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西凉铁骑-第1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月光的映照下,两只手通过小拇指连在一起,轻轻的晃着。

    二人将剩余的竹子、宣纸收起来之后,蔡琰打了个呵欠说道:“大哥哥,琰儿要回去睡觉了。”

    蔡琰虽然是少女,无疑已经是一个美人,一举一动都是那样的吸引人,特别是她打呵欠时檀口轻启的诱人姿态,更是让贾荣惊呆了半晌;更为惊奇的是,竟没有一丝的**,在贾荣的心里,蔡琰就如同自己的亲妹妹,从她的身上,贾荣找到了久违的亲人感觉。

    次日,贾荣在蔡府一番进惊天地泣鬼神的言论被昨晚的灯笼事件所遮盖,上到达官贵人,下到平民百姓,全部都在讨论这件事,飞在天上的灯笼被称为神灯。

    神灯事件在封建社会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特别是神灯在向上飞的过程中突然着火,更是引起了许多的谣言。

    沸沸腾腾的谣言铺天盖地的袭来,有的谣言甚至说神灯飞向天际毁灭意味着大汉即将遭受灭顶之灾,而这个灾难来自北方,因为灯笼出现在雒阳城的北方;有心人甚至说,神灯出现在北,意味着北方将要发生叛乱,而北地郡太守贾荣昨日刚刚说出那样的言论,当晚就有神灯现世,说明北地郡太守将会有不臣之心,不日就会造反。

    听着各种版本的流言,贾荣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想象能力,竟然将神灯扯到自己的身上,不过谣言如虎,很有可能因此引火上身,贾荣决定明日就离开北地郡,是非之地不能久留,带来的金银珠宝却是不能再带回去了,与世家的关系变成了水火不容的局面,看来只能将这些财宝送给那些阉人了,虽然宦官贪婪,接过你的钱还是会办事的,世家这棵大树已经成了歪脖树,只有另寻好树了。

    洗漱完毕,简单的吃了一点早餐,贾荣低调的出了蔡府。

    回到客栈,得到贾荣消息的张绣早就在客栈门口接应。

    为免引起有心人的注意,贾荣又特意换了一身衣服,一行五人低调的赶往张让的居处,宦官之中,以张让、赵忠为为首,二人深受汉帝的信任,汉帝甚至尊称张让为阿父。

    贾荣将三箱财宝分成十二份,其中张让、赵忠二人占据五成。

    走进张让的府邸,贾荣再一次惊呆了,以前见过的府邸与张让的府邸相比完全就是小儿科,奢华的布局,郁郁葱葱的花草树木,府内阁楼林立,侍女三五成群的往来于府邸之内,向人吐露着奢侈的气息。

    在下人的带领下,贾荣见到了张让,长时间的养尊处优,张让显得十分的白净,没有平常见到的男人那样一脸的胡子,张让的下巴上十分的干净,而且连喉结也没有,遥看就像是一名少妇,配合着他那略有臃肿的身体和若有若无的笑意,使得张让看起来更是邪恶无比,这样一个人物,若是出现在未来世界肯定能一炮走红,成为举世瞩目的人物。

    贾荣身为未来世界的人,对新鲜的事物有着异于常人的好奇心,第一次近距离的打量历史上有名的太监,自然有些出神。

    “贾太守前来蔽府有何要事啊!”张让只是瞥了贾荣一眼,漫不经心的问道,语气中含着一丝隐隐的怒意。

    鸡皮疙瘩掉了一地,这是一个比娘们还娘们的声音,让心恶寒的是声音之中的那一股尖细。

    贾荣不敢掉以轻心,意识到了方才行为的唐突,纳头拜道:“卑职来到雒阳,理应前来拜访侯爷!”

    张让对贾荣毕恭毕敬的态度显然十分的满意,身为人群中最弱“势“的群体,他们最在乎的就是别人对自己的态度,金钱固然是他们所爱,但尊严来的更为重要,“贾太守不必如此拘礼,请坐吧。”尖而细的声音再一次传到了贾荣的耳里,让贾荣情不自禁的抖了一下。

    “贾太守不是刚来雒阳吧?”张让盯着贾荣问道。

    贾荣毕恭毕敬的答道:“不瞒侯爷,卑职来到雒阳已有几日,本应早日前来拜访,只是怕侯爷事务繁忙,今日才来,还望侯爷见谅。”

    张让听后呵呵一笑,他在乎的不是这些,看重的是别人对待他的态度,贾荣一句一个侯爷,使其有一种轻飘飘的感觉,相比着那些文人的冷嘲热讽舒服多了,刚刚见面时的不快也随即消失。

    “侯爷以后称呼卑职志远即可!”贾荣顺着竹竿往上爬。

    “好好好,志远啊,你年纪轻轻就身为一方太守,真可谓是年少有为!”张让扯着尖细的嗓子说道。

    张让能从一个小黄门逐渐成为汉帝的心腹,而且汉帝称其为阿父,必定尤其非凡的一面,宫门深似海,一不小心就会落个万劫不复的下场,而张让身为此中佼佼者,城府之深可见一斑,与这样的人交往自然要小心翼翼。

    “多谢侯爷夸赞,与侯爷相比,卑职不足的地方还有很多,希望侯爷以后能对卑职多多提拔!”贾荣答道。

    听完贾荣的话,张让的眼睛乐得都眯成了一条线,像贾荣这样大汉官员如此恭敬对待他的没有几人,听惯了文人的冷嘲热讽,使得贾荣的话听起来是那么的舒服。

    “志远啊,杂家虽然被封为侯爷,却是有名无实,即使想帮志远也无从帮起啊!”张让说话的时候紧紧地盯着贾荣。

    贾荣的神色依旧如方才那般平静,“侯爷此言差矣,能得到侯爷的提拔在卑职看来就是天大的荣幸,以后侯爷但有差遣,卑职赴汤蹈火在所不辞!”张让若是没有自己的势力,岂能在大汉的朝堂呼风唤雨,恐怕早就被那些大臣攻讪致死,刚才那句话不过是为了考察贾荣的态度,若是稍有不敬,恐怕会被立即赶出侯府。

    三分真七分假的话把张让乐的合不拢嘴,特别是贾荣那句以后侯爷但有差遣赴汤蹈火在所不辞才是使其最高兴的,贾荣身为边郡太守,封疆大吏,军权在握,若是能为其所用,张让在内,贾荣在外,再加上中郎将董卓,还会在怕那些平时对自己恶言相加的文武百官吗,这样一来,在汉帝的面前必将更具有话语权,张让看向贾荣的目光也是越发的柔和。

    “哈哈哈。。。。。。”尖细的笑声再次传来,张让笑吟吟的看着贾荣道:“志远若是随杂家入宫,必定能得到高官厚禄。”贾荣拍马的功夫确实是不一般,得到了第一宦官的赏识。

    贾荣一阵恶寒,随他入宫,岂不是要做一个无根之人,可怜自己还是个处男呢,急忙拜道:“侯爷的心意卑职心领了,卑职最喜爱的就是战场冲杀,做一名武将,望侯爷见谅!”

    喜欢本书的朋友记得收藏一下,断崖多谢各位大大一直以来对铁骑的支持!

一二六章:雒阳(十二)【求收藏】

    张让的笑容之中夹杂着一丝戏谑:“杂家就是一说,岂会真的让志远入宫,志远是大汉的良将,理应保卫大汉的边疆,若是有机会,杂家一定会在圣上面前多多为志远美言。”张让现在的一切都是建立在大汉的存在的基础上的,这也是前者黄巾叛乱,对于汉帝启用世家中人宦官没有过多的阻拦的原因,甚至汉帝下旨赦免党人,宦官也只是象征性的反抗一下,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宦官无人可用,他们在汉帝的面前很吃得开,却遭到大汉世家的排挤,麾下的人才自然也是屈指可数。

    所以董卓在前线取得重大战绩的时候,宦官一起努力将其推上了前线统帅的职位,取代了卢植的位置,只是时运不正,没有建功立业;眼前的贾荣,无疑是一个合适的人选,董卓与宦官走得近不假,却是李儒从中协调,而董卓从未露面,根本不知其人究竟如何;贾荣则不然,年轻人,容易控制,才是这些宦官最喜爱的,而贾荣的军事才能也是有目共睹的,更为重要的是贾荣与大汉的世家不和。

    而贾荣见面就是吹捧外加表忠心,更使张让欢喜不已,能得到有才能之辈的夸赞比平常听到的阿谀奉承舒服的不止一筹,潜意识里,张让已经将贾荣列到同一个阵营。

    如今的大汉朝堂分为三个阵营,武将以大将军何进为首,宦官以张让赵忠为首,文官以袁隗王允等当世大儒为首,三者互不相让,平衡着大汉的朝堂,这也是汉帝乐于见到的,只有三方的人马不停息的争斗,他才能暗中发展皇室的势力。

    “保卫大汉的百姓是卑职分内之事!”贾荣潜意识没有将保卫大汉朝的江山放在第一位,而是将百姓放在了首位。

    张让没有听出贾荣话中蕴含的另一层意思,“志远今日到此所为何事啊?”张让将语气放的很温柔,不过腔调却是有些差强人意。

    贾荣拜道:“启禀侯爷,卑职今日前来乃是为了能保住性命,卑职身死是小,担忧的是以后不能为侯爷分忧解愁!”

    张让大怒道:“大胆!何人敢害志远?看杂家怎么收拾他!”贾荣一番大义凛然的话深得张让之心。

    张让的大怒非但没有让贾荣有任何的鄙视感,反倒有一股淡淡的感动萦绕在心间,在雒阳连续奔波了几日苦无成果不说却被世家不断讽刺,身为一个现代人,虽然脸皮足够厚,但也经不住世家这些连番的恶言相加;方才的一番话的确是阿谀奉承,即使去那些世家,贾荣也会选择这样做,张让的一怒或许是一时没有反应过来,却让贾荣心生感激。

    在你有权有势的时候,别人每日好酒好肉山珍海味的供着你都会觉得是理所应当,真正当你受所有人的排挤万念俱灰之时,此时的一个小小的关怀都会让你铭记于心,锦上添花始终不如雪中送炭。

    “侯爷息怒,为那些小人发怒实在是太看得起他们了。”贾荣再次拍了一下马屁。

    张让笑呵呵的说道:“志远此言甚是,为那些小人发怒实在是有**份!”

    一阵沉默之后,张让看向贾荣的目光包含了一丝凝重,没想到方才贾荣会让自己发怒,这样的小伎俩张让见过的不知几何,拍马屁的功夫张让更是其中佼佼者。

    对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