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下-第67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四百八十一章 九曲之战(下)

    这时,很多唐军都看到了黎明前的烽烟,他们纷纷站起身。惊讶地向烽烟望去,本来很多士兵对李晟不去乱石坎,而跑到飞云渡这边来而感到不解,现在他们才明白了李晟的先见之明。

 

     安西军的训练有素在这一刻体现出来了,当敌情出现,安西军士兵纷纷将同伴从睡梦中唤醒,他们无声无息,动作快捷,很快便收拾行装完毕,迅速排成了队列,随时可以出发,相比之下,另外的五千吐谷浑军却大部分依旧沉睡不醒,被惊醒的士兵只是茫然地看了看四周,见没人叫他们,又继续沉沉睡去。

 

     李晟也不由暗暗惊叹安西军训练有素,陇右士兵和他们比起来,还是有一定的差距,这时,安西军中郎将邓山上前道:“李将军,我们已经整装完毕,随时可以出发*……”

 

     李晟沉思了片刻,便令道:“左卫军和中卫军跟我前往黄河边,其余军队就地待命!”

 

     一军分为左中右三卫,一卫三千人,在李晟的命令之下,弃千名唐军立刻启程了,纷纷上马,向十里外的黄河岸边疾奔而去。

 

     飞云渡是渡过黄河的重要地段,因此这一带除了有两座烽火台外,还有一处斥候营,有斥候近百人,早在吐蕃大军离黄河还有二十里时,被唐军斥候便发现了,立刻用高原特有雪鸽通知了烽火台。

 

     河对岸高岗上的烽火台点燃了报警的烽烟,就在烽烟点燃仅半个时辰后,左中两卫的六千唐军便抵达了离黄河边约两里处,而这时,吐蕃军还没有抵达黄河边,还在十里之外。

 

     李晟已经拿到了斥候的鸽信,近二万吐蕃军主力所来方位是飞云渡的中段,这里的黄河两岸丛林密布”很有利于隐蔽,但李晟的目光却投向了河中*央的仙客岛,岛上也是柳林密布,树冠长得极为茂盛”是天然的隐蔽之所,他沉吟了片刻,立刻回身令道:“第一和第二弩军营立刻上岛,准备伏击吐蕃军渡河!”

 

     李晟作战极为看重士气,士气不仅是对唐军,对吐蕃军也一样,而且对于马重英”渡河不利,他很可能就不会贸然进攻,便会等待另外两万军汇合后,再重新发动进攻,这样一来”便给了他收麦的时间。

 

     李晟的想法虽然不错,但他却忽略了一点,他没有和手下的安西军将领进行沟通,李晟年纪还不到三十岁,从前也是一个默默无闻郎将,其实年轻并不重要,官职稍低也不重要”安西年轻的将领比比皆是,低级军官统帅高级军官也有先例,当年李庆安参与攻打小勃律时,只是一名校尉,他就曾率领过郎将以上的高级军官。

 

     所以李晟的官职稍低也不是根本问题,关键他不是安西军将领,安西军战斗力强大,军纪严明,令下则行,令止则停,这是他们的优点,”但安西军也有不利的另一面,主要表现就是安西军比较排外,凡不是安西体系出身的军官”想驾驭这支军队,除非此人非常优秀”否则很难掌控住这支军队。

 

     李晟布兵、行军,这些安排安西军都按军纪加以服从,但到了真正作战时,一些安西将领便有了想法。

 

     李晟的命令刚刚下达,中郎将邓山便上前施礼道:“李将军,岛上伏兵虽好,但吐蕃人若用火攻,恐怕会对岛上的士兵不利,请李将军三思。”

 

     一般部下劝说是很正常之事,但这个邓山却非同一般,他是跟随李庆安多年的老兵,跟随李庆安参加过小勃律之战和石堡城之战”在这再万军中非常有威望,又是中郎将忠武将军,可以说在李晟未接管这两万军之前,他就是主将,现在他的劝说,就意味着他反对李晟的作战计划,只是他表现得比较含蓄,用委婉的口气来劝阻罢了。

 

     李晟这才意识到自己忽略了安西军的意见,能和部众进行有效的沟通,也是为将者的重要能力之一,他便微微一笑道:“邓将军有所不知,岛上虽然林木茂密,但吐蕃不会采用火攻,这座岛是他们进攻的跳板,如果用火攻,吐蕃军自己也无法利用这座岛屿了,其次吐蕃军也并不善于火攻,这是被高原的气候所限制,而且我也考虑到了岛上唐军的危险,所以只派少量唐军弩兵埋伏在岛上,目的是为了打击吐蕃人的士气,我这样解释,不知邓将军能否理解?”

 

     邓山想了想又道:“我们安西军都带有小型投石机,二十斤的石块可投两百步远,我认为在岸边阻击吐蕃军便足够了,又何必冒险上岛*……”

 

     李晟心里也明白,对安西军可不能用强硬的命令,否则会激起将士的反感,这对以后的九曲保卫战不利,只能用尽可能地说服他们,尤其这个邓山在安西军中的威望很高,如果他能支持自己,这对以后的战役能否顺利将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想到这,李晟便附耳在邓山耳边低语了几句,“将军有所不知,我十天前便上岛探查过了……”

 

     尽管邓山还是有些将信将疑,但李晟方案的大胆和刺激却颇合他的胃口,他便笑着点了点头,“好吧!我同意李*军的方案作战,请李将军下令。”

 

     在与唐军作战时,达扎路恭更喜欢敌人叫自己马重英,他作战崇尚谋略,尤其是汉人的谋略更是让他醉心不已,他将自己取汉名为马重英,便有一种与汉人一较高低的意思。

 

     这次马重英进攻九曲确实犯了一个错误,他几次派出的探子都得到了同样的情报,九曲地区只有一万五千吐谷浑军驻守,对于吐谷浑人,马重英比谁都了解,当年他手下便有近十万吐谷浑协从军,吐谷浑军队最大的特点是作战不够勇敢,或者说是胆小,他们不像吐蕃军那样悍不畏死,也不像唐军那样训练有素他们装备落后,士气低落,一旦出现两成的伤亡,往往就会崩溃。

 

     正因为对吐谷浑人的了解马重英才会分兵两路进攻九曲和大非川,可直到他收复了乌海后,他才得到最新情报,一支六万人的安西军已经进驻陇右,其中两万人进入九曲地区驻防。

 

     也就是说他面对的已经不是不堪一击的吐谷浑军队了,而是精锐的安西唐军,尽管他已经意识到靠三万吐蕃军很难占领九曲,但马重英依然决定先试探一下唐军的虚实。

 

     他派手下大将论悉达藏率军三千扮作一万人,赶赴南面的乱石坎渡河,企图将唐军的主力吸引去乱石坎,这是他的一贯伎俩胜多败少,如果安西军对他不熟悉的话,很可能就会坠入他的圈套,使他的主力能从容走飞云渡过河。

 

     马重英也同样派出了大量的探子前去探查黄河边的情况,他已经接到了情报,黄河对岸大约出现了五六千唐军,另外还有一千名左右的唐军上了仙客岛,显然是想伏击他,他不由冷笑了一声,千余名唐军便能阻挡他占领仙客岛吗?

 

     他立刻战刀一挥,恶狠狠地下令道:“全军加快速度,到岸边便立刻渡河夺取仙客岛!”

 

     一万五千名唐军分兵两路,九千人在二十里外隐藏了起来,而李晟率领六千唐军出现在黄河岸边,另外一干唐军携带弩箭及其他军事物资划动羊皮筏子上了岛。

 

     此时,马重英的吐蕃军已在数里之外他派来的探子早已将唐军的军队部署一一看破了。不多时,浩浩荡荡的吐蕃大军便抵达了黄河岸边,马重英已命令在先吐蕃军队纷纷将羊皮囊或牛皮囊中吹足了气,将数十支皮囊扎成一个巨大的筏子再绑裹上厚厚的牛皮,一只筏子可载数十人到百人不等,片刻间,三十余只皮筏子便已经下水了,三千吐蕃军前锋跳上了皮筏,奋力向河中的仙客岛划去。

 

     飞云渡的黄河宽约五里,水势平缓,两岸土地平坦,可直达九曲腹地,非常适合大军渡河,但长时间的划水却很消耗体力,而且遇到军队防御时,回旋的余地较小,这样,河中*央的仙客岛便是一个极好的中转之地,如果能占领仙客岛,对于渡河大军来说,就是近了一半的渡程。

 

     此时,唐军两个营一千军队已经抢先占领了仙客岛,他们部署在两里长的岛上,已经按照李晟的部署准备就绪,现在隐蔽在浓密的柳林中,平端军弩,注视着河面上数十个小黑点向这边漂来。黄河西岸离仙客岛约两里,吐蕃士兵赤膊上身,在刺眼阳光的照射下奋力划桨,每艘筏子的前端则站着六七名吐蕃士兵,高举特制的铁盾牌,而他们身后也有二十几名吐蕃士兵张弓搭箭,准备迎战唐军。

 

     三十余艘筏子离仙客岛越来越近,离岛还有三百步,筏子上的鼓声敲响了咚酌鼓声激励着划桨手,吐蕃军齐声狂喊,他们剃发涂脸,面容格外狰狞,筏子猛然加速了,离仙客岛越来越近,二百五十步、二百步、一百五十步……,一百五十步就是唐军弩箭的有效杀伤距离,这时,岛上一阵榫子声响起,千名唐军弩兵同时发射,箭如飞蝗,一千支弩箭向河面上的皮筏疾速射去。

 

     行在最前面的六只皮筏首先遭到了攻击,密集的箭雨叮叮当当地射在盾牌上,尽管吐蕃军举盾防御,但唐军的弩箭力量强劲,又细又尖的弩箭从缝隙中穿过,射透了吐蕃士兵的锁子甲,不断有士兵惨叫着跌下水去。

 

     尤其划小桨士兵在两边没有任何遮挡,又赤着上身,死伤尤其严重,不少皮筏划小桨手被射死,皮筏在河中打转,难以继续前进,皮筏也被箭射穿了,开始漏气,只见一只皮筏漏气严重,难以承受吐蕃士兵的重量“哗啦”一声倾翻了,数十名吐蕃士兵落水,在水中拼命挣扎,他们身穿沉重的锁子甲,难以浮水,很快便直接沉入河底。

 

     唐军的弩箭一轮接着一轮,箭势密集,已经有七艘皮筏倾覆了,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