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一品-第77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下官见过首辅大人。”半响之后,就见姚典急匆匆的赶了过来,朝岑文本拜了一拜。

    “起来说话。”岑文本脸上露出一丝谦和的笑容来,淡淡的问道:“姚大人,吐蕃使者最近可有什么动静?”

    “回首辅大人的话,前段时间倒是老实的很,只是今日吐蕃使者就想鸿胪寺和礼部递交了国书,期盼着早日见到陛下。”姚典恭恭敬敬的说道。

    “恩!看来是急了。”岑文本点了点头,说道:“他看到朝中局势逐渐稳定下来,见不到便宜可以占了,所以迫不及待的想着见到陛下了。”

    “首辅大人所言甚是,下官也是这么看的。虽然接了国书,还将陛下的行程说了一遍。”姚典笑呵呵的说道:“告诉他,恐怕还有两个月陛下才能回到长安,让他们耐心等待就是了。呵呵,前段时间倒是老实的很,恐怕是想看看我朝的笑话,却不曾想到半响之间,陛下就下了圣旨,这下才着急了。”

    “此事暂且作罢!陛下既然没有任何圣旨前来,想必此事陛下会亲自处理的。但是眼前最重要的是,礼部要拿出一个章程来,准备太子大婚的事情了。”岑文本摆了摆手说道:“恐怕陛下还朝之后,太子殿下就要大婚了,你们礼部必须尽早准备,免的到时候手忙脚乱。让别人看了笑话。”

    “不知道可是陛下的圣旨?”姚典小心翼翼的问道:“这个时候贸然为太子殿下准备大婚,耗费恐怕很多,刘大人恐怕又要说话了。”他口中的刘大人乃是刘洎,隋末,初仕萧铣为黄门侍郎,归唐后授南康州都督府长史。唐贞观七年升给事中,封清苑县男,调任治书侍御史,授尚书右丞,加银青光禄大夫、散骑常侍,代黄门侍郎。他敢于谏诤。劝卢照辞宜少与臣下辩驳,对政事建议慎于取舍。被满朝文武称赞为除掉魏征之外,敢于劝谏的大臣,他生性简朴,尤其是看不惯奢侈浪费的行为,这个时候,正是朝廷用钱的时候,太子大婚虽然要用钱,可是若是没有圣旨,恐怕刘洎也会参奏的。

    “这个你自然放心。陛下已经来信了。”岑文本并没有将姚典的话放在心上,笑呵呵的说道:“殿下即将要督军大非川,所以陛下才会让殿下成亲,你明白吗?”岑文本笑呵呵的说道。

    姚典神情一愣,赶紧说道:“下官这就去办!”说着就准备向岑文本告辞。

    “还有一件事情,你去我府上走一遭,让我府上的管家驾车将小女接回府中。”岑文本皱了皱眉头,又淡淡的吩咐道。姚典神情一愣,脸上露出一丝奇异的目光来,但是却是不敢反驳,只是点了点头,拱了拱手,就出了宣德殿。

    “来人,去告诉褚遂良大人,让他明日来宣德殿当值。这个宣德殿人手缺少。让他斟酌一下工部尚书的人选。”岑文本想了想,又对一边小吏说道。小吏赶紧出了宣德殿。

    而此刻的褚遂良正在府中,眉头紧皱,望着眼前的请帖,眼前的请帖很多,有各位大人的,诸如长孙无忌等人,还有亲王的,诸如魏王,还有一些好友亲戚的。这让褚遂良很是苦恼,去哪里合适呢?

    大唐贞观天子提拔人是不会按照官位的大小而提拔的,或是按照才能,或是按照为人等等来任命官员,这对于一些有些有才能的官员是很有好处的,但是同样,也让人一点都感觉到前兆。褚遂良就在今日之前,不过是一个普普通通的黄门侍郎而已,虽然他很受天子的信任,曾经被卢照辞派到各地去巡视天下。但是他做梦也没有想到,有朝一日,他会成为宣德殿的辅政大臣。宣德殿是何等显赫的地方,可以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置。以前宣德殿有七个人,现在宣德殿只有五个人,大唐有数万官吏,要成为这一个庞大整体的领军人物是何等的困难。可是自己就这样轻轻松松的做到了。可是这一切是如此的不真实,来的实在是太快了。

    黄门侍郎的位置虽然和很不错,可是也不会有今日这般的抢手,拿个最简单的比喻来说,眼前的这些请帖之中,最让自己为难的当属魏王的请帖,魏王好读书,好书法,在满朝文武之中,虞世南和自己的书法最为出名。所以魏王也曾经多次向自己请教过书法,两人的情谊也是不错的。两家也多有往来,若是往日,接到魏王的请帖,恐怕自己也会愉快的赴约,可是今日他却迟疑了。

    如今自己乃是宣德殿辅政大臣,已经不是当初的那个黄门侍郎了,而是一个宣德殿辅政大臣,这不由的不让他小心翼翼,去还是不去,都是值得考虑的。一个黄门侍郎所代表的乃是一个褚遂良而已,可是这个宣德殿的辅政大臣所代表的可不仅仅是一个褚遂良了,还有一个宣德殿,自己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是要小心翼翼的,这不由的不让褚遂良小心翼翼。

    “这次看上去是的实力大损,就是太子殿下也被送到大非川去督军,但是实际上,的实力并没有多少的损失,岑文本还是首辅大臣,长孙无忌、王珪和韦挺等人虽然平日里多有为太子张目的嫌疑,可是实际上,他们最放在心上的还是自己的家族,眼下或许是对太子殿下有帮助,但是实际上,以后必定会成为太子殿下的掣肘。陛下这个时候将他们驱逐出朝廷,正是为太子殿下以后考虑。至于去大非川,看上去是太子殿下惹了陛下生气,可是实际上,不也是殿下插手军中之事的开始吗?而且那武学副山长的位置可不是任何一个胡皇子都能获得的。如此看来,太子殿下并没有像外间传扬的那样出了问题。这次魏王看上去并没有吃亏,可是就是这个看上去没有吃亏,才是最大的吃亏,否则的话,陛下不会一点表示都没有。”

    “来人,去告诉魏王殿下,奉陛下圣旨,宣德殿大臣不得和诸皇子结交。”褚遂良想了想,终于下定决心,与魏王划清界限。太子殿下既然没有失势,这也就是说明东宫位置还是很稳妥的,这个时候和魏王接触太多了并不是什么好事情,更何况自己的借口也是说的过去的。当今天子也确实有这个圣旨。

    “至于刑部尚书,看来,首辅大人是想让我主管工部之事。刑部尚书得找一个得力的人手来。免的日后出了事情,被天子训斥是一回事,被人家笑话,影响威信才是大事。只是这个人还得与自己贴心,就是有点困难了。对了,有了,就找他。”褚遂良忽然双眼一亮,好像是想到什么人一样,赶紧吩咐下人说道:“备车,我要去将作大将阎大人府邸。”所谓的将作大将指的的是将作大将阎立本。

    在大唐,阎立本的官名并不显赫,显赫的却是他的画名。立本的绘画艺术,先承家学,后师张僧繇、郑法士。据传他在荆州见到张僧繇壁画,在画下留宿十余日,坐卧观赏,舍不得离去。后人说他师法僧繇,人物、车马、台阁都达到很高水平。阎立本除了擅长绘画外,而且还颇有政治才干,在唐高祖武德年间即在李世民府任库直,贞观时任主爵郎中,如今更是担任刑部侍郎。他与褚遂良,一个善书,一个善画,相得益彰,倒是成了至交好友。褚遂良对于自己好友的本事倒是记在心上,了解的一清二楚。一想到工部尚书的人选,他就想到善于建筑的阎立本。但是自己决定了不算,他还要征求一下别人的意见,这才迫不及待的朝阎立本府上行去。

    “真是不识抬举。这个可恶的褚遂良。”魏王府内,卢承泰面色青紫,双目赤红,哪里还有一丝仁慈之色。这次在倒东宫事件中,看上去他是取得了胜利,看看太子即将被赶到大非川那个不毛之地去,宣德殿的几个爪牙除掉岑文本,其他的长孙无忌、王珪、韦挺都被赶下了台,东宫的实力已经去掉了最大的一只臂膀。剩下的事情也就越来越简单了,只要再加把劲,东宫的位置必定是属于他卢承泰的。更何况,如今听说褚遂良居然成了宣德殿辅政大臣,心中更是高兴了。满朝文武谁不知道,魏王卢承泰和褚遂良乃是好友。本来褚遂良登上了文臣之首的宝座,卢承泰最为高兴的,他自以为是卢照辞亲近自己的表现的,否则也不会将宣德殿几个巨头之一的人物交到自己的手中。可是如今倒好,这位褚遂良登上宣德殿宝座之后,就对自己置之不理了,这让他如何受的了。莫说是他,整个大殿的人都是义愤填膺,想这些文人士子们也曾经和褚遂良交好,有的时候,还相互研究书法,视之位知己,就算对方成了宣德殿的大臣,按照李师傅等人的理解,日后还是知己好友的,文人相轻是没有错的,但是到了一定的地步,那就是尊敬了。这下好了,褚遂良不干了,根本就不想来魏王府,这只能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这个家伙根本就看不上自己等人。

    “太可恶了。”魏王终于爆发了,冷哼哼的喝道:“孤要让人弹劾他,你们都找一找,看看褚遂良可有什么劣迹,然后就弹劾他。也让人们看看,一个私德有亏的人如何去做宣德殿大臣,做那百官之首,将他拉下来,哼哼,宣德殿大臣的经常变动就会让那些朝臣们动心思,这样朝政就会混乱,这个时候,是铲除东宫的最佳时机。”

    众人闻言面色一动,纷纷望着卢承泰,眼前这个小胖子实在是太阴毒了。想褚遂良虽然不来魏王府,但是好歹当初也是知己好友,就这样弹劾他,让他从宣德殿宝座上跌下来,可是有点不仁义啊!

    “皇位之争自古如此,就算父子兄弟都是生死仇敌,更何况是我等。”李师傅忽然悠悠长叹道:“只是褚遂良这个人,想找他他的痛脚恐怕很难啊!”

    “你们说说他的字是多少钱?”卢承泰忽然淡淡的说道:“孤可是听说他给普通人题一块匾额,是按字算钱的,每个字值五十贯,尤其是最近找他题字的人恐怕会更多啊!”众人面色一阵大变,褚遂良是本朝最有名的书法家,有人找上门来题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