛饮,事毕,摸了摸下巴上的水珠,笑道:“子荣啊,如今的北地郡可是变得越来越好了,这都是大家一起努力的功劳啊!”

    贾荣身为上位者,就不能将所有的功劳揽到自己的身上,反正最终受益的就是自己,将功劳推到大家的身上,更能促进他们努力。

    张立恭敬的答道:“主公,北地郡的形势明面上一片大好,可是世家的动向却是有些诡异,属下一时间也难以判断。”

    贾荣笑道:“让那些世家闹腾去吧,惹急了,他们的家资可就是北地郡的仓库。”

    张立又变成了一副苦瓜脸,“主公以后勿要再如此说,以免落人口实。”

    贾荣明面上称是,心里却在计算着北地郡经过这一次的收成之后,就能缓过来劲儿,到时就将北地郡的四大世家给拿下,经过上次糜竺的分析,贾荣得知了世家的恐怕实力,这些世家的私兵足以改变一场战争的胜负,放任他们存在,就如同喉咙里的一根刺,怎么想怎么不舒服,不过方法要漂亮一点,让人挑不出来毛病,这才是最重要的,现在的贾荣是蔡邕的弟子,自然要注意处事的方式。

    美中不足的是北地郡的商业却是怎么也发展不起来,不仅仅是资源的缺乏,重要的是北地郡是边郡,往来的商人也是一些贩卖马匹之类的,很难带动经济的发展;改变这一现状的办法就是引进新产品,发明创造出一种新的产品,吸引世人的注意,将天下的商人汇聚在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