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国之大贼-第67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双方就这样达成了一致,没有签订任何书面的协议,刚刚在西伯利亚南部立足的中国石油公司开始秘密的挺近高加索,摘取又一个果实。想把所有的果实快速的消化,和洛克菲勒建成合作伙伴的关系,对中国来说是最快的通道。

    杨小林可以十分的确定,不管是自己给俄国人提供武器,还是让中国石油公司进入高加索,这一系列的动作都最终无法逃过那些西方人的眼睛,这事情最终会被抖出来,成为震惊世界的新闻。特别是武器,作为同为维和部队的中国方面,给自己对手提供武器让他们和日本人战斗,真有些说不过去。

    他知道后果还这么做的原因是因为他需要在俄国这里制造新闻,就像他现在摆出要在西伯利亚为中国索取最大的利益一样,他想让所有人都认为中国对俄国的领土有意图,中国的注意力盯在俄国人身上。

    事实上中国确实对西伯利亚有意图,而且越来越明确。但是如果绅士们真的认为中国人的目的就在于西伯利亚的话,那么他们显然是忽视了杨小林的胃口。

    生存在一个海洋世纪,杨小林知道海洋问题的紧迫性要高于陆地领土问题。特别是对于我们中国来说,甲午一战的失败让中国人几乎丧失了走入海洋的权利,我们的一切都是从零开始。

    日本人为我们的海军打造了一条封锁线,如果不是英法美需要我们,可能到现在我们连南沙都去不了。这是事实,不争的事实。

    相比于陆军的高调维和,中国海军从建成到现在好像根本就没有在报纸上出现过,那些海军的舰船除了和海盗打过几次之外,一直在缓慢而坚定地在南沙建设那些无人的岛礁。

    就在杨小林从东北回来的时候,中国的岛礁建设已经推进到了渚碧礁地位置上面。

    渚碧礁的战略位置非常关键,过了这里就是中业岛。那离菲律宾就已经非常近了。掌握了这里,就掌握这菲律宾的北大门,也控制了印度洋的咽喉,中国海军就可以不再受日本海军的挟制。

    他没敢一下子把脚步迈向中业岛,因为那会刺激日本人和美国人的神经的。渚碧礁只是杨小林的有一个试探性的动作,他给海军下达的命令是渚碧礁不仅仅是要建一个不小的码头,还将建设一个有相当起降能力的机场。出发之前他一再叮嘱,如果日本人开军舰过来,如果美国人不允许,那么中国海军马上撤离,不要发生任何冲突。

    这动作就像小胡子进军鲁尔工业区一样,小心,惶恐。当他收到日本人和美国人没有对中国修建那个小岛礁做出任何回应的时候,杨小林心中长出了一口气。

    岛礁到手之后要做的就是在那里打造中国的军备,目前中国方面有潜艇十艘,其中五艘已经开到了那个地方,新下水的汉和的邮轮也就在菲律宾和中国之间来回的跑。

    杨小林希望自己的这些动作能不引起日本人和西方国家的注意,所以他需要在某些事情上吸引住全世界的眼球。走出海洋只是中国海军的第一步,干掉日本是我们的第二步,超越大英帝国的舰队才是我们的最终目标。

    中日之间的武力碰撞是必然的。中国走向世界的道路上必然要跨越日本这道障碍。而中日关系涉及恩怨太多,所谓的中日友好共同打造亚洲人的亚洲只是一句空话。

    当中国和日本再一次爆发战争的时候,将成为像甲午战争一样的分水岭。谁上谁下,在此一役。杨小林希望自己的一切动作都能瞒住日本方面,更希望日本人能在作战的时候有一种不理智的愤怒,所以他需要在俄国问题上激怒日本。

    当然,这个愤怒要控制在一定的规模之内,目前中国还没有准备好,现在就打没有胜算的。

    一旦中国击败了日本,必然在亚洲东部地区和西太平洋取得了优势甚至胜势,中国手上可打的牌将会有很多,加上欧洲本身的局势将越来越复杂,那个时候英国想限制中国就很困难了。

    国家的发展是一盘大棋,俄国那里了动作只是一个铺垫,在俄国的问题上杨小林和德国的态度是一样的,他们都不太喜欢英国人说的那种让俄国统一的方式,把这头北极熊肢解了,或者让他成为一个松散的联邦,对中国和德国都非常有利。

    明面上在俄国人做出一些动作的同时,中国海军的刀已经悄悄的开始磨了,中国空军建设的脚步也迈开了,这一切都要尽量悄悄的;别惊觉了小日本。(未完待续。。)

第五十四章 日本人的咒骂

    杨小林和洛克菲勒的谈判进行的并不顺利。

    他们都是非常固执的人,认为自己对的情况下他们会坚持到底!对于洛克菲勒来说,他真的非常反感中国的这种石油商业模式,自由贸易的观念在他的脑海中根深蒂固,他认为中国这样做最后将让中国石油公司失去发展的动力,洛克菲勒不愿意和一个可能没有动力的伙伴合作。

    但是杨小林和他一样的顽固,现在的石油只是紧俏商品,随着全世界战争模式的现代化和汽车的普及以及交通的发展,石油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成为不可替代的原料。

    自由贸易?

    看看自己那个年代,现在抢油井还只是动刀子,可是到后来为了一块油田甚至为了一个产油国家的贸易额,那是会发动战争的!哪个国家的石油公司的背后不是政府在强势撑腰?包括现在和他大谈自由贸易的标准石油公司,美国为了他们发动了多少战争?

    杨小林只是先走了一步而已,但是洛克菲勒真的不能理解,现在双方的冲突非常明显。有趣的是他们两个都固执到了一定的程度,分歧非常明显,却都不愿意放弃说服对方。

    谈判就是这样,谈判的过程其实就是双方不断的沟通的一个过程,双方对同一个问题有比较相似的看法的时候,就通过谈判来达到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同时也要最大程度的满足对方的需求,这才是谈判。

    虽然杨小林和洛克菲勒的观念截然不同,好在他们的利益却完全相同。首先洛克菲勒想占领中国市场,中国方面想依靠他的能力来迅速的让石油在全中国流通,这一点双方没有任何冲突。

    还有就是亚洲的问题上,洛克菲勒希望和中国成立的新的公司可以垄断整个亚洲市场,而杨小林也希望自己能有海外的利益。海军建设出来你必须有海外的利益!这是你建设海军的基础,也是海军将士的动力。

    想和日本争霸亚洲。就必须在亚洲有比日本人更多的利益,商业是军事的开路先锋,这个道理杨小林是懂的。所以即便合作建立公司的事情和洛克菲勒无法谈妥,一些小项目上的合作还是先开展了起来。

    杨小林邀请洛克菲勒和俄国方面合作高加索地区的油田项目,这个建议洛克菲勒非常感兴趣,同时石油管道的建设也开始了。在中国进行这些工作的同时,中国方面的武器援助运到了俄国人手里,同志们准备向乃木希典发动攻击了。

    这件事情中国人并没有做什么保密的工作,那些武器装备运给托洛茨基的时候甚至还从康斯内次走了一下,这一下走的效果是非常明显的。对于中国援助无产阶级政权的做法德国人什么都没说。而英法则表现出了相当程度的不满。

    英法从这件事情上更加明确的判断出了中国对俄国的态度,也许杨小林根本没有想过去干掉托洛茨基,也许俄国现在混乱的局面是中国非常愿意看到的,也许中国当初邀请日本出兵,本身就是一个陷阱。

    他们的态度不满也就不满了,顶多是在报纸上谴责杨小林一番,绅士们是不会采取任何行动的。英法的心里都非常清楚,现在发生在俄国的这场战争其实就是中国和日本的一场较量,这是他们在间接的争霸亚洲。

    日本用的方式是军事占领。而中国用的方式截然不同,他们谁会成为俄国问题上的赢家,将决定在日后的中日争霸亚洲的过程中,谁的手里有更多的可利益资源。

    所以虽然英法很想干掉托洛茨基。但是他们也喜欢看到中日俄三方角逐的场景出现,更喜欢中国人挑战日本。加上现在的英法需要中国市场,武器的事他们叫唤的厉害,却喊两嗓子就算了。真没给中国添什么麻烦。

    而生活在西伯利亚南部的俄国人知道中国给俄国部队提供了一大批武器装备之后,对中国态度是更加的友好了。李德彪刚刚进入这里的时候还有一些强烈的民族主义者组成游击队来对维和部队进行骚扰,甚至在施特塞尔那帮人站在这边他们依旧没有停止。

    但是随着这批武器运往俄国。那些俄国民族主义者马上觉得自己好像把矛头指错了方向,他们觉得中国真不是他们敌人,想想中国人这一段时间为这里的俄国公民所做的事情个,他们觉得自己不应该在这里再闹下去了。于是西伯利亚南部终于太平了。

    而日本方面的反应就非常激烈了,杨小林的这个动作真的深深刺痛的日本人。他不是说从背后给了日本人一刀,小日本对中国人也没有什么好感的,如果是他们和俄国打仗的时候杨小林做出这样事情他们并不意外。

    可问题是这一次是你邀请我们出兵的,我们出兵了你给俄国人提供军火?而且是在目前乃木希典的战斗已经形成了僵局,日本方面的援军还没有到达的情况下你给俄国人军火,这叫什么事儿?人可以无耻,但是能无耻到这个地步么?

    日本人有一种被羞辱,被出卖,被人当猴给耍了的感觉!最气人的是杨小林提供了军火之后还说了一句,说中国始终贯彻维和部队的方针,坚持俄国的问题只能通过谈判解决,他呼吁日本方面和俄国停止战争。

    这话除了德国人表示赞赏之外,英法装作没有听到,美国人没发表任何意见,而日本方面连搭理他都懒得搭理了。

    这个时候日本国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