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纳妾记-第2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秋池问道:“姚大壮,你知罪了吗?”

    姚大壮努力点点头:“小人知罪,小人再也不敢了。”

    杨秋池吩咐皂隶们将他架出去大堂外面去,通知他家人来抬他回去。

    杨秋池还要在继续审案。金师爷凑过来低声道:“大人,日以近午,可以休息了,下午再审。”

    得,还真快,杨秋池吩咐退堂。踱出公案,下暖阁。转到后堂。宋芸儿等几个小女孩一拥而上将杨秋池团团围住,兴奋地七嘴八舌说了起来,宋芸儿嘴最快,抢先说道:“哥。你好厉害啊!连土地爷都请得动!”

    宋晴也不慢:“是啊,我都看神了。真是土地爷显灵吗?”

    红绫也道:“就是啊,三奶奶我们两还在议论说,少爷您是不是神仙转世呢。”

    月婵出生贫苦,更关心欠债的那个案子,蹦跳这说道;“那姚大壮少爷打得好,真让人解气!”

    丫环荟儿也道:“是啊,那老汉那么可怜,那姚大壮还要狠打人家老汉,仁义良心都让狗吃了!”

    秦芷慧同样也是穷苦出生,知道穷苦人家的难处,也很同情那老汉,对杨秋池痛打了一顿那得理不饶人嚣张跋扈地姚大壮也感到很痛快,只是她生性文静,见她们都在抢着说话,便只站在外围欣喜地看着自己的夫君。

    白素梅更关注那个有妻另娶案,眼睛一闪闪地说道:“夫君打了那王柯板子,又能令他夫妻重归于好,真是处置的十分恰当,我们都好佩服呢。”

    杨秋池摆摆手:“好了好了!咱们先回内衙吧,我有点饿了!

    红绫拍了一下脑门,吐了吐舌头,甜腻腻的嗓音说道:“糟糕,我光顾着少爷审案子了,忘了做饭,我这就去!”说罢,一溜烟跑前面去了。

    杨秋池在其他女孩子的簇拥下和南宫雄等贴身护卫保护下回到了内衙。

    坐在大堂,品着香茶,听这一帮小丫头唧唧喳喳议论,还要说要去衙门土地庙烧香,杨秋池有些好笑,这青溪县以后又会多一道风景……到衙门里烧香拜土地爷。

    红绫手艺好,动作也快,很快就吃到香喷喷的饭菜了。

    吃完午饭,杨秋池想到院子里看看被烧毁的那一片典史内衙的废墟,如果没什么问题就把它拆了重建。

    宋芸儿是个跟屁虫,听说杨秋池要去看那废墟,当然要跟着。

    只要县太爷出内衙,这内衙门房就要点云板通知外面,县太爷要出来了,跟班要留神随行伺候,闲杂人等要回避。

    杨秋池已经习惯了宋芸儿跟着自己跑东跑西,在内衙云板脆响声中,两人除了内衙,南宫雄等六名护卫还有跟班常福立即跟上。龙师爷一直在负责衙门的维修,便只有金师爷跟着。杨秋池对这种出门就跟一大帮子人的事情也已经习惯了。信步来到烧毁地典史内衙处。

    这篇废墟很宽,杨秋池一边走。一边听跟班长随常福介绍:“去年年底,王兆利王典史内衙突然发生大火,幸亏扑救及时,而且内衙又与其他衙门相对隔开了,所以大火没有蔓延道其他地方,只是把这典史内衙烧毁了

    “火灾发生时,王兆利王典史的跟班钱贵惊呼着跑出来,说他亲眼看见苗寨寨主云天擎的儿子云愣在书房用刀杀死了王兆利王典史和王典史地小妾,还要杀他,他就跑出来了。这时候云愣拿着一把带血的刀慌慌张张从典史内衙追了出来。被衙役民壮们抓了个正着。大火扑灭之后,果然在王兆利王典史内衙的书房里找到了王兆利王典史和他小妾地尸首,两人都已经被大火烧焦了。”“这件事的起因,是前段时间这王兆利王典史下苗寨征收赋税时,听说想调戏云愣的娘子,云愣把王典史的腿给打折了。然后到衙门里告状,可这王典史花银子疏通了关系,所以他这事情没有被处罚。那云愣可能气不过,就潜入衙门刺杀了王兆利王典史和他的小妾。”

    杨秋池有些奇怪:“王兆利王典史的老婆孩子呢?”

    “他老婆早死了,一直没另娶,就守着一个新纳的小妾过日子,没有孩子。他家人离得远,尸骨要等开春之后再运回老家安葬,所以王典史和他小妾地灵柩还存放在县城外的镇江寺里。”杨秋池慢慢在废墟里走着,问道:“王兆利王典史书房在哪里?”

    常福带着杨秋池来到一块废墟处。说道:“就是这。”

    杨秋池看了看这片废墟,又抬起头四处张望了一下,对宋芸儿说道:“芸儿,上次我教了你怎么查找起火点,现在你查一下看看。这场内衙大火的起火点在哪里?”

    “你要考我啊?好啊!”宋芸儿东翻西翻了起来。

    过了好一会,宋芸儿兴冲冲跑过来说:“哥。我发现了,你跟我来。”

    宋芸儿带着杨秋池等人来到北边一处废墟,宋芸儿道;“这里应该就是起火点!”

    “何以见得?”杨秋池微笑。

    “你看!与其他地方烧毁地木头相比,这里的残木上的碳化程度比较轻。裂纹较细较浅,而且。这里是最北方位,冬天应该刮地是北风,火势顺着风向向往南蔓延,这才将南面房屋烧毁了。而起火点北面的高墙只有烟熏地痕迹而没有大火烧裂墙壁的痕迹!”

    跟班长随常福惊叹道:“宋小姐说得跟亲眼看见地一样。没错,那晚上典史内衙的丫鬟仆人们都证明,大火就是从这典史卧室烧起来的。”

    啪啪啪!杨秋池鼓掌:“芸儿真的很聪明!”

    宋芸儿很得意地笑了:“哥,你不是说过,任何犯罪都会留下痕迹,就看你能不能发现它,我现在就发现了。”

    杨秋池点点头:“是啊,只要认真仔细,再加上相应地侦查手段和必要的知识,任何犯罪留下地痕迹都能被找到。好了,猜谜游戏完了,咱们回去吧。”说罢转身往废墟外走。

    走到刚才王兆利王典史的书房废墟处时,杨秋池突然停下了脚步,若有所思地低头看着,又猛地一回头,看向刚才发现的起火点,咦了一声,皱起了眉头。

第二百三十五章 以奸论

    宋芸儿很敏感,眼看杨秋池神情凝重,便疑惑地问道:“怎么了,有什么不对吗?”

    “是有点问题,如果起火点在北边卧室,而王典史的书房在南面,两者相距那么远,这云愣杀死了王兆利王典史,应该就近在书房点火,怎么会跑到那么远的卧室去呢?”

    “对啊!”宋芸儿也回头看了看,“也许他想从北边翻墙逃走,所以顺便在那边点火了。”

    “既然要从北边走,怎么又拐回来从南面大门跑出来被巡逻民壮抓住呢?”

    宋芸儿也傻眼了,心想这倒是个问题,不过表面不想认输,仍旧强词夺理道:“也许他到了北边才发现不好翻墙,又跑回来从大门出去吧。”

    杨秋池没有和她再争辩,沉思了一下,摇了摇头:"想不通,只能调查之后才知道。"

    常福说道:“老爷,可能来不及调查了。”

    杨秋池一愣,随即想起江知县说的,这几天恐怕执行死刑命令就会下达。如果是这样,那调查的时间的确不多了。

    不过,刚才发现的那也只是一中不大合乎常理的情况,还不能说云愣放火杀典史案就是一起错案,离错案的标准还差得远呢。

    现在该怎么办?调查?找谁调查?云愣吗?他是案犯,为了减轻罪责,肯定会有很多有利于自己的说法,如果他抵赖不认,甚至可能会说是被人冤枉的,没有别的证据。难道根据他地口供就停止死刑行刑。进行全案重新复查吗?他杨秋池还没疯狂到这种地步。

    再说了,这案子定了死罪,明朝地死刑案件都经过刑部、大理寺复核之后报皇帝勾决御批的。有的重大案件还可能要进过三司会审之类地。要想翻案谈何容易!

    刚才的也只是一些不太合乎常理地疑虑,很多案子多多少少都会有一些疑虑的。

    所以。杨秋池决定不再去想这件事了。

    回到内衙,杨秋池和两个小妾还有白素梅他们几个说笑了一会,又到下午升堂问案的时间了。

    在云板清脆点击声中步出内衙。过二堂转后堂上暖阁,在一片升堂“威武”声中稳稳坐在公案后面。

    宋芸儿她们几个小丫头又跑来躲在后堂听审。今天县太爷要审地状子金师爷已经放在了公案之上。并已经草拟好判词。

    下午听审的百姓更多,因为上午杨秋池这新知县请土地爷帮忙审案等有意思地事情已经风传了全城,所以下午来听审饿百姓更是里三层外三层,将大堂天井挤了个水泄不通。连衙门外大街上都沾满了人。

    不过。下午的案子却有些郁闷,先是几个欠债不还的。也看不出有什么情有可原地情况。杨秋池便按照金师爷草拟的判词直接下判,该打板子地打板子,该强制执行的强制执行。三两下就审完了。

    后面一个是临县为了躲避差役而逃到本县的民户,被查出来扭送官府的,也按金师爷草拟的一件打了一百大板,派官员差解送回临县。

    围观的老百姓看得津津有味,可杨秋池审得瞌睡都来了,这些小案子真没什么劲,可县太爷的案子大部分都是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情,命案之类的真正大案,那恐怕几年也难遇到一件。去年王兆利王典史被杀案据说是青溪县好多年来第一起。

    后面的都是些借贷、邻里纠纷、吵架打架等等,更加琐碎,杨秋池审得连哈欠都差点打出来了,金师爷草拟的判词又是有理有据,挑不出什么毛病来,照着判词下判就完了。不过杨秋池想到人家打一回官司也不容易,这才强打着精神一个一个审下去。

    古代老百姓没有现在人那么多权利意识,差不多也就行了,比较懂得忍让,所谓舍利取义,而且又比较畏官,就算心里有什么想法也不敢乱说,怕挨板子,所以下午这案子审得也就很快。

    日已西斜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