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铸清华-第46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时间有几个人也大声附和,殿内弄的乱糟糟的,恭亲王见局势有些控制不住了。转过头,看了一眼李鸿藻,“李师傅,你快说句话,”恭亲王有些急了。脱口而出,“为了皇上亲政的大局,大局为重!”

    李鸿藻无声叹了一口气,“罢了,”李鸿藻抬起头,神色坚定,“太后,圣人云,有则改之,天津之事。虽有洋人跋扈为患地方之故,但冯二等人蓄意作乱,行残杀洋商之事,乃是极为清楚的事,容不得抵赖,君子之道在于明德自察,既然是做错了,”李鸿藻闭上了眼,无奈的说道,“道歉也是寻常之事。”

    一干人等看的目瞪口呆。怎么会如此?最是方正最顾及体统的帝师,居然说出了对洋人低头认错的话。

    徐桐是协办大学士,也是在场的,徐桐也磕了个头。“臣附议。”

    一时间,恭亲王的人也连连磕头,“臣等附议!”

    太后见到如此,反倒是笑了,“大家都是这个意思?”

    董元醇悄悄俯下了身,不再说话。恭亲王应道:“大家都是这个意思,请太后用印准了此条约。”

    “罢了,”太后的话里透着一股解脱的味道,“军机处用印,明发天下,定下了就不要再拖了,速速了解此事。”

    “太后圣明!”

    太后好像恢复了信步闲庭从容不迫的样子,“既然今个是大叫起,又处置好了和法国人的事儿,大家伙都在,有件事儿,我倒是要在这里一并说了就是。”

    群雄雌伏,“请太后训示!”

    “今年已经是同治九年,皇帝十八岁,也大婚了,古人说话,成家立业,这成了家,自然就该立业,我从先帝那里接过了这千斤的担子,这么几年下来,自诩没有大过,不过也没什么大功,只是办了洋务,建了海军,算起来,有几件实事干过而已,”皇帝的心砰砰砰跳了起来,不仅仅是皇帝,殿内的许多人的心都砰砰砰跳了起来。

    “宣宗皇帝以来,洋人之患渐起,先帝在时候,还加上了这闹长毛太平军,从广西起事,一路杀到了天津,还分兵北伐到了直隶,太平军占据了江南,捻贼又在中原作乱,好不容易抵挡住了,这英法两国又进犯中国,先帝不得已去秋狩木兰,留下我,还有议政王,一同抵抗来犯之敌,所幸将士用命,百姓支持,群臣用力,祖宗保佑,这才胜了一局,为同治朝这十多年无外敌的太平局面打下了基础。”

    “顾命大臣悖逆主上,我不得已,用先帝钦赐的同道堂之章发落了他们,这江南的发逆刚刚平定,捻军剿灭了,想不到新疆又乱了起来,”太后说到这里,都觉得自己这么多年多来,实在是太他么的不容易了。

    “阿古柏那么不可一世,如今也压下去了,办洋务、建水师,建新军,增建官职,改革科举,这么多年,办了这么多事,本宫扪心自问,先帝交给我的差事,”太后的声音高亢了起来,“没有办砸!”

    恭亲王神色复杂,只听着慈禧皇太后继续说道,“皇帝已经长大成人,读书理政亦颇有成就,今日本宫在这里昭告天下,即日起,撤帘归政!九月初十,重阳节后,皇帝行亲政大典!”

    终于等到了这个时候,李鸿藻身子剧烈的震动,殿内也一片哗然,没想到之前还不肯放权的皇太后居然如此干脆利落!干脆利落的归政皇帝!

    有眼捷手快的大臣已经伏在地上山呼,“太后圣德!”

    “太后圣德!”

    梁如意一摆手,两个太监上来,就把皇帝身后的黄纱九折黄花梨木屏风搬了下去,皇帝刷的站了起来,单膝跪地,“皇额娘,儿子还需多历练,请皇额娘继续垂帘!”皇帝这话说的哽咽了。

    穿着朝服宝冠的太后坐在宝座上,众臣不敢多看,只有恭亲王抬头窥了一眼太后,只见太后脸上带着笑意,却又十分威严,似乎是莲台上的菩萨,雍容华贵怜悯世人。太后秋水般的眼睛看到了恭亲王,微微一笑,缓缓站了起来,“我意已决,再无更改,议政王,军机处将本宫这个意思明发天下,从今之后我再不过问前朝之事,一切军国大政交给皇帝自己处置,你们跪安吧!”

    群臣山呼万岁鱼贯退出,神色有些激动,有些落寞,有的震惊无比,有的却是兴致勃勃,文祥看着恭亲王,恭亲王叹了一口气,也不知道是什么心情,只是觉得似乎轻松了不少,“去军机处,拟旨吧。”恭亲王转过头,看着沐浴在夕阳下的勤政殿,心里若有所思。

    这是不是,开始了一个新的时代?

    “皇帝快起来吧,”慈禧太后拉起了皇帝,看着眼角有泪的皇帝,“刚才皇额娘处置天津教案的法子,你学会了吗?”

    “学会了,皇额娘,儿臣不孝,还怀疑皇额娘。”同治皇帝哽咽的说道。

    “学会了就好,”太后按了按皇帝的肩膀,手里的温度透过朝服,让皇帝能清晰的感觉到,“接下来就看你的了,你是皇帝,只要记得,什么事儿,都不用怕!”

    同治九年七月二十八,太后御勤政殿圆明园,议定天津教案条约,并突然宣布撤帘归政,群臣大哗,帝苦劝,太后不停,将帘子撤下,退居深宫,不再过问政事。皇帝于同治九年九月初十行亲政大典,咸丰十二年至同治九年乃是慈禧太后垂帘听政时期,后世历史学家对这十年评价极高,认为,近代以降,落后于西方的局面,能够慢慢的拉回来,发轫于这段时间,且一致认为,这段时间君臣颇能同心同德,排除小分歧小矛盾,一致为了国家的强盛而努力,是政治最开明而且政治斗争最少的时期。

    第四卷《晨钟暮鼓》完,敬请期待下一卷《紫禁春色》!(未完待续。)

    ps:  《紫禁春色》马上就要到了,大家说,要不要打赏给我催更捏,,,,我准备是先停几天好好构思下一卷的内容的,什么时候更新就看大家的热情啦!

一、三月初三(一)

    同治十一年,三月初三。

    这一日是上汜节,北国虽然是寒风依旧冷冽,可日头已经一天比一天暖了,枝头的柳絮已经开始洋洋洒洒飘落了下来,有些鼻子敏感的,在大街上一路的打喷嚏,榆钱正是肥嫩的时候,这时候用水焯一下,加点麻油,加点盐,一拌就是清香扑鼻,或者煎蛋、清炒,都是不错的时节菜,所以不少孩童拎了榆钱,配着报纸一同售卖。

    风沙柳絮飘飞之中,有个高瘦的男子从自家宅子里走了出来,穿着一件出毛的鹿皮坎肩,手上把玩着一个鼻烟壶,神态雍容,对着任何事儿有不屑一顾玩世不恭的笑容,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位旗下的大爷,只见他踱着四方步,在天桥下走着,时不时的看着各式摊铺,他对着书摊书铺十分有兴趣,经常看着一本书就驻足停留许久,有个卖榆钱的儿童,见到这个男子在看着书,畏畏缩缩的靠在那个男子的身后,小心翼翼的看着那个男子手里的书。

    他手里的书倒是也常见,乃是乾隆年间官刻的《千字文》,那个儿童嘴里在默念上面的字,不觉念出了声,那个男子听到了转过头,撇着这个靠着自己的儿童,那个童子也知觉,连忙打了个千,舔着脸赔笑,“大爷别生气,小的看着这书,入迷了。”

    那个男子倨傲的放下书本,“怎么的,你也识字?”

    “是是是,”那个儿童笑着回道,“之前是卖报纸的,我家里头一个邻居,是宫里头出来的姑姑,认得字,所以教了几年,不算是睁眼瞎,”那个童子骄傲的紧,“这几日。把报纸都给家里的弟弟卖去了,我改卖一会榆钱。大爷手里的这本千字文,真是好。”

    那个男子微微一笑,“你倒是难得。有没有《咸丰字典》?”

    “那字典贵的紧,”童子笑道,“我们这些穷人家,怎么买的起。”

    男子突然想到了什么,“那四九城已经都办了官小学。这事儿你知道吗?”

    “自然是知道的。”

    “那你怎么还在此地?”男子奇问道。

    “大爷您是不知道啊,”那个童子一边叫喊着路边的人售卖榆钱,不以为然的说道,“咱们这些过穷日子的,那里有闲钱去读书上学呢?那束脩可是要不少钱呢,”童子居然也知道束脩这个词,童子麻利的用旧报纸包了一包榆钱给路人,收了几文钱,“如今这日子太平的很,赚钱倒是能赚一些过日子。要是想读书进学,也是不能了。”

    那个童子继续说道,“不过也幸好,”他的语气里又透着骄傲,“我虽然年纪大了,家里的钱也不够,不过我家的弟弟,父母亲咬咬牙,已经准备让他去上学了,这几日就在凑学费呢。这把榆钱卖了,估摸着就凑齐了。”

    “你倒是个好兄长,”那个男子笑道,“家里出了个读书人。到底是好事儿。”

    “是,”那个童子见这时候没有什么生意,于是就专心和这个男子攀谈起来,“不瞒大爷,小的天天卖报纸,这报纸上的消息看的多了。也知道,教育部设立的时候,说什么,‘教育乃是立国之本’的话,大概是这句吧,如今只要是进了学,读了书,不管是去工厂做工,或者是到各个衙门当差,都是方便的紧,若是有一日能被总理衙门选中,派了洋差事,那可真是光宗耀祖了!”

    那个男子失笑,“洋差事可不是那么好派的,不去同文馆学上几年外文,那里能派的到。”

    书铺的老板袖着手,笑眯眯的看着两个人交谈,只是不说话,“若是进了同文馆,那更是祖上积德了。”报童喜滋滋的说道,“万岁爷以前就在同文馆读书的,若是能进了同文馆,那岂不就成了万岁爷的同窗,万岁爷还能亏待了同窗?”

    那个男子转过脸对着书铺的老板笑道:“你说这个小子,虽然人小,这道理倒也不算错。”

    “自然是对的,”书铺的老板应道:“同文馆几年毕业出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