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极品书生混大唐-第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般!”孟少爷没有说好,也不能说坏,回答了“一般”二字后,居然走到远处,看见那个站在人群中焦急的望着县院,好像里面有她什么重要的人在参加科考。

    “施雨小姐,你还在这里呀?”孟星河故作一问,看见薛施雨的打扮还是早晨见面的样子,傻子都看的出她在这里等了几个时辰。

    薛施雨不知道孟少爷已经交卷,还以为她至少还要等上几个时辰。见孟少爷就在自己身边,笑容满面的样子,薛施雨惊喜道:“公子就交卷了么?考的怎么样?”她接连问了两个问题,眼中闪过一丝急切的关心。孟星河诼一回答道:“卷是交了,考得好不好说不准。反正我是模模糊糊瞢的答案。”

    这句话,孟星河曾经说过一次。好像是二十一世纪的时候,从高考场上下来,也是说的这句话。当时周围的人都被他的外表所欺骗,以为他只考了一般,后来高考成绩下来时才知道,曾经的高考状元是那么的谦虚。

    薛施雨也是被孟星河的外表所欺骗,以为他在考场上胡乱写点东西就交卷了,不免为他惋惜道:“其实公子可以在多等些时间交卷,好好检查自己所做有没有差错。”

    “呵呵~~”孟少爷腼腆的挠了挠脑袋,不知道上辈子走了什么好运,居然有个美女如此关心自己。孟少爷骚骚一笑:“施雨姑娘,我送你回春香楼吧,这里风大,让你一个柔弱女子在此等了几个时辰真不好意思。”

    孟星河感觉又回到了高中时代,在美女面前还是个大龄男孩,做什么事情都比较体贴。孟星河的盛情邀请,薛施雨当然欣然接受,两人一前一后就离开了县院,向春香楼走去。

    乡试第二天,孟星河没有睡的和死猪一样沉,很早就闻鸡起舞,独自在县学里锻炼身体,引来一大片人的注意。他以现代人的观点知道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有了好身体才有以后的“性福”生活,所以平时只要自己不贪睡,都会起来晨练。

    小五子早就打理好今天考试所需的东西。五更不到,孟星河换上他那套书生的青衫装,极为悠闲的来到县院,等待入考前的检查。

    今天的考题是农商策论,考题发下来的时候,孟星河淡淡看了一眼。身在中国这个农业大国,要论农商,孟星河这个穿越客比谁都会引经论典。他除了知道《齐民要术》外,脑袋里还装有无数比较新潮的想法。拿起今年乡试的考题,孟星河先是思考,然后再脑中形成一条整体思路,准本妥当之后,孟星河拿起一旁的毛笔在草稿子上先打下草稿。

    又是一番辛勤的耕作,孟星河忘情的在草稿子上将胸中滔滔不绝的文辞,全写在纸上。不知不觉又过去几个时辰,孟星河停笔,仔细检查了自己答案觉得满意之后,精神抖擞的将它搬到了考卷上。

    “农者,立国之本也,水利者,农之本也,无水则无田矣。水利莫急于西北,以其久废也;西北莫先于京东,以其事易兴而近于郊畿也……”孟星河开头就将农为国之本的论点提出,然后写出自己对农业生产的一些看法。千字之后,孟星河由农转为商,大笔而下,豪迈写出:“国之基石,商也,商贾聚财助贫,转资百县,新建居邑。冶铸煮盐,财或累万金,而佐公家之急,解黎民众困……”

    浩浩荡荡数千字,孟星河一字不差,极为认真写到。看见那卷考题上,漂漂亮亮落下自己的大名,孟星河收起自己的毛笔,将四周整理干净,又一次早早将考卷交给了巡考的官员,准备迎接最后一天的考试。

    作为又是第一个走出县院的考生,孟星河的身影已经不再陌生,看他一副平淡如水的摸样,恐怕此堂考试又不理想。

    乡试最后一天,孟星河已经习惯了周围学子们奇怪的眼神,在通过县院大门检查时,就连本次监考的蒙先生,对孟星河这两天反常表现深有不解。可以说,蒙先生监考了数十年,从来没有见过学子,无论自己学问好坏,都没有提前交过考卷,孟星河是唯一一个例外的人。

    第三场考卷发了下来,由于是作诗,对孟星河来讲,简直就是一加一那么简单,心中熟记的唐诗宋词不下千百,本堂考试,他就算不打草稿,也能写出一首好诗。

    拿起右手边的毛笔,孟星河连思考的余地都不停留,直接大笔一挥,颇为潇洒的在面前白、花、花的考卷上写下。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装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落下自己的名字,孟星河直接交卷走人。前后用了不到十分钟的时间,他已经跨出了县院大门。

第五十六章 垄断

    离桃源县乡试已经过去几天,紧张在阅卷工作还在继续进行。参加完科考的学子,如同减轻了身上的负担从新获得自由。在桃源大街小巷,随处可见书生的影子,三五成群,七八结伴,心性高雅的选择出外交游,心性比较俗气的干脆躲在那间窑子里混混荡荡过日子,图个逍遥罢了。

    和这些宁愿选择安逸生活,等待朝廷放榜的学子不同,孟星河乡试结束后,先去了御花园,找到钟玉素,将两人合作帐目整理清楚,然后按照五五分成的决议,孟星河分到干股接近三十万两有余。

    拿着一大笔银子,在钟玉素爹哩爹气的挽留中,孟星河出了御花园。他先是去柴府找到柴少,从三十万两中分出一半给他。虽然柴少推脱自己占不了这么多,但孟星河并不是赚钱独吞的人,说过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他就能做到。孟星河强硬塞给柴少银子,然后诱惑道:“只要我们两兄弟,能够齐心协力,以后赚的银子会更多。”

    柴少一听,顿时心中大喜。论考试他一窍不通,论经商策略,他秉承了柴家数百年经商的经验。要把生意做大做火,是绝对没有问题的。“孟兄高见,愿闻其详。”知道孟星河话里有文章,柴少立刻跟上孟星河的思路。

    可以说这次和御花园合作只是孟星河想尝试在古代做生意的起步试验,他没有想到,只是一个轻微的创新,就能换来这么高的收入。要是把自己脑海中那些理科知识运用起来,那这个世界岂不是要被他折腾翻天?

    孟星河的雄心没有那么伟大,至于现代化的工艺,这个朝代还没有长出可以制作的材料。否则,他还参加屁的科举考试,直接搞一台电脑出来,唐太宗只怕赐他个一品大官当,孟星河也犯不着为了前途闹心。

    反正现在孟星河手里有十五万两银子,要想正正当当开个铺子是没有问题。无论在那个年代,吃穿住行都是首要考虑的问题,孟星河也不能太过追求新颖,搞个什么化工厂或者兵工厂之类的公司出来招摇过市。相对于这些欣欣产业,孟星河比较偏向传统行业。可以说他下来思考了很久,觉得按照唐代如今的市场经济来看,随着唐王朝越来越强大,中原的经济发展肯定会越来越好,而且四夷、番邦、海外、各国的商人,都会前来要么做文化交流要么就是商业贸易。孟星河几番思量,才下定决心道:“柴兄,依我看我们不如在这桃源县内开一家酒楼……。”

    孟星河话还没有说完,柴少就捧腹大笑道:“孟兄,你干脆说把春香楼过度到你的名下得了。开酒楼?据我所知,桃源县三家酒楼就有两家都做亏本买卖,你难道嫌赚的钱多么?”

    柴少的眼光不是太差,知道如今开酒楼的行情不是很好,大多生意都被窑子揽去,开酒楼无疑是拿着钱找不到地儿花,全用来打水漂涂个乐子。

    孟星河何尝没有考虑到这点,但他的目光要比柴少看的远,思考问题也比较全面。听的柴少的劝阻,孟星河非但没有打消放弃开酒楼的想法,反而坚定了他的信心道:“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柴兄看来是衰退的行业,我看未必。”孟星河语气比较坚定,并不是在气势上压住柴少让他就范,而是颇为正经道:“那柴兄可知,如果我们垄断了整个桃源县所有的酒楼,后果会是怎么样呢?”

    草~~一语惊醒梦中人。原本就对孟星河想开酒楼的想法没抱希望,哪知道孟星河只说了一句,就将柴少的心堵死。虽然还是开酒楼,但整体性质都截然不同。垄断产业和个体产业在价格规划上都有很大的差别,照孟星河所说,要是将桃源所有的酒楼买下,然后再将消费价格提升,岂有不赚钱的道理。到时候管你是吃饭还是住店,在桃源就只有一句话,钱多钱少老子说了算。

    佩服,五体投地的佩服。柴少觉得世上还真没有他孟星河想不出来的事。简简单单一句话,就将一个深陷困境的行业起死回生,这份头脑还真是无人能敌。向孟星河投去敬佩的目光,柴少欢喜道:“就照孟兄所说,把整个桃源县的酒楼全买下来,哈哈~~~~”

    最后两句不正常的笑声,看的出柴少此人在经商方面阴险的性格。孟星河在心中感叹,这小子就是上道,不用来做生意,还真是lang费了。

    合计好开酒楼的事,事不宜迟,在柴少的带领下,孟星河先后观察了桃源县三家酒楼的方位。其中翠微居和飘香楼,在桃源县算是比较有名的两间老字号招牌,可惜近来的生意都被天香楼断了财路,所以就算是在乡试这样的旺季,生意都冷清的很。

    经过两人的探讨,决定就从翠微居开始下手。因为孟星河知道,一方面翠微居的老板是个五十多的老头,儿子又在外地当官,很早就传出要变卖翠微居回乡养老,另一方面,进来翠微居的经营好像遇到了问题亏损很大,孟星河选择在在这个关键时刻前去收购,在价格上视乎还可以压那么一点点。总之他不想吃太大的亏就行了。

    走进翠微居,里面冷清的像荒寂了很久的别院。看到的人除了跑堂的小二之外,就是翠微居老板那张皱纹纵横的老脸哭丧着好像死了儿子似地。

    翠微居老板姓张,外面都称他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