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主法兰西-第97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在第一时间被西班牙所占领。

    在四面楚歌之下,玛丽娅?特蕾莎先是稳定了奥地利,后是得到了匈牙利的支持。在军事上阻挡了锐不可当的普鲁士陆军后,她成功戴上了波西米亚王冠。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历时年,她在北方虽然丢失了西里西亚,但成功地阻止了腓特烈二世的普鲁士陆军继续南下;她在南方虽然丢失了帕尔马等意大利领地,却成功地与帕尔马、那不勒斯联姻,解除了南部威胁;她在西线的战绩格外突出,接连打败了巴伐利亚、法兰西联军,成功保住了奥地利本土。也因为西线的胜利,她成功地保住了奥地利、波西米亚和匈牙利,并为她的丈夫得到了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冠。

    玛丽娅?特蕾莎因为这一场王位继承战争而名扬欧洲,相比之下,她的丈夫弗兰茨一世虽然是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可名声却只能在她之下。弗兰茨一世虽然是因妻子而得到皇冠,但他并非是一个无能之人,他在唯一能够随心所欲治理的国土——托斯卡纳大公国政绩斐然,最后,他仅以托斯卡纳大公国的收入便还清了奥地利在多次大战中积累下的国债。

    相比起玛丽娅?特蕾莎和弗兰茨一世,他们的长子约瑟夫二世便不及许多。这也是路易对这位新的罗马皇帝不太在心,甚至轻视的原因。

    路易庆幸弗兰茨一世已死,玛丽娅?特蕾莎年事已高,这样他就不可能与这两位强大的对手对抗。逃脱强者林立的时代,这对他这个有心称霸的统治者是一大幸事。因为只有在这样的时代,他才有可能成为一个时代的唯一,而非是一个时代的其中之一。路易十四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同时期没有其他强大的对手。玛丽娅?特蕾莎不可说不强大,她的功绩也足以与路易十四相媲美,然而,她始终无可能被人像崇拜路易十四那样地崇拜,因为与她同时代的还有腓特烈二世、叶卡捷琳娜二世等统治者。

    竞争对手的老迈,令路易深感幸运,但同时也令他深为不幸,因为没有对手的国王将是孤独的,也会是无趣的。也许还会有势均力敌的敌人,但至少在现在这个时候,他还没有发现有哪些足以成为绊脚石的对手出现。

    路易怀着异样的心情期待着出访维也纳。对玛丽娅?特蕾莎的好奇、崇拜、敬重,令他如一个追星族一般期待旅行。然而,在旅行之前,有一件事被提上了日程,那就是他一直记在心中,却总是难以执行的天花疫苗。

    他早在少年时代便了解过天花疫苗,但早先是不被允许,后来是没有时间,他也就暂时抛诸脑后。现在,由于要去维也纳,他也就再想起了此事。

    维也纳宫廷是一个不幸的宫廷。近几十年来,已经有数位奥地利王室成员因天花或死或毁容。这些人中有约瑟夫二世的妻子,玛丽?安托瓦内特的几个姐姐,甚至还有玛丽娅?特蕾莎。

    先是玛丽?安托瓦内特无缘无故的紧张,而后是内阁大臣们的提醒,路易终于再将天花放在了心上。在这个时代,天花完全是致命的,即使侥幸不死,也将会毁容。为了安全,他决定在自己和家人们的身上种痘。

    种痘的好处不仅仅是免疫,也是为了赚取开明积分。

    作为一项刚被推广的医疗技术,保守的欧洲并非所有人都接受了它。顽固的贵族和宗教人士仍然抵制着种痘,而开明人士则将之视为先进思想的一部分。种痘也进而成为了一项政治积分,俄罗斯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在即位之初,便用了这一招来制造开明的假象。

    种痘定在2月,分为若干次进行。首先是在杜伊勒里宫,路易和玛丽?安托瓦内特两人的种痘。接着是圣克劳德宫,王子、公主们的种痘。然后是贡比涅、爱丽舍宫的情『妇』门和私生子女们。

    种痘的过程只是几秒钟,但提前的准备工作却涉及好几天。首先是清理出一间宽敞、干净、明亮、整洁的房间,接着是净身沐浴。在种痘现场,除了动手的医生外,众内阁大臣和王公血亲们也需要在旁。他们在现场的目的是为了证实种痘确实,但名义上的目的是为了防止意外。

    一个月内,路易和他的家人便全部完成了种痘,这也意味着他们可以安全出发了。

    玛丽娅?特蕾莎的生日是这是玛丽?安托瓦内特最不喜欢的一个日子,也是路易的长女玛丽?特蕾莎公主的生日。出发的日期定在4月初,这样可以赶在生日前赶到维也纳,并能有一段时间观光。

    路易原本并不知道奥地利这一次如此兴师动众的原因,但在临出发前一周收到的来自维也纳的信件却令他推测出了一个原因。

    这封信是玛丽娅?特蕾莎写给玛丽?安托瓦内特的私信,母亲要求女儿将孩子们也带上,其中指出“特别要带法兰西王储路易?安东尼和第一公主玛丽?特蕾莎来维也纳”。同时,信中也写道“你的兄长、姐姐们也会将孩子们带来”。

    “一场生日庆祝,变为了子孙们的相亲会,以此更好地联系家族血脉?”路易在第一时间便如此想到,但这一切都是无端臆测。幸好当初所有人都进行了种痘,他也就满足了妻子母亲的要求。

    一切准备停当后,路易、玛丽?安托瓦内特、王储路易?安东尼、公主玛丽?特蕾莎,乘坐着金光闪闪的马车从巴黎出发,在百位衣着锦绣的王室卫队护卫下向维也纳行去。

    多年之前,玛丽?安托瓦内特便是从这条路来到巴黎,现在,她带着炫耀的心情回去。

    论坛贴子链接

第四百七十章 因斯布鲁克

    第四百七十章因斯布鲁克

    奥地利只是哈布斯堡家族统治下的其中一块土地,但因为这块土地是哈布斯堡家族历史最悠久且最重要的领地,所以哈布斯堡家族才会被简称为奥地利王室。法兰西与奥地利并不接壤,因此,路易的车队需要穿越德意志南部诸国,才能进入奥地利领内。

    车队到达法兰西边境,同日渡过了莱茵河。

    车队相继穿越符腾堡、巴登这两个位于德意志西南部的大公国,同时,路易拒绝了两位大公的宴会邀请。

    在穿越符腾堡和巴登之后,车队到了巴伐利亚公国边境。

    此时,路易的面前有两条路,一是继续往东,穿越巴伐利亚,直抵多瑙河畔的维也纳,二是沿着边境南下,进入位于奥地利西部的阿尔卑斯山山谷地带,而后沿着多瑙河而下,抵达维也纳。

    前者道路平坦,但势必会增加许多不必要的应酬。巴伐利亚不是符腾堡、巴登,这是在德意志境内仅次于奥地利、普鲁士的一大势力,即使路易是法兰西国王,也不能任性地冷落他们。后者虽然是山谷地形,可并非真的是道路崎岖,相反,在奥地利历代大公的建设下,那一带除了拥有优美的自然风景外,交通也平坦、通畅,便于车队或军队通行。不过,山谷地形毕竟不是平原,道路即使平坦,也难保不会曲折,选择这条路,必然会浪费不少。

    14日晚上一直到15日早晨,路易都没有做出决定。无论走哪一条路都来得及赶到维也纳,两条路的区别不过是自然景色和奢华舞会而已。

    早晨7点半,车队准备出发。这时,路易向穿戴整齐、准备上车的玛丽?安托瓦内特问道:“玛丽,慕尼黑和因斯布鲁克,你想要去哪里?”

    “那还用问吗?”玛丽?安托瓦内特微笑着说,“当然是因斯布鲁克,我的一位姐姐正在那里。”

    慕尼黑是巴伐利亚的首都,因斯布鲁克是奥地利西部的重要城市,玛丽?安托瓦内特的一位姐姐就在因斯布鲁克的修道院中。玛丽?安托瓦内特并未像路易那样计较许多,她只是想快些见到昔日霍夫堡皇宫中的亲人们。

    “好,去因斯布鲁克。”路易一声令下,随后,车队便往南方开去。

    17日夜,路易和玛丽?安托瓦内特到达了因斯布鲁克。

    因斯布鲁克堪称中欧十字路口。它北临德意志,东连维也纳,西靠瑞士,南通意大利,战略位置重要。自古罗马时代起,这里便是罗马帝国fáng备蛮族翻越阿尔卑斯山的桥头堡。到了中世纪,此地开始修筑了修道院和城市,成为了一座教会城市。期间,由于它的地理位置太过重要,而在将近两个世纪中成为了神圣罗马皇帝的居住地。

    因斯布鲁克修道院位于城市的中央,虽然城市的布局十分拥挤,修道院就像是夹心蛋糕一般被挤在中间,但由于城市的规模也非常小,人口也不多,因此,这座修道院也并没有令喜欢宏大的路易产生任何不舒服感。相反,由于修道院并没有像巴黎圣母院那样的巴洛克式教堂,反倒是令他觉得此地更像是一座在城市中央的别墅,而非是修道院。

    修道院门前的街道以“玛丽娅?特蕾莎”之名命名。马车驶过之时,街道两旁站满了欢迎的人群。因斯布鲁克早已经过了它最辉煌的时代,现在不过是一座人口有限的小城,所以,其实是整座城市的人都聚集在了“玛丽娅?特蕾莎”大街的两旁。

    路易从马车内往外望去,见着那夹道欢迎的人群,酸酸地自言自语道:“不知道他们是在欢迎法兰西国王,还是奥地利女王的公主?”

    “奥地利人再卑贱,也不可能向一个外国人低头,即使这个人是国王。”玛丽?安托瓦内特轻笑道,“但是,如果我不是玛丽娅?特蕾莎的女儿的话,也不可能受到如此热情的欢迎吧”

    “看来我的祖父在生命的最后关头做了他一生中唯一正确的决定。”路易笑道,“与奥地利结盟,并让玛丽娅?特蕾莎的女儿成为了法兰西王后。”

    “路易,”玛丽?安托瓦内特突然板起脸来,说道,“待会儿见到我的姐姐,可千万别提起你的祖父。”

    “我明白。”路易轻声应了一声。他不需要多问,因为他早就知道原因。

    马车停下,路易和玛丽?安托瓦内特相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