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战隋-第84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种局面下,圣主和中枢出于各方面考虑,肯定不会接受和承认安州,只会暗中支援,借大联盟这把刀去打击和削弱突厥人。

    这就是矛盾所在,所以李风云根本不谈“要价”的事,一则现在安州实力微弱,没有“要价”资本,二则短期内国内外形势也不具备让中土接受安州的条件,提出这个“要价”只会自取其辱。

    但是,李子雄和杨恭道急于回归中土,急于以功勋换取赦免,急于让圣主和中枢接受安州,至于南北大战是否会因此而立即爆发,并不在他们的考虑之列。在他们看来,中土国力强盛,这场战争爆发后,中土即便打不赢,但也不会输,最多就是坚守长城,御敌于国门之外,影响不到国祚根本,也动摇不了统一大业,其后果远没有李风云预测的那样可怕。而李风云之所以危言耸听,都是因为另有图谋,李子雄和杨恭道嘴上说有道理,实则不屑一顾。

    “李风云的这封书信,其内容实际上就三个字,不拒绝。”李子雄踌躇稍许,指着李风云的书信说道,“不拒绝的含意很多,可以理解为有条件的接受,只要圣主和中枢给我们满意的条件,飞狐军队就可以出关。”

    杨恭道一脸严肃,煞有介事地连连点头,表示同意。

    “我们不提条件,圣主和中枢当然以为我们怯弱,以为我们离开长城内的支援就必死无疑,于是肆意欺凌。”李子雄抚须冷笑,“现在,我们在鬼方战场上击败了突厥大军,把叱吉设阿史那咄捺和三万余控弦赶回了碛东南,确保了安州的安全,证明了我们的实力,也给了我们提条件的基础。”

    杨恭道微微皱眉,问道,“明公,鬼方大捷,能让我们提出何等条件?”

    李子雄想了一下,反问道,“你有何建议?”

    十月三十,夜,李子雄、杨恭道受崔弘升之邀,连夜叩关,再赴古北口谈判。

    听说李风云做出了让步,崔弘升非常高兴。李风云妥协,意味着飞狐叛军出关已成功一半,接下来谈判的重点就是长城内能否接受安州提出的要求,而安州所提条件亦很实际,就是回归中土。

    崔弘升已经有所预料。实际上早在行宫商讨东北局势的时候,圣主和中枢就已预料到这一局面,安州方面肯定要提出回归要求。这是理所当然的事,否则李子雄、李风云率军出塞行险一搏图个什么?否则实力不济的安州又如何抵御来自突厥和东胡诸种的猛烈攻击?也正因为如此,圣主和中枢适时提出飞狐叛军出关之要求,因为安州仅有长城内的支援远远不够,还要大量军队,否则安州根本阻挡不住突厥人的攻击。

    然而,出乎崔弘升的预料,李风云竟然击败了突厥人,把叱吉设阿史那咄捺所率的三万余控弦大军赶出了安州,有力缓解了来自碛东南牙旗的威胁,暂时在安州站住了脚,已经具备了北征弱洛水的基本条件。换句话说,安州挟鬼方大捷之威,已有提出回归要求之资格。

    崔弘升为难了,他无法做出承诺,安州的要求已经超出了他的权限范围,必须报奏圣主和中枢。而从中枢立场来说,短期内,最起码在裴世矩西行归来,中土与西突厥携手结盟对大漠形成夹击之势,中土已经在南北大战中确立明显优势之前,中枢不可能接纳安州,以免激化南北矛盾,破坏南北关系,导致南北大战提前爆发。另外中枢就安州乃至东北局势的剧变已经做出决策,还是借刀杀人,还是借中土叛军这把刀来混乱东北局势,打击和削弱突厥人,所以崔弘升即便把安州回归中土的要求报奏上去,也不会有任何结果。

    崔弘升毫不犹豫,决定行拖延之计。

    安州要北征弱洛水,风险非常大,成功了虽然收益巨大,有了与中土讨价还价的本钱,但一旦失败,安州就遭遇重创,失去了谈判筹码,极度被动,只能依赖长城内的救助,到那时李风云甚至要哀求幽燕官方给飞狐叛军一条出关之路了。

    双方心照不宣,一拍即合,既然都想拖,那就拖吧,看看李风云能否在弱洛水两岸杀出一条血路。

    崔弘升连夜急奏圣主和中枢,安州方面已经妥协,但提出了回归要求,正好安州取得了鬼方大捷,北征在即,于是崔弘升提出建议,不如拖一拖,不论安州北征的结果如何,北征所导致的巨大消耗,都迫使安州不得不把飞狐叛军撤进安州以做补充。

    。。。

第八百六十八章 兄弟聚首

    十一月初一,安州,方。

    阳光普照,雪原如画。联盟各路军队陆续返回鬼方,汉虏两姓将士们欢呼雀跃,士气高昂,气氛空前热烈。

    这一仗能够成功击败强大的突厥人,能够在不利情况下逆转危局、转败为胜,胜在大联盟内部的团结,胜在风云联盟和奚族诸部联盟的齐心协力,而这至关重要的一点不要说大联盟高层看得一清二楚,普通汉虏两姓将士们也是心知肚明,所以很多矛盾冲突在胜利后的喜悦、分享战利品的激动以及对未来的无限期待中,被刻意掩饰和压制了,呈现在表面的是一派喜庆祥和之局面。

    联盟高层却依旧紧张,统帅部甚至都没有庆祝胜利,所有人就全身心投入到北征弱洛水的准备中。

    入暮后,韩世谔、慕容知礼、李孟尝风尘仆仆赶至统帅部,参加联盟核心层军议。李风云首先拿出了李子雄、杨恭道的书信,告诉他们圣主和中枢已经同意和支持安州北征弱洛水,并命令辽东镇戍军公开介入东北战场默契配合安州横扫东胡诸种。接着袁安详细解说了统帅部拟制的北征具体攻击计划。

    五个人仔细商讨后,很快取得了一致意见,达成了北征决策。

    李风云随即下令,立即把这一决策告知方城的大总管府,请留守安州的萧逸、来渊、郑俨、安特尔、简浚、南玉堂等军政官员在确保安州稳定的同时,倾尽全力给北征大军运送粮草辎重。

    又告知平地松林的钟信,请其倾力防守桃水一线,确保鬼方安全,确保北征期间后方不失。

    又告知白檀城的周仲,请其确保古北口到方城一线粮道畅通。

    又告知蟠龙堡的李子雄和杨恭道,大军即刻北征弱洛水,在此期间,请李子雄坐镇方城,代理大总管事,全权负责安州军政事务请杨恭道坐镇蟠龙堡,全权负责谈判事宜,可临机决策,无需请示。

    又请总管郭明、吕明星、徐十三、夏侯哲、曹昆、岳高、海东青、呼延翦、米庸、高虎、井疆六斤蜚、若干大斧、山松子,请奚族辱纥王部酋帅辱纥王云,请奚族诸部都督辱纥王孟坝、处和苏支、莫贺屯河、阿会川、元俟折,请安州军总管冯鸿、李屹,立即赶至统帅部,连夜召开军议,进行北征部署。

    深夜,诸将云集,军议开始。

    袁安首先宣布,李风云为北征大军统帅韩世谔为北征副帅辱纥王云亦为北征副帅,坐镇松山,全权负责粮草中转和运输。

    北征期间,李子雄坐镇方城,代理大总管事,全权负责安州军政事务。

    北征选锋军由李风云亲自统率指挥,下辖雷霆第一、第二、第四、第五军,奚族辱纥王部、莫贺弗部和室得部控弦。

    因为此次北征马军是绝对主力,大联盟统帅李风云又身先士卒亲为选锋,所以统帅部决定组建一支五百精锐的天狼骑军,做为李风云的亲卫骑,其骑士从雷霆诸军、奚族诸部和安州军里抽调精锐组成。斛律霸出任天狼军总管,而高虎则接替他出任雷霆第三军总管,与联盟第一军总管钟信共守平地松林。

    北征主力大军由韩世谔统率,下辖虎贲、风云、骠骑和联盟第二、第三、第四军,以及安州军和奚族木昆部控弦。

    北征还有一支偏师,由阿会川为帅,带着阿会部徙居少郎河。

    接着李风云详细述说了北征的意义,声情并茂的做了一番鼓励,希望将士们齐心协力,共创未来。

    然后韩世谔宣布,北征各路大军,于明日陆续开拔,选锋军于初三上午出松山要隘,开始北征大战。

    然后就散会了,至于大家所期盼的北征具体怎么打,李风云只字未提,韩世谔也是闭口不谈,这与往日大战前大家围在一起具体商讨多番推演攻击之策的场景完全不一样,所以出身风云联盟的将领们很奇怪,但略一思考也就明白了,原因无他,担心泄密。新近加入联盟的军队清一色来自塞外,尤其奚族诸部贵族,谁敢说这就没有奸细或图谋不轨者?

    十一月初二,松山要隘。

    天气说变就变,昨天还晴空万里,今天就阴沉沉的,冰寒刺骨。

    李风云披着毛氅,站在城楼上,极目远眺皑皑雪山,心情有些激动。

    出塞至今,战果丰硕,占尽天时地利人和,但上苍不可能一直眷顾联盟,运气也总有穷竭之时,此刻仓促北征弱洛水,困难重重,危机四伏,稍有不慎就有可能一败涂地,然而联盟上下在自己的坚持下,还是给予了支持,究其原因,无非是突厥人太强大,安州实力不济,而安州弹丸之地,底子太差,短期内根本不足以壮大到对抗突厥,唯一办法就是求助于中土,而若想赢得中土的帮助,安州必须证明自己的价值,就必须横扫弱洛水称霸东北。

    眼下时机非常好,可以说是一个千载难逢的称霸东北的机会,而这个机会说起来还是中土创造出来的。

    东胡诸种之所以在强者夹缝中活得有滋有味,关键就是钻了强者对峙的空子。中土与突厥对峙,又对高句丽鞭长莫及,而强行拿下东北,打破对峙平衡,挑起战争,后果很严重,得不偿失,退一步说,就算中土拿下东北,但在突厥和高句丽的夹击下,也难以发挥东北的战略价值,很鸡肋。所以为了破局,中土西征结束后,调过头来就打高句丽。摧毁高句丽,打破对峙平衡,中土与突厥角逐东北,东胡诸种就必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