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一品-第8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丞相,太上皇刚刚驾崩,还有许多事情要处理。大丞相为国之柱石,小心伤了贵体。”说话的是裴寂,声音有些嘶哑,也不知道是昨夜没有睡好觉,还是因为刚才哭的太严重的缘故。反正,这厮的一句话刚刚落下,大殿内的哭声就消失的不见踪迹了,都在一起劝说着李渊莫要伤了身体,那杨侑好像不相信似的望着众大臣,这些刚刚还哭的伤心,转眼之间,又抱了李渊的大腿了。

    “诸卿所言甚是。”李渊脸上一脸的伤心之色,叹息道:“太上皇崩于道左,孤恨不得马上提兵杀向江东,将宇文贼子杀的干干净净,为先皇报仇。卢卿,孤命令你明日点验三军,孤要亲自出征,剿灭宇文化及。”

    人群之中的卢照辞没有想到李渊这个时候突然想起自己来,心中一动,赶紧出班道:“丞相忠君之心天地可鉴,但是我军刚刚面对薛举和王世充二人,战士疲乏,不可出兵,更何况,我军虽然鼎力关中,但是西边的薛举主力尚存,恐怕不日就要南下,北边尚有刘武周等人作乱,此刻出兵,恐怕不但不能击败宇文化及,恐怕就是连关中也会不保。”

    “孤让你出兵就出兵,怎么,你想抗旨吗?”李渊面色阴冷,死死的盯住卢照辞,好像卢照辞要是一个回答不对的话,马上就有侍卫将其拉出去,处以极刑。大殿内众臣见状,纷纷默默不语。

    那裴寂望了卢照辞一眼,虽然他恨不得卢照辞此刻真的被拉出去斩首,但是也知道李渊只不过随口说说,表面上生气,心中还不知道怎样赞赏卢照辞的识相呢,给了一个华丽的台阶给他下了。这小家伙真是走运,居然要老夫给他开脱。裴寂心中直叹了一口气,也出班道:“丞相之心天地可鉴,但是临汾郡公所言也不是没有道理。为先皇报仇固然重要,但是关中为我等之根本,断不允有失。依臣看来,此事还需从长计议。”裴寂是谁,他就是朝廷的风向标,他的话一说出来,大殿内顿时群臣顿时议论纷纷,都是赞成裴寂之语。那裴寂见状,脸上露出一丝得意之色来。正好落入李世民的眼中,那李世民不由的皱了皱眉头。

    倚老卖老的家伙。李世民暗自冷哼道。!~!

    ..

东宫之争 第五十一回 武德殿风云 (三,四更)

    “既然诸卿都是这样认为的,那就依诸卿所请。从长计议吧!”李渊点了点头,道:“太上皇驾崩,当有谥号!不知道诸卿有何高见啊!”谥号是帝王、诸侯、卿大夫、高官大臣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作为给予一种称号以褒贬善恶。。“谥者,行之迹也;号者,表之功也;车服者,位之章也。是以大行受大名,细行受细名。行出于己,名生于人。”帝王的谥号,由礼官议上;臣下的谥号,由朝廷赐予。如今杨广已经死,就应该有谥号,只不过李渊此举却是让朝廷公推。

    “先皇一生平南陈,西征吐谷浑,北伐高句丽,兵压突厥,可以说是战功彪炳,朕以为能当一个‘武’字。”大殿内顿时响起了一个稚嫩的声音,却是义宁天子杨侑的声音。声音虽然稚嫩,但是却充斥着一丝威严。压的群臣不好说话。义宁天子不但是皇帝,更为重要的是他还是一个孩子,在大殿内的人,除掉李建成等人,其他的都是几十岁的人了,你好意思欺负一个小娃娃吗?

    但是却又是不欺负也不行啊!谥号也有分褒、贬中三种,其中文、武、明、睿、康、景、庄、宣、懿都是好字眼。杨坚就曾得了一个“文”字,历史上被称为文皇帝。而武皇帝,却是来自周武王,这个武字是仅次于“文”字的好谥号,是个褒义词。若是让杨广这样的人物得了一个“武”的谥号,岂不是让天下人笑话吗?也进一步说明李渊这个家伙确实是篡位的吗?所以这个“武”字是不能要的。不但不能要,而且还要想一个充斥着贬义词的谥号来。

    “禀大丞相,臣以为当一个‘炀’字。”说话的是长孙无忌。

    丹陛上的李渊闻言,双眼一亮,但是却没有说话,而是将眼光扫向了群臣。裴寂等人暗自扫了长孙无忌一眼,心中暗骂对方无耻、心狠。那杨广虽然残暴,但是有些事情却是前无古人的,对江山社稷还是有一定贡献的,那义宁天子所说的几件事情确实发生在眼前的,是不容被抹杀的。杨广顶多算上一个功过参半的人,却以一个“炀”来盖棺定论,是不是太残忍了一点了。在谥号之中,还有许多中性词,诸如惠帝都是些平庸的,又如汉惠帝、晋惠帝都是没什么能力的,质帝、冲帝、少帝、废帝往往是幼年即位而且早死的,都是后人称呼,不算谥号。而诸多谥号之中,厉、灵、炀都含有否定的意思,哀、思也不是好词,但还有点同情的意味,如果末帝、献帝、顺帝、恭帝,那就是胜利者对失败者的嘲笑了,也许过不了多久,这个杨侑就有一个称号,诸如末帝什么的。另外孙权是个特例,他的谥号是大帝,在中国是绝无仅有的。

    这个“炀”代表着什么含义呢。在谥法上,喜欢女人、不遵守礼制、脱离百姓叫炀,违背天意、虐待百姓叫炀。总而言之,这个“炀”字的谥号,是一个大大的恶谥。恐怕也只有长孙无忌这样的奸诈之人才想的起来。

    “炀帝?不错,这个名字不错。”李世民也随声附和道。长孙无忌是他的大舅子,最忠臣的部下,他说的东西,自然是要赞成了。更何况,他相信长孙无忌不是那样随随便便就张口说话的人,既然他认定了这个“炀”字,必定有其中的道理。

    “辅机给了一个‘炀’字,你们呢?”李渊的声音浑厚,在大殿里响了起来,让人听不出其中的一点情绪是什么。让人不可捉摸。

    但是这里面都是聪明人,官场中的老手,能从李渊的每个字眼中看出李渊的心里到底是在想着什么。

    辅机是什么,那是长孙无忌的字。一般的亲近之人才会有这样称呼的。如今在武德殿内,群臣毕集,李渊称孤道寡,张口就称孤,出口必称爱卿的人物,是那样的高高在上,这个时候却亲切的称长孙无忌为辅机。由此可见他的心思到底是如何了。

    “臣附议。”

    “臣附议。”

    ……………

    一个又一个的都站起身来,随声附和着长孙无忌的提议。就是连卢照辞也站起身来,附议长孙无忌的提议。因为他知道这就是历史,历史是由胜利人书写的,李渊是个胜利者,他很是厌恶杨广,所以在心中早就同意了这个恶谥了。卢照辞不想引的李渊不高兴,毕竟杨广是一个死人了。

    于是,杨广的谥号就这样被定了下来。一个立下了大功,开科举,凿运河,沟通南北,征伐天下,一个**母妃、喜欢游玩天下的天子,一个功过参半的皇帝,就这样的被画上了一个句号。隋室江山也因为杨广的死,逐渐成了历史的代名词,即将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而代替的却是李唐天下。

    大殿上,卢照辞冷眼旁观,面上不见有半点神色,只是在眼光深处,流露出一丝不屑来,对李渊的不屑,更或者对百官的不屑。一代帝王杨广的一切都似乎在这一瞬间被定了下来。衣冠陵寝、陪葬等等,都一一落实,被有司官员按照常例定了下来。而李渊都一一准了。他没有必要对一个死人在这方面刻毒的。

    只是他没有想到的是,当他在注意别人的时候,同样有人在注意他。只是卢照辞自己不知道罢了。

    待到了下午的时候,早朝才解散开来。经过接近一天的争论之后,这些官员早就饿前胸贴后背了,纷纷从大殿内挤了出来,到了宫外乘着马车,就回了各自的府邸,但是到底是不是真的回了各自的府邸,这就不知道了。因为他们都知道,接下来的日子更为紧张,更为重要,丝毫不能掉以轻心。这不但是关系到自身的前途,更是关系到自家的身家性命,不能有丝毫的闪失。而就在这种气氛之下,卢照辞成亲之事更为引人注目。!~!

    ..

东宫之争 第五十二回 压海棠 (一,五更)

    义宁二年五月十八日随之而来,今日大丞相今日嫁女,新郎更是当今最有权势人物之一,堂堂的临汾郡公、左翊卫大将军卢照辞,乃是七大世家中范阳卢氏的旁支,这无论是哪个身份,都足够引起轰动了。

    十天之前,前往卢府送礼里也不知道有多少,整个朱雀大街上,车来人往,满大街的都是朱紫色。崔氏长子崔宏道也亲自前来,荥阳郑氏族弟郑善果也赶了前来,范阳卢氏卢宽等人也前来见礼,可以说,今日大兴城内世家云集,当今几大世家纷纷前来,一方面固然是给卢照辞这个卢氏旁系嫡长子的面子,但是更重要的是给李渊的面子,对于这个新兴势力,这些老牌世家们再也不敢小瞧了,因为他已经在关中立足。

    “唐王、大丞相到。”充当门仪的乃是房玄龄,正气浩然,充斥天宇。

    大厅内,众人纷纷恭候在一旁,不敢有丝毫的怠慢。毕竟这是一个即将称帝的人,最近一段时间,李渊的那一大班子属下,纷纷上书,要求李渊称帝,只是被李渊留中不发。而李渊也整日的闭门不出,朝政大事纷纷有李建成和裴寂处理。如今李渊终于出来了,这是不是一个信号呢?大厅内众人心中纷纷暗自猜疑起来。

    “见过丞相。恭喜丞相,贺喜丞相了。”大厅内,众人纷纷拱手道。

    “哈哈,今日只论宾客与主人,并无上下君臣之分。”李渊脸上堆满着笑容,本来此人长相就是阿婆的长相,此刻笑起来,更是显的和蔼。若非一身的华服和一点淡淡的威严,哪里是什么唐王,什么大丞相,分明就是一个父亲。

    “亲家。”李渊见人群之中站着卢昌青,亲热的走上前去。

    “见过丞相。”卢昌青脸上露出一丝笑意来。能与李渊结亲,乃是卢家的大机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