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战隋-第77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简单几句寒暄之后,杨恭道直奔正题,“圣主有何旨意?行宫对安州形势有何看法?”

    郭绚代表官方出面,显然是秉承圣主旨意,没有圣主发话,郭绚就算长了熊心豹子胆,也不敢擅自“露头”。

    圣主既然搁置罪责,放弃前嫌,态度积极,显然是权衡利弊后,选择了有利于中土的决策,支持收复安州,但这里面有个关键问题,圣主需要达到什么目的,而这个目的直接决定了圣主的支持程度。

    郭绚也不隐瞒,坦诚以待,直截了当地拿出了段达的书信。这是违律行为,但郭绚为了更好的合作,为了取得更大战果,拿到更多功劳,必须取信于杨恭道,这是合作基础,双方如果缺乏信任,彼此猜忌防备,合作就是一句空话,很难取得理想战果。

    杨恭道略感诧异,对郭绚的合作态度有些意外。郭绚的低姿态在杨恭道看来是一种明显暗示,不论是官方还是郭绚个人,都需要这次合作,官方需要收复安州所带来的有利于中土的形势变化,而郭绚个人则需要这份功劳。

    杨恭道仔细看完段达的书信,稍加沉思后,又反复看了三遍,心中忍不住发出感叹。李风云太厉害了,他对天下大势的分析和判断,对未来形势的预测,精准到了一个匪夷所思的地步。

    今天的一切,实际上李风云早在一个多月前就做出了预判,事实证明李风云的判断完全正确,形势的发展没有偏离他所预测的轨迹,圣主和中枢果然以中土利益至上,坚决支持收复安州,坚决以安州为支点撬动整个南北局势的变化,以东北乱局来牵制突厥人,延缓南北战争的爆发时间,为中土打赢南北战争创造更好条件。

    至于因齐王发展所牵扯到的皇统之争,因叛逆壮大所涉及到的地方祸乱,因安州之变可能导致的南北决裂,统统不在圣主和中枢的考虑之中,正如段达所言,只要打赢了南北战争,圣主和中枢就能建下盖世武功,就能建立绝对权威,而在绝对实力面前,任何危机都不足为虑,如果因噎费食,瞻前顾后,裹足不前,束手束脚,只能搬石头砸自己的脚,自废武功。

    杨恭道把书信递还给郭绚,沉吟稍许,说道,“某能否理解为,你们的支持没有限度?”

    郭绚断然摇头,“明公应该这样理解,我们的支持限度,与你们所取得的战果,以及这些战果给中土赢得的利益,密切相联。你们取得的战果越大,给中土赢得的利益越多,我们的支持就越大,乃至无限支持。”

    杨恭道连连颔首,表示接受和赞同。

    “善!”郭绚笑道,“我们来谈谈第一个条件。”

    杨恭道伸手相请,凝神倾听。

    “第一个条件很简单,对你们来说不过是举手之劳。”郭绚的笑容更浓了,“既然你们已经进入安州,并在安州战场上取得了较大优势,那么接下来你们当然需要更多兵力,以应对突厥人和东胡诸虏的攻击,所以,我们的要求是,你们留在飞狐的军队,立即出塞进入安州,如此你们兵力增加了,实力增强了,又得到我们更多支援,立足安州轻而易举,同时幽燕的迅速稳定,也能帮助我们巩固和加强长城镇戍安全,亦能让我们腾出更多力量来支持你们征战塞外。”

    杨恭道尚未听完,脸色已经僵滞,目露尴尬之色。这个条件合情合理,考虑到了双方利益,无可挑剔,但问题是,飞狐留守军团是李风云的人马,他们的去留由李了算,杨恭道没有这个权限。

    郭绚看出异常,脸上笑容慢慢消散,迟疑了一下,善意提醒道,“这是第一个条件。”言下之意如此简单易行的条件都不能达成,后面的就没办法谈了。

    杨恭道看出郭绚的诚意,但他无能为力,不能做出承诺。

    虽然这一条件看上去理所当然,李风云出塞收复安州也是求一条活路,困守飞狐九死一生,况且对中土打赢南北战争十分不利,而中土如果输掉了南北战争,长城失守,飞狐直接面对北虏的攻击,联盟还是九死一生,所以李风云出塞作战真正的目的就是生存,打赢南北战争也是为了生存。但是,李风云有野心,他不止一次做出预测,南北战争将在两年内爆发,而就目前中土内忧外患的现状来说,两年内难有改善,圣主和改革派无论在政治上是否做出妥协,都不能从本质上改变改革和保守这一对核心矛盾。核心矛盾不能缓解,国内政局就不能稳定,就不能集中力量进行南北战争,因此李风云对战争结果持悲观态度,毕竟以他和齐王的微薄之力,无论如何努力,实际上都难以从根本上改变南北对峙形势,如此也就难以影响甚至改变战争结果。

    杨恭道对中土打赢南北战争还是很有信心,退一步说,即便打不赢,坚守长城防线不成问题,但凡事没有绝对,马失前蹄的例子多了,以弱胜强更是不胜枚举,去年远征军惨败于高句丽就是个匪夷所思的前车之鉴,所以,杨恭道也不敢说李风云的预测就是错误的。李风云有预测天赋,谋略又过人,谋定而后动,未雨绸缪,事事做在前面,此次千里跃进北上出塞,借道突厥攻打安州,足以说明李风云手段之高超,所以杨恭道可以肯定,李风云把五路总管府中的四路大军近八万人马留在飞狐,必然有其深意。

    现在官方合作条件中的第一个就是要求飞狐军团出塞,杨恭道马上意识到官方对飞狐军团的重视程度,由此联想到目前长城内外的局势,杨恭道顿时眼前一亮,看到了李风云这个布局里的关键之处,那就是在长城外面,安州的李风云与怀荒的齐王形成了呼应之势,对碛东南的突厥人左右夹击;而在长城内外,安州的李风云与飞狐留守军团又形成了呼应之势,陷幽州于腹背受敌之窘境;同一时间,在燕北,怀荒的齐王与飞狐留守军团又形成了呼应之势,双方互为声援,随时都可以横扫燕北,独霸燕北。

    三大军团纵横于长城内外,前后呼应,牢牢掌控了主动权,一旦时机合适,幽燕、东北和碛东南势必被他们踩在脚底下,就此割据一方,而这个时机在哪?就在南北战争,这场战争不论中土赢了还是突厥赢了,抑或两败俱伤,结果都一样,南北双方都要为这场战场付出巨大代价,短期内均无再战之力,于是李风云就能乘势崛起,利用他手中强大的力量,达到他所需要的目的,帮助齐王夺取皇统也好,自己割据一方也好,称霸塞外也好,总之他现在的布局都能为他在南北战争后牟取到最大利益。

    圣主和中枢显然看到了李风云的布局,看到了潜在隐患,虽然嘴上说在绝对实力面前一切危机都不足为虑,但说归说,该重视的还得重视,该消除的隐患还得消除,而把飞狐军团送出塞外做为支持收复安州的第一个条件,也是最基本的条件,正是官方高明之处,不动声色,顺手为之,既破了李风云的局,又消除了潜在隐患,可谓一举多得。

    杨恭道想明白了,也就知道这个看似必然而简单的条件,李风云不可能答应,如果换做他杨恭道是联盟最高统帅,他也不答应,答应就上当了。

    =手机用户请访问m。

    最快更新,阅读请。

    。。。

第八百章 交易

    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现在联盟有利用价值,圣主和中枢当然不计前,连哄带骗善加利用,等到没有价值了,马上卸磨杀驴,永绝后患。事实就是这样无奈,圣主和中枢不可能花大力气培养一个隐患,在扶植李风云的同时必然想方设法进行遏制,确保自己不会养虎为患,而李风云也不可能幼稚到不给自己留一条后路,必然借助官方的扶植壮大自己,最后结果就是反目成仇,兵戎相见,大打出手。

    合作是暂时的,对抗是必然的,双方心知肚明,所以这场谈判非常艰难。

    杨恭道冤屈满腹,********借助收复安州的功劳换取朝廷赦免,还自己的清白,因此初始根本没有想到收复安州的背后有如此复杂玄机,现在他坐到了谈判席上,看到了这些复杂玄机,马上感觉自己上当了,被李风云连哄带骗“绑架”到了联盟这艘战船上,如今骑虎难下,欲罢不能,进退两难,距离“赦免”似乎越来越远,遥不可及,而距离叛逆反倒越来越近,这样玩下去,估计很快就要与圣主和东都刀兵相见了。

    杨恭道无奈苦笑,“某与你一样,都是马前卒,小事可以承诺,大事不能决断。”

    郭绚佯作惊讶地看了杨恭道一眼,问道,“大事谁能决断?李子雄?”

    杨恭道听出了郭绚言辞里的嘲讽之意,目露冷色,“我们是一个联盟,类似奚族的阿会氏联盟,契丹人的大贺氏联盟,所有大事均有联盟总管一致议定,不论是白发贼还是李子雄,都没有最后决策权。”

    郭绚看出杨恭道的尴尬和不快,不想刺激对方,立即把心中的轻蔑和鄙视隐藏了起来,一脸严肃,郑重其事地问道,“请问,你们这个联盟如何称之?”

    杨恭道不假思索地回道,“风云联盟。”

    郭绚明显就有挑拨离间之意,不论是奚族联盟还是契丹联盟,都以强者为核心,如果杨恭道上当了,回答错误,然后中土官方大肆宣扬,必然会在联盟内部造成不必要的矛盾。杨恭道当然不会被郭绚的拙劣伎俩所骗但之前郭绚蓄意制造出来的谈判“诚意”,霎那间就在杨恭道的心中灰飞烟灭。

    “风云联盟,有气魄!”郭绚故作姿态地称赞了一下,然后不以为然地说道,“风云联盟的主力都在塞外,留在飞狐的大都是老弱妇孺,生存艰难,所以我们愿意做出承诺,只要飞狐的军队全部出塞,不再为祸地方,我们马上把老弱妇孺全部遣返原籍,并确保他们生活无忧。”

    杨恭道没有说话,心里却嗤之以鼻,根本不相信。联盟里的老弱妇孺大都是将士们的家眷乡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